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8869U - 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78869U
CN218478869U CN202222415624.2U CN202222415624U CN218478869U CN 218478869 U CN218478869 U CN 218478869U CN 202222415624 U CN202222415624 U CN 202222415624U CN 218478869 U CN218478869 U CN 218478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swing arm
support
curved surface
gyro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156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达树
陈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Pengt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ng Peng Ta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ng Peng Ta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ng Peng Ta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156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78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78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78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设备技术领域,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包括凸轮,凸轮的转动中心与经编机机架铰接,凸轮两侧具有下沉式结构,在边缘处形成外曲面和内曲面,凸轮一侧设有支座,支座一端与经编机机架铰接,另一端设有向外延展的延伸部,支座上铰接有间隔分布的外滚轮和内滚轮,外滚轮位于外侧与凸轮的外曲面抵接,内滚轮位于内侧与凸轮的内曲面抵接,支座的延伸部靠近外边缘处铰接有摆臂。本实用新型有助于解决现有因空间受限,原有摆臂行程固定,改造后导致传动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均受到影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
背景技术
经编机的成圈需要通过梳栉的横移与舌针和沉降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由于梳栉、舌针、沉降在成圈过程中的动程都不一样,所以需要不同的凸轮来完成配合。
如中国专利CN201820141561.7公开的一种经编机共轭凸轮机构,包括机架、滚轮支座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凸轮,所述滚轮支座一端铰接在机架上,另一端安装有外滚轮组件,所述外滚轮组件上安装有凸轮输出轴,所述外滚轮组件上的滚轮与所述凸轮的外曲面相接触,位于所述外滚轮组件一端的所述滚轮支座上还设有用于使所述外滚轮组件上的滚轮保持与凸轮的外曲面相接触的内滚轮组件,所述内滚轮组件与所述凸轮上的内曲面相接触,位于所述凸轮的转动中心处开设有沿所述凸轮径向分布的通槽,所述内滚轮组件上滚轮的安装轴为偏心轴,所述凸轮上开设有用于凸轮安装定位的销孔。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经编机上,提供了一种共轭性高的凸轮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输出轴(摆臂)直接连接在外滚轮组件上,即摆臂的底端始终与凸轮的外曲面保持一个外滚轮的直径距离,因此,摆臂的行程固定,因行业发展进步需求,织物工艺从5把梳栉向9把梳栉过渡,现有结构由于设备空间的限制,很多方案是通过三倍速上下摆臂比例对设备进行改造调整,以满足织造所需配合传动结构。但是这种改造造成短力臂传动长力臂进行运行,对机械部件稳定性及寿命都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有助于解决现有因空间受限,原有摆臂行程固定,改造后导致传动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均受到影响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包括凸轮,凸轮的转动中心与经编机机架铰接,凸轮两侧具有下沉式结构,在边缘处形成外曲面和内曲面,凸轮一侧设有支座,支座一端与经编机机架铰接,另一端设有向外延展的延伸部,支座上铰接有间隔分布的外滚轮和内滚轮,外滚轮位于外侧与凸轮的外曲面抵接,内滚轮位于内侧与凸轮的内曲面抵接,支座的延伸部靠近外边缘处铰接有摆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延伸部与支座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座上中部设有镂空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摆臂底部铰接有铰接部,铰接部通过水平的转轴与支座的延伸部侧壁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滚轮与支座之间的枢转轴在内滚轮上偏心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摆臂上连接有长度调节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座上设置延伸部,使得摆臂底端与支座的铰接位置相较于现有结构向外偏移,当受到凸轮影响,支座外侧端以支座与机架铰接处为中心进行摆动时,摆臂的向外偏移能够提升该位置的摆动幅度,达到提升摆臂行程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可通过配置较长的摆臂来改善传动关系,提升机械部件的稳定性以及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凸轮摆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凸轮传动结构的简化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凸轮摆臂机构的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标注:1、凸轮;11、外曲面;12、内曲面;13、第一枢转轴;2、支座;21、第二枢转轴;22、第三枢转轴;23、第四枢转轴;24、第五枢转轴;25、延伸部;26、镂空部;3、外滚轮;4、内滚轮;5、摆臂;51、铰接部;6、经编机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包括凸轮1、支座2和摆臂5。
结合图3,凸轮1的转动中心与经编机机架6铰接,形成第一枢转轴13,第一枢转轴13水平设置,且第一枢转轴13与外部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凸轮1两侧具有下沉式结构,在边缘处形成外曲面11和内曲面12,外曲面11和内曲面12在横向上形成两条内外各区域等间距的闭环曲线,外曲面11和内曲面12形成两条平行的传动路径,该传动路径沿第一枢转轴13呈中心对称设置有3个向外延展的凸缘,因此能够实现周期性等幅度的传动结构。
凸轮1上方一侧设有支座2,支座2左侧端与经编机机架6铰接,形成第二枢转轴21,支座2右侧作为自由端,能够沿第二枢转轴21进行摆动。
支座2右侧设有向外延展的延伸部25,延伸部25与支座2为一体式结构,支座2上位于延伸部25内侧区域铰接有间隔分布的外滚轮3和内滚轮4。外滚轮3与支座2之间的铰接点形成第三枢转轴22,第三枢转轴22呈水平状态,外滚轮3底端与凸轮1的外曲面11抵接,受凸轮1的旋转影响,外滚轮3能够以第三枢转轴22进行旋转。内滚轮4与支座2的铰接处形成第四枢转轴23,第四枢转轴23呈水平状态,内滚轮4顶部与凸轮1的内曲面12抵接,受凸轮1的旋转影响,内滚轮4能够沿第四枢转轴23旋转。内滚轮4和外滚轮3协同作用,能够对凸轮1进行紧密夹持,保证传动稳定性。
支座2的延伸部25靠近外边缘处铰接有摆臂5,具体的,摆臂5底部设有铰接部51,铰接部51与支座2延伸部25侧壁进行铰接,该铰接点形成第五枢转轴24,摆臂5能够沿第五枢转轴24旋转。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凸轮1主动旋转,借助外滚轮3及内滚轮4的从动旋转,导致支座2右侧端周期性上下等幅度摆动,进而带动摆臂5上下往复摆动。而支座2右侧端采用延伸部25的结构,将摆臂5底端的铰接点与左侧端的第二枢转轴21间距拉长,相较于现有结构,摆臂5的驱动幅度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摆臂5底端的铰接点位移外移,因此,原本因设备空间限制,导致摆臂5较短的现象得以改善,可以更换更长的摆臂5进行传动连接,进而提升结构稳定性,以及有助于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2上中部设有镂空部26,有助于减轻质量,减小滚轮负担,减缓滚轮磨损。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内滚轮4与支座2之间的枢转轴在内滚轮4上偏心设置,安装时,通过偏心轴的调整,使得内滚轮4能够紧密抵接在内曲面12上,进而保证传动精度,提升传动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摆臂5上连接有长度调节结构,该长度调节结构可采用增加调节螺杆,通过螺纹连接的深度来控制摆臂5的上度变化,这有助于在同一设备上,根据不同需求,对摆臂5的长度进行相应调整,可以实现精度调整,传动关系调整等。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1),凸轮(1)的转动中心与经编机机架(6)铰接,凸轮(1)两侧具有下沉式结构,在边缘处形成外曲面(11)和内曲面(12),凸轮(1)一侧设有支座(2),支座(2)一端与经编机机架(6)铰接,另一端设有向外延展的延伸部(25),支座(2)上铰接有间隔分布的外滚轮(3)和内滚轮(4),外滚轮(3)位于外侧与凸轮(1)的外曲面(11)抵接,内滚轮(4)位于内侧与凸轮(1)的内曲面(12)抵接,支座(2)的延伸部(25)靠近外边缘处铰接有摆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5)与支座(2)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上中部设有镂空部(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5)底部铰接有铰接部(51),铰接部(51)通过水平的转轴与支座(2)的延伸部(25)侧壁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滚轮(4)与支座(2)之间的枢转轴在内滚轮(4)上偏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5)上连接有长度调节结构。
CN202222415624.2U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 Active CN218478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5624.2U CN218478869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5624.2U CN218478869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78869U true CN218478869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67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15624.2U Active CN218478869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78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193757A1 (zh) 吹瓶机的底模联动机构
CN218478869U (zh) 一种经编机凸轮摆臂机构
CN109228258A (zh) 一种吹瓶机模架联动机构
EP2943984A1 (en) Solar cell support assembly
CN111188615B (zh) 一种采煤深度可调的采煤机
CN109159832A (zh) 一种具有新型驱动结构的agv
CN201198512Y (zh)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开口轴可调机构
CN216459199U (zh) 一种油墨生产用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砂磨机
CN209304970U (zh) 旋转式吹瓶机中模架的开模锁模机构
CN217415715U (zh) 一种洗车机顶刷机构
CN109263022A (zh) 旋转式吹瓶机中模架的开模锁模机构
CN220619297U (zh) 摆轴和摇轴的空间缩减结构
CN101845720B (zh) 一种缝纫机梭壳开启器
CN220284330U (zh) 一种用于提花机的改进的连杆机构
CN220791967U (zh) 一种液压缸驱动的往复摆杆机构
CN218147164U (zh) 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
CN218912622U (zh) 一种电动开关仓门机构
CN110593689B (zh) 一种上翻门铰链用的伸缩旋转臂架机构
CN218750256U (zh) 一种agv物流车驱动轮车架
CN210312433U (zh) 单液压缸带有转塔式结构的抓手总成
CN215673512U (zh) 一种三合一减速机用可调式柔性扭力臂
CN214736489U (zh) 双针床经编机的脱圈间距调节结构
CN217031833U (zh) 一种新型的冻干机小门联动机构及冻干机
CN212451854U (zh) 带有偏心连杆机构的针床摆动机构及经编机
CN210189812U (zh) 一种控制机器人表情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85 Qilin Road, Dashanhou Community, Lingyuan Street, Jinjiang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2200

Patentee after: Quanzhou Pengtai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 Jixian Road, Lingyuan community, Jinjiang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2200

Patentee before: JINJIANG PENG TA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