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3025U - 一种滚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3025U
CN218463025U CN202221914275.2U CN202221914275U CN218463025U CN 218463025 U CN218463025 U CN 218463025U CN 202221914275 U CN202221914275 U CN 202221914275U CN 218463025 U CN218463025 U CN 218463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roller
central
driving
shoulder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42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fe 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fe 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fe 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fe 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142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3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3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3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压设备,用于复合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具有中心轴线;夹持装置,设置于架体上,夹持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夹持胎面组件并将其传递至胎体组件的夹持组件,每个夹持组件包括一个夹爪;肩压辊装置,设置于架体上,肩压辊装置包括两个肩压辊;及中心压辊装置,中心压辊装置设置于架体上,中心压辊装置包括一个中心压辊;肩压辊及中心压辊用于复合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肩压辊、中心压辊及多个夹爪沿圆周方向分布且可分别沿径向移动,在圆周方向,肩压辊与中心压辊之间至少布置有一个夹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压设备,可保证胎面组件的包覆圆度,提高轮胎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滚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轮胎成型机上的滚压设备。
背景技术
轮胎成型机包括带束鼓、成型鼓及位于带束鼓和成型鼓之间的滚压设备,滚压设备用于抓取胎面组件,并用于复合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以形成轮胎胎胚。现有滚压设备一般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的夹持装置和压辊装置。其中,架体的中心设有圆形通孔,以使带束鼓或成型鼓进入架体,成型鼓的中心线与圆形通孔的中心线保持一致。夹持装置包括在圆周方向上设置于架体上的多个夹持组件,每个夹持组件可沿径向移动以夹持胎面组件。压辊装置包括安装于架体上且相互邻接的中心压辊装置和肩压辊装置。中心压辊装置包括一个可径向移动的中心压辊,肩压辊装置包括可径向移动且可以相互开合的两个肩压辊。中心压辊和肩压辊用于压合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
然而现有滚压设备由于架体在中心压辊装置和肩压辊装置所处的圆周面上没有设置夹持装置,且肩压辊装置自身占用架体的圆周角度比较大,因此,滚压设备在夹持轮胎部件时,在中心压辊装置和肩压辊装置所处的圆周位置存在夹持盲区,特别是在夹持较薄胎面组件时容易出现胎面组件局部塌陷不利于轮胎成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圆周方向上稳定夹持胎面组件的滚压设备。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滚压设备,用于复合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具有中心轴线;
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夹持胎面组件并将其传递至胎体组件的夹持组件,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个夹爪;
肩压辊装置,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肩压辊装置包括两个肩压辊;及
中心压辊装置,所述中心压辊装置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中心压辊装置包括一个中心压辊;
所述肩压辊及中心压辊用于复合所述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所述肩压辊、中心压辊及多个夹爪沿圆周方向分布且可分别沿径向移动,在所述圆周方向,所述肩压辊与中心压辊之间至少布置有一个夹爪。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上设有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与所述两个肩压辊相适配。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肩压辊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两个肩压辊共同沿径向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两个肩压辊沿轴线方向相背或相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及驱动所述两个肩压辊摆转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肩压辊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架体上方的支撑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支撑机构相对于所述架体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两个肩压辊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端部内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撑机构上下移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沿径向延伸设置的第一丝杆组件,所述第一丝杆组件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且与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丝杆组件连接的横梁、与所述横梁两侧固定连接的支撑件、以及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架体滑动配合的滑架。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平衡气缸,所述平衡气缸安装在所述架体上端内部且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所述支撑件上的第二驱动电机和沿轴线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丝杆组件、与所述第二丝杆组件传动连接的滑动板,所述第二丝杆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支撑件滑动配合。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且向所述架体内侧延伸的支撑臂、安装在所述滑动板上的驱动件及摆臂,所述摆臂一端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且另一端经转轴枢接所述支撑臂上,所述肩压辊在所述驱动件带动下沿所述转轴摆动。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滚压设备,用于轮胎成型机,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设有圆孔;
多个夹爪,所述多个夹爪沿所述圆孔圆周方向分布;
两个肩压辊;
及中心压辊;
所述肩压辊及中心压辊用于复合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所述肩压辊、中心压辊及多个夹爪沿圆周方向分布且可分别沿径向移动,在所述圆周方向,所述肩压辊与中心压辊不连续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优化滚压设备整体设计,在中心压辊装置和肩压辊装置之间增设夹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压辊装置与肩压辊装置两侧的夹爪之间存在夹持盲区的问题,保证胎面组件的包覆圆度,提高轮胎成型质量,避免较薄胎面组件掉落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2、肩压辊装置架设在架体上端,整体结构位于架体的两侧,因此只需在架体中心通孔内侧的上部设置与肩压辊适配的让位孔即可,不需要贯穿至顶部,方便架体的加工,提高了加工精度,由于肩压辊装置占用架体的空间减小,也便于增设夹持组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滚压设备夹持胎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压设备复合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各个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滚压设备中肩压辊装置与架体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滚压设备中肩压辊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滚压设备中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肩压辊处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肩压辊相背运动一定距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肩压辊摆转状态示意图;
其中:
100、架体;101、顶板;102、底板;103、侧板;104、连接板;105、安装板;103a、中心通孔;103b、让位孔;
200、肩压辊装置;201、第一驱动电机;202、第一丝杆;203、横梁;204、支撑件;204a、第一臂体;204b、第二臂体;205、滑架;206、第一滑轨组件;206a、第一导轨;206b、第一滑块;207、第二驱动电机;208、第二丝杆;209、第二滑轨组件;209a、第二导轨;209b、第二滑块;210、滑动板;211、驱动件;212、支撑臂;213、摆臂;214、肩压辊;215、第一从动轮;216、第一主动轮;217、第一同步带;218、第二主动轮;219、第二从动轮;220、第二同步带;221、平衡气缸;222、轴承座;223、第二螺母;224、第一安装板;225、第二安装板;226、第三安装板;227、转轴;
300、中心压辊装置;301、中心压辊;
400、夹持组件;401、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压设备,应用于成型轮胎胎胚的轮胎成型机。轮胎成型机还包括用于成型胎面组件的带束鼓及用于成型胎体组件的成型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压设备用于抓取成型于带束鼓上的胎面组件、并与成型鼓配合将胎面组件复合在胎体组件上,以形成轮胎胎胚。具体地,滚压设备包括架体100、沿圆周方向设置在架体100上的夹持装置和压辊装置。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压设备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架体100具有圆形的中心通孔103a而使其大致呈框形结构,架体100的外形大致呈凸字状。其中,中心通孔103a具有中心轴线X;具体地,架体100包括顶板101、底板102,及连接顶板101与底板102且沿中心轴线X并列排布的两个侧板103。架体还包括若干连接板104,若干连接板104置于两个侧板103之间且分别与两个侧板103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架体100内沿中心通孔103a圆周向设有多个安装板105,用于安装夹持装置及压辊装置。其中,架体100上在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容纳通道,用于放置夹持装置及压辊装置。其中,每个容纳通道大致呈径向延伸,连通架体100的外部和架体100的中心通孔103a。安装板105设置于容纳通道内。
如图1所示,压辊装置包括安装于架体100上的中心压辊装置300和肩压辊装置200。其中,肩压辊装置200包括沿轴线方向并列排布的两个肩压辊214,中心压辊装置300包括一个中心压辊301,肩压辊214用于对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贴合处的两个侧部进行滚压复合,中心压辊301主要对胎体组件和胎面组件贴合处的中间部分进行辊压。通过肩压辊装置200和中心压辊装置300的配合,将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紧密复合在一起。
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包括多个安装于架体100上的夹持组件400,多个夹持组件400设于架体100的容纳通道内且固定安装在容纳通道内的安装板105上。具体地,每个夹持组件400包括一个夹爪401及用于驱动夹爪401沿径向移动的夹爪驱动器(未图示)。多个夹爪401在各自驱动器的作用下可由第一径向距离移动至第二径向距离处,以在第二径向距离处将待夹持组件400保持在架体100的中心通孔103a内,与之对应的肩压辊214和中心压辊301也可由第一径向距离移动至第二径向距离处,以在第二径向距离处对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进行辊压和压合。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爪手401、肩压辊214和中心压辊301也可沿径向距离反向移动,即由第二径向距离移动至第一径向距离处。为了满足多种规格尺寸轮胎的成型,多个爪手401、肩压辊214和中心压辊301也可径向移动至第三径向距离及第四径向距离处。
本实施例中,中心压辊装置300包括设于架体100内部且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05上的压辊驱动器(未图示)及与压辊驱动器连接的一个中心压辊301,本例中由于中心压辊装置300采用现有技术,因此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在详细赘述。
如图1-3所示,为了解决现有滚压设备上的压辊装置所在圆周方向的区域存在夹持盲区的问题,本实施例中,中心压辊装置300和肩压辊装置20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夹持组件400,使得中心压辊装置300和肩压辊装置200在圆周方向非连续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滚压设备上还可以增加夹持组件400的数量,通过原有的多个夹持组件400及增设的夹持组件400共同将胎面组件夹持并传递至胎体组件上。
如图4所示,肩压辊装置200设置在架体100的上端部,具体地,如图4及图5所示,肩压辊装置200包括沿轴线方向并列布置的两个肩压辊214(初始状态如图13所示,两个肩压辊214相互靠近)、驱动两个肩压辊214沿径向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两个肩压辊214沿轴线方向相背(如图14所示)或相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及驱动肩压辊214沿相应的轴线做摆转运动(如图15所示)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顶板101上,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设于侧板103的外侧,使得肩压辊装置200整体大致呈“几”字状架设在架体100的上端。
以下针对肩压辊装置200的具体结构及与架体100之间的位置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4、图5所示,肩压辊装置200还包括设置于架100体上方的支撑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机构相对于架体100上下移动,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撑机构上,两个肩压辊214连接于第三驱动机构。
具体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顶板101上,且位于架体100的内部,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经支撑机构安装在侧板103的外侧,从而减小了肩压辊装置200在架体100圆周向的占用角度进而为夹持组件400的安装提供了位置,有效的解决了由于肩压辊装置200在架体100圆周方向上占用角度较大,无法设置夹持组件400的问题。
如图4、图6所示,架体100的顶板101上设有用于安放第一驱动组件的安装孔(未标示),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架体100内部且安装在安装孔内的第一驱动电机201和第一丝杆组件。支撑机构包括与第一丝杆组件连接的横梁203、与横梁203两侧固定连接的支撑件204及与支撑件204固定连接且与架体100滑动配合的滑架205。其中,第一丝杆组件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201传动连接,另一端沿径向延伸至顶板101外与横梁203固定连接。
参见图7,第一驱动电机201通过第一安装板224安装在顶板101的安装孔内,第一丝杆组件通过第二安装板225安装在顶板101的安装孔内,第一安装板224与第二安装板225并列排布,其中,第一丝杆组件包括沿径向延伸的第一丝杆202、与第一丝杆202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母(未图示)及固定于第二安装板225上用于支承第一螺母的轴承座222,第一螺母可转动安装在轴承座222内,第一螺母经第一同步带组件与第一驱动电机201传动连接。在轴承座222底部设有供第一丝杆202伸出的穿孔,以便于第一丝杆202在第一螺母带动下沿径向上下移动,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轴承座222可直接固定在顶板101的安装孔内。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01带动第一螺母22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丝杆202沿径向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横梁203及支撑机构沿径向往复移动。
如图6所示,第一同步带组件包括与第一螺母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轮215、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201动力输出端的第一主动轮216、连接第一主动轮216与第一从动轮215的第一同步带217,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01带动第一主动轮21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从动轮215转动,以带动第一螺母225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丝杆202沿径向往复移动。本实施例对第一螺母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轮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第一螺母固定安装于第一从动轮215的轴心处,且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222内;或,第一螺母固定安装在旋转轴套内,第一从动轮215套设于旋转轴套上,且旋转轴套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
如图6所示,为了减小第一驱动电机201的驱动负载,提高肩压辊214沿径向移动的稳定性,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平衡气缸221,平衡气缸221通过第三安装板226安装在顶板101的安装孔内,且平衡气缸221的活塞杆与横梁203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安装板224、第二安装板225及第三安装板226依次并列排布,在第一驱动电机201带动横梁203沿径向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平衡气缸221与第一驱动电机201同步启动,通过平衡气缸221平衡肩压辊装置200整体的重力,进而减小第一驱动电机201的驱动负载,保证在径向上的有效运动,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如图8及图9所示,具体的,支撑件204包括沿径向延伸的第一臂体204a、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臂体204b,滑架205固定连接在第一臂体204a的侧部,滑架205经第一滑轨组件206与架体100的侧板103滑动连接,其中,第一滑轨组件206包括安装在侧板103外侧的至少一个第一导轨206a及安装在滑架205上与第一导轨206a匹配的第一滑块206b,因此两个肩压辊214径向的往复移动方式为: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支撑件204沿着架体100两侧的第一导轨206a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优选地,第一导轨206a及第一滑块206b均设有两个,且沿竖直方向并列排布。
参见图8、图9、图10,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二臂体204b上的第二驱动电机207和第二丝杆组件、与第二丝杆组件传动连接的滑动板210,第二丝杆组件与第二驱动电机207通过第二同步带组件传动连接,滑动板210通过第二滑轨组件209与支撑件204滑动配合。
具体地,第二丝杆组件包括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丝杆208及与第二丝杆208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母223,第二丝杆208经第二同步带组件与第二驱动电机207传动连接,第二螺母223与滑动板210固定连接,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07带动第二丝杆208转动,以带动第二螺母223沿着第二丝杆208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板210沿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其中,第二同步带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二丝杆208一端的第二从动轮219、安装在第二驱动电机207动力输出端的第二主动轮218、连接第二从动轮219与第二主动轮218的第二同步带220,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07带动第二主动轮218转动,带动第二从动轮219转动,以带动第二丝杆208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螺母223沿第二丝杆208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板210沿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本例中,滑动板210经第二滑轨组件209与支撑件204滑动配合,以提高滑动板210沿轴线方向滑动的稳定性,第二滑轨组件209包括固定在支撑件204第二臂体204b上且位于第二丝杆208径向两侧的两个第二导轨209a、固定在滑动板210上与第二导轨209a匹配的第二滑块209b。
参见图11、图12,第三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动板210上且由架体100侧板103两侧向内侧延伸的支撑臂212、活动安装在滑动板210上的驱动件211及摆臂213,摆臂213一端与驱动件211的驱动端传动连接,另一端与肩压辊214固定连接且经转轴227枢接在支撑臂212向架体100内侧延伸的一端,肩压辊214在驱动件211带动下沿转轴227摆动,其中,驱动件211为气缸,通过气缸带动摆臂213绕转轴227转动,进而带动肩压辊214摆动。
本实施例中,在架体100的上部开设有与中心通孔103a连通的轴向让位孔103b,用于容纳肩压辊214,具体地,让位孔103b为以架体100为实体,从侧面看上去形成的“孔”,实际为由架体100两侧的侧板103对应开设的凹口配合架体100的自身厚度形成,其中让位孔103b的宽度仅稍大于肩压辊214的直径,进而在滚压设备工作完成后,用于容纳肩压辊214,此时如图4所示,支撑臂212由架体100两侧延伸至让位孔103a内;与现有技术中的滚压设备的相比,极大的减小了肩压辊装置200在架体100圆周方向上的占用角度,进而为夹持组件400提供了更多的容置空间。
另外,由于肩压辊装置200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架体100的上部只需开设与肩压辊214相适配的让位孔103a即可,使得在加工时,架体100自身的形变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加工精度及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3、图13-图15详细阐述滚压设备的工作流程。
首先,轮胎成型机的带束鼓和成型鼓先各自完成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的成型(未图示)。
然后,如图1所示,带束鼓沿轴向移动至架体100的中心通孔103a的轴心处,此时各个夹爪401沿径向由第一径向距离移动至第二径向距离处(此处第一径向距离大于第二径向距离),肩压辊214及中心压辊301也移动至第二径向距离处,与多个夹爪401共同夹持带束鼓圆周面上的胎面组件,此时带束鼓的鼓瓦径向缩回,然后沿轴向移出架体100。
其次,如图2所示,成型鼓沿轴向移动至架体100的中心通孔103a的轴心处,然后胎体组件与胎面组件对齐贴合,此时,多个夹爪401径向缩回,成型鼓带动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共同旋转,肩压辊214及中心压辊301开始各自的辊压作业,其中肩压辊214的辊压作业如图13-15所示,两个肩压辊214先沿轴向相背移动(如图13-14所示),然后在沿各自的轴心摆转运动(如图14-15所示),以在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贴合处的两个侧部完成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的辊压。
最后,如图3所示,辊压完成后,肩压辊214及中心压辊301缩回,成型辊带动加工好的轮胎胎坯移出架体100,辊压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架体100及肩压辊装置200结构的改进,不但保证了架体100的加工精度,同时还通过减小肩压辊装置200在架体100本体内部的圆周方向上的占用角度,为夹持组件400提供了更多的安置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压辊装置自身占用架体100的圆周角度比较大,在压辊装置所处的圆周位置存在夹持盲区的问题,保证了胎面组件的包覆圆度,提高了轮胎成型质量,避免较薄胎面组件出现掉落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顶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滚压设备,用于复合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具有中心轴线;
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夹持胎面组件并将其传递至胎体组件的夹持组件,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个夹爪;
肩压辊装置,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肩压辊装置包括两个肩压辊;及
中心压辊装置,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中心压辊装置包括一个中心压辊;
所述肩压辊及中心压辊用于复合所述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所述肩压辊、中心压辊及多个夹爪沿圆周方向分布且可分别沿径向移动,在所述圆周方向,所述肩压辊与中心压辊之间至少布置有一个夹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设有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与所述两个肩压辊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压辊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两个肩压辊共同沿径向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两个肩压辊沿轴线方向相背或相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及驱动所述两个肩压辊摆转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压辊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架体上方的支撑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支撑机构相对于所述架体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两个肩压辊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端部内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撑机构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沿径向延伸设置的第一丝杆组件,所述第一丝杆组件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且与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丝杆组件连接的横梁、与所述横梁两侧固定连接的支撑件、以及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架体滑动配合的滑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平衡气缸,所述平衡气缸安装在所述架体上端内部且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所述支撑件上的第二驱动电机和沿轴线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丝杆组件、与所述第二丝杆组件传动连接的滑动板,所述第二丝杆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支撑件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且向所述架体内侧延伸的支撑臂、安装在所述滑动板上的驱动件及摆臂,所述摆臂一端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且另一端经转轴枢接所述支撑臂上,所述肩压辊在所述驱动件带动下沿所述转轴摆动。
11.一种滚压设备,用于轮胎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设有圆孔;
多个夹爪,所述多个夹爪沿所述圆孔圆周方向分布;
两个肩压辊;
及中心压辊;
所述肩压辊及中心压辊用于复合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所述肩压辊、中心压辊及多个夹爪沿圆周方向分布且可分别沿径向移动,在所述圆周方向,所述肩压辊与中心压辊不连续分布。
CN202221914275.2U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滚压设备 Active CN218463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4275.2U CN218463025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滚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4275.2U CN218463025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滚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3025U true CN218463025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6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4275.2U Active CN218463025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滚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3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2857B (zh) 一种冶金铸造连接件成型后表面处理系统
CN111531457B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的抛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9030876U (zh) 一种轮胎生产输送线自动翻转装置
CN218463024U (zh) 一种滚压设备
CN218463025U (zh) 一种滚压设备
CN201257760Y (zh) 上环形胎面成型机
CN116552033B (zh) 一种具备夹持功能的辊压装置
CN213052280U (zh) 一种高强度立式车轮旋压设备
CN113618051A (zh) 一种双工位翻转铸造机
CN218656474U (zh) 一种柱塞组件装配用伺服杠杆滚压装置
CN217553191U (zh) 机械鼓
CN201997592U (zh) 用于轮辐成型的旋压设备
CN214684062U (zh) 一种组合式凸轮轴装配机床
CN111822576B (zh) 一种带油槽空心轴的旋压加工方法
CN212171378U (zh) 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
CN114536022A (zh) 一种转子轴加工及电机转子压装一体机床
CN211707816U (zh) 一种自动翻边机
CN112517752A (zh) 一种轮辋旋压塑形一体机
CN112937227A (zh) 一种电单车实心胎自动装配机
CN210501535U (zh) 一种三鼓式全钢宽基胎成型机用胎体鼓传递环
CN214442326U (zh) 一种轮辋旋压塑形一体机
CN202846910U (zh) 具有滚压功能的传递环
CN202006232U (zh) 钣金件旋压成型设备
CN206153903U (zh) 一种轴承钢圈自动成型机
CN210501536U (zh) 三鼓式全钢宽基胎的一次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