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2295U - 叠片台装置、电池叠片设备和电池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叠片台装置、电池叠片设备和电池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2295U
CN218482295U CN202222359704.0U CN202222359704U CN218482295U CN 218482295 U CN218482295 U CN 218482295U CN 202222359704 U CN202222359704 U CN 202222359704U CN 218482295 U CN218482295 U CN 218482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battery
driving
battery piece
la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597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畅
郝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cha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cha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cha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cha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597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82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2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2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叠片台装置、电池叠片设备和电池生产线,该叠片台装置包括安装架、叠片台、卷膜机构和压刀机构,叠片台安装于安装架,电池片用于放置于叠片台上;卷膜机构悬置于叠片台的上方;压刀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各压刀机构均包括正压刀模组和侧压刀模组,正压刀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升降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正向压刀,侧压刀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升降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侧向压刀,两个正向压刀均用以与电池片的中部位置抵接,电池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压刀机构的正向压刀和侧向压刀分别用以与第二端和第一端抵接。设置正向压刀,用于引导隔膜逐步与电池片抵接,使得隔膜均匀的分布在电池片的表面,从而减少或者消除气泡。

Description

叠片台装置、电池叠片设备和电池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叠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叠片台装置、电池叠片设备和电池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包括了对电池极片的叠片工艺,锂电池的叠片工艺是指将电池正极片和电池负极片二者间隔叠置,并在电池正极片和电池负极片之间放置有隔膜的过程。现有的锂电池电芯叠片机一般包括用于供电池极片进行堆叠的叠片台、用于将隔膜放料至叠片台上的隔膜放料装置。其中,隔膜放料装置包括机架、供隔膜卷料挂置用的挂轴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挂轴组件进行转动放料的转动装置。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转动装置驱动挂轴组件转动,因此实现了对挂载于挂轴组件上的隔膜卷料进行放料。被放料的带状隔膜会从上至下依次通过枢接于机架上的导向轴而最终被引导至叠片台的正上方,由于被放料的带状隔膜需要被准确地放置在两电池极片之间,而在叠片台上还需要同时叠置有许多个电池极片,因此被放料在叠片台上的隔膜需要被来回折叠成“Z”字型的隔膜叠料。
目前,随着刀片电池的推出和不断发展,由于刀片电池在长度上要大于普通的电池,因此在刀片电池的电池片堆叠过程中,隔膜与刀片电池的电池片之间十分容易出现气泡,提高了产品的不良率。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叠片台装置、电池叠片设备和电池生产线,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叠片台装置、电池叠片设备和电池生产线,旨在解决现刀片电池在电池片堆叠过程中,隔膜与刀片电池之间容易出现气泡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片台装置,用于堆叠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包括垂直于所述电池片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叠片台装置包括:
安装架;
叠片台,所述叠片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电池片用于放置于所述叠片台上;
卷膜机构,所述卷膜机构悬置于所述叠片台的上方,用以将隔膜放置于所述叠片台上;
压刀机构,所述压刀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压刀机构均包括正压刀模组和侧压刀模组,所述正压刀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升降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正向压刀,以使所述第一升降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正向压刀升降,所述侧压刀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升降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侧向压刀,以使所述第二升降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侧向压刀升降,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正向压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叠片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侧向压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叠片台;两个所述正向压刀均用以与所述电池片的中部位置抵接,两个所述侧向压刀均用以与沿所述电池片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侧抵接;两个所述压刀机构的所述正向压刀和所述侧向压刀分别用以与所述第二端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端的上表面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正向压刀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设置,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均包括第一驱动件、传动部件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连接,所述传动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正向压刀连接,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的所述正向压刀用以与所述第二端抵接,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的所述正向压刀用以与所述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以通过所述传动部件和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正向压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叠片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正向压刀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还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片平行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沿着与所述电池片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自所述连接部向所述叠片台呈渐扩设置,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沿所述电池片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与所述电池片的长度尺寸相适配,用以增大所述电池片与盖设于所述电池片上方的所述隔膜的接触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的延长线与所述导向部的延长线相交并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传动部件均包括滑轨和支撑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的输出轴上的安装台,所述滑轨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滑轨滑动,以使所述正向压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叠片台。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包括第二驱动件、传动杆和两个连接部件,每一所述侧压刀模组的所述侧向压刀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一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均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的安装板,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连接,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侧向压刀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件均与所述安装板滑动配合,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牙螺纹和反牙螺纹,两个所述连接部件分别与所述正牙螺纹和所述反牙螺纹螺纹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杆驱动两个所述连接部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部件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气缸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侧向压刀连接,每一所述侧压刀模组的两个所述侧向压刀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片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杆和所述连接件驱动两个所述侧向压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叠片台。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叠片设备,所述电池叠片设备包括定位台、搬运机械手和上述的叠片台装置,所述定位台用以对位于所述定位台上的所述电池片定位,所述搬运机械手用以将位于所述定位台上的所述电池片搬运至所述叠片台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线,所述电池生产线包括下料传送带、下料机械手和上述的电池叠片设备,所述下料机械手用以将位于所述叠片台上的堆叠件运送至所述下料传送带上,所述下料传送带运送所述堆叠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池片放置于叠片台的隔膜上,如果此时卷膜机构垂下的隔膜靠近第一端,两个压刀机构分别为第一压刀机构和第二压刀机构,第一压刀机构的第二升降组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侧向压刀上升至位于叠片台上的电池片的上方,第一压刀机构的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侧向压刀向靠近叠片台的方向运动,直至侧向压刀位于靠近第一端的电池片的上方,第一压刀机构的第二升降组件驱动侧向压刀下降,直至侧向压刀与沿电池片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的顶面抵接,抵接处靠近第一端设置;第一压刀机构的第一升降组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正向压刀上升,直至正向压刀上升至位于叠片台上的电池片的上方,第一压刀机构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正向压刀向靠近叠片台的方向运动,直至正向压刀位于靠近第一端的电池片的上方,第一压刀机构的第一升降组件驱动正向压刀下降,直至正向压刀与电池片的中部位置抵接,抵接处靠近第一端设置;卷膜机构带动隔膜自第一端向第二端移动,直至卷膜机构垂下的隔膜靠近第二端设置,第一压刀机构的第一升降组件驱动正向压刀上升,第一压刀机构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正向压刀沿与之前运动相反的方向运动,随着正向压刀的运动,位于正向压刀上方的隔膜逐渐与电池片抵接,位于隔膜和电池片之间的空气也随着正向压刀的移动逐渐被排出,相较于直接将隔膜盖设在电池片上面,缺少引导的隔膜无法均匀的分布于电池片的上方,隔膜可能会因为褶皱或者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气泡,本方案通过设置正向压刀,且正向压刀位于电池片的中部位置,用于引导隔膜逐步与电池片抵接,使得隔膜均匀的分布在电池片的表面,从而减少或者消除电池片与隔膜之间的气泡;正向压刀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返回至起始位置后,再将新的电池片放置于隔膜上方,第二压刀机构的第二升降组件驱动侧向压刀上升至位于叠片台上的电池片的上方,第二压刀机构的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侧向压刀向靠近叠片台的方向运动,直至侧向压刀位于靠近第一端的电池片的上方,第二压刀机构的第二升降组件驱动侧向压刀下降,直至侧向压刀与沿电池片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的顶面抵接,抵接处靠近第二端设置;第一压刀机构的第二升降组件驱动侧向压刀上升,第一压刀机构的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侧向压刀返回至起始位置处;在第一压刀机构的第二升降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侧向压刀移动的同时,第二压刀机构的第一升降组件驱动正向压刀上升,直至正向压刀上升至位于叠片台上的电池片的上方,第二压刀机构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正向压刀向靠近叠片台的方向运动,直至正向压刀位于靠近第二端的电池片的上方,第二压刀机构的第一升降组件驱动正向压刀下降,直至正向压刀与电池片的中部位置抵接,抵接处靠近第二端设置;卷膜机构再带动隔膜自第二端向第一端移动,如此往复,依次完成对电池的叠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叠片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叠片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叠片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叠片台装置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叠片台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832952750000051
Figure BDA000383295275000006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前、后、左、右)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1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能够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能够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片台装置1,用于堆叠电池片23,电池片23包括垂直于电池片23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6和第二端27,如图1和图2所示,该叠片台装置1包括安装架11、叠片台12、卷膜机构和压刀机构13,叠片台12安装于安装架11,电池片23用于放置于叠片台12上;卷膜机构悬置于叠片台12的上方,用以将隔膜24放置于叠片台12上;压刀机构13的数量为两个,各压刀机构13均包括正压刀模组14和侧压刀模组19,正压刀模组1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升降组件15、第一驱动组件16和正向压刀17,以使第一升降组件15通过第一驱动组件16驱动正向压刀17升降,侧压刀模组19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升降组件20、第二驱动组件21和侧向压刀22,以使第二升降组件20通过第二驱动组件21驱动侧向压刀22升降,第一驱动组件16和第二驱动组件21均安装于安装架11,第一驱动组件16用以驱动正向压刀17靠近或远离叠片台12,第二驱动组件21用以驱动侧向压刀22靠近或远离叠片台12;两个正向压刀17均用以与电池片23的中部位置抵接,两个侧向压刀22均用以与沿电池片23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侧抵接;两个压刀机构13的正向压刀17和侧向压刀22分别用以与第二端27的上表面和第一端26的上表面抵接。
其中,电池片23放置于叠片台12的隔膜24上,如果此时卷膜机构垂下的隔膜24靠近第一端26,两个压刀机构13分别为第一压刀机构13A和第二压刀机构13B,第一压刀机构13A的第二升降组件20通过第一驱动组件16驱动侧向压刀22上升至位于叠片台12上的电池片23的上方,第一压刀机构13A的第二驱动组件21驱动侧向压刀22向靠近叠片台12的方向运动,直至侧向压刀22位于靠近第一端26的电池片23的上方,第一压刀机构13A的第二升降组件20驱动侧向压刀22下降,直至侧向压刀22与沿电池片23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的顶面抵接,其中,电池片23的长度方向为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垂直于电池片23的长度方向为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抵接处靠近第一端26设置;第一压刀机构13A的第一升降组件15通过第一驱动组件16驱动正向压刀17上升,直至正向压刀17上升至位于叠片台12上的电池片23的上方,第一压刀机构13A的第一驱动组件16驱动正向压刀17向靠近叠片台12的方向运动,直至正向压刀17位于靠近第一端26的电池片23的上方,第一压刀机构13A的第一升降组件15驱动正向压刀17下降,直至正向压刀17与电池片23的中部位置抵接,抵接处靠近第一端26设置;卷膜机构带动隔膜24自第一端26向第二端27移动,直至卷膜机构垂下的隔膜24靠近第二端27设置,第一压刀机构13A的第一升降组件15驱动正向压刀17上升,第一压刀机构13A的第一驱动组件16驱动正向压刀17沿与之前运动相反的方向运动,随着正向压刀17的运动,位于正向压刀17上方的隔膜24逐渐与电池片23抵接以使得隔膜24贴合于电池片23,位于隔膜24和电池片23之间的空气也随着正向压刀17的移动逐渐被排出,相较于直接将隔膜24盖设在电池片23上面,缺少引导的隔膜24无法均匀的分布于电池片23的上方,隔膜24可能会因为褶皱或者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气泡,本方案通过设置正向压刀17,且正向压刀17位于电池片23的中部位置,用于引导隔膜24逐步与电池片23抵接以使得隔膜24贴合于电池片23,使得隔膜24均匀的分布在电池片23的表面,从而减少或者消除电池片23与隔膜24之间的气泡;正向压刀17在第一驱动组件16的驱动下返回至起始位置后,再将新的电池片23放置于隔膜24上方,第二压刀机构13B的第二升降组件20驱动侧向压刀22上升至位于叠片台12上的电池片23的上方,第二压刀机构13B的第二驱动组件21驱动侧向压刀22向靠近叠片台12的方向运动,直至侧向压刀22位于靠近第一端26的电池片23的上方,第二压刀机构13B的第二升降组件20驱动侧向压刀22下降,直至侧向压刀22与沿电池片23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的顶面抵接,抵接处靠近第二端27设置;第一压刀机构13A的第二升降组件20驱动侧向压刀22上升,第一压刀机构13A的第二驱动组件21驱动侧向压刀22返回至起始位置处;在第一压刀机构13A的第二升降组件20和第二驱动组件21驱动侧向压刀22移动的同时,第二压刀机构13B的第一升降组件15驱动正向压刀17上升,直至正向压刀17上升至位于叠片台12上的电池片23的上方,第二压刀机构13B的第一驱动组件16驱动正向压刀17向靠近叠片台12的方向运动,直至正向压刀17位于靠近第二端27的电池片23的上方,第二压刀机构13B的第一升降组件15驱动正向压刀17下降,直至正向压刀17与电池片23的中部位置抵接,抵接处靠近第二端27设置;卷膜机构再带动隔膜24自第二端27向第一端26移动,如此往复,依次完成对电池的叠片。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第一个电池片23外,后续电池片23的叠放均与隔膜24自第二端27移动至第一端26后两个压刀机构13的动作原理相近,即在隔膜24移动完成后,先将位于隔膜24下方的正向压刀17复位,再放置新的电池片23在隔膜24上,放置完成后,与该正向压刀17不在同一压刀机构13的侧向压刀22与电池片23抵接,与该正向压刀17在同一压刀机构13的侧向压刀22再复位,与此同时,另一正向压刀17完成与电池片23的抵接,隔膜24移动,如此往复。
进一步地,两个正向压刀17分别靠近第一端26和第二端27设置,各第一驱动组件16均包括第一驱动件161、传动部件162和第一气缸163,第一驱动件161与第一升降组件15连接,传动部件162分别连接第一驱动件161和第一气缸163,第一气缸163的输出轴与正向压刀17连接,靠近第一端26设置的正向压刀17用以与第二端27抵接,靠近第二端27设置的正向压刀17用以与第一端26抵接,第一气缸163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驱动件161用以通过传动部件162和第一气缸163驱动正向压刀17靠近或远离叠片台12。通过将正向压刀17安装在第一气缸163的输出轴上,且第一气缸163本身并不通气,也就是说第一气缸163并不动作,主要是为了正向压刀17在第一升降组件15的驱动下与电池片23抵接时,由于第一气缸163的输出轴可以相对缸体滑动,因此避免正向压刀17对电池片23产生刚性冲击,第一气缸163的输出轴相对缸体滑动,可以有效将冲击缓解,从而避免电池片23因为受到刚性冲击而损坏或变形。
如图3所示,正向压刀17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部171和连接部172,连接部172还与第一气缸163的输出轴连接,导向部171远离连接部172的一端与电池片23平行设置。导向部171远离连接部172的一端与电池片23平行设置,是为了更好的引导隔膜24均匀的分布在电池片23的表面。
进一步地,导向部171沿着与电池片2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自连接部172向叠片台12呈渐扩设置,导向部171远离连接部172的一端沿电池片23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与电池片23的长度尺寸相适配,用以增大导向部171与隔膜24的接触面积。导向部171沿电池片2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尺寸与电池片23的长度相适配,从而增大导向部171与隔膜24的接触面积,更好的引导隔膜24与电池片23抵接,避免气泡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导向部171与电池片23的长度尺寸相适配,即导向部171与侧向压刀22同时与电池片23抵接时,导向部17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向压刀22间隔设置,保证导向部171与侧向压刀22不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导向部171与隔膜24的接触面积。还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172与第一气缸163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根据电池的长度尺寸选择与其长度相适配的导向部171。
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部171远离连接部172的一端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导向面18,第一导向面18的延长线与导向部171的延长线相交并形成夹角,夹角为锐角。通过设置第一导向面18,使得卷膜机构在带动隔膜24换向时,导向部171在呈Z字型设置的隔膜24在弯折处的内侧,第一导向面18的设置使得导向部171远离连接部172的一端的厚度尺寸小于其他位置处厚度尺寸,因此第一导向面18在引导隔膜24弯折时,可以使弯折处的夹角更小。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传动部件162均包括滑轨1621和支撑架1622,第一升降组件15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151以及安装于第一升降驱动件151的输出轴上的安装台152,滑轨1621和第一驱动件161均安装于安装台152,支撑架1622与第一气缸163连接,支撑架1622与滑轨1621滑动配合,第一驱动件161与支撑架1622连接,第一驱动件161用以驱动支撑架1622相对滑轨1621滑动,以使正向压刀17靠近或远离叠片台12。通过设置滑轨1621与支撑架1622滑动配合,使得滑轨1621对支撑架1622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161可以为气缸、油缸或者气动滑块等,第二驱动件211可以为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等。第一升降驱动件151可以为气缸或者丝杆组件等。
如图1和图5所示,每一第二驱动组件21均包括第二驱动件211、传动杆212和两个连接部件213,每一侧压刀模组19的侧向压刀22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一第二升降组件20均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201以及与第二升降驱动件201的输出轴连接的安装板202,第二驱动件211安装于安装板202,第二驱动件211的输出轴与传动杆212连接,连接部件213与侧向压刀22连接,两个连接部件213均与安装板202滑动配合,传动杆2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牙螺纹和反牙螺纹,两个连接部件213分别与正牙螺纹和反牙螺纹螺纹连接,以使第二驱动件211通过传动杆212驱动两个连接部件213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通过在传动杆212的两端设置正牙螺纹和反牙螺纹,使得第二驱动件211在在动传动杆212转动时,两个连接部件213可以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可以同时带动隶属于同一侧压刀模组19的两个侧向压刀22靠近或远离叠片台12,相较于采用两个驱动件分别驱动两个侧向压刀22而言,成本更低。
如图2所示,每一连接部件213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气缸2131和连接件2132,连接件2132的一端与传动杆212螺纹连接,连接件2132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2131连接,第二气缸2131的输出轴与侧向压刀22连接,每一侧压刀模组19的两个侧向压刀22分别位于电池片2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二驱动件211通过传动杆212和连接件2132驱动两个侧向压刀22靠近或远离叠片台12。通过将侧向压刀22安装在第二气缸2131的输出轴上,且第二气缸2131本身并不通气,原理与第一气缸163类似,是为了避免侧向压刀22与电池片23接触时的刚性冲击损坏电池片23或者导致电池片23变形。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叠片设备,电池叠片设备包括定位台、搬运机械手和上述的叠片台装置1,定位台用以对位于定位台上的电池片23定位,搬运机械手用以将位于定位台上的电池片23搬运至叠片台12上。由于该电池叠片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线,电池生产线包括下料传送带、下料机械手和上述的电池叠片设备,下料机械手用以将位于叠片台12上的堆叠件运送至下料传送带上,下料传送带运送堆叠件。由于该电池生产线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叠片台装置,用于堆叠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包括垂直于所述电池片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
叠片台,所述叠片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电池片用于放置于所述叠片台上;
卷膜机构,所述卷膜机构悬置于所述叠片台的上方,用以将隔膜放置于所述叠片台上;
压刀机构,所述压刀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压刀机构均包括正压刀模组和侧压刀模组,所述正压刀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升降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正向压刀,以使所述第一升降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正向压刀升降,所述侧压刀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升降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侧向压刀,以使所述第二升降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侧向压刀升降,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正向压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叠片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侧向压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叠片台;两个所述正向压刀均用以与所述电池片的中部位置抵接,两个所述侧向压刀均用以与沿所述电池片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侧抵接;两个所述压刀机构的所述正向压刀和所述侧向压刀分别用以与所述第二端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端的上表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台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正向压刀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设置,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均包括第一驱动件、传动部件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连接,所述传动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正向压刀连接,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的所述正向压刀用以与所述第二端抵接,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的所述正向压刀用以与所述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以通过所述传动部件和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正向压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叠片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压刀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还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片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沿着与所述电池片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自所述连接部向所述叠片台呈渐扩设置,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沿所述电池片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与所述电池片的长度尺寸相适配,用以增大所述电池片与盖设于所述电池片上方的所述隔膜的接触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的延长线与所述导向部的延长线相交并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台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部件均包括滑轨和支撑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的输出轴上的安装台,所述滑轨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滑轨滑动,以使所述正向压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叠片台。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包括第二驱动件、传动杆和两个连接部件,每一所述侧压刀模组的所述侧向压刀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一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均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的安装板,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连接,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侧向压刀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件均与所述安装板滑动配合,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牙螺纹和反牙螺纹,两个所述连接部件分别与所述正牙螺纹和所述反牙螺纹螺纹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杆驱动两个所述连接部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片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部件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气缸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板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侧向压刀连接,每一所述侧压刀模组的两个所述侧向压刀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片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杆和所述连接件驱动两个所述侧向压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叠片台。
9.一种电池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叠片设备包括定位台、搬运机械手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台装置,所述定位台用以对位于所述定位台上的所述电池片定位,所述搬运机械手用以将位于所述定位台上的所述电池片搬运至所述叠片台上。
10.一种电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生产线包括下料传送带、下料机械手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叠片设备,所述下料机械手用以将位于所述叠片台上的堆叠件运送至所述下料传送带上,所述下料传送带运送所述堆叠件。
CN202222359704.0U 2022-09-05 2022-09-05 叠片台装置、电池叠片设备和电池生产线 Active CN218482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9704.0U CN218482295U (zh) 2022-09-05 2022-09-05 叠片台装置、电池叠片设备和电池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9704.0U CN218482295U (zh) 2022-09-05 2022-09-05 叠片台装置、电池叠片设备和电池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2295U true CN218482295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65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59704.0U Active CN218482295U (zh) 2022-09-05 2022-09-05 叠片台装置、电池叠片设备和电池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2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3995A (zh) 切叠一体机
CN103794822A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电池片的自动叠片生产线
CN216597698U (zh) 立式叠片机及电芯制造设备
CN203707270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电池片的自动叠片生产线
CN109759724B (zh) 自动划片机
CN218482295U (zh) 叠片台装置、电池叠片设备和电池生产线
CN114142104A (zh) 立式叠片机及电芯制造设备
CN202231108U (zh) 电池电芯绕叠设备
CN215241335U (zh) 一种伺服冲床一体机
CN208509398U (zh) 一种自动化包膜机
CN216266447U (zh) 自动裁切装置
CN215749617U (zh) 船舶主机余热用钎焊式热交换器的铜箔冲压设备
CN214882508U (zh) 一种自动纵横分条机构
CN209896201U (zh) 一种极片上料模组及叠片机
CN211219178U (zh) 多片式卡片循环送料设备
CN211106152U (zh) 一种自动双排撕膜机
CN218827330U (zh) 整形装置及叠片机
CN212517279U (zh) 切叠一体机
CN216773315U (zh) 一种冲切叠片一体机
CN217933928U (zh) 一种异形电池极片叠片机
CN218114302U (zh) 叠片装置和电池生产线
CN210418355U (zh) 一种自动化抓布机
CN215680746U (zh) 一种叠片装置
CN209936133U (zh) 自动划片机
CN216793779U (zh) 双插板叠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