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1994U - 一种工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1994U
CN218461994U CN202220942810.9U CN202220942810U CN218461994U CN 218461994 U CN218461994 U CN 218461994U CN 202220942810 U CN202220942810 U CN 202220942810U CN 218461994 U CN218461994 U CN 218461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hole
opening
tool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428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an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an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an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an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428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1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1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1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工装设备,通过凸部位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且凸部与第一部件的第一孔以及第二部件的第二孔接触,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限位。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限定后,两者的相对位置不易偏移,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工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装设备。
背景技术
待装配件组装中,常常需要用螺栓或其他配件连接两个部件,需要将两个部件进行限位以提高组装效率。
例如,从底部组装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时,通常需要先固定第一部件的位置,对应找到第二部件的安装位置后,对整体进行翻转,再进行组装工作。但实际操作中,对整体进行翻转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会存在一定的偏移,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组装前还需要对两者的相对位置进行微调,较为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装设备,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装设备,应用于待装配件的限位,所述待装配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包括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凸部,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孔内且与形成所述第一孔的壁接触,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孔内且与形成所述第二孔的壁接触,使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对限位。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通过凸部位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且凸部与第一部件的第一孔的壁以及第二部件的第二孔的壁接触,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限位。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限定后,两者的相对位置不易偏移,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工装设备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工装设备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种实施方式下载物部和承料部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第二种实施方式下载物部和承料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种实施方式下载物部和承料部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第二种实施方式下载物部和承料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种实施方式定位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工装设备第二种实施方式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装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工装设备;10、容纳腔;101、底壁;102、侧壁;20、工装架;21、底座;22、载物部;221、第二开口部;2211、第二开口;222、配合部;2221、凸起部;23、承料部;231、第三开口部;2311、第三开口;30、定位部件;31、端盖部;311、第一开口部;32、凸部;321、台阶面;40、压装部件;41、施力端;50、平衡件;70、第一部件;701、第一孔;80、第二部件;801、第二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工装设备1,应用于待装配件的限位,待装配件包括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为了给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组装前相对限位,工装设备1包括定位部件30,定位部件30位于第一部件70远离第二部件80一侧或位于第二部件80远离第一部件70一侧。定位部件30包括凸部32,第一部件70具有第一孔701,凸部32位于第一孔701内且与形成第一孔701的壁接触,第一部件70和凸部32相对限位,第二部件80具有第二孔801,凸部32位于第二孔801内且与形成第二孔801的壁接触,第二部件80和凸部32相对限位,凸部32分别与第一部件70及第二部件80相对限位,因此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能够实现相对限位。
组装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时,大致对齐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这里的大致对齐至少保证第一孔701的壁和第二孔801的壁在装配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合,装配方向指的是定位部件30进入第一孔701和/或第二孔801的动作方向。将定位部件30安装在第一部件70远离第二部件80一侧或第二部件80远离第一部件70一侧,凸部32穿入第一孔701和第二孔801,凸部32与第一孔701和第二孔801的壁接触,以使凸部32相对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限位,因此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相对限位,定义与装配方向垂直的面为第一参考面,这里的限位指的是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在第一参考面上无法相对移动或转动。对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以及定位部件30进行同步翻转,凸部32与第一孔701的壁及第二孔801的壁接触,因此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翻转后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便于对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进行其他组装工序。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照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一种工装设备1,包括工装架20、定位部件30和压装部件40。
工装架20包括底座21、承料部23和载物部22,底座21具有开口,承料部23与载物部22位于底座21的开口内。承料部23与底座2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或转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承料部23两侧与底座21转动连接,承料部23能够相对底座21转动,以实现承料部23和载物部22的整体翻转。载物部22位于承料部23下方,且载物部22与承料部23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载物部22通过螺栓连接承料部23,但实际使用中包括但不限于该种连接方式。
工装设备1具有容纳腔10,载物部22包括第二开口部221,第二开口部221形成的第二开口2211朝向承料部23,容纳腔10具有底壁101和侧壁102,形成底壁101和侧壁102的壁至少包括部分第二开口部221的壁,第二开口部221具有配合部222,形成配合部222的壁至少包括部分底壁101和侧壁102,第一部件70能够通过配合部222与第二开口部221的壁抵接,实现第一部件70的周向限位。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部件70底部的截面为非圆形。配合部222也可以包括凸起部2221,至少部分凸起部2221位于第一部件70,且凸起部2221与第一部件70接触,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限位效果。
承料部23包括第三开口部231,第三开口部231形成的第三开口2311呈为贯通槽,形成容纳腔10的侧壁102包括部分第三开口部231的壁。第二开口部221形成的第二开口2211的直径小于等于第三开口部231形成的第三开口2311的直径。定义第三开口部231的轴线为参考轴,定义与参考轴垂直的面为第二参考面,沿第二参考轴方向,第三开口部231的轮廓在第二参考面上的投影与第二开口部221的轮廓在第二参考面上的投影重合,或第三开口部231的轮廓在第二参考面上的投影在第二开口部221的轮廓在第二参考面上的投影之外。
由于第三开口2311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2211,产品可以从上侧轻松放入容纳腔10,又由于承料部23和载物部22可拆卸连接,即使需要组装的产品更换,也可以通过更换载物部22,来配合多种产品类型或型号的工装需要,需要注意的是,组装产品的最大直径应小于第二开口2211的直径。
参照图1、图2和图7,定位部件30包括端盖部31和凸部32,凸部32位于端盖部31的第一侧,端盖部31与凸部32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或一体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端盖部31和凸部32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实际装配使用时,包括但不限于该连接方式。端盖部31包括第一开口部311,第一开口部311具有开口,开口朝向第一侧,第一开口部311能够容纳部分第二部件80,以起到更佳的固定效果。
第一部件70具有第一孔701,至少部分凸部32位于第一孔701内且与形成第一孔701的壁接触,第一部件70和凸部32相对限位,第二部件80具有第二孔801,至少部分凸部32位于第二孔801内且与形成第二孔801的壁接触,第二部件80和凸部32相对限位,凸部32分别与第一部件70及第二部件80相对限位,因此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能够实现相对限位。凸部32包括台阶面321,台阶面321背向端盖部31,当凸部32位于第一孔701和第二孔801内,台阶面321能够抵接第二部件80,在压装部件40装配完成后,能够使凸部32将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压向容纳腔10的底壁101,以实现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的轴向相对限位。
参照图2和图8,压装部件40安装在承料部23上侧,且压装部件40和定位部件30位于承料部23的同侧。压装部件40与承料部23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压装部件40能够使定位部件30具有将第一部件70和/或第二部件80向容纳腔10底壁101一侧抵紧的作用力,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受到压装部件40的作用力抵紧底壁101,因此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在参考轴方向相对限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压装部件40和承料部23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为了便于理解定义本申请中,承料部23靠近定位部件30一侧为上侧,承料部23背向定位部件30一侧为下侧。
压装部件40包括肘夹和肘夹安装块,肘夹安装块与载物部22分别位于承料部23的两侧,肘夹安装块与承料部23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肘夹安装在肘夹安装块上,肘夹和肘夹安装块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或一体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两种通过螺栓连接。肘夹包括施力端41,沿端盖部31的轴向,施力端41相对定位部件30的作用力方向朝向容纳腔10的底壁101,因此压装部件40的施力端41能够使定位部件30和第一部件70和/或第二部件80抵接,并使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抵紧容纳腔10的底壁101,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受到底壁101和压装部件40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因此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被轴向相对限位,即使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翻转后也能保持两者相对位置不变,便于后续组装工作的进行。
工装设备1还包括平衡件50,平衡件50即为配重块,平衡件50与承料部23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或一体结构。平衡件50与压装部件40位于承料部23的同侧,且平衡件50和压装部件40位于旋转轴的两侧,平衡件50的重量可根据压装部件40的重量进行调配,平衡件50的设置,能够使承料部23两侧保持平衡,在承料部23水平设置的情况下不至于翻转。
本实施例的操作步骤为:将第一部件70置于容纳腔10内,配合部222对第一部件70进行周向限位,装配第二部件80,手动对齐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使第一孔701和第二孔801大致在同一轴线上,将定位部件30安装在第一部件70或第二部件80上时,凸部32穿过第一孔701和第二孔801,凸部32与第一孔701和第二孔801的壁接触,以使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相对限位。压装部件40抵紧定位部件30,压装部件40对定位部件30的作用力方向朝向容纳腔10底壁101,因此能够轴向锁定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的相对位置,便于后续组装工作的进行。
实施例三:
定位部件3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凸部32,各凸部32间隔设置。第一孔701和第二孔801与凸部32配合,凸部32和第一部件70及第二部件80多处接触,使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相对凸部32限位,因此第一部件70与第二部件80相对限位。
当凸部32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凸部32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或非圆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32的横截面为圆形,以达到便于加工的效果,实际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该形状。
实施例四:
定位部件30包括一个凸部32,凸部32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第一孔701和第二孔801与凸部32同样为非圆形,第一孔701和第二孔801与凸部32配合,使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相对凸部32限位,因此第一部件70与第二部件80相对限位。非圆形的凸部32仅需要一个就可以使第一部件70和第二部件80相对限位,简化了设备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工装设备(1),应用于待装配件的限位,所述待装配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部件(30),所述定位部件(30)包括凸部(32),所述凸部(32)位于所述第一部件(70)的第一孔(701)内且与形成所述第一孔(701)的壁接触,所述凸部(32)位于所述第二部件(80)的第二孔(801)内且与形成所述第二孔(801)的壁接触,使所述第一部件(70)与所述第二部件(80)相对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3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凸部(32),各所述凸部(3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孔(701)和所述第二孔(801)与所述凸部(32)配合,使所述第一部件(70)与所述第二部件(80)相对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30)包括一个凸部(32),所述凸部(32)的横截面为非圆形,所述第一孔(701)和所述第二孔(801)与所述凸部(32)配合,使所述第一部件(70)与所述第二部件(80)相对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工装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30)包括端盖部(31),所述端盖部(31)与所述凸部(32)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或一体结构,所述凸部(32)位于所述端盖部(31)的第一侧,所述端盖部(31)包括第一开口部(311),所述第一开口部(311)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侧,所述开口至少能够容纳部分所述第二部件(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装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32)包括台阶面(321),所述台阶面(321)背向所述端盖部(31),当所述凸部(32)位于所述第一孔(701)和所述第二孔(801)内,所述台阶面(321)能够抵接所述第一部件(70)或第二部件(80)以轴向限位所述第一部件(70)或第二部件(8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工装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设备(1)还包括工装架(20)和压装部件(40),所述压装部件(40)与所述工装架(20)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压装部件(40)能够使所述定位部件(30)具有将所述第一部件(70)和/或所述第二部件(80)向所述工装架(20)一侧抵紧的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装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设备(1)具有容纳腔(10),形成所述容纳腔(10)的壁包括部分所述工装架(20)的壁,所述容纳腔(10)能够容纳部分所述第一部件(70),所述容纳腔(10)包括底壁(101),沿所述定位部件(30)的轴向,所述压装部件(40)相对所述定位部件(30)的作用力方向朝向所述底壁(1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装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0)包括侧壁(102),至少部分所述侧壁(102)与所述第一部件(70)的壁抵接,以周向限位所述第一部件(7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装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架(20)包括承料部(23)和载物部(22),所述载物部(22)与所述承料部(23)可拆卸连接,形成所述容纳腔(10)的壁至少包括部分所述载物部(22)的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装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部(22)包括第二开口部(221),所述容纳腔(10)的底壁(101)包括第二开口部(221)的壁,所述容纳腔(10)的侧壁(102)包括所述第二开口部(221)的壁,所述承料部(23)包括第三开口部(231),所述第二开口部(221)形成的第二开口(2211)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开口部(231)形成的第三开口(2311)的直径。
CN202220942810.9U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工装设备 Active CN218461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2810.9U CN218461994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工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2810.9U CN218461994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工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1994U true CN218461994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4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42810.9U Active CN218461994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工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19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92780A (en) Battery terminal clamp
JP4805445B2 (ja) ワークピースクランプ装置
US9774110B1 (en) Battery post terminal assembly
CN218461994U (zh) 一种工装设备
CN213944939U (zh) 夹具及车床
CN110605597A (zh) 组合式定位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2517946A (zh) 夹具及车床
CN110883166B (zh) 一种高低压成套设备钣金加工机械及钣金加工方法
CN114227579A (zh) 一种壳体加工方法及模具
CN110216412B (zh) 一种分块式待成圆部件成圆装置及成圆方法
CN111451802A (zh) 用于机械加工的夹具
CN114701181B (zh) 一种金属与高分子材料结合的产品的快速装配方法和装置
CN112025190A (zh) 一种双工位智能化焊接变位机
CN206373624U (zh) 一种零点夹紧装置
CN218110655U (zh) 一种连杆组件压装装置
CN215968360U (zh) 一出多机外装夹夹具
KR101276365B1 (ko) 섬유기계의 드로잉 시스템 장치
CN221047831U (zh) 一种用于机床加工的固定装置
CN217860022U (zh) 夹持装置
CN215967449U (zh) 用于发动机后端盖的专用机床夹具
CN213731276U (zh) 一种定位装夹装置及装夹系统
CN113246173B (zh) 润滑装置及具有该润滑装置的机械手臂
US20240014583A1 (en) Battery post terminal assembly
CN218254700U (zh) 夹持机构和夹持装置
CN221065996U (zh) 作业部件的夹紧装置和机械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