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3825U - 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3825U
CN218493825U CN202222379495.6U CN202222379495U CN218493825U CN 218493825 U CN218493825 U CN 218493825U CN 202222379495 U CN202222379495 U CN 202222379495U CN 218493825 U CN218493825 U CN 218493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valve block
valve
compressor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94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洋
伍圣念
相玲玲
凡沁
麦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bao Group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bao Group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bao Group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bao Group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794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3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3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3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包括顶板、阀片和多个导柱,顶板沿厚度方向由第一面延伸到第二面,顶板上设有由第一面贯通至第二面的回气孔,多个导柱连接于顶板,并由第二面向远离第一面的方向延伸,多个导柱在顶板的一侧限定出阀片浮动空间,阀片设有导槽,导槽由阀片的边缘向内部凹陷,阀片设置于阀片浮动空间,并通过导槽与导柱配合,阀片被设置成能够在阀片浮动空间沿导柱往复运动。其采用开槽的结构形式,使得排气止回阀片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即使相较于水平面发生一定的偏移,也不会与导轨发生接触干涉,从而减少因干涉而引起的磨损,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压缩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涡旋压缩机会使用吸气止回阀或排气止回阀,用以减少压缩机停机时的反转,提高压缩机可靠性。使用吸气止回阀的压缩机,气体通过吸气止回阀时,气体需克服弹簧的阻力,使吸气压力降低,即降低了吸入气体的密度。同时,吸气阀体积较大,占用了吸气口相当一部分空间,减少吸气口流通面积,导致压缩机的实际排气量(单位时间内由排气口流出的气体量)降低,故降低了容积效率及压缩机综合能效。另一方面,由于压缩机排气具有一定脉动,定盘排气口容易产生逆流,排气止回阀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排气止回阀压缩机相对吸气止回阀压缩机,容积效率较高,且消除了排气孔处气流脉动带来的功率损耗。
现有技术中,涡旋压缩机的排气止回阀一般采用阀片配合双导柱的结构形式,其中,阀片对应双导柱开设两个导向孔,在排气止回的过程中,阀片沿双导柱往复运动实现排气止回效果。这种结构形式的排气止回阀存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均容易发生偏移,并容易导致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其采用开槽的结构形式,使得排气止回阀片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即使相较于水平面发生一定的偏移,也不会与导轨发生接触干涉,从而减少因干涉而引起的磨损,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包括顶板、阀片和多个导柱,所述顶板沿厚度方向由第一面延伸到第二面,所述顶板上设有由所述第一面贯通至所述第二面的回气孔,多个所述导柱连接于所述顶板,并由所述第二面向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导柱在所述顶板的一侧限定出阀片浮动空间,所述阀片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由所述阀片的边缘向内部凹陷,所述阀片设置于所述阀片浮动空间,并通过所述导槽与所述导柱配合,所述阀片被设置成能够在所述阀片浮动空间沿所述导柱往复运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导柱包括第一导柱、第二导柱和第三导柱,所述第一导柱、第二导柱和第三导柱分布于所述阀片浮动空间的三个不同方向,所述阀片设有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与所述第一导柱配合,所述第二导槽与所述第二导柱配合,所述第三导槽与所述第三导柱配合。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柱、第二导柱和第三导柱围绕所述阀片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均匀分布在所述阀片的外周边缘,所述导柱具有圆柱面,所述导槽具有与所述圆柱面配合的弧形槽底,所述导槽的弧形槽底通过径向直线轮廓延伸到所述阀片的边缘。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板与所述阀片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回气孔的总面积与所述顶板的一侧端面面积之比为10%~30%。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所述回气孔。
第二方面,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定盘和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所述定盘设有排气孔,所述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的导柱支撑于所述定盘背侧端面,并使所述阀片正对所述排气孔,所述导柱分布于所述排气孔的周围,所述阀片被限定于所述顶板的第二面和所述定盘之间。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的第一面,所述螺栓的前端穿过所述顶板、导柱后连接于所述定盘。
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定盘在所述排气孔的外侧设有止回阀垫片。
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止回阀垫片被所述导柱压紧于所述定盘背侧端面。
第三方面,一种调温设备,包括第二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涡旋压缩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排气止回结构在使用时安装于压缩机的排气孔外侧,压缩机排气时,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高压气体顶起阀片,阀片沿导柱向顶板方向运动,接触到顶板后停止。排气结束后,阀片在压差与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导柱向排气孔方向运动,最终完全遮蔽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阀片采用开槽的结构,其连接导柱的凹槽外侧无阻挡,使得阀片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即使相较于水平面发生一定的偏移,也不会与导柱发生接触干涉,从而减少因干涉而引起的磨损,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使用状态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外部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阀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阀片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阀片关闭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其中,图5和图6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参考方向坐标系,以下结合图5和图6所示的方向,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包括顶板100、阀片200和多个导柱300,顶板100沿厚度方向由第一面延伸到第二面,顶板100上设有由第一面贯通至第二面的回气孔101,多个导柱300连接于顶板100,并由第二面向远离第一面的方向延伸,多个导柱300在顶板100的一侧限定出阀片浮动空间,阀片200设有导槽201,导槽201由阀片200的边缘向内部凹陷,阀片200设置于阀片浮动空间,并通过导槽201与外侧的导柱300配合,阀片200被设置成能够在阀片浮动空间沿导柱300往复运动。
参见图5、图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排气止回结构在使用时安装于压缩机的排气孔外侧,压缩机排气时,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高压气体顶起阀片200,阀片200沿导柱300向上运动,接触到顶板100后停止。排气结束后,阀片200在压差与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导柱300向下运动,最终完全遮蔽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阀片200摒弃采用导向孔的导向结构形式,阀片200采用开槽的结构,其连接导柱300的凹槽外侧无阻挡,使得阀片200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即使相较于水平面发生一定的偏移,也不会与导柱300发生接触干涉,从而减少因干涉而引起的磨损,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导柱300包括第一导柱、第二导柱和第三导柱,第一导柱、第二导柱和第三导柱分布于阀片浮动空间的三个不同方向,阀片200的边缘对应三个导柱300具有三个向外延伸翼缘,阀片200在对应的翼缘上设有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第一导槽与第一导柱配合,第二导槽与第二导柱配合,第三导槽与第三导柱配合。本实施例中,排气止回阀采用三导柱300的结构形式,在涡旋压缩机运行当中,该结构的排气止回阀片200不容易发生偏移,且阀片200与导柱300之间的干涉较小,使得该结构更具有稳定性。
进一步的,参见图2、图3、图4,第一导柱、第二导柱和第三导柱围绕阀片200均匀分布,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均匀分布在阀片200的外周边缘,导柱300具有圆柱面,导槽201具有与圆柱面配合的弧形槽底,导槽201的弧形槽底通过径向直线轮廓202延伸到阀片200的边缘,径向直线轮廓202沿径向延伸0.5mm以上,形成横向偏移是与导柱300配合的直线导轨,使得排气止回阀片200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即使相较于水平面发生一定的偏移,也不会与导柱300发生接触干涉,从而减少因干涉而引起的磨损,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排气止回阀顶板100设置有回气孔101,均采用单孔式,而且顶板100回气孔101的开孔率δ(开孔面积与顶板100总面积之比)不合理。正常情况下,压缩机连续正常工作时,(顶板100上端面的压力P1-排气止回阀片200下端面压力P2)×顶板100板总面积S×回气孔101开孔率δ<顶板100与阀片200之间的黏着力F,从而使得排气止回阀片200能牢固贴合顶板100。复位时,(P1-P2)×S×δ>F,使得排气止回阀能克服黏着力,从而顺利向下复位。如果顶板100回气孔101的开孔率δ过大,则排气止回阀片200与顶板100之间因油封产生的黏着力F较小,回气孔101产生压力较大,则在涡旋压缩机运行的过程当中,阀片200会呈现不停上下抖动的状态,从而加剧阀片200以及与阀片200接触零件的磨损,涡旋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还会产生额外的噪音和异响。如果顶板100回气孔101的开孔率δ较小,则排气止回阀片200与顶板100之间因油封产生的黏着力较大,回气孔101产生压力较小,则涡旋压缩机停机时,排气止回阀片200则可能不能顺畅地动作,导致压缩机剧烈反转,引起较大的停机噪音。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00与阀片200的形状相对应,呈大小相仿的类似三角形,其中,回气孔101的总面积与顶板100的一侧端面面积之比为10%~30%,使得排气止回阀片200不会因为与排气止回阀顶板100之间的黏着力F过大或者过小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参见图4,顶板100上设有多个回气孔101,以小孔的形式均匀分布,防止排气止回阀片200复位时受力不均引起的偏移,避免与导柱300之间发生干涉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结合图1,包括定盘400和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定盘400设有排气孔401,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的导柱300支撑于定盘400背侧端面,并使阀片200正对排气孔401,导柱300分布于排气孔401的周围,阀片200被限定于顶板100的第二面和定盘400之间。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涡旋压缩机运行时,随着压缩机曲轴的旋转,固定涡旋盘和运动涡旋盘的多个啮合点沿着涡旋齿齿壁由外向内连续移动,所形成的涡旋月牙形工作腔容积逐渐由大变小,实现了工作腔容积的周期性变化,并实现了吸入、压缩与排出。涡旋压缩机排气时,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固定涡旋盘背部的排气孔401排出,高压气体顶起阀片200,阀片200沿导柱300向上运动,接触到顶板100后停止,高压气流由涡旋月牙形工作腔排入固定涡旋盘上部的高压腔。
进一步的,参见图1、图5、图6,还包括螺栓500,螺栓500的末端固定连接于顶板100的第一面,螺栓500的前端穿过顶板100、导柱300后连接于定盘400。
进一步的,参见图2,定盘400在排气孔401的外侧设有止回阀垫片600。止回阀垫片600被导柱300压紧于定盘400背侧端面。阀片200上下动作时不直接接触固定涡旋盘,避免了固定涡旋盘背部的磨损,增加了本发明中排气止回阀装置的可靠性,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还具有停机噪音小,高低压平衡快速、平衡时间短,和压缩机运行可靠性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调温设备,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涡旋压缩机。调温设备包括空调、冰箱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示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阀片和多个导柱,所述顶板沿厚度方向由第一面延伸到第二面,所述顶板上设有由所述第一面贯通至所述第二面的回气孔,多个所述导柱连接于所述顶板,并由所述第二面向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导柱在所述顶板的一侧限定出阀片浮动空间,所述阀片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由所述阀片的边缘向内部凹陷,所述阀片设置于所述阀片浮动空间,并通过所述导槽与所述导柱配合,所述阀片被设置成能够在所述阀片浮动空间沿所述导柱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包括第一导柱、第二导柱和第三导柱,所述第一导柱、第二导柱和第三导柱分布于所述阀片浮动空间的三个不同方向,所述阀片设有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与所述第一导柱配合,所述第二导槽与所述第二导柱配合,所述第三导槽与所述第三导柱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柱、第二导柱和第三导柱围绕所述阀片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均匀分布在所述阀片的外周边缘,所述导柱具有圆柱面,所述导槽具有与所述圆柱面配合的弧形槽底,所述导槽的弧形槽底通过径向直线轮廓延伸到所述阀片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阀片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回气孔的总面积与所述顶板的一侧端面面积之比为10%~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所述回气孔。
6.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盘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所述定盘设有排气孔,所述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的导柱支撑于所述定盘背侧端面,并使所述阀片正对所述排气孔,所述导柱分布于所述排气孔的周围,所述阀片被限定于所述顶板的第二面和所述定盘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的第一面,所述螺栓的前端穿过所述顶板、导柱后连接于所述定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盘在所述排气孔的外侧设有止回阀垫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垫片被所述导柱压紧于所述定盘背侧端面。
10.一种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
CN202222379495.6U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Active CN218493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9495.6U CN218493825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9495.6U CN218493825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3825U true CN218493825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9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9495.6U Active CN218493825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3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2856C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排气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23631U (zh) 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01900116B (zh)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
CN218493825U (zh) 一种压缩机排气止回结构、涡旋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CN216342814U (zh) 节流装置、涡旋压缩机及温控设备
CN208294771U (zh) 阀组件和包括该阀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CN207830127U (zh) 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
CN211715320U (zh) 涡旋压缩机、制冷设备及汽车
CN113530817A (zh) 压缩组件、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4118437U (zh) 双吸式阀组、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2563645U (zh)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供油密封结构
CN218325296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涡旋和轴承供油结构
CN214617044U (zh) 一种自带回油组件的卧式涡旋压缩机
CN220365731U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20667821U (zh) 一种用于电动涡旋压缩机的涡旋盘密封减磨装置
CN202301043U (zh) 空调用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CN216518516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空气压缩机
CN209943109U (zh) 卧式压缩机
CN214366729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排气口结构
CN219472343U (zh) 一种新型补气增焓结构及压缩机
CN2709679Y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218844540U (zh) 一种压缩机用泄压阀
CN217029317U (zh) 一种转子压缩机、一种压缩机组件和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CN215213857U (zh) 阀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14170837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回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