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7467U - 支架固定座 - Google Patents

支架固定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77467U
CN218477467U CN202222396664.7U CN202222396664U CN218477467U CN 218477467 U CN218477467 U CN 218477467U CN 202222396664 U CN202222396664 U CN 202222396664U CN 218477467 U CN218477467 U CN 218477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iece
clamping
main part
slider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66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锦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uil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uil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uil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uil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966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77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77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77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支架固定座,包括有支撑杆和设置于支撑杆上的两个夹持件;所述支撑杆具有左右延伸的槽轨;所述夹持件包括有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围构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片包括有第一夹片主体和设置于第一夹片主体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槽轨内并可在槽轨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夹片可上下活动按压地安装于第一夹片上,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提供给第二夹片朝向第一夹片的复位作用力,其通过夹持件与槽轨的配合,利用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将被夹持件卡紧于夹持空间内,所述第一夹片上的滑块对槽轨内壁形成抵紧,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且实现了支架固定座的安装稳固。

Description

支架固定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固定座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支架固定座,其主要但不局限安装应用于车后枕杆等两杆之间。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人们的日常出行也往往离不开手机、平板电脑等。在乘坐汽车的时候,手机和平板电脑作为主要的消遣工具,但是单用手去握着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长时间耗费人的力气,不稳定的屏幕抖动 ,会给使用者带来疲劳感。传统的车载手机支架一般都只针对驾驶人员使用,而没有适用于乘客的手机支架,特别是后排的乘客。
后来市场上出现了装夹在汽车头枕金属杆上的手机支架,以供后排乘客观看使用手机,其包括有支撑杆和装设于支撑杆上的锁紧臂、支撑架,所述支撑杆具有左右延伸且前端敞口的槽轨;所述锁紧臂具有相连接的滑块、基座和固定部,所述基座和固定部之间形成有前端敞口的配合槽,所述滑块、基座位于槽轨内;所述锁紧臂的前端可拆卸式设有锁紧盖,所述锁紧盖具有内螺纹和抵推部,所述抵推部自锁紧盖向后延伸而成,正向旋转所述锁紧盖,内螺纹与外螺纹形成螺纹连接,相比手捧方式而言,其有效缓减了观看者的疲劳感,有了较大进步性,但是这种装夹在汽车头枕金属杆上的手机支架安装过程繁琐,组装麻烦,用户需要记住装、拆时的不同操作,容易出现记混现象,影响操作体验感。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架固定座,其通过夹持件与槽轨的配合,利用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将被夹持件卡紧于夹持空间内,所述第一夹片上的滑块对槽轨内壁形成抵紧,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且实现了支架固定座的安装稳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支架固定座,包括有支撑杆和设置于支撑杆上的两个夹持件;所述支撑杆具有左右延伸的槽轨;所述夹持件包括有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围构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片包括有第一夹片主体和设置于第一夹片主体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槽轨内并可在槽轨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夹片可上下活动按压地安装于第一夹片上,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提供给第二夹片朝向第一夹片的复位作用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一体成型于第一夹片主体的上端,所述槽轨具有左右延伸的滑槽和肋条,所滑块伸入滑槽内,同时,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定位槽适配于肋条,利用槽轨与滑块的配合,以使得所述夹持件可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调节支架固定座的最佳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片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凸部,所述安装凸部沿第一夹片主体的垂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凸部具有贯通孔,相对应地,所述第二夹片包括有第二夹片主体,所述第二夹片主体上设置有安装凸部安装腔,所述第二夹片主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分别位于安装凸部安装腔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上分别开设有与贯通孔相对应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夹片自上往下装设于第二夹片上,所述安装凸部位于安装凸部安装腔内,通过连接杆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贯通孔和第二连接孔,形成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铰接,通过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的结构设计,使其夹持件可以有效、牢固的对被夹物体进行夹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压力弹簧,所述第一夹片主体的下端右侧和第二夹片主体的上端右侧均设置有弹簧安装位,所述压力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伸入相应弹簧安装位内,所述压力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片的下侧和第二夹片的上侧保持弹性抵推接触,利用压力弹簧的设计,提供给第二夹片朝向第一夹片的复位作用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片主体下端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相对应地,所述第二夹片主体的上端右侧相对第一凹槽设置有第二凹槽,凹槽的结构设计,减轻夹持件重量的同时,增加夹持件的稳固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件于支撑杆上间距式设置有两个,所述两夹持件相对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有装设于支撑杆上的连接座、安装于连接座上的万向球头;所述连接座具有套接部,所述套接部的内部具有套接腔,所述套接腔内前侧往后凸设有延伸部,所述套接部套设于支撑杆上,所述延伸部伸入槽轨内部,其设计结构合理,易于生产制作,便于后续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槽轨左右两端口设有防止夹持件外落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内表面凸设有凸块以适配于槽轨的滑槽和肋条的端部,端盖的设计,防止夹持件从支撑杆的两端滑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为铝合金挤型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夹持件与槽轨的配合,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围构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片可上下活动按压地安装于第一夹片的下侧,所述第一夹片的下端与第二夹片的上端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提供给第二夹片向上复位作用力,利用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将被夹持件卡紧于夹持空间内,所述第一夹片上的滑块对槽轨内壁形成抵紧,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且实现了支架固定座的安装稳固。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夹持件的结构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夹持件的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支撑杆 11、槽轨
111、滑槽 112、肋条
12、端盖
20、夹持件 21、第一夹片
211、第一夹片主体 212、滑块
213、定位槽 214、安装凸部
215、贯通孔 216、第一凹槽
22、第二夹片 23、夹持空间
221、第二夹片主体 222、安装凸部安装腔
223、第一凸耳 224、第二凸耳
225、第一连接孔 226、第二连接孔
227、第二凹槽 228、弹簧安装位
24、复位弹性件 30、支撑架
31、连接座 32、万向球头
33、套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或者正常佩戴使用时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一种支架固定座,包括有支撑杆10和设置于支撑杆10上的两个夹持件20。
所述支撑杆10为铝合金挤型件。所述支撑杆10具有左右延伸的槽轨11;所述槽轨11具有左右延伸的滑槽111和肋条112,所述槽轨11左右两端口设有防止夹持件20外落的端盖12,所述端盖12的内表面凸设有凸块以适配于槽轨11的滑槽111和肋条112的端部,端盖12的设计,防止夹持件20从支撑杆10的两端滑出。
所述夹持件20于支撑杆10上间距式设置有两个,所述两夹持件20相对设置, 所述夹持件20包括有第一夹片21和第二夹片22,所述第一夹片21和第二夹片22围构形成夹持空间23,所述第一夹片21包括有第一夹片主体211和设置于第一夹片主体211上的滑块212,所述滑块212位于槽轨11内并可在槽轨11内左右移动,所述滑块212一体成型于第一夹片主体211的上端,所滑块212伸入滑槽111内,同时,所述滑块212上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定位槽213适配于肋条112,利用槽轨11与滑块212的配合,以使得所述夹持件20可沿支撑杆10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调节支架固定座的最佳位置。
所述第一夹片主体211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凸部214,所述安装凸部214沿第一夹片主体211的垂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凸部214具有贯通孔215,所述第一夹片主体211下端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216,相对应地,所述第二夹片22包括有第二夹片主体,所述第二夹片主体上设置有安装凸部安装腔222,所述第二夹片主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第一凸耳223和第二凸耳224,所述第一凸耳223和第二凸耳224分别位于安装凸部安装腔222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凸耳223和第二凸耳224上分别开设有与贯通孔215相对应地第一连接孔225和第二连接孔226,所述第一夹片21自上往下装设于第二夹片22上,所述安装凸部214位于安装凸部安装腔222内,通过连接杆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225、贯通孔215和第二连接孔226,形成第一夹片21和第二夹片22的铰接,通过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的结构设计,使其夹持件20可以有效、牢固的对被夹物体进行夹持。相对应地,所述第二夹片主体的上端右侧相对第一凹槽216设置有第二凹槽227,凹槽的结构设计,减轻夹持件20重量的同时,增加夹持件20的稳固性。
所述第二夹片22可上下活动按压地安装于第一夹片21上,所述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24,所述复位弹性件24提供给第二夹片22朝向第一夹片21的复位作用力。优选地,所述复位弹性件24为压力弹簧,所述第一夹片主体211的下端右侧和第二夹片主体的上端右侧均设置有弹簧安装位228,所述压力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伸入相应弹簧安装位228内,所述压力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片21的下侧和第二夹片22的上侧保持弹性抵推接触。
所述支撑杆10上还设置有支撑架30,所述支架架位于两夹持件20之间,所述支撑架30包括有装设于支撑杆10上的连接座31、安装于连接座31上的万向球头32;所述连接座31具有套接部33,所述套接部33的内部具有套接腔,所述套接腔内前侧往后凸设有延伸部,所述套接部33套设于支撑杆10上,所述延伸部伸入槽轨11内部,其设计结构合理,易于生产制作,便于后续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夹持件与槽轨的配合,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围构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片可上下活动按压地安装于第一夹片的下侧,所述第一夹片的下端与第二夹片的上端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提供给第二夹片向上复位作用力,利用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将被夹持件卡紧于夹持空间内,所述第一夹片上的滑块对槽轨内壁形成抵紧,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且实现了支架固定座的安装稳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支架固定座,包括有支撑杆和设置于支撑杆上的两个夹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具有左右延伸的槽轨;所述夹持件包括有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围构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片包括有第一夹片主体和设置于第一夹片主体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槽轨内并可在槽轨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夹片可上下活动按压地安装于第一夹片上,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提供给第二夹片朝向第一夹片的复位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一体成型于第一夹片主体的上端,所述槽轨具有左右延伸的滑槽和肋条,所滑块伸入滑槽内,同时,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定位槽适配于肋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凸部,所述安装凸部沿第一夹片主体的垂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凸部具有贯通孔,相对应地,所述第二夹片包括有第二夹片主体,所述第二夹片主体上设置有安装凸部安装腔,所述第二夹片主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分别位于安装凸部安装腔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上分别开设有与贯通孔相对应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夹片自上往下装设于第二夹片上,所述安装凸部位于安装凸部安装腔内,通过连接杆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贯通孔和第二连接孔,形成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压力弹簧,所述第一夹片主体的下端右侧和第二夹片主体的上端右侧均设置有弹簧安装位,所述压力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伸入相应弹簧安装位内,所述压力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片的下侧和第二夹片的上侧保持弹性抵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主体下端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相对应地,所述第二夹片主体的上端右侧相对第一凹槽设置有第二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于支撑杆上间距式设置有两个,所述两夹持件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有装设于支撑杆上的连接座、安装于连接座上的万向球头;所述连接座具有套接部,所述套接部的内部具有套接腔,所述套接腔内前侧往后凸设有延伸部,所述套接部套设于支撑杆上,所述延伸部伸入槽轨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轨左右两端口设有防止夹持件外落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内表面凸设有凸块以适配于槽轨的滑槽和肋条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支架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铝合金挤型件。
CN202222396664.7U 2022-09-09 2022-09-09 支架固定座 Active CN218477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6664.7U CN218477467U (zh) 2022-09-09 2022-09-09 支架固定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6664.7U CN218477467U (zh) 2022-09-09 2022-09-09 支架固定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77467U true CN218477467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68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6664.7U Active CN218477467U (zh) 2022-09-09 2022-09-09 支架固定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774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29184U (zh) 夹持底座及具有该夹持底座的电子产品支架
CN204442467U (zh) 一种装有充电宝的万向手机支架
CN218477467U (zh) 支架固定座
CN201761424U (zh) 车用室内后视镜
CN210887453U (zh) 一种用于升降杆的滑套
CN106427717B (zh) 一种车载折叠桌板
CN212463281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211184015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09805894U (zh) 一种摩托车手机支架
CN208849822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09046698U (zh) 智能手机支架
CN215959515U (zh) 一种牙刷夹持架
CN218368092U (zh) 一种快装式摩托车手机支架
CN218228868U (zh) 一种重力车载手机支架
CN210310187U (zh) 一种移动终端固定装置
CN215322327U (zh) 一种支架固定座
CN210652942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210095296U (zh) 汽车后备箱盖展示结构
CN211893069U (zh) 一种可横竖置放的车载重力支架结构
CN209897118U (zh) 重力手机支架
CN205260583U (zh) 一种强力磁性固定件
CN215850447U (zh) 一种笔帽
CN210227621U (zh) 汽车后备箱盖翻转装置
CN215581271U (zh) 一种重力手机支架
CN213501940U (zh) 后座椅侧固定支架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