TWM619429U - 鉸鏈結構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鉸鏈結構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9429U
TWM619429U TW110206238U TW110206238U TWM619429U TW M619429 U TWM619429 U TW M619429U TW 110206238 U TW110206238 U TW 110206238U TW 110206238 U TW110206238 U TW 110206238U TW M619429 U TWM619429 U TW M61942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s
screen
plates
rotating shafts
hing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6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哲賢
朱哲賢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6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9429U/zh
Publication of TWM619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942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種鉸鏈結構,包括一扭力模組、兩機體架、兩承載板、兩帶動模組以及兩支架。扭力模組具有兩轉軸。兩機體架分別套設於兩轉軸的一端。兩承載板分別套設於兩轉軸相對兩機體架的另一端。兩帶動模組分別配置於兩承載板上且分別耦接兩轉軸。兩支架可滑動地配置在兩承載板的一側且連接兩帶動模組。兩機體架適於帶動兩轉軸相對扭力模組樞轉,使得兩承載板相互交疊或相互展開,同時兩帶動模組分別帶動兩支架沿著兩承載板滑動。

Description

鉸鏈結構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鉸鏈結構,特別是指一種應用於電子裝置的鉸鏈結構。
現有的雙螢幕電子裝置,適於相互展開或相互折疊。舉例而言,在展開狀態下,可透過雙螢幕同步輸出影像,以增加影像的顯示範圍,此外依據展開角度的不同可形成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在折疊狀態下,減少體積以利於收納。
然而,現有採用鉸鏈的雙螢幕電子裝置,在展開過程中,會因為鉸鏈結構的限制,使得雙螢幕之間存在間距,而造成影像的連續性不佳,且部分的鉸鏈結構位在雙螢幕之間而顯得不美觀。因此,改善現有雙螢幕電子裝置展開後的間距與不美觀,並提升影像的顯示連續性,即成為重要的發展目標。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鉸鏈結構,適用於電子裝置,在展開過程中,帶動電子裝置之雙螢幕相互抵靠,以此縮減電子裝置展開後的螢幕間距且能輸出連續性影像。
本新型創作的鉸鏈結構,包括一扭力模組、兩機體架、兩承載板、兩帶動模組以及兩支架。扭力模組具有兩轉軸。兩機體架分別套設於兩轉軸的一端。兩承載板分別套設於兩轉軸相對兩機體架的另一端。兩帶動模組分別配置於兩承載板上且分別耦接兩轉軸。兩支架可滑動地配置在兩承載板的一側且連接兩帶動模組。兩機體架適於帶動兩轉軸相對扭力模組樞轉,使得兩承載板相互交疊或相互展開,同時兩帶動模組分別帶動兩支架沿著兩承載板滑動。
本新型創作的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以及至少一鉸鏈結構。第一機體具有一第一螢幕。第二機體具有一第二螢幕。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藉由至少一鉸鏈結構而相互樞接。至少一鉸鏈結構包括一扭力模組、兩機體架、兩承載板、兩帶動模組以及兩支架。扭力模組具有兩轉軸。兩機體架分別套設於兩轉軸的一端且分別連接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兩承載板分別套設於兩轉軸相對兩機體架的另一端且分別固設於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兩帶動模組分別配置於兩承載板上且分別耦接兩轉軸。兩支架可滑動地配置在兩承載板的一側且連接兩帶動模組,兩支架分別連接第一螢幕與第二螢幕。兩機體架適於帶動兩轉軸相對扭力模組樞轉,使得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相互交疊或相互展開,同時兩帶動模組分別帶動兩支架沿著兩承載板滑動。當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相互展開180度時,兩支架相對靠近兩轉軸並帶動第一螢幕與第二螢幕相互抵靠,以覆蓋扭力模組。
基於上述,本新型創作的鉸鏈結構透過兩帶動模組連接兩支架,當機體架帶動兩轉軸相對扭力模組轉動並產生扭力時,透過兩帶動模組分別帶動兩支架沿著兩承載板滑動。如此,於鉸鏈結構展開與交疊的過程中,透過兩帶動模組同步帶動兩支架在兩承載板上滑動,以調整位置。
進一步而言,本新型創作的鉸鏈結構適用於連接電子裝置的的第一螢幕與第二螢幕。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分別連接兩機體架且適於相對扭力模組旋轉而相互交疊或相互展開。當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相互展開180度時,兩支架相對靠近兩轉軸且帶動第一螢幕與第二螢幕相互抵靠以縮減間距,以覆蓋扭力模組。進而縮減電子裝置展開後的螢幕間距且輸出連續性影像,以達到更佳的觀看效果。
圖1A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鉸鏈結構於交疊狀態的立體示意圖。圖1B是圖1A的鉸鏈結構的部分元件分解示意圖。圖1C是圖1A的鉸鏈結構於展開180度的立體示意圖。圖1D是圖1C的鉸鏈結構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請參考圖1A至圖1C。本實施例的鉸鏈結構100包括一扭力模組110、兩機體架120、兩承載板130、兩帶動模組140以及兩支架150。
配合參考圖1A至圖1D,扭力模組110具有兩轉軸111,兩轉軸111適於相對扭力模組110沿兩軸線X1、X2樞轉以產生扭力。兩機體架120分別套設於兩轉軸111的一端。兩承載板130分別套設於兩轉軸111相對兩機體架120的另一端。兩帶動模組140分別配置於兩承載板130上且分別耦接兩轉軸111。即各轉軸111相對扭力模組110樞轉時,同步驅動相應的帶動模組140。兩支架150可滑動地配置在兩承載板130的一側且連接兩帶動模組140。當外力作用於兩機體架120,兩機體架120適於帶動兩轉軸111相對扭力模組110樞轉,使得兩承載板130相互交疊或相互展開,同時兩帶動模組140分別帶動兩支架150沿著兩承載板130滑動。此外,由於扭力模組110所產生的扭力作用於兩轉軸111,藉此固定兩承載板130的展開角度。
參考圖1A,當兩承載板130相互交疊且兩帶動模組140相互面對時,兩支架150相對遠離兩轉軸111。參考圖1C及圖1D,當兩承載板130相互展開時,兩支架150相對靠近兩轉軸111。
圖2A是繪示電子裝置相互交疊的立體示意圖。圖2B是圖2A的電子裝置的其中一鉸鏈結構的俯視平面示意圖。圖2C是繪示電子裝置展開180度的立體示意圖。圖2D是圖2C的電子裝置的兩鉸鏈結構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請配合參考圖2A至圖2D,鉸鏈結構100適用於電子裝置200,電子裝置200例如是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或是其它相似的消費性電子產品。電子裝置200包括第一機體210、第二機體220以及至少一鉸鏈結構100,其中第一機體210及第二機體220藉由至少一鉸鏈結構100而相互樞接。第一機體210包括一第一螢幕211,可滑動地配置在第一機體210的第一頂面S1上。第二機體220包括一第二螢幕221,可滑動地配置在第二機體220的第二頂面S2上。其中,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可透過至少一鉸鏈結構100切換為交疊狀態(見圖2A)或展開狀態(見圖2C展開180度)。
參考圖1D、圖2A及圖2D,電子裝置200還包括一樞軸結構100A,具有一扭力模組110a與兩機體架120a。兩機體架120a樞接於扭力模組110且適於沿兩軸線X1、X2樞轉,兩機體架120a分別鎖固於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於本實施例中,樞軸結構100A用以提供輔助扭力,確保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於展開、閉闔過程中的穩定性。
配合參考圖2A及圖2C,兩機體架120分別連接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例如是透過鎖固方式而相互固定。兩承載板130分別固設於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兩帶動模組140分別配置於兩承載板130上且分別耦接兩轉軸111,即各轉軸111相對扭力模組110樞轉時,同步驅動相應的帶動模組140。兩支架150透過兩鎖固板P分別連接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
配合參考圖1D、圖2A至圖2D,當外力施加於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時,透過兩機體架120適於帶動兩轉軸111相對扭力模組110樞轉,使得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相互交疊或相互展開,同時兩帶動模組140分別帶動兩支架150沿著兩承載板130滑動,以同步移動且升降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
參考圖2C及圖2D,當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相互展開180度時,兩支架150相對靠近兩轉軸111並帶動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相互抵靠,以覆蓋扭力模組110與扭力模組110a。此處,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的邊緣相互貼靠而形成一體式螢幕,故能提升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的影像連續性與顯示範圍。補充而言,電子裝置200相互展開180度後,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將整合為同一顯示螢幕,進而可切換為平板電腦模式。
參考圖2A及圖2B,參考圖1A,當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相互交疊時,兩支架150相對遠離兩轉軸111並帶動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相互分離。此處,電子裝置200的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相互面對與交疊,將自動切換為休眠模式。
參考圖1A至圖1D,各帶動模組140具有一螺旋齒輪141、一第一齒輪142、一第二齒輪143以及一連桿144。各螺旋齒輪141套固於各轉軸111且能隨著各轉軸111沿著各軸線X1、X2樞轉。各第一齒輪142樞接於各承載板130且嚙合各螺旋齒輪141,各第二齒輪143樞接於各承載板130且嚙合各第一齒輪142,各連桿144固設於各第二齒輪143並連接各支架150。
參考圖1A及圖1D,進一步而言,各承載板130具有一容置空間AS以及一擋塊131,各帶動模組140的第一齒輪142與第二齒輪143配置在相應的各容置空間AS中,各擋塊131配置在各容置空間AS中且限位各第二齒輪143。
於本實施例中,當各轉軸111以各軸線X1、X2為中心樞轉時,透過相互耦接的螺旋齒輪141、第一齒輪142以及第二齒輪143以帶動各連桿144於第一機體210或第二機體220中擺動,進而改變各支架150於第一機體210或第二機體220中的位置。
參考圖1B至圖1D 各連桿144具有一第一滑槽G1、一第二滑槽G2以及一第三滑槽G3。第一滑槽G1呈現為直線外觀,第二滑槽G2連通第一滑槽G1遠離第二齒輪143的一端,且第二滑槽G2的第二曲線L2與各第二齒輪143的轉動方向T為同軸設置,第三滑槽G3連通第一滑槽G1靠近第二齒輪143的另一端,且第三滑槽G3的第三曲線L3與各第二齒輪143的轉動方向T為同軸設置。補充而言,第二滑槽G2、第三滑槽G3與第二齒輪143具有相同的轉動中心C。
參考圖1B至圖1D,還包括兩滑塊160,分別可滑動地配置於兩承載板130的一側且連接兩支架150。
各滑塊160具有一導向柱161、一凸部162以及一連接部163。導向柱161可滑動地穿設於各承載板130的一導向槽LG與各連桿144且位於第一滑槽G1、第二滑槽G2與第三滑槽G3的其中一個。凸部162可滑動地穿設於各承載板130的一輔助槽SG。連接部163連接相應的各支架150。各連桿144適於推抵各導向柱161沿著各第一滑槽G1與各導向槽LG滑動且各凸部162沿著各輔助槽SG滑動,使得各滑塊160帶動各支架150沿著各承載板130滑動。
補充而言,各承載板130鄰近各輔助槽SG的外緣形成有限位槽IG,各滑塊160的各連接部163部分位於各限位槽IG中。
參考圖1B至1D,還包括兩升降板170與兩插銷180。兩升降板170分別配置在兩承載板130的一側且相鄰於各連接部163,以將各連接部163限位在相應的各限位槽IG中。各升降板170具有一升降槽UDG,各插銷180穿設於各連接部163的穿孔H、各升降槽UDG並固設於各支架150。其中,各插銷180適於沿著各升降槽UDG往復滑動。
圖3A至圖3D分別繪示圖2A的電子裝置於交疊狀態、展開90度、展開180度與展開360度的A-A剖面示意圖。圖4A是圖3B的電子裝置的C-C線段的俯視平面示意圖。圖4B是圖3D的電子裝置的D-D線段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參考圖3A至圖3D,進一步而言,各升降槽UDG具有一第一端C1、一頂端CT以及一第二端C2。其中各升降槽UDG的垂直高度自第一端C1至頂端CT逐漸增加,且各升降槽UDG的垂直高度自頂端CT至第二端C2逐漸縮減,此外第一端C1與第二端C2為等高。
參考圖2A-2B及圖3A,當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相互交疊(兩承載板130相互交疊,見圖1A)時,兩支架150相對遠離兩轉軸111,以帶動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相互分離。各第二齒輪143帶動各連桿144相對各承載板130旋轉,使得各導向柱161位於各連桿144的各第二滑槽G2中,且各插銷180滑動至各升降槽UDG遠離各轉軸111的第一端C1(見圖3A),使得各滑塊160的各連接部163下降各支架150。此外,當電子裝置100切換為於交疊狀態時,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分別貼附於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
參考圖3B及圖4A。當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相互展開90度時,電子裝置200切換為筆電模式。各第二齒輪143帶動各連桿144相對各承載板130旋轉,使得各導向柱161位於各第一滑槽G1中且各插銷180滑動至各升降槽UDG的頂端CT,各滑塊160的各連接部163抬升各支架150,以帶動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分別間隔於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
補充而言,在不增加電子裝置200的整機厚度下,透過抬升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可增加散熱空間並提升運作效能。此外,在一般電子裝置200展開90度至150度的狀態下,能抬升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使其符合人體工學的操作。
參考圖1D、圖2C、圖2D及圖3C,當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相互展開180度(兩承載板130展開180度,見圖1C)時,各第二齒輪143帶動各連桿144相對各承載板130旋轉,各導向柱161位於各第一滑槽G1與各第三滑槽G3之間,且各插銷180從頂端CT滑動至各升降槽UDG靠近各轉軸111的第二端C2,各滑塊160的各連接部163下降各支架150,以帶動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分別貼附於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且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相互抵靠以縮小間距。
補充而言,當電子裝置200展開180度時,可自動切換為平板模式,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相對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滑動,使第一螢幕211與第二螢幕221之間的間距縮小,形成具備連續顯示功效的一體式螢幕。
參考圖3D及圖4B,當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相互展開360度(兩承載板130展開360度,見圖1C)時,各第二齒輪143帶動各連桿144相對各承載板130旋轉,使得各導向柱161位於各第三滑槽G3中,其中各插銷180與各滑塊160並未產生滑動,而是各連桿144相對各承載板130產生空轉,讓各導向柱161進入各第三滑槽G3。
綜上所述,本新型創作的鉸鏈結構透過兩帶動模組連接兩支架,當機體架帶動兩轉軸相對扭力模組轉動並產生扭力時,透過兩帶動模組分別帶動兩支架沿著兩承載板滑動。如此,於鉸鏈結構展開與交疊的過程中,透過兩帶動模組同步帶動兩支架在兩承載板上滑動,以調整位置。
進一步而言,本新型創作的鉸鏈結構適用於連接電子裝置的第一螢幕與第二螢幕。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分別連接兩機體架且適於相對扭力模組旋轉而相互交疊或相互展開。當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相互展開180度時,兩支架相對靠近兩轉軸且帶動第一螢幕與第二螢幕相互抵靠以縮減間距,以覆蓋扭力模組。進而縮減電子裝置展開後的螢幕間距且輸出連續性影像,以達到更佳的觀看效果。
100:鉸鏈結構
100A:樞軸結構
110、110a:扭力模組
111:轉軸
120、120a:機體架
130:承載板
131:擋塊
140:帶動模組
141:螺旋齒輪
142:第一齒輪
143:第二齒輪
144:連桿
150:支架
160:滑塊
161:導向柱
162:凸部
163:連接部
170:升降板
180:插銷
200:電子裝置
210:第一機體
211:第一螢幕
220:第二機體
221:第二螢幕
C:轉動中心
H:穿孔
P:鎖固板
T:轉動方向
AS:容置空間
C1:第一端
C2:第二端
CT:頂端
L2:第二曲線
L3:第三曲線
LG:導向槽
G1:第一滑槽
G2:第二滑槽
G3:第三滑槽
SG:輔助槽
IG:限位槽
S1:第一頂面
S2:第二頂面
X1、X2:軸線
UDG:升降槽
圖1A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鉸鏈結構於交疊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圖1B是圖1A的鉸鏈結構的部分元件分解示意圖。 圖1C是圖1A的鉸鏈結構於展開180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1D是圖1C的鉸鏈結構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圖2A是繪示電子裝置相互交疊的立體示意圖。 圖2B是圖2A的電子裝置的B-B線段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圖2C是繪示電子裝置展開180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2D是圖2C的電子裝置的兩鉸鏈結構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圖3A至圖3D分別繪示圖2A的電子裝置於交疊狀態、展開90度、展開180度與展開360度的A-A線段剖面示意圖。 圖4A是圖3B的電子裝置的C-C線段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圖4B是圖3D的電子裝置的D-D線段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110:扭力模組
111:轉軸
120:機體架
130:承載板
131:擋塊
140:帶動模組
141:螺旋齒輪
142:第一齒輪
143:第二齒輪
144:連桿
150:支架
160:滑塊
161:導向柱
162:凸部
163:連接部
170:升降板
LG:導向槽
SG:輔助槽
IG:限位槽
X1、X2:軸線
UDG:升降槽

Claims (20)

  1. 一種鉸鏈結構,包括:一扭力模組,具有兩轉軸;兩機體架,分別套設於該兩轉軸的一端;兩承載板,分別套設於該兩轉軸相對該兩機體架的另一端;兩帶動模組,分別配置於該兩承載板上且分別耦接該兩轉軸;以及兩支架,可滑動地配置在該兩承載板的一側且連接該兩帶動模組,其中,該兩機體架適於帶動該兩轉軸相對該扭力模組樞轉,使得該兩承載板相互交疊或相互展開,同時該兩帶動模組分別帶動該兩支架沿著該兩承載板滑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鉸鏈結構,其中當該兩承載板相互交疊且該兩帶動模組相互面對時,該兩支架相對遠離該兩轉軸,當該兩承載板相互展開時,該兩支架相對靠近該兩轉軸。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鉸鏈結構,其中各該帶動模組具有一螺旋齒輪、一第一齒輪、一第二齒輪以及一連桿,各該螺旋齒輪套固於各該轉軸,各該第一齒輪樞接於各該承載板且嚙合各該螺旋齒輪,各該第二齒輪樞接於各該承載板且嚙合各該第一齒輪,各該連桿固設於各該第二齒輪並連接各該支架。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鉸鏈結構,其中各該連桿具有一第一滑槽、一第二滑槽以及一第三滑槽,該第一滑槽呈現為直線外 觀,該第二滑槽連通該第一滑槽遠離該第二齒輪的一端,且該第二滑槽的一第二曲線與各該第二齒輪的一轉動方向為同軸設置,該第三滑槽連通該第一滑槽靠近該第二齒輪的另一端,且該第三滑槽的一第三曲線與各該第二齒輪的該轉動方向為同軸設置。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鉸鏈結構,還包括兩滑塊,分別可滑動地配置於該兩承載板,各該滑塊具有一導向柱、一凸部以及一連接部,該導向柱可滑動地穿設於各該承載板與各該連桿,該凸部可滑動地穿設於各該承載板,該連接部連接各該支架,各該連桿適於推抵各該導向柱滑動,且各該滑塊帶動各該支架沿著各該承載板滑動。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鉸鏈結構,還包括兩滑塊,分別可滑動地配置於該兩承載板,各該滑塊具有一導向柱、一凸部以及一連接部,該導向柱可滑動地穿設於各該承載板的一導向槽且位於該第一滑槽、該第二滑槽與該第三滑槽的其中一個,該凸部可滑動地穿設於各該承載板的一輔助槽,該連接部連接各該支架,各該連桿適於推抵各該導向柱沿著各該第一滑槽與各該導向槽滑動,且各該凸部沿著各該輔助槽滑動。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鉸鏈結構,還包括兩升降板與兩插銷,該兩升降板分別配置在該兩承載板的一側且相鄰於各該連接部,各該升降板具有一升降槽,各該插銷穿設於各該連接部、各該升降槽並固設於各該支架,各該插銷適於沿著各該升降槽滑動。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鉸鏈結構,其中當該兩承載板相互交疊時,各該第二齒輪帶動各該連桿相對各該承載板旋轉,使得各該導向柱位於各該第二滑槽中,且各該插銷滑動至各該升降槽遠離各該轉軸的一第一端,各該滑塊的各該連接部下降各該支架。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鉸鏈結構,其中當該兩承載板相互展開90度時,各該導向柱位於各該第一滑槽中且各該插銷滑動至各該升降槽的一頂端,各該滑塊的各該連接部抬升各該支架。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鉸鏈結構,其中當該兩承載板相互展開180度時,各該導向柱位於各該第一滑槽與各該第三滑槽之間,且各該插銷滑動至各該升降槽靠近各該轉軸的一第二端,各該滑塊的各該連接部下降各該支架。
  11. 如請求項7所述的鉸鏈結構,其中該當該兩承載板相互展開360度時,各該第二齒輪帶動各該連桿相對各該承載板旋轉,使得各該導向柱位於各該第三滑槽中。
  12. 如請求項3所述的鉸鏈結構,其中各該承載板具有一容置空間以及一擋塊,各該帶動模組的該第一齒輪與該第二齒輪配置在相應的各該容置空間中,各該擋塊配置在各該容置空間中且限位各該第二齒輪。
  13.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具有一第一螢幕;一第二機體,具有一第二螢幕;至少一鉸鏈結構,配置於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該第一 機體及該第二機體藉由該至少一鉸鏈結構而相互樞接,且該至少一鉸鏈結構包括:一扭力模組,具有兩轉軸;兩機體架,分別套設於該兩轉軸的一端且分別連接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兩承載板,分別套設於該兩轉軸相對該兩機體架的另一端且分別固設於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兩帶動模組,分別配置於該兩承載板上且分別耦接該兩轉軸;以及兩支架,可滑動地配置在該兩承載板的一側且連接該兩帶動模組,該兩支架分別連接該第一螢幕與該第二螢幕,其中,該兩機體架適於帶動該兩轉軸相對該扭力模組樞轉,使得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相互交疊或相互展開,同時該兩帶動模組分別帶動該兩支架沿著該兩承載板滑動,當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相互展開180度時,該兩支架相對靠近該兩轉軸並帶動該第一螢幕與該第二螢幕相互抵靠,以覆蓋該扭力模組。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各該帶動模組具有一螺旋齒輪、一第一齒輪、一第二齒輪以及一連桿,各該螺旋齒輪套固於各該轉軸,各該第一齒輪樞接於各該承載板且嚙合各該螺旋齒輪,各該第二齒輪樞接於各該承載板且嚙合各該第一齒輪,各該連桿固設於各該第二齒輪並連接各該支架。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各該連桿具有一第一滑槽、一第二滑槽以及一第三滑槽,該第一滑槽呈現為直線外觀,該第二滑槽連通該第一滑槽遠離該第二齒輪的一端,且該第二滑槽的一第二曲線與各該第二齒輪的一轉動方向為同軸設置,該第三滑槽連通該第一滑槽靠近該第二齒輪的另一端,且該第三滑槽的一第三曲線與各該第二齒輪的該轉動方向為同軸設置。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電子裝置,還包括兩滑塊,分別可滑動地配置於該兩承載板,各該滑塊具有一導向柱、一凸部以及一連接部,該導向柱可滑動地穿設於各該承載板的一導向槽且位於該第一滑槽、該第二滑槽與該第三滑槽的其中一個,該凸部可滑動地穿設於各該承載板的一輔助槽,該連接部連接各該支架,各該連桿適於推抵各該導向柱沿著各該第一滑槽與各該導向槽滑動,且各該凸部沿著各該輔助槽滑動。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電子裝置,還包括兩升降板與兩插銷,該兩升降板分別配置在該兩承載板的一側且相鄰於各該連接部,各該升降板具有一升降槽,各該插銷穿設於各該連接部、各該升降槽並固設於各該支架,各該插銷適於沿著各該升降槽滑動。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相互交疊時,該兩支架相對遠離該兩轉軸,以帶動該第一螢幕與該第二螢幕相互分離,各該第二齒輪帶動各該連桿 相對各該承載板旋轉,使得各該導向柱位於各該第二滑槽中,且各該插銷滑動至各該升降槽遠離各該轉軸的一第一端,各該滑塊的各該連接部下降各該支架,該第一螢幕與該第二螢幕分別貼附於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
  19. 如請求項1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相互展開90度時,各該導向柱位於各該第一滑槽中且各該插銷滑動至各該升降槽的一頂端,各該滑塊的各該連接部抬升各該支架,以帶動該第一螢幕與該第二螢幕分別間隔於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
  20. 如請求項1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相互展開180度時,各該導向柱位於各該第一滑槽與各該第三滑槽之間,且各該插銷滑動至各該升降槽靠近各該轉軸的一第二端,各該滑塊的各該連接部下降各該支架,該第一螢幕與該第二螢幕分別貼附於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
TW110206238U 2021-05-31 2021-05-31 鉸鏈結構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TWM619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6238U TWM619429U (zh) 2021-05-31 2021-05-31 鉸鏈結構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6238U TWM619429U (zh) 2021-05-31 2021-05-31 鉸鏈結構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9429U true TWM619429U (zh) 2021-11-11

Family

ID=79908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6238U TWM619429U (zh) 2021-05-31 2021-05-31 鉸鏈結構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94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9093B (zh) * 2022-01-19 2023-04-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轉動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822090B (zh) * 2022-06-07 2023-11-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抬升結構的電子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9093B (zh) * 2022-01-19 2023-04-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轉動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822090B (zh) * 2022-06-07 2023-11-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抬升結構的電子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0227B1 (en) Hinge device with dual shaft
WO2021129407A1 (zh)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WO2020029062A1 (zh) 转轴连接机构和可折叠的设备
WO2022152135A9 (zh) 折叠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TWM619429U (zh) 鉸鏈結構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WO2020057031A1 (zh) 一种屏体支撑装置以及可折叠式柔性显示装置
TWI745929B (zh) 具滑動螢幕的電子裝置
TWM562989U (zh) 連動定位結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TWI713433B (zh) 伸縮式鉸鏈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US20240164033A1 (en) Folding display device
WO2007047703A2 (en) Multi-sectioned arm for display of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s
TWI739568B (zh) 電子裝置
WO2019024046A1 (zh) 折叠机构及终端
TWI748647B (zh) 電子裝置及樞紐結構
TW201927114A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M605990U (zh) 具多螢幕的折疊式電子裝置
US11960329B2 (en) Computing devices with retractable hinges
WO2021068810A1 (zh) 竖屏型及滑板型笔记本电脑
EP4047449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24016800A1 (zh)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TWM616149U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WO2023061050A1 (zh)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US2024002808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alignment method thereof
KR102545433B1 (ko) 스마트 디스플레이 기기용 힌지
TWI531302B (zh) 鉸鏈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