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7916U - 网格导电结构、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网格导电结构、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7916U
CN218447916U CN202221044654.0U CN202221044654U CN218447916U CN 218447916 U CN218447916 U CN 218447916U CN 202221044654 U CN202221044654 U CN 202221044654U CN 218447916 U CN218447916 U CN 218447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e
conductive structure
line
connecting line
grid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446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威龙
薛玉芳
宗敏莲
王心伟
褚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Mes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Mes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Mes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Mes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446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7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7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7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网格导电结构、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所述网格导电结构包括:基底;位于基底同一侧且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其中,沿第二走线的延伸方向,第一走线与第二走线交替排布,相邻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相间隔;连接相邻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连接线;其中,连接线的线宽小于或等于第一走线的线宽和/或第二走线的线宽。通过连接线连接相间隔的第一走线与第二走线,连接线的线宽小于或等于第一走线和/或第二走线的线宽,有利于控制连接线线宽,改善网格导电结构透光性,提高网格导电结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网格导电结构、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导电网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格导电结构、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网格导电结构具有线宽小、延展性好等优点,在显示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网格导电结构用于制作触控、天线等,进一步应用于显示器件。然而,针对以不同方向的走线相互连接重复排布为基础的网格导电结构,往往存在透光性不好的问题,限制网格导电结构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多个实施方式致力于提供一种网格导电结构、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有利于提高网格导电结构适用性。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网格导电结构,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同一侧且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其中,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交替排布,相邻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之间相间隔;连接相邻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的连接线;其中,所述连接线的线宽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走线的线宽和/或所述第二走线的线宽。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控模组,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网格导电结构。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模组。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网格导电结构,通过连接线连接交替排布且相间隔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形成连续的网格导电结构,连接线的线宽小于或等于第一走线的线宽和/或第二走线的线宽,缓解不同方向的走线在相交位置处的线宽偏大,有利于提高网格导电结构的透光性,提升网格导电结构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网格导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网格导电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网格导电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网格导电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网格导电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网格导电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网格导电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网格导电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网格导电结构的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部分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部分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说明书的范围。
请参阅图1。网格导电结构通常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走线,不同方向的走线相互交叉,重复排列,形成网格导电结构。但是由于网格导电结构走线线宽小,能够达到几十微米或者几微米,在线宽越小的情况下,工艺误差、同一工艺条件对于走线相交处和其余区域作用效果不同等现象对于最终网格导电结构形貌的影响越突出,最终导致网格导电结构在不同方向的走线相交位置处线宽偏大,产生类似R角结构。如图1中虚线圆形框中所示。而走线的线宽影响网格导电结构的透光性和其他光学性能,当相交处线宽偏大的网格导电结构应用到显示装置时,更会因相交区域的尺寸过大而产生网格导电结构可视的问题,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造成产品不良。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网格导电结构。所述网格导电结构可以包括:基底100;位于所述基底100同一侧且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其中,沿所述第二走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走线210和所述第二走线220交替排布,相邻所述第一走线210和所述第二走线220相间隔;连接相邻所述第一走线210和所述第二走线220的连接线310;其中,所述连接线310的线宽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走线210的线宽和/或所述第二走线220的线宽。
请参阅图2和图3。图3为对应图2中沿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第一走线210与第二走线220相间隔。可以是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未直接连接。第一走线210在基底100上的正投影和第二走线220之间在基底100上的正投影未存在重叠的区域。沿着第二方向,第一走线210两侧可以均设置有第二走线220,第一走线210在相邻的第二走线220之间穿过且与第二走线220无接触。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可以在同一工序中制备,有利于材料的节省和工艺难度的降低。相邻的第一走线210与第二走线220相间隔,第一走线210与第二走线220之间需要单独设置连接线310连接,通过保留间隔,连接线310连接第一走线210与第二走线,有利于连接线310线宽的调节,缓解线宽偏大,提高透光率。第一走线210与第二走线220交替排布,相应的,沿着第二方向,相邻的第二走线220之间相间隔;沿着第二方向,相邻的第一走线210之间相间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可以采用同一工序制备。有利于降低工艺复杂度,提高制备效率。连接线310可以与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采用不同工序制备。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5。图5为对应图4中沿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可以位于同一层;连接线310可以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位于同一层。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可以位于基底100的表面。请参阅图8和图9。图9为对应图8中沿线CC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中连接线310被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覆盖的区域轮廓用虚线表示。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可以至少部分区域位于同一层;连接线310可以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位于同一层。连接线310靠近基底100一侧表面可以部分或者全部与基底100表面接触。第一走线210靠近基底100一侧表面和第二走线220靠近基底100一侧表面可以部分或者全部与基底100表面接触。
请参阅图4、图5、图10和图11。图11为对应图10中沿线DD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线310连接相邻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连接线310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方式与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连接。连接线可以与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的表面接触。连接线310与第一走线210连接,连接线310与第二走线220连接。连接线310与第一走线210连接,可以是连接线310与第一走线310之间仅通过侧面接触实现连接,连接线310在基底100的正投影和第一走线310在基底100的正投影未存在重叠的区域;或者,连接线310与第一走线210连接可以是连接线310在基底100的正投影和第一走线310在基底100的正投影存在重叠的区域。连接线310与第二走线220的连接方式可以参照连接线310可以与第一走线210的连接方式。同一连接线310与第二走线220的连接方式可以与该连接线310与第一走线310的连接方式相同或者不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延伸方向不同。可以是第一走线210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走线220的延伸方向垂直,或者第一走线210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走线220的延伸方向夹角为钝角,或者第一走线210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走线220的延伸方向夹角为锐角。第一走线210延伸方向可以是第一走线210在各个方向的尺寸中最大尺寸对应的方向。第二走线220的延伸方向可以是第二走线220在各个方向的尺寸中最大尺寸对应的方向。连接线310连接相邻所述第一走线210和所述第二走线220。连接线310的延伸方向可以第二走线220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可以不同。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第二走线220的延伸方向,第一走线210与第二走线220交替排布。可以是,沿着第二走线220的延伸方向,相邻第二走线220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走线210。沿着第一走线210的延伸方向,第一走线210可以与多个第二走线220相邻;沿着第一方向,相邻第一走线210之间可以设置多个第二走线220。沿第二走线220的延伸方向,第一走线210与第二走线220交替排布,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之间可以有其他走线或者其他结构,只要沿第二走线220的延伸方向,相邻第二走线220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走线210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线310的线宽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走线210的线宽;或者,连接线310的线宽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走线220的线宽;或者,连接线310的线宽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走线210的线宽和第二走线220的线宽。连接线310的线宽可以是垂直于连接线310的延伸方向,连接线310的尺寸。第一走线210的线宽可以是垂直于第一走线210的延伸方向的第一走线210的尺寸。第二走线220的线宽可以是垂直于第二走线220的延伸方向的第二走线220的尺寸。第一走线210的线宽可以等于第二走线220的线宽,有利于提高网格导电结构光学均一性。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网格导电结构,相邻的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交替排布,位于基底100同一侧的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相间隔,利用连接线310连接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连接线310的线宽小于或等于第一走线210的线宽和/或所述第二走线220的线宽,从而有利于缓解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在相交位置处线宽尺寸偏大的现象,进而可以提高网格导电结构的透光率、降低网格线的可视性,提高网格导电结构的适用范围。
请参阅图6或图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走线210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走线210与多个所述第二走线220相邻,所述第一走线210在所述连接线310的正投影部分覆盖所述连接线310。第一走线210在连接线310的正投影部分覆盖所述连接线310,第一走线210可以位于连接线310表面,第一走线210与连接线310可以直接接触。沿第一走线210的延伸方向,第一走线210与多个第二走线220相邻,相邻的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交替排布,连接线310连接相邻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因此,同一连接线310可以与多个第一走线210相连接。第一走线210在连接线310的正投影部分覆盖连接线310,可以提高第一走线210和连接线3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6或图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走线210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走线210与多个所述第二走线220相邻,所述第二走线220在所述连接线310的正投影部分覆盖所述第二走线220。第二走线220在连接线310的正投影部分覆盖连接线310,可以提高第二走线220和连接线3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8和图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走线210部分覆盖连接线310,所述第二走线220部分覆盖所述连接线310。连接线310可以优先于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制备。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可以位于基底100表面,连接线310可以部分位于基底100表面。多个走线之间的部分覆盖可以降低制备过程中的工艺难度,提高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线310部分覆盖所述第一走线210,所述连接线310部分覆盖所述第二走线220。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可以优先于连接线310制备。连接线310可以位于基底表面,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可以部分位于基底100表面。连接线310与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均存在交叠,有利于连接稳定性的提高和降低制备工艺难度。
请参阅图6或图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走线210和连接线310相重叠的区域形成节点,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走线210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节点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走线210的厚度,所述节点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走线220的厚度。第一走线210和连接线310相重叠的区域,可以是第一走线210与连接线310表面接触的区域。第一走线210的厚度可以与第二走线220的厚度相同,第一走线210的厚度可以与连接线310的厚度相同。
请参阅图4和图5。为了便于说明,将位于同一第一走线210两侧的两个第二走线分别标记为220a和220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线310与所述第一走线210相交且所述连接线310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走线210两侧的第二走线220。形成的连接线310两端分别连接设于同一所述第一走线210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走线220a和第二走线220b,连接线310与第一走线210连接,实现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交叉的网格导电结构。连接线310连接位于同一第一走线210两侧的两个第二走线220,有利于降低制备工艺的难度和保持网格导电结构的连续性以及平整度。
请参阅图6或图7。图7为对应图6中沿线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将位于同一第一走线210两侧的两个第二走线分别标记为220a和220b,将位于同一第一走线210两侧的两个连接先分别标记为310a和310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线31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相间隔的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连接线310a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走线220a和第一走线210,通过另一连接线310b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b,实现第二走线220a和220b连接并与第一走线210相交,形成网格导电结构。沿第二走线220的延伸方向,与同一所述第一走线210相邻的所述第二走线220通过不同的连接线310连接所述第一走线210。相应的,相邻连接线310在第一走线210的表面存在间距。连接线310仅与一段第二走线220和一段第一走线210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二走线220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走线210与所述第二走线220之间间隔的尺寸可以为大于42.5微米;或者可以大于62.5微米。可以根据制备工艺的误差进行尺寸选择,例如,根据曝光设备、蚀刻剂等不同的误差值来选择。该间隔尺寸越大,每段第二走线220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越短,对应的与其连接的连接线310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越长。既有利于形成相间隔的第一走线210和第二走线220,又能够防止尺寸过小导致工艺难以实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走线长度为0,该间隔尺寸达到最大值,相应连接线310的长度也达到最大值,连接线310两端连接相邻的第一走线210,连接线310与第一走线210共同形成具有网格图案的网格导电结构第一走线210与第二走线220之间间隔的尺寸,可以是沿着第二走线220的延伸方向,第一走线210与第二走线220之间的距离。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控模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网格导电结构。触控模组可以包括一层或者多层触控电极层。每层触控电极层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网格导电结构。触控模组可以包括多层触控电极层。例如,包括两层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之间可以设置有绝缘层。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触控模组。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由于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网格导电结构,因而具备与网格导电结构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说明书中的多个实施方式本身均着重于强调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各实施方式之间可以相互对照解释。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一般的技术常识对本说明书中的多个实施方式的任意组合均涵盖于本说明书的揭示范围内。
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中的部分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格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
位于所述基底同一侧且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其中,沿所述第二走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交替排布,相邻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相间隔;
连接相邻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的连接线;其中,所述连接线的线宽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走线的线宽和/或所述第二走线的线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走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走线与多个所述第二走线相邻,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连接线的正投影部分覆盖所述连接线/或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连接线的正投影部分覆盖所述连接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部分覆盖所述连接线,所述第二走线部分覆盖所述连接线;或者,所述连接线部分覆盖所述第一走线,所述连接线部分覆盖所述第二走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连接线相重叠的区域形成节点,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走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节点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走线的厚度,所述节点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走线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相间隔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走线相交且所述连接线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走线两侧的第二走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的线宽等于所述第二走线的线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走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之间间隔的尺寸大于42.5微米。
9.一种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网格导电结构。
10.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模组。
CN202221044654.0U 2022-04-29 2022-04-29 网格导电结构、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 Active CN218447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4654.0U CN218447916U (zh) 2022-04-29 2022-04-29 网格导电结构、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4654.0U CN218447916U (zh) 2022-04-29 2022-04-29 网格导电结构、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7916U true CN218447916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0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44654.0U Active CN218447916U (zh) 2022-04-29 2022-04-29 网格导电结构、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79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7533A (zh) * 2022-04-29 2022-08-19 无锡变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格导电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7533A (zh) * 2022-04-29 2022-08-19 无锡变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格导电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62952B1 (ko) 터치 컨트롤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터치 컨트롤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US10499513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insulating layer,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558312B2 (en) Touch panel
CN218447916U (zh) 网格导电结构、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
US20210074897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7548523A (zh) 发光模块
TWI631501B (zh) 矩陣切換式觸控面板
CN108897454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集成触控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0518024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80468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KR20140055684A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TWM472937U (zh) 透明導電膜
JPH1010550A (ja) 液晶表示素子
CN110007810B (zh) 一种触摸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362548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16463B (zh) 阵列基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
WO2023272839A1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JP2015026376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40001260A (ko) 본딩 구조체, 표시 패널, 연성 회로 기판 및 표시 장치
CN214541404U (zh)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CN113485577B (zh)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5425046A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1241581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4284302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927533A (zh) 网格导电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