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7164U - 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7164U
CN218147164U CN202222582370.3U CN202222582370U CN218147164U CN 218147164 U CN218147164 U CN 218147164U CN 202222582370 U CN202222582370 U CN 202222582370U CN 218147164 U CN218147164 U CN 218147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arm
pair
connecting rod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23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陈辉
钱正峰
龚月锋
陆国平
徐正洪
高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823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7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7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71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属于无梭织机技术领域。包括一凸轮开口装置箱体,其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并固定在箱体支承座上;一支承梁,该支承梁的左端在对应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右侧的位置支承并固定在所述箱体支承座上,而支承梁的右端支承并固定在支承梁支座上,特点是:还包括有一减振机构,该减振机构位于支承梁的支承梁腔内并且该减振机构的左端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右侧固定,而减振机构的右端朝着远离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方向伸展。优点:有助于显著降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振动和提高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刚性强度。

Description

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梭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前述的无梭织机的种类依据其引纬方式的不同而有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喷气织机、片梭织机以及多梭口(多相)织机,等等。前述的喷水织机是利用水作为引纬介质,以喷射水流对纬纱产生摩擦牵引力,使固定筒子上的纬纱引入梭口。此外,由于喷水织机具有速度快及单位时间内产量高的长处,特别适用于表面光滑的疏水性长丝化纤织物的生产,因而颇受业界的器重。
前述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的作用机理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CN2789287Y(一种上置式凸轮开口装置)、CN209798202U(一种高速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和CN2483403Y(喷水织机积极式凸轮开口装置),等等。与前述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相关的技术信息同样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典型的如CN214300558U推荐的“一种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的箱体”。
图3所示为已有技术中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的结构图,包括一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该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并固定在箱体支承座11上;一凸轮轴2,该凸轮轴2前端和后端各通过凸轮轴支承轴承座21转动地设置在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箱体腔12内,并且在该凸轮轴2上固设有共轭凸轮22;一提综臂轴3,该提综臂轴3位于所述凸轮轴2的右侧并且该提综臂轴3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提综臂轴支承轴承座31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腔12内,在提综臂轴3上枢置有提综臂32,在提综臂32上并且在对应于共轭凸轮22的两个轮缘221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上滚轮321以及一下滚轮322,该上滚轮321以及下滚轮322分别与两个轮缘221接触;一连杆刀片轴4和一支承梁5,连杆刀片轴4远离所述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右端,并且该连杆刀片轴4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一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41支承在支承梁5上,在该连杆刀片轴4的中部枢置有连杆刀片42,在连杆刀片42上并且位于上部设置有开口连杆调节头421,在该开口连杆调节头421与所述提综臂32的上端之间铰接有开口连杆6,所述支承梁5的左端在对应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右端的位置通过支承梁固定块51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固定并且支承在所述箱体支承座11的上部,而支承梁5的右端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并固定在图中未示出的支承梁支座上。
在图3中还示出了位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左侧前方的动力引入轴孔13,在实际的使用状态下,动力引入轴孔13内设置动力引入轴转动支承轴承,由构成于动力引入轴的端部的动力引入轴齿轮带动固定在构成于凸轮轴2的前端的凸轮轴冠齿轮固定头23上的冠齿轮,从而使凸轮轴2转动,由凸轮轴2的转动而带动共轭凸轮22转动,由共轭凸轮22的前述两个轮缘221分别带动上、下滚轮321、322,从而使提综臂32摆动,由提综臂32带动开口连杆6,经开口连杆调节头421带动连杆刀片42,从而由连杆刀片42实现综框运动。
上述由图3所示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的结构虽然能够满足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要求,即最终满足综框的上下运动要求。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的工作速度较高,例如可达550-900rpm甚至更高,又由于支承梁5的左端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之间的连接较为脆弱,还由于支承梁5的左端与右端之间的跨度大,进而由于连杆刀片轴4相对远离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右侧,因而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和连杆刀片轴4、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41以及以连杆刀片轴4为载体设置的连杆刀片42乃至前述的开口连杆6等等所受到的振动大,一方面无法保障初始的装配精度,另一方面因振动而影响动作稳定性,例如开口连杆6的运行精度差乃至损及开口连杆6等等。基于前述,探索改善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与连杆刀片轴4之间的整体性、运行稳定性以及刚性强度具有积极意义,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降低振动和提高连接稳定性以及刚性强度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包括一凸轮开口装置箱体,该凸轮开口装置箱体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并固定在箱体支承座上,一支承梁,该支承梁的左端在对应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右侧的位置支承并固定在所述箱体支承座上,而支承梁的右端支承并固定在支承梁支座上,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减振机构,该减振机构位于支承梁的支承梁腔内并且该减振机构的左端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右侧固定,而减振机构的右端朝着远离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方向伸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右侧前方构成有一对彼此上下对应的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在该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上各开设有一前臂连接凸台孔,在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右侧后方构成有一对彼此上下对应的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在该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上各开设有一后臂连接凸台孔,位于所述支承梁的支承梁腔内的所述减振机构的左端同时与所述前臂连接凸台孔以及后臂连接凸台孔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减振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支承梁的支承梁腔内的并且彼此前后平行的一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和一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的左端在对应于所述前臂连接凸台孔的位置与所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固定,而右端朝着远离所述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方向伸展并且在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的右端构成有一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在对应于该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的上方的位置配设有一前轴承盖,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的左端在对应于所述后臂连接凸台孔的位置与所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固定,而后端朝着远离所述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方向伸展并且在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的右端构成有一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在对应于该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的上方的位置配设有一后轴承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梁的左端的底面嵌入所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中的下部的一个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的底面以及所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中的下部的一个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与所述的箱体支承座的上表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梁为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的槽钢。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的位置构成有一对前臂固定座,在该对前臂固定座上各配设有一前臂固定螺钉,该前臂固定螺钉旋入所述前臂连接凸台孔内,在所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的位置构成有一对后臂固定座,在该对后臂固定座上各配设有一后臂固定螺钉,该后臂固定螺钉旋入所述后臂连接凸台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一对前臂固定座中的位于下部的一个前臂固定座上并且位于左侧构成有一前臂固定座轴套插孔,在该前臂固定座轴套插孔内置入有一前臂固定轴套,该前臂固定轴套的左端探出所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的左侧面并且探入所述的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中的位于下部的一个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的所述前臂连接凸台孔内,对应于一对前臂固定座中的下部的一个所述的前臂固定螺钉穿过所述前臂固定轴套与所述前臂连接凸台孔螺纹固定;在所述一对后臂固定座中的位于下部的一个后臂固定座上并且位于左侧构成有一后臂固定座轴套插入孔,在该后臂固定座轴套插入孔内置入有一后臂固定轴套,该后臂固定轴套的左端探出所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的左侧面并且探入所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中的位于下部的一个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的所述后臂连接凸台孔内,对应于一对后臂固定座中的下部的一个所述后臂固定螺钉穿过所述后臂固定轴套与前述后臂连接凸台孔螺纹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对前轴承盖螺钉固定孔,该对前轴承盖螺钉固定孔分别位于前轴承腔的两侧,所述前轴承盖通过一对前轴承盖固定螺钉在对应于前轴承盖螺钉固定孔的位置与所述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固定;在所述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对后轴承盖螺钉固定孔,该对后轴承盖螺钉固定孔分别位于后轴承腔的两侧,所述后轴承座通过一对后轴承盖固定螺钉在对应于后轴承盖螺钉固定孔的位置与所述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以及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各构成镂空状的构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轮开口装置箱体具有一箱体腔,在该箱体腔内构成有一前墙板和一后墙板,前墙板与箱体腔的前腔壁之间保持有伞齿轮传动空间,而后墙板与箱体腔的后腔壁结合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支承梁的支承梁腔内增设了左端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右侧固定而右端朝着远离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方向伸展的减振机构,因而有助于显著降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振动和提高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刚性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暨应用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的减振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已有技术中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一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该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并固定在箱体支承座11上,一支承梁5,该支承梁5的左端在对应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右侧的位置支承并固定在前述箱体支承座11上,而支承梁5的右端支承并固定在图中未示出的但可以通过对CN304301655S的阅读而得以理解的支承梁支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还包括有一减振机构7,该减振机构7位于支承梁5的支承梁腔52内并且该减振机构7的左端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右侧固定,而减振机构7的右端朝着远离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方向伸展。
在前述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右侧前方构成有一对彼此上下对应的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在该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上各开设有一前臂连接凸台孔141,在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右侧后方构成有一对彼此上下对应的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在该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上各开设有一后臂连接凸台孔151,位于前述支承梁5的支承梁腔52内的前述减振机构7的左端同时与前述前臂连接凸台孔141以及后臂连接凸台孔151固定。
前述减振机构7包括位于前述支承梁5的支承梁腔52内的并且彼此前后平行的一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71和一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72,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71的左端在对应于前述前臂连接凸台孔141的位置与前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固定,而右端朝着远离前述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方向伸展并且在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71的右端构成有一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711,在对应于该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711的上方的位置配设有一前轴承盖7111,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72的左端在对应于前述后臂连接凸台孔151的位置与前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固定,而后端朝着远离前述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方向伸展并且在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72的右端构成有一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721,在对应于该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721的上方的位置配设有一后轴承座7211。
前述支承梁5的左端的底面嵌入前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中的下部的一个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的底面以及前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中的下部的一个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与前述的箱体支承座11的上表面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支承梁5为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的槽钢。
在前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71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的位置构成有一对前臂固定座712,在该对前臂固定座712上各配设有一前臂固定螺钉7121,该前臂固定螺钉7121旋入前述前臂连接凸台孔141内,在前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72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的位置构成有一对后臂固定座722,在该对后臂固定座722上各配设有一后臂固定螺钉7221,该后臂固定螺钉7221旋入前述后臂连接凸台孔151内。
请重点见图2,在前述一对前臂固定座712中的位于下部的一个前臂固定座上并且位于左侧构成有一前臂固定座轴套插孔7122,在该前臂固定座轴套插孔7122内置入有一前臂固定轴套71221,该前臂固定轴套71221的左端探出前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71的左侧面并且探入前述的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中的位于下部的一个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的前述前臂连接凸台孔141内,对应于一对前臂固定座712中的下部的一个前述的前臂固定螺钉7121穿过前述前臂固定轴套71221与前述前臂连接凸台孔141螺纹固定;在前述一对后臂固定座722中的位于下部的一个后臂固定座上并且位于左侧构成有一后臂固定座轴套插入孔7222,在该后臂固定座轴套插入孔7222内置入有一后臂固定轴套72221,该后臂固定轴套72221的左端探出前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72的左侧面并且探入前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中的位于下部的一个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的前述后臂连接凸台孔151内,对应于一对后臂固定座722中的下部的一个前述后臂固定螺钉7221穿过前述后臂固定轴套72221与前述后臂连接凸台孔151螺纹固定。
继续见图1和图2,在前述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711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对前轴承盖螺钉固定孔7112,该对前轴承盖螺钉固定孔7112分别位于前轴承腔7113的两侧,前述前轴承盖7111通过一对前轴承盖固定螺钉71111在对应于前轴承盖螺钉固定孔7112的位置与前述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711固定;在前述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721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对后轴承盖螺钉固定孔7212,该对后轴承盖螺钉固定孔7212分别位于后轴承腔7213的两侧,前述后轴承座7211通过一对后轴承盖固定螺钉72111在对应于后轴承盖螺钉固定孔7212的位置与前述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721固定。
优选地,前述的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71以及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72各构成镂空状的构造。
由图1和图2所示,前述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具有一箱体腔12,在该箱体腔12内构成有一前墙板121和一后墙板122,前墙板121与箱体腔12的前腔壁之间保持有伞齿轮传动空间123,而后墙板122与箱体腔12的后腔壁结合为一体。
作为优选的方案,前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与前述前墙板121处于同一直线上,前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与前述后墙板122处于同一直线上,也就是说,前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以及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分别隔着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右侧壁与前述前、后墙板121、122的左端端面相对应。
请重点见图1并且结合图2,在图1中示出了一凸轮轴2,该凸轮轴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转动地支承在前墙板121以及后墙板122的左端上部,也就是说凸轮轴2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直接构成于前墙板121以及后墙板122的左端上部的凸轮轴支承轴承座21而转动地支承在前墙板121以及后墙板122的左端上部,在凸轮轴2上固定有共轭凸轮22。在图1中示出了位于前述凸轮轴2的右侧的提综臂轴3,该提综臂轴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转动地支承在前墙板121以及后墙板122的右端上部,也就是说提综臂轴3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直接构成于前墙板121以及后墙板122的右端上部的提综臂轴支承轴承座31而转动地支承在前墙板121以及后墙板122的右端上部,在提综臂轴3上枢置有提综臂32,在提综臂32上并且在对应于共轭凸轮22的轮缘221的位置设置有一上滚轮321以及一下滚轮322,该上滚轮321以及下滚轮322与轮缘221接触。示出了一连杆刀片轴4,该连杆刀片轴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转动地支承在前述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711以及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721上,在连杆刀片轴4的中部枢置有连杆刀片42,在连杆刀片42上并且位于上部设置有开口连杆调节头421,在该开口连杆调节头421与所述提综臂32的上端之间铰接有开口连杆6。
在图1中还示出了位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左侧前方的动力引入轴孔13,在实际的使用状态下,动力引入轴孔13内设置动力引入轴转动支承轴承,由图中未示出的构成于动力引入轴端部的齿轮即动力引入轴齿轮带动构成于凸轮轴2的前端的凸轮轴冠齿轮固定头23上的冠齿轮,从而使凸轮轴2转动,由凸轮轴2的转动而带动共轭凸轮22转动,由共轭凸轮22的两个轮缘221分别带动上、下滚轮321、322,从而使提综臂32摆动,由提综臂32带动开口连杆6,经开口连杆调节头421带动连杆刀片42,从而由连杆刀片42实现综框运动。
就本实施例而言,在前述凸轮轴2上通常根据织机所要织造的织物的不同花型而固定的共轭凸轮22的数量有4至10片(即4至10个),相应地,设置在提综臂轴3上的提综臂32、连接在提综臂32与连杆刀片42之间的开口连杆6以及设置在连杆刀片轴4上的连杆刀片42也各有4至10片。
由于采用了左端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右侧固定的减振机构7,并且将连杆刀片轴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支承在构成于减振机构7的结构体系的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后臂71、72上的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711以及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721上,因而在前述运动过程中,能显著降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振动和提高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刚性强度,保障开口连杆6的运动准确效果,最终使连杆刀片42保证综框的运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包括一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该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并固定在箱体支承座(11)上,一支承梁(5),该支承梁(5)的左端在对应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右侧的位置支承并固定在所述箱体支承座(11)上,而支承梁(5)的右端支承并固定在支承梁支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减振机构(7),该减振机构(7)位于支承梁(5)的支承梁腔(52)内并且该减振机构(7)的左端与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右侧固定,而减振机构(7)的右端朝着远离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方向伸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右侧前方构成有一对彼此上下对应的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在该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上各开设有一前臂连接凸台孔(141),在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右侧后方构成有一对彼此上下对应的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在该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上各开设有一后臂连接凸台孔(151),位于所述支承梁(5)的支承梁腔(52)内的所述减振机构(7)的左端同时与所述前臂连接凸台孔(141)以及后臂连接凸台孔(15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7)包括位于所述支承梁(5)的支承梁腔(52)内的并且彼此前后平行的一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71)和一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72),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71)的左端在对应于所述前臂连接凸台孔(141)的位置与所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固定,而右端朝着远离所述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方向伸展并且在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71)的右端构成有一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711),在对应于该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711)的上方的位置配设有一前轴承盖(7111),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72)的左端在对应于所述后臂连接凸台孔(151)的位置与所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固定,而后端朝着远离所述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的方向伸展并且在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72)的右端构成有一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721),在对应于该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721)的上方的位置配设有一后轴承座(7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梁(5)的左端的底面嵌入所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中的下部的一个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的底面以及所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中的下部的一个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与所述的箱体支承座(11)的上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梁(5)为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的槽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71)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的位置构成有一对前臂固定座(712),在该对前臂固定座(712)上各配设有一前臂固定螺钉(7121),该前臂固定螺钉(7121)旋入所述前臂连接凸台孔(141)内,在所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72)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的位置构成有一对后臂固定座(722),在该对后臂固定座(722)上各配设有一后臂固定螺钉(7221),该后臂固定螺钉(7221)旋入所述后臂连接凸台孔(15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前臂固定座(712)中的位于下部的一个前臂固定座上并且位于左侧构成有一前臂固定座轴套插孔(7122),在该前臂固定座轴套插孔(7122)内置入有一前臂固定轴套(71221),该前臂固定轴套(71221)的左端探出所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71)的左侧面并且探入所述的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14)中的位于下部的一个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固定连接凸台的所述前臂连接凸台孔(141)内,对应于一对前臂固定座(712)中的下部的一个所述的前臂固定螺钉(7121)穿过所述前臂固定轴套(71221)与所述前臂连接凸台孔(141)螺纹固定;在所述一对后臂固定座(722)中的位于下部的一个后臂固定座上并且位于左侧构成有一后臂固定座轴套插入孔(7222),在该后臂固定座轴套插入孔(7222)内置入有一后臂固定轴套(72221),该后臂固定轴套(72221)的左端探出所述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72)的左侧面并且探入所述一对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15)中的位于下部的一个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固定连接凸台的所述后臂连接凸台孔(151)内,对应于一对后臂固定座(722)中的下部的一个所述后臂固定螺钉(7221)穿过所述后臂固定轴套(72221)与前述后臂连接凸台孔(151)螺纹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711)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对前轴承盖螺钉固定孔(7112),该对前轴承盖螺钉固定孔(7112)分别位于前轴承腔(7113)的两侧,所述前轴承盖(7111)通过一对前轴承盖固定螺钉(71111)在对应于前轴承盖螺钉固定孔(7112)的位置与所述连杆刀片轴前支承轴承座(711)固定;在所述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721)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对后轴承盖螺钉固定孔(7212),该对后轴承盖螺钉固定孔(7212)分别位于后轴承腔(7213)的两侧,所述后轴承座(7211)通过一对后轴承盖固定螺钉(72111)在对应于后轴承盖螺钉固定孔(7212)的位置与所述连杆刀片轴后支承轴承座(721)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前臂(71)以及连杆刀片轴支承轴承座后臂(72)各构成镂空状的构造。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开口装置箱体(1)具有一箱体腔(12),在该箱体腔(12)内构成有一前墙板(121)和一后墙板(122),前墙板(121)与箱体腔(12)的前腔壁之间保持有伞齿轮传动空间(123),而后墙板(122)与箱体腔(12)的后腔壁结合为一体。
CN202222582370.3U 2022-09-28 2022-09-28 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 Active CN218147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2370.3U CN218147164U (zh) 2022-09-28 2022-09-28 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2370.3U CN218147164U (zh) 2022-09-28 2022-09-28 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7164U true CN218147164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4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2370.3U Active CN218147164U (zh) 2022-09-28 2022-09-28 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71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47164U (zh) 具有减振功能的喷水织机凸轮开口装置箱体结构
CN212357527U (zh) 一种电控式布边供纱装置
CN112064175A (zh) 一种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
CN218321812U (zh) 一种可完全分离的凸轮开口装置
US5411064A (en) Narrow fabric loom operating mechanism
CN210481655U (zh) 一种喷气绒布织机积极松绒装置
CN201186978Y (zh) 织机布撑调整机构
CN218621241U (zh) 电子边字联合织造装置
CN212357533U (zh) 一种加强型喷水织机后梁控制结构
CN212611215U (zh) 一种经编机高速传动机构
CN115679502A (zh) 一种可完全分离的凸轮开口装置
CN109252267B (zh) 一种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
CN220376863U (zh) 一种应用于织机的开口连杆机构
CN200992621Y (zh) 喷水织布机
CN112144171A (zh) 一种积极控制式毛经张力系统
CN112796034A (zh) 一种可生产牛仔布经编机
CN218436087U (zh) 下置式电子多臂装置的上置式配置结构
CN219861808U (zh) 一种多连杆打纬箱结构
CN2613497Y (zh) 塑料圆织机梭子
CN217733432U (zh) 一种电脑横机导纱装置
CN217479695U (zh) 一种用于高速经编机的梳栉摆臂
CN220619297U (zh) 摆轴和摇轴的空间缩减结构
CN215404797U (zh) 一种织布机的纬纱架
CN110172774B (zh) 一种喷气绒布织机积极松绒装置
CN2246157Y (zh) 无梭织机独立传动式四经纱罗绞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