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7411U - 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7411U
CN218447411U CN202222670147.4U CN202222670147U CN218447411U CN 218447411 U CN218447411 U CN 218447411U CN 202222670147 U CN202222670147 U CN 202222670147U CN 218447411 U CN218447411 U CN 218447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installation department
coil
coil winding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701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建波
曲海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se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s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se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s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701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7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7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7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接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线圈绕组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线圈,接线端子包括安装部和接线部;接线部电连接外部设备;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一侧连接接线部,第二安装部连接于第一安装部远离接线部的一侧,第一安装部上开设有贯穿的过线孔,线圈的端部接线连接在过线孔内,第二安装部卡接在线圈绕组的壳体内。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绕组接线端子,无需进行端部接线缠绕接线端子后进行焊接,直接通过端部接线与过线孔连接或端部接线与过线槽连接,简单便捷,安装简单,节省绕线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接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其中,线圈缠绕在外壳内的绕线柱上,并引出正、负极的引线,用于与线圈绕组接线端子相连接,线圈绕组接线端子常用于外接设备,因此,线圈绕组接线端子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产品在市场上的声誉。
目前比较常见的线圈绕组接线端子为线圈绕组接线端子安装于外壳内,线圈的正、负极引线缠绕于线圈绕组接线端子后再进行焊接,但是当线圈绕组接线端子的安装空间复杂狭小时,会导致线圈的正、负极引线的缠绕比较困难。
因此,现有的线圈绕组接线端子普遍存在线圈缠绕连接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圈缠绕连接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所述线圈绕组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线圈,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安装部和接线部;
接线部电连接外部设备;
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一侧连接接线部,第二安装部连接于第一安装部远离接线部的一侧,第一安装部上开设有贯穿的过线孔,线圈的端部接线连接在过线孔内,第二安装部卡接在线圈绕组的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部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设有过线槽;所述线圈的端部接线固定连接在过线槽内,过线槽自远离第一安装部的一侧至靠近第一安装部的一侧开口内径逐渐缩小。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安装部靠近所述过线孔的一侧设有储存槽,所述线圈的端部接线穿过过线孔,并卡接在储存槽内,以将端部接线固定于第一安装部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过线槽内设有防脱部,所述线圈的端部接线穿过防脱部固定连接在过线槽内。
进一步优选,所述防脱部包括至少两个一端均连接在所述过线槽同一侧内壁的限位块,限位块的另一端与过线槽的另一侧内壁之间有缝隙,相邻两个限位块之间有一定距离。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倒刺,倒刺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部倾斜。
进一步优选,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侧设有卡接槽,所述倒刺卡接于卡接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绕组接线端子,无需进行端部接线缠绕接线端子后进行焊接,直接通过端部接线与过线孔连接或端部接线与过线槽连接,简单便捷,安装简单,节省绕线的成本,避免了绕线的安装空间复杂狭小,端部接线的缠绕比较困难,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圈缠绕连接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线圈绕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线圈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线圈绕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接线端子10,接线部11,第一安装部12,过线孔120,储存槽121,第二安装部13,过线槽130,倒刺131,限位块132,线圈20,壳体30,卡接槽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其中,线圈绕组包括壳体30以及设于壳体30内的线圈20,线圈20包括绕组线圈以及设于绕组线圈两端的端部接线,该线圈绕组接线端子包括安装部以及连接安装部的接线部11;接线部11用于电连接外部设备,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12以及与第一安装部12连接的第二安装部13,接线部11与第一安装部12连接,第二安装部13设于第一安装部12远离接线部11的一侧,第二安装部13用于卡接于壳体30内,其中,第一安装部12上开设贯穿的过线孔120,该线圈20可以为漆包线,该线圈20的端部分别去掉漆皮以形成端部接线,端部接线可以穿过过线孔120,通过焊锡填充端部接线与过线孔120之间的缝隙以实现电连接,无需进行端部接线缠绕接线端子10后进行焊接,直接通过焊锡焊接填充端部接线与过线孔120之间的缝隙,简单便捷安装简单节省绕线的成本,避免了因绕线的安装空间复杂狭小,端部接线的缠绕,安装比较困难的问题。
其中,第二安装部13远离第一安装部12的一侧设有过线槽130,端部接线也可穿过过线槽130,该端部接线抵靠第二安装部13的过线槽130的内壁顶部,通过焊锡填充所述线圈20与过线槽130之间的缝隙以实现电连接,无需进行端部接线缠绕接线端子10后进行焊接,直接通过焊锡焊接填充端部接线与过线槽130之间的缝隙,简单便捷,安装简单节省绕线的成本,避免了因绕线的安装空间复杂狭小,端部接线的缠绕比较困难的问题。过线槽130自远离第一安装部12的一侧至靠近第一安装部12的一侧的开口内径逐渐缩小,端部接线从内径较大的开口处穿过,再往上提取以使端部接线卡接于过线槽130的内壁顶部,开口内径较大处以便于端部接线的穿过,提高操作的操作效率,避免过线槽130内径较小,端部接线穿过耗费时间较长,同时,开口内径逐渐缩小,以使端部接线卡接于过线槽130内,从而限制端部接线,防止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过线孔120和过线槽130都可实现端部接线与接线端子10的电连接,但是,当接线端子10还未卡接于壳体30内时,端部接线可选择穿过过线槽130实现电连接,可直接从开口处穿入并朝向内径逐渐减少的方向运动,使端部接线卡接于过线槽130内,避免穿过线孔120的耗时费力,当接线端子10卡接于壳体30内时,端部接线可从过线孔120穿过,简单便利,避免需要安装接线端子10时,需从壳体30拔出过线槽130,再将接线端子10插入过线槽130中。
另外,第二安装部13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倒刺131,倒刺131朝向第一安装部12倾斜,以使第二安装部13卡接于壳体30内,将接线端子10固定于壳体30上。其中,壳体30于靠近第二安装部13的一侧设有卡接槽31,该倒刺131卡接于第二安装部13的卡接槽31内,倒刺131与卡接槽31的配合,使倒刺131发生形变,实现稳固的连接,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倒刺131与卡接槽31可以为过盈配合。其结构简单,不需要额外的工具就可保证稳固连接,安全可靠,能有效防止接线端子10的脱落。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线圈绕组接线端子,本实施例当中的线圈绕组接线端子与第一实施例当中的线圈绕组接线端子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安装部12于靠近过线孔120的一侧设有储存槽121,端部接线穿过过线孔120,并卡接于第一安装部12的储存槽121内以将端部接线固定于第一安装部12上,通过焊锡将端部接线固定于过线孔120以及储存槽121内,以防止端部接线脱落,同时,第二安装部13的内壁于过线槽130内设有防脱部,防脱部包括分别设于过线槽130内壁的限位块132,限位块132朝向第一安装部12倾斜,两相邻限位块132之间产生形变以将端部接线夹持,以用于限制端部接线,以防止端部接线脱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包括壳体(30)以及设于壳体(30)内的线圈(20),所述接线端子(10)包括安装部和接线部(11);
接线部(11)电连接外部设备;
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第一安装部(12)一侧连接接线部(11),第二安装部(13)连接于第一安装部(12)远离接线部(11)的一侧,第一安装部(12)上开设有贯穿的过线孔(120),线圈(20)的端部接线连接在过线孔(120)内,第二安装部(13)卡接在线圈绕组的壳体(3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3)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12)的一侧设有过线槽(130);所述线圈(20)的端部接线固定连接在过线槽(130)内,过线槽(130)自远离第一安装部(12)的一侧至靠近第一安装部(12)的一侧开口内径逐渐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2)靠近所述过线孔(120)的一侧设有储存槽(121),所述线圈(20)的端部接线穿过过线孔(120),并卡接在储存槽(121)内,以将端部接线固定于第一安装部(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绕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130)内设有防脱部,所述线圈(20)的端部接线穿过防脱部固定连接在过线槽(13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绕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包括至少两个一端均连接在所述过线槽(130)同一侧内壁的限位块(132),限位块(132)的另一端与过线槽(130)的另一侧内壁之间有缝隙,相邻两个限位块(132)之间有一定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3)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倒刺(131),倒刺(131)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部(12)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绕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部(13)的一侧设有卡接槽(31),所述倒刺(131)卡接于卡接槽(31)内。
CN202222670147.4U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 Active CN218447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0147.4U CN218447411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0147.4U CN218447411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7411U true CN218447411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4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70147.4U Active CN218447411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7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9935B (zh) 铝电线连接端子
CN218447411U (zh) 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端子
JP2013239553A (ja) アルミ電線接続端子ユニット
CN1666400B (zh) 电动机
CN201655989U (zh) 导线快速锁紧结构
CN201307642Y (zh) 带接触装置的汇流夹与电器接线端的配合结构
CN210866566U (zh) 一种铜铝过渡接线端子
CN213303857U (zh) 线圈绕组及用于线圈绕组的导接件
CN203260806U (zh) 一种便于焊接的hdmi连接器
CN208337278U (zh) 电机接线结构及电机
CN218243150U (zh) 连接件、定子及电动工具
CN220107695U (zh) 一种绕线端子
CN217010562U (zh) 一种微型有刷直流扫地机马达端子构造
CN210016342U (zh) 一种线圈引出线接线结构
CN206948041U (zh) 定子组件及电机
CN102237184A (zh) 绕线架以及利用该绕线架的变压器
CN206004007U (zh) 电源连接结构和智能网关
CN220382415U (zh) 一种连接稳固的接线端子
CN217788171U (zh) 电感骨架及电感元件固定结构
CN209896799U (zh) 一种拼块式电机
CN213151034U (zh) 一种导电线材连接结构
CN218886968U (zh) 一种变压器骨架
CN213278429U (zh) 一种接线件及其电机
CN215378601U (zh) 接线端子、定子、电机及电动设备
CN21409936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感磁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