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2030U - 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72030U
CN218472030U CN202221967174.1U CN202221967174U CN218472030U CN 218472030 U CN218472030 U CN 218472030U CN 202221967174 U CN202221967174 U CN 202221967174U CN 218472030 U CN218472030 U CN 218472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clamping
cylinder
bottom plate
sha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671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林
彭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GHT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GHT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GHT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GHT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671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72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72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72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包括移送装置、第一整形装置、第二整形装置、预压装置和夹持定位装置,所述第一整形装置、第二整形装置、预压装置和夹持定位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移送装置上,所述第一整形装置和第二整形装置相对设置,用于实现两组电芯的定位,位于所述第一整形装置和第二整形装置相对处,设置所述夹持定位装置,所述夹持定位装置用于实现电芯连接片的定位,所述预压装置设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定位装置的另端,用于电芯连接片的预压;实现了对种两电芯和四片连接片精确定位动作,提高了该类产品后续盖板激光焊接的合格率,减小了产品报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行业中,多数工艺都是2个连接片,经过终焊后成为一整块电芯,直接进行外形定位,或者直接抓取电芯放在后续工位上,对这种上4个连接片超声波焊后的极芯,相对位置的整形定位没有足够成熟的结构,导致后续的焊接质量与合格率受到影响;
现有的电池电芯加工,极芯和多片连极件的各种定位结构参差不齐,很难实现两电芯和四连接片的精确定位,如果中段焊接工艺,产品部件定位精度达不到,就会导致后续的关联工艺也无法达标,比如盖板连接片倾斜错位,盖板焊接拉拔力不合格,合芯不顺畅盖板位置扭曲等等,究其原因是两电芯和四连接片的极芯在进行整形定位后,相对位置度不理想,导致与盖板焊接后出现了后续异常问题;合格率低,精准度低,工作效率差。
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包括移送装置、第一整形装置、第二整形装置、预压装置和夹持定位装置,所述第一整形装置、第二整形装置、预压装置和夹持定位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移送装置上,所述第一整形装置和第二整形装置相对设置,用于实现两组电芯的定位,位于所述第一整形装置和第二整形装置相对处,设置所述夹持定位装置,所述夹持定位装置用于实现电芯连接片的定位,所述预压装置设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定位装置的另端,用于电芯连接片的预压。
优选的,所述第一整形装置包括顶升单元、夹紧单元、Y轴压紧单元、X轴压紧单元、整形底板和整形夹具,所述整形夹具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上,所述X轴压紧单元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上,且设置于所述整形夹具下方,所述Y轴压紧单元设为两组,两组所述Y轴压紧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上两端,且均设置于所述整形夹具下方,所述顶升单元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下表面,所述顶升单元的输出端垂直朝上穿过所述整形底板设置,用于顶升Y轴压紧单元和X轴压紧单元进行张开和夹紧,所述夹紧单元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下表面,所述夹紧单元的固定端垂直朝上穿过所述整形底板设置,用于限制电芯与连接片距离。
优选的,所述X轴压紧单元包括压紧底板、压紧挡板、压紧导轨、压紧载座、压紧弹簧件和滑动轴承,所述压紧底板设于所述整形底板上,所述压紧载座下表面通过所述压紧导轨设置于所述压紧底板上,所述压紧挡板底端垂直设置于所述压紧载座上表面中部,所述压紧弹簧件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上,且处于所述压紧底板后侧,所述压紧弹簧件的输出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压紧载座一端,所述压紧载座的另一端设置所述滑动轴承。
优选的,所述Y轴压紧单元包括弹簧挡板、伸缩弹簧、直线导轨、直线滑动板、滚动轴承和压紧夹板,所述弹簧挡板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一侧面上,所述直线导轨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上,所述伸缩弹簧设为两组,两组所述伸缩弹簧平行设置,所述伸缩弹簧一端设置于所述弹簧挡板内,另一端垂直设于所述直线滑动板一端,所述直线滑动板另一端上设置所述滚动轴承,所述直线滑动板下表面通过直线滑块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直线滑动板上垂直设置所述压紧夹板;两组所述Y轴压紧单元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顶升单元包括顶升气缸、顶升接头、顶升底座和顶升凸轮块,所述顶升气缸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下表面上,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端垂直朝上设置且安装所述顶升接头,所述顶升接头另一端垂直穿过所述整形底板连接于所述顶升底座内,所述顶升底座上表面上安装所述顶升凸轮块。
优选的,所述夹紧单元包括夹紧气缸、夹紧底板和夹紧支撑块,所述夹紧气缸的固定端设于所述整形底板下表面,所述夹紧气缸的输出端朝上设置且穿过所述整形底板连接与所述夹紧底板内,所述夹紧底板上设置所述夹紧支撑块,所述夹紧支撑块设为多组,依次平行设置所述夹紧底板上;用于向上顶升限制电芯与连接片距离。
优选的,所述夹持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架、定位气缸、感应器、夹持底板、第一夹持气缸、第二夹持气缸、第一夹持夹爪和第二夹持夹爪,所述定位底架设于所述整形底板上,所述定位气缸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定位底架上,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出端上滑动设置所述夹持底板,所述感应气缸设为两组,两组所述感应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底板两侧,所述夹持底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夹持气缸和第二夹持气缸的固定端,所述第一夹持气缸和第二夹持气缸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气缸和第二夹持气缸是输出端上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夹爪和第二夹持夹爪。
优选的,所述预压装置包括预压固定板、第一预压气缸、第二预压气缸、第一预压板、第二预压板和挡压块,所述预压固定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上,所述第一预压气缸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预压固定板一侧面上,所述第一预压气缸的输出端朝上设置,所述第一预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预压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预压板上设置所述第二预压气缸的固定端,所述第二预压气缸的输出端上设置所述第二预压板,所述第二预压板上设置所述挡压块。
优选的,所述移送装置包括移送底板、移送滑轨、移送支架、第一移送气缸、第二移送气缸、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移送支架设置于所述移送底板上,所述移送滑轨、第一移送气缸、第二移送气缸、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设置于所述移送支架上表面上,所述移送滑轨设置多个,所述移送滑轨一侧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一侧设置所述第一移送气缸的固定端,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移送气缸的固定端,所述第一移送气缸和第二移送气缸的输出端分别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整形装置和第二整形装置在所述移送滑轨上进行调节。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移送装置、第一整形装置、第二整形装置、预压装置和夹持定位装置,能够有效的进行二次定位加工,实现了对种两电芯和四片连接片精确定位动作,从而提高了该类产品后续盖板激光焊接的合格率,减小了产品报废率,也消除了因装配工艺导致后续存在的隐患,合格率高,精准度高,工作效率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整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X轴压紧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Y轴压紧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升单元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预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移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移送装置1、第一整形装置2、第二整形装置3、预压装置4、夹持定位装置5、顶升单元21、夹紧单元22、Y轴压紧单元23、X轴压紧单元24、整形底板25、整形夹具26、压紧底板241、压紧挡板242、压紧载座243、压紧弹簧件244、滑动轴承245、弹簧挡板231、伸缩弹簧232、直线导轨233、直线滑动板234、滚动轴承235、顶升底座211、顶升凸轮块212、定位底架51、定位气缸52、感应器53、夹持底板54、第一夹持气缸55、第二夹持气缸56、第一夹持夹爪57、第二夹持夹爪58、预压固定板41、第一预压气缸42、第二预压气缸43、第一预压板44、第二预压板45、挡压块46、移送底板11、移送滑轨12、移送支架13、第一移送气缸14、第二移送气缸15、第一限位块16、第二限位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8所述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包括移送装置1、第一整形装置2、第二整形装置3、预压装置4和夹持定位装置5,所述第一整形装置2、第二整形装置3、预压装置4和夹持定位装置5均设置于所述移送装置1上,所述第一整形装置2和第二整形装置3相对设置,用于实现两组电芯的定位,位于所述第一整形装置2和第二整形装置3相对处,设置所述夹持定位装置5,所述夹持定位装置5用于实现电芯连接片的定位,所述预压装置4设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定位装置5的另端,用于电芯连接片的预压;
需要说明的是,移送装置1是等待两组电芯放入第一整形装置2和第二整形装置3后,保证第一整形装置2和第二整形装置3上电芯的中心距离,所述第一整形装置2和第二整形装置3是实现两电芯的定位,确保电芯放置位置准确,预压装置4是实现对四片连接片的定位预压,两侧对称使用,夹持定位装置5是完成对两个电芯的夹持定位,以上四个部分组成完整的A,B电芯和四连接片二次定位结构,将A,B两电芯和四连接片工艺产品定位功能整合在一个机构上,用于将多个分散柔性部件快速定位于夹具中,保证多个分散柔性部件的相对位置尺寸,进而提升后续焊接工序的尺寸精度。
如图2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整形装置2包括顶升单元21、夹紧单元22、Y轴压紧单元23、X轴压紧单元24、整形底板25和整形夹具26,所述整形夹具26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所述X轴压紧单元24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且设置于所述整形夹具26下方,所述Y轴压紧单元23设为两组,两组所述Y轴压紧单元23分别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两端,且均设置于所述整形夹具26下方,所述顶升单元21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下表面,所述顶升单元21的输出端垂直朝上穿过所述整形底板25设置,用于顶升Y轴压紧单元23和X轴压紧单元24进行张开和夹紧,所述夹紧单元22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下表面,所述夹紧单元22的固定端垂直朝上穿过所述整形底板25设置,用于限制电芯与连接片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顶升单元21向上进行顶升运动,分别顶开Y轴压紧单元23和X轴压紧单元24向外进行张开运动,使电芯更好的放置于所述整形夹具26上,放置完成后,顶升运动回落,Y轴压紧单元23和X轴压紧单元24向内运动,对整形夹具26上的电芯进行夹紧,夹紧完成后,夹紧单元22带动支撑块顶升限制电芯与连接片的距离。
如图3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X轴压紧单元24包括压紧底板241、压紧挡板242、压紧导轨、压紧载座243、压紧弹簧件244和滑动轴承245,所述压紧底板241设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所述压紧载座243下表面通过所述压紧导轨设置于所述压紧底板241上,所述压紧挡板242底端垂直设置于所述压紧载座243上表面中部,所述压紧弹簧件244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且处于所述压紧底板241后侧,所述压紧弹簧件244的输出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压紧载座243一端,所述压紧载座243的另一端设置所述滑动轴承245;
需要说明的是,滑动轴承245经过顶升单元21的顶升,向后进行运动,滑动轴承245运动的时候带动压接载座进行通过压接弹簧件进行向后收缩,压紧载座243收缩的时候是在压接导轨上进行移动的,压紧载座243在滑动的时候同时带动压接挡板进行移动,向后移动代表顶升单元21带动压接载座在压接导轨上进行张开运动,往前移动压紧挡板242对电芯夹紧的时候,带表顶升单元21取消对压接载座的顶升,使压紧载座243在压接导轨上进行收缩运动。
如图4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Y轴压紧单元23包括弹簧挡板231、伸缩弹簧232、直线导轨233、直线滑动板234、滚动轴承235和压紧夹板,所述弹簧挡板231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一侧面上,所述直线导轨233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所述伸缩弹簧232设为两组,两组所述伸缩弹簧232平行设置,所述伸缩弹簧232一端设置于所述弹簧挡板231内,另一端垂直设于所述直线滑动板234一端,所述直线滑动板234另一端上设置所述滚动轴承235,所述直线滑动板234下表面通过直线滑块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233上,所述直线滑动板234上垂直设置所述压紧夹板;两组所述Y轴压紧单元23结构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顶升单元21通过对滚动轴承235的运动,使直线滑动板234在直线导轨233上进行滑动,滑动为两种状态,一种为顶升单元21对滚动轴承235顶升运动时,直线滑动板234在直线导轨233上进行向后张开运动,运动的同时带动压紧夹板进行向后张开运动;第二种为顶升单元21松开对滚动轴承235的的顶升运动,从而带动直线滑动板234在直线导轨233上进行向前收缩运动,运动的同时带动压紧夹板进行对夹具上的电芯进行夹紧。
如图2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顶升单元21包括顶升气缸、顶升接头、顶升底座211和顶升凸轮块212,所述顶升气缸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下表面上,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端垂直朝上设置且安装所述顶升接头,所述顶升接头另一端垂直穿过所述整形底板25连接于所述顶升底座211内,所述顶升底座211上表面上安装所述顶升凸轮块212;
需要说明的是,顶升气缸带动顶升接头进行上下运动,顶升接头带动顶升凸轮块212对Y轴压紧单元23和X轴压紧单元24进行向外张开和向内收缩运动。
如图2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夹紧单元22包括夹紧气缸、夹紧底板和夹紧支撑块,所述夹紧气缸的固定端设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下表面,所述夹紧气缸的输出端朝上设置且穿过所述整形底板25连接与所述夹紧底板内,所述夹紧底板上设置所述夹紧支撑块,所述夹紧支撑块设为多组,依次平行设置所述夹紧底板上;用于向上顶升限制电芯与连接片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夹紧气缸带动夹紧底板进行上下运动,夹紧底板则同时带动多组夹紧支撑块进行上下运动,用于限制电芯与连接片的距离。
如图6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夹持定位装置5包括定位底架51、定位气缸52、感应器53、夹持底板54、第一夹持气缸55、第二夹持气缸56、第一夹持夹爪57和第二夹持夹爪58,所述定位底架51设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所述定位气缸52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定位底架51上,所述定位气缸52的输出端上滑动设置所述夹持底板54,所述感应气缸设为两组,两组所述感应器53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底板54两侧,所述夹持底板54上分别设置第一夹持气缸55和第二夹持气缸56的固定端,所述第一夹持气缸55和第二夹持气缸56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气缸55和第二夹持气缸56是输出端上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夹爪57和第二夹持夹爪58;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气缸52带动夹持底板54进行滑动,夹持底板54则同时带动第一夹持气缸55和第二夹持气缸56进行滑动工作,第一夹持气缸55和第二夹持气缸56则分别带动第一夹持夹爪57和第二夹持夹爪58进行张开与夹紧,限制连接片的位置,实现四片连接片的定位功能。
如图7所述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预压装置4包括预压固定板41、第一预压气缸42、第二预压气缸43、第一预压板44、第二预压板45和挡压块46,所述预压固定板41垂直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所述第一预压气缸42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预压固定板41一侧面上,所述第一预压气缸42的输出端朝上设置,所述第一预压板44设置于所述第一预压气缸42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预压板44上设置所述第二预压气缸43的固定端,所述第二预压气缸43的输出端上设置所述第二预压板45,所述第二预压板45上设置所述挡压块46;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压气缸42带动第一预压板44进行上下运动工作,第一预压板44带动第二预压气缸43进行上下运动工作,第二预压气缸43带动第二预压板45进行横移运动工作,第二预压板45则带动挡压块46横移运动的同时对夹持定位装置5上的连接片进行预压定位。
如图8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移送装置1包括移送底板11、移送滑轨12、移送支架13、第一移送气缸14、第二移送气缸15、第一限位块16和第二限位块17,所述移送支架13设置于所述移送底板11上,所述移送滑轨12、第一移送气缸14、第二移送气缸15、第一限位块16和第二限位块17均设置于所述移送支架13上表面上,所述移送滑轨12设置多个,所述移送滑轨12一侧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16,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块17,所述第一限位块16一侧设置所述第一移送气缸14的固定端,所述第二限位块17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移送气缸15的固定端,所述第一移送气缸14和第二移送气缸15的输出端分别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整形装置2和第二整形装置3在所述移送滑轨12上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移送气缸14和第二移送气缸15分别带动第一整形装置2和第二整形装置3在多个移送滑轨12上进行滑动,第一限位块16和第二限位块17是限制第一整形装置2和第二整形装置3在多个移送滑轨12上进行滑动的,是在两组电芯放入第一整形装置2和第二整形装置3后进行位置调整,保证两组电芯的中心距离,确保电芯的准确组装。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二次定位结构,实现了对种两电芯和四片连接片精确定位动作,从而提高了该类产品后续盖板激光焊接的合格率,减小了产品报废率,也消除了因装配工艺导致后续存在的隐患。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送装置(1)、第一整形装置(2)、第二整形装置(3)、预压装置(4)和夹持定位装置(5),所述第一整形装置(2)、第二整形装置(3)、预压装置(4)和夹持定位装置(5)均设置于所述移送装置(1)上,所述第一整形装置(2)和第二整形装置(3)相对设置,用于实现两组电芯的定位,位于所述第一整形装置(2)和第二整形装置(3)相对处,设置所述夹持定位装置(5),所述夹持定位装置(5)用于实现电芯连接片的定位,所述预压装置(4)设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定位装置(5)的另端,用于电芯连接片的预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形装置(2)包括顶升单元(21)、夹紧单元(22)、Y轴压紧单元(23)、X轴压紧单元(24)、整形底板(25)和整形夹具(26),所述整形夹具(26)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所述X轴压紧单元(24)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且设置于所述整形夹具(26)下方,所述Y轴压紧单元(23)设为两组,两组所述Y轴压紧单元(23)分别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两端,且均设置于所述整形夹具(26)下方,所述顶升单元(21)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下表面,所述顶升单元(21)的输出端垂直朝上穿过所述整形底板(25)设置,用于顶升Y轴压紧单元(23)和X轴压紧单元(24)进行张开和夹紧,所述夹紧单元(22)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下表面,所述夹紧单元(22)的固定端垂直朝上穿过所述整形底板(25)设置,用于限制电芯与连接片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压紧单元(24)包括压紧底板(241)、压紧挡板(242)、压紧导轨、压紧载座(243)、压紧弹簧件(244)和滑动轴承(245),所述压紧底板(241)设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所述压紧载座(243)下表面通过所述压紧导轨设置于所述压紧底板(241)上,所述压紧挡板(242)底端垂直设置于所述压紧载座(243)上表面中部,所述压紧弹簧件(244)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且处于所述压紧底板(241)后侧,所述压紧弹簧件(244)的输出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压紧载座(243)一端,所述压紧载座(243)的另一端设置所述滑动轴承(2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压紧单元(23)包括弹簧挡板(231)、伸缩弹簧(232)、直线导轨(233)、直线滑动板(234)、滚动轴承(235)和压紧夹板,所述弹簧挡板(231)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一侧面上,所述直线导轨(233)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所述伸缩弹簧(232)设为两组,两组所述伸缩弹簧(232)平行设置,所述伸缩弹簧(232)一端设置于所述弹簧挡板(231)内,另一端垂直设于所述直线滑动板(234)一端,所述直线滑动板(234)另一端上设置所述滚动轴承(235),所述直线滑动板(234)下表面通过直线滑块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233)上,所述直线滑动板(234)上垂直设置所述压紧夹板;两组所述Y轴压紧单元(23)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单元(21)包括顶升气缸、顶升接头、顶升底座(211)和顶升凸轮块(212),所述顶升气缸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下表面上,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端垂直朝上设置且安装所述顶升接头,所述顶升接头另一端垂直穿过所述整形底板(25)连接于所述顶升底座(211)内,所述顶升底座(211)上表面上安装所述顶升凸轮块(2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单元(22)包括夹紧气缸、夹紧底板和夹紧支撑块,所述夹紧气缸的固定端设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下表面,所述夹紧气缸的输出端朝上设置且穿过所述整形底板(25)连接与所述夹紧底板内,所述夹紧底板上设置所述夹紧支撑块,所述夹紧支撑块设为多组,依次平行设置所述夹紧底板上;用于向上顶升限制电芯与连接片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定位装置(5)包括定位底架(51)、定位气缸(52)、感应器(53)、夹持底板(54)、第一夹持气缸(55)、第二夹持气缸(56)、第一夹持夹爪(57)和第二夹持夹爪(58),所述定位底架(51)设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所述定位气缸(52)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定位底架(51)上,所述定位气缸(52)的输出端上滑动设置所述夹持底板(54),所述感应器(53)设为两组,两组所述感应器(53)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底板(54)两侧,所述夹持底板(54)上分别设置第一夹持气缸(55)和第二夹持气缸(56)的固定端,所述第一夹持气缸(55)和第二夹持气缸(56)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气缸(55)和第二夹持气缸(56)是输出端上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夹爪(57)和第二夹持夹爪(5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装置(4)包括预压固定板(41)、第一预压气缸(42)、第二预压气缸(43)、第一预压板(44)、第二预压板(45)和挡压块(46),所述预压固定板(41)垂直设置于所述整形底板(25)上,所述第一预压气缸(42)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预压固定板(41)一侧面上,所述第一预压气缸(42)的输出端朝上设置,所述第一预压板(44)设置于所述第一预压气缸(42)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预压板(44)上设置所述第二预压气缸(43)的固定端,所述第二预压气缸(43)的输出端上设置所述第二预压板(45),所述第二预压板(45)上设置所述挡压块(4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装置(1)包括移送底板(11)、移送滑轨(12)、移送支架(13)、第一移送气缸(14)、第二移送气缸(15)、第一限位块(16)和第二限位块(17),所述移送支架(13)设置于所述移送底板(11)上,所述移送滑轨(12)、第一移送气缸(14)、第二移送气缸(15)、第一限位块(16)和第二限位块(17)均设置于所述移送支架(13)上表面上,所述移送滑轨(12)设置多个,所述移送滑轨(12)一侧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16),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块(17),所述第一限位块(16)一侧设置所述第一移送气缸(14)的固定端,所述第二限位块(17)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移送气缸(15)的固定端,所述第一移送气缸(14)和第二移送气缸(15)的输出端分别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整形装置(2)和第二整形装置(3)在所述移送滑轨(12)上进行调节。
CN202221967174.1U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 Active CN218472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7174.1U CN218472030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7174.1U CN218472030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72030U true CN218472030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6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67174.1U Active CN218472030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72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1226B (zh)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自动焊接机
CN212126754U (zh) 一种电芯模组移载夹具
CN107962333B (zh)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焊接夹具
CN107971676A (zh)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焊接夹紧方法
CN208322433U (zh)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自动焊接机
CN218472030U (zh) 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片的二次定位装置
CN220106616U (zh) 电池模组加热加压静置设备
CN105728890A (zh) 一种载流片焊接机
CN219598404U (zh) 一种圆柱电芯集流盘焊接装置
CN105798477A (zh) 一种载流片焊接总成设备
CN213010613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213293967U (zh) 一种产品压紧对中机构
CN213592314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定位装置
CN209352231U (zh) 一种上料/下料机
CN112660803A (zh) 龙门料框搬运机械手
CN217707873U (zh) 一种用于玻璃盖板的上下料夹持装置
CN217437064U (zh) 一种多头极板收集机械手
CN213581070U (zh) 一种陶瓷波导滤波器测试治具
CN218586059U (zh) 用于抓取卷绕电芯的自动夹爪
CN219297054U (zh) 提升机机构及包括其的电池壳总成气密压合装置
CN218362835U (zh) 一种枕梁焊接装置
CN219484674U (zh) 双工位夹极耳机构
CN211866400U (zh) 一种圆柱铝壳整形装置
CN219971150U (zh) 一种手机玻璃产品输送夹紧定位机构
CN212601402U (zh) 弹簧夹紧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