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3685U - 同轴度检具 - Google Patents

同轴度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3685U
CN218443685U CN202221929860.XU CN202221929860U CN218443685U CN 218443685 U CN218443685 U CN 218443685U CN 202221929860 U CN202221929860 U CN 202221929860U CN 218443685 U CN218443685 U CN 218443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sleeve
hole
coaxiality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298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浩
张瑞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zhun Precision Tooling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zhun Precision Tooling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zhun Precision Tooling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zhun Precision Tooling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298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3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3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3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多次同轴度测量操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同轴度检具,包括定位柱、第一检测套、第二检测套和第一弹性件。定位柱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设有定位部,用于定位工件的检测基准;第一检测套能够相对定位柱滑动;第一检测套具有第一检测孔部,用于检测工件的第一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第二检测套相对定位柱可滑动设置;第二检测套具有第二检测孔部,用于检测工件的第二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第一弹性件弹性地支撑于第一检测套和第二检测套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地实现工件的数个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的检测。

Description

同轴度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同轴度检具。
背景技术
同轴度检测,一般用于检测圆或圆弧特征相对基准点(可能为一个基准圆的圆心)的位置关系。
已知技术中,在待测量同轴度的特征有多个时,需要多次分别测量,存在操作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同轴度检具,以解决多次同轴度测量操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轴度检具,包括:
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柱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定位部,用于定位工件的检测基准;
第一检测套,所述第一检测套套设于所述定位柱,并能够相对所述定位柱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检测套限定第一内孔;所述定位柱和所述第一内孔之间限定有第一环形空间;所述第一内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具有第一检测孔部,用于检测工件的第一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第二检测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形空间,并相对所述定位柱或所述第一检测套沿第一方向可滑动设置;所述第二检测套具有套过所述定位柱的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内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具有第二检测孔部,用于检测工件的第二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第一弹性件,弹性地支撑于所述第一检测套和所述第二检测套之间,所述第一检测套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带动所述第二检测套沿第一方向滑动。
本申请中的同轴度检具使用时,使定位柱和工件的检测基准相对定位,然后推动第一检测套相对定位柱沿第一方向滑动至使第一内孔移动至工件的第一圆周特征处,通过第一检测孔部和第一圆周特征的位置关系,来反映第一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同时,第一检测套的滑动通过第一弹性件带动第二检测套沿第一方向滑动至工件的第二圆周特征处,通过第二检测孔部和第二圆周特征的位置关系,来反映第二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因此,本申请中的同轴度检具能够方便地实现工件的数个圆周特征(第一圆周特征和第二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的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检测套包括第一周壁和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周壁限定所述第一内孔;所述第一底壁连接于所述第一周壁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并开设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沿第一方向连通所述第一内孔;
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一配合孔形成可相对滑动的轴孔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同轴度检具还包括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二弹性件沿第一方向弹性地支撑于所述定位柱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检测套之间;
所述第一检测套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检测套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地支撑于所述定位柱。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同轴度检具还包括限止件,所述限止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端,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检测套沿第一方向向靠近第二端一侧移动的极限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检测套包括第二周壁和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周壁限定所述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底壁连接于所述第二周壁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并开设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沿第一方向连通所述第二内孔;
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二配合孔形成可相对滑动的轴孔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周壁和所述定位柱之间限定第二环形空间;
所述定位部具有沿所述定位柱的径向扩大的凸台;
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环形空间处,并弹性地支撑于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二底壁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空间,并支撑于所述第二底壁和所述第一底壁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同轴度检具还包括第三检测套,所述第三检测套具有第三内孔,所述第三内孔与所述第二检测套之间形成轴孔配合,且使所述第三检测套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检测套沿第一方向滑动;
所述第三内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具有第三检测孔部,用于检测工件的第三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同轴度检具还包括第三弹性件;
所述第三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空间,并沿第一方向支撑于所述第三检测套和所述第一检测套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三检测套施加朝向所述第一端的弹性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工件包括主体、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多个凸沿,所述主体开设有中间轴孔,所述第一圆环和所述第二圆环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外周,并沿轴向相互间隔;多个所述凸沿周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圆环的外周面,且多个所述凸沿的外侧面在同一圆周上;
所述中间轴孔作为所述检测基准,所述第二圆环的外周面在相邻凸沿之间的部分作为所述第二圆周特征,多个所述凸沿的外侧面作为所述第三圆周特征;
所述第一检测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检测孔部,所述第三检测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检测孔部;
所述第二检测套具有沿周向间隔的多个第二检测部,用于对应所述第二圆周特征;
所述第三检测套具有沿周向间隔的多个第三检测部,用于对应所述第三圆周特征,多个所述第三检测部能够沿第一方向伸入相邻的第二检测部之间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同轴度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同轴度检具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同轴度检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同轴度检具的展开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同轴度检具的展开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工件 200
第一圆环 210
第二圆环 220
凸沿 230
主体 240
中间轴孔 241
锥形孔面 241a
第一圆周特征 211
第二圆周特征 221
第三圆周特征 231
同轴度检具 100
第一检测套 10
第一弹性件 11
第一内孔 12
第一环形空间 13
第一检测孔部 14
第一周壁 15
第一底壁 16
环槽 16a
第一配合孔 17
第二检测套 20
第二弹性件 21
第二内孔 22
第二环形空间 23
第二检测孔部 24
第二周壁 25
第二底壁 26
第二配合孔 27
第二检测部 28
第三检测套 30
第三弹性件 31
第三内孔 32
第三检测孔部 34
第三检测部 38
定位柱 40
定位部 41
锥形外周面 41a
凸台 41b
限止件 42
第一端 D1
第二端 D2
第一方向 Y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同轴度检具,用于检测工件的部分特征的同轴度。测量时,可一次测量工件多个特征外圆相对工件的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其中,工件的检测基准可以根据需要选定,例如可以是一个中心孔(如圆柱孔、锥孔等)的周面,也可以是圆柱状结构的外圆周面,也可以是多个周向分布的结构限定的圆周,在此不做限定。
工件的圆周特征,可以是位于检测基准限定的中心(如中心孔的圆心)外的外圆周面/内圆周面等,具体可以是一完整或不完整的环形结构的外圆面或内圆面,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同轴度检具包括定位柱、第一检测套、第二检测套和第一弹性件,能够一次检测工件的两个圆周特征(分别命名为第一圆周特征、第二圆周特征)的同轴度。
其中,定位柱沿第一方向延伸;定位柱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定位部,用于定位工件的检测基准。第一检测套套设于定位柱,并能够相对定位柱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检测套限定第一内孔;定位柱和第一内孔之间限定有第一环形空间;第一内孔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具有第一检测孔部,用于检测工件的第一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第二检测套设于第一环形空间,并相对定位柱或第一检测套沿第一方向可滑动设置;第二检测套具有套过定位柱的第二内孔;第二内孔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具有第二检测孔部,用于检测工件的第二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第一弹性件弹性地支撑于第一检测套和第二检测套之间,第一检测套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能够通过第一弹性件带动第二检测套沿第一方向滑动。
本申请中的同轴度检具使用时,使定位柱和工件的检测基准相对定位,然后推动第一检测套相对定位柱沿第一方向滑动至使第一内孔移动至工件的第一圆周特征处,通过第一检测孔部和第一圆周特征的位置关系,来反映第一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同时,第一检测套的滑动通过第一弹性件带动第二检测套沿第一方向滑动至工件的第二圆周特征处,通过第二检测孔部和第二圆周特征的位置关系,来反映第二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因此,本申请中的同轴度检具能够方便地实现工件的数个圆周特征(第一圆周特征和第二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的检测。
当所需要检测的圆周特征有三个时,只需要在第一检测套、第二检测套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第三检测套和配套结构即可实现。对于更多圆周特征的检测,可类似增加更多的检测套,具体数量在此不做限制。
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给出一示例性的同轴度检具100,能够一次检测工件的三个圆周特征。
图6给出了一示例性的工件200。参见图6,该工件200包括主体240、第一圆环210、第二圆环220和多个凸沿230。主体240开设有中间轴孔241,第一圆环210和第二圆环220分别连接于主体240外周,并沿轴向相互间隔;多个凸沿230(图示为3个)周向间隔分布于第二圆环220的外周面,且多个凸沿230的外侧面在同一圆周上。
测量时,选定中间轴孔241作为检测基准,具体地,可采用中间轴孔241轴向一端倒角形成的锥形孔面241a作为检测基准。
第一圆环210的外周面为第一圆周特征211,第二圆环220的外周面在相邻凸沿230之间的部分作为第二圆周特征221,多个凸沿230的外侧面作为第三圆周特征231。
检测时,同轴度检具100与检测基准相对定位后,可一次检测第一圆周特征211、第二圆周特征221和第三圆周特征231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参见图1-图5,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同轴度检具100包括定位柱40、第一检测套10、第二检测套20、第三检测套30、第一弹性件11、第二弹性件21、第三弹性件31和限止件42,能够一次检测工件200的三个圆周特征(分别命名为第一圆周特征211、第二圆周特征221、第三圆周特征231)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其中,定位柱40为第一方向Y1延伸的柱状结构;定位柱40具有沿第一方向Y1相对的第一端D1和第二端D2,第一端D1设有定位部41,用于定位工件200的检测基准。例如对于图6示出的工件200中检测基准为一倒角形成的锥形孔面241a,该定位部41具有适配该锥形孔面241a的锥形外周面41a。该处所说的适配,指该锥形外周面41a能与工件200的锥形孔面241a配合定位,可以表现为该锥形外周面41a的锥度与工件200的锥形孔面241a相等。
对于其他形状的检测基准,定位部41的形状可对应改变。
第一检测套10套设于定位柱40,并能够相对定位柱40沿第一方向Y1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Y1为定位柱40的轴线方向。第一检测套10限定第一内孔12;定位柱40和第一内孔12之间限定有第一环形空间13;第一内孔12靠近第一端D1的位置具有第一检测孔部14,用于检测工件200的第一圆周特征211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其中,第一检测孔部14可以和第一内孔12的其他部分在同一圆柱面上,也可径向内伸或外缩,在此不限制,一般需确保第一检测孔部14的基础尺寸与待检测的第一圆周特征211的基础尺寸(指圆的设计尺寸)相等。
可选地,第一检测套10包括第一周壁15和第一底壁16,第一周壁15限定第一内孔12;第一底壁16连接于第一周壁15沿第一方向Y1的一端,并开设有第一配合孔17;第一配合孔17沿第一方向Y1连通第一内孔12;定位柱40与第一配合孔17形成可相对滑动的轴孔配合。通过定位柱40和第一配合孔17的轴孔配合,能够确定第一检测套10和定位柱4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在定位柱40和工件200相对定位后,第一检测套10的第一检测孔部14能够用于检测第一圆周特征211的相对同轴度。
第二检测套20设于第一环形空间13,并相对定位柱40或第一检测套10沿第一方向Y1可滑动设置;第二检测套20具有套过定位柱40的第二内孔22;第二内孔22靠近第一端D1的位置具有第二检测孔部24,用于检测工件200的第二圆周特征221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第一弹性件11弹性地支撑于第一检测套10和第二检测套20之间,第一检测套10沿第一方向Y1的移动能够通过第一弹性件11带动第二检测套20沿第一方向Y1滑动。通过第一弹性件11的支撑,能够传递使第一检测套10的位移能够传递给第二检测套20,并且,在测量结束后,第一弹性件11还能够使第一检测套10和第二检测套20相对回位至初始状态,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弹性件21沿第一方向Y1弹性地支撑于定位柱40的第一端D1和第二检测套20之间。第一检测套10通过串联的第二弹性件21、第二检测套20和第一弹性件11弹性地支撑于定位柱40。通过第二弹性件21、第二检测套20和第一弹性件11的支撑,在测量结束后,第一检测套10能够相对定位柱40回位至初始位置。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同轴度检具100还包括限止件42,限止件42安装于第二端D2,用于限定第一检测套10沿第一方向Y1向靠近第二端D2一侧移动的极限位置。本实施例中,限止件42可以是一卡接在第二端D2的卡环或其他沿径向伸出至沿第一方向Y1对应第一检测套10的结构,只需能够使得第二弹性件21、第二检测套20和第一弹性件11将第一检测套10弹性地压向第二端D2时,能够阻挡第一检测套10即可。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设置直接支撑于定位柱40和第一检测套10之间的弹性件,来实现两者的弹性支撑,而不采用前述第二弹性件21、第二检测套20和第一弹性件11串联传递支撑力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检测套20包括第二周壁25和第二底壁26,第二周壁25限定第二内孔22;第二底壁26连接于第二周壁25沿第一方向Y1的一端,并开设有第二配合孔27;第二配合孔27沿第一方向Y1连通第二内孔22。定位柱40与第二配合孔27形成可相对滑动的轴孔配合。通过定位柱40和第二配合孔27的轴孔配合,能够确定第二检测套20和定位柱4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在定位柱40和工件200相对定位后,第二检测套20的第二检测孔部24能够用于检测第二圆周特征221的相对同轴度。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周壁25和定位柱40之间限定第二环形空间23。定位部41具有沿定位柱40的径向扩大的凸台41b。第二弹性件21位于第二环形空间23处,并弹性地支撑于凸台41b和第二底壁26之间。如此,定位柱40的纵截面(通过定位柱的中轴线的截面)大致包括对应定位部41的等腰梯形区域和连接于等腰梯形区域的较长底边的矩形部分。
通过设置定位部41的凸台41b,方便第二弹性件21对定位柱40的支撑,同时,便于设计定位部41直径较大的锥形外周面41a。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1位于第一环形空间13,并支撑于第二底壁26和第一底壁16之间。即,第一弹性件11和第二弹性件21将第二底壁26夹在中间,使得第二检测套20沿第一方向Y1两端的位移均受弹性力作用,便于保持其位置以及在需要时回弹至初始位置。可选地,在第一底壁16对应第一弹性件11一侧内凹形成环槽16a,第一弹性件11伸入环槽16a内并抵顶环槽16a的槽底面,利于第一弹性件11的定位安装。
本实施例中,第三检测套30具有第三内孔32,第三内孔32与第二检测套20之间形成轴孔配合,且使第三检测套30能够相对第二检测套20沿第一方向Y1滑动。第三内孔32靠近第一端D1的位置具有第三检测孔部34,用于检测工件200的第三圆周特征231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通过第三内孔32和第二检测套20的轴孔配合,能够通过第二检测套20确定第三检测套30和定位柱4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在定位柱40和工件200相对定位后,第三检测套30的第三检测孔部34能够用于检测第三圆周特征231的相对同轴度。
可选地,第三弹性件31位于第一环形空间13,并沿第一方向Y1支撑于第三检测套30和第一检测套10之间,用于对第三检测套30施加朝向第一端D1的弹性力。通过设置第三弹性件31,使得在检测结束,第三检测套30能够回位至初始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件11、第二弹性件21、第三弹性件31用于提供弹性支撑,可以是压缩弹簧(如螺旋形的压缩弹簧)、弹片或其他弹性结构,其便于套在定位柱40上安装并提供合适的弹性力。
定位柱40和第一配合孔17/第二配合孔27之间的配合、第三内孔32和第二检测套20之间的配合,可以采用精度较高的间隙配合,例如配合基本偏差为G7h6或H7h6,在确保配合精度的同时使轴孔之间能够较顺利地相对滑动,方便使用且提高了同轴度检测精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孔部14的直径大于第三检测孔部34,第三检测孔部34的直径大于第二检测孔部24。
本实施例中,第二圆周特征221和第三圆周特征231在同一垂直于其轴线的截面处,为实现对两者一次测量,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套20具有沿周向间隔的多个第二检测部28,用于对应第二圆周特征221;第三检测套30具有沿周向间隔的多个第三检测部38,用于对应第三圆周特征231,多个第三检测部38能够沿第一方向Y1伸入相邻的第二检测部28之间的空间。
例如图中示出的,第二检测部28和第二检测部28大致呈部分环形板状,弧向延伸角度大致为45-60°。第二检测部28和第三检测部38的数量均为三个,各自在周向均匀分布,且各第三检测部38可沿第一方向Y1插入相邻第二检测部28之间的空间。通过三个第二检测部28和第三检测部38上的内圆圆弧的包络圆,可以判断第二检测孔部24/第三检测孔部34与第二圆周特征221/第三圆周特征231之间的配合状态,进而得到第二圆周特征221/第三圆周特征231相对检测基础的同轴度。
例如,在测量时,若第一圆周特征211/第二圆周特征221/第三圆周特征231无法进入第一检测孔部14/第二检测孔部24/第三检测孔部34,则可判定第一圆周特征211/第二圆周特征221/第三圆周特征231的同轴度不满足要求;若能进入但是缝隙过大(可通过塞规等测量缝隙尺寸),则同样可判定第一圆周特征211/第二圆周特征221/第三圆周特征231的同轴度不满足要求;仅当第一圆周特征211/第二圆周特征221/第三圆周特征231能够进入第一检测孔部14/第二检测孔部24/第三检测孔部34,且缝隙在允许范围内,才判定其同轴度满足要求。
当然,需要时,也可直接通过已知技术或装置测量得到第一圆周特征211/第二圆周特征221/第三圆周特征231相对第一检测孔部14/第二检测孔部24/第三检测孔部34的偏移量,得到量化的同轴度数值。
配合参见图2和图3,本申请中的同轴度检具100使用时,使定位柱40的定位部41配合在工件200的检测基准上,然后沿第一方向Y1下压第一检测套10,第一检测套10套过工件200的第一圆环210,通过第一检测套10的第一检测孔部14和第一圆环210外周的第一圆周特征211的位置关系,来判断第一圆周特征211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在第一检测套10下移的同时,一方面,第一检测套10通过第一弹性件11下压第二检测套20,另一方面,第一检测套10通过第三弹性件31下压第三检测套30,使第二检测套20上的第二检测孔部24套入第二圆周特征221,使第三检测套30上的第三检测孔部34套入第三圆周特征231,通过第二检测套20/第三检测套30的第二检测孔部24/第三检测孔部34和第二圆周特征221/第三圆周特征231的位置关系,来判断第二圆周特征221/第三圆周特征231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因此,本申请中的同轴度检具100能够方便地实现工件200的三个圆周特征(第一圆周特征211、第二圆周特征221、第三圆周特征231)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同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柱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定位部,用于定位工件的检测基准;
第一检测套,所述第一检测套套设于所述定位柱,并能够相对所述定位柱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检测套限定第一内孔;所述定位柱和所述第一内孔之间限定有第一环形空间;所述第一内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具有第一检测孔部,用于检测工件的第一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第二检测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形空间,并相对所述定位柱或所述第一检测套沿第一方向可滑动设置;所述第二检测套具有套过所述定位柱的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内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具有第二检测孔部,用于检测工件的第二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第一弹性件,弹性地支撑于所述第一检测套和所述第二检测套之间,所述第一检测套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带动所述第二检测套沿第一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套包括第一周壁和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周壁限定所述第一内孔;所述第一底壁连接于所述第一周壁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并开设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沿第一方向连通所述第一内孔;
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一配合孔形成可相对滑动的轴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轴度检具还包括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二弹性件沿第一方向弹性地支撑于所述定位柱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检测套之间;
所述第一检测套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检测套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地支撑于所述定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轴度检具还包括限止件,所述限止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端,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检测套沿第一方向向靠近第二端一侧移动的极限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检测套包括第二周壁和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周壁限定所述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底壁连接于所述第二周壁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并开设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沿第一方向连通所述第二内孔;
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二配合孔形成可相对滑动的轴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周壁和所述定位柱之间限定第二环形空间;
所述定位部具有沿所述定位柱的径向扩大的凸台;
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环形空间处,并弹性地支撑于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二底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空间,并支撑于所述第二底壁和所述第一底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同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轴度检具还包括第三检测套,所述第三检测套具有第三内孔,所述第三内孔与所述第二检测套之间形成轴孔配合,且使所述第三检测套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检测套沿第一方向滑动;
所述第三内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具有第三检测孔部,用于检测工件的第三圆周特征相对检测基准的同轴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轴度检具还包括第三弹性件;
所述第三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空间,并沿第一方向支撑于所述第三检测套和所述第一检测套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三检测套施加朝向所述第一端的弹性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包括主体、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多个凸沿,所述主体开设有中间轴孔,所述第一圆环和所述第二圆环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外周,并沿轴向相互间隔;多个所述凸沿周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圆环的外周面,且多个所述凸沿的外侧面在同一圆周上;
所述中间轴孔作为所述检测基准,所述第二圆环的外周面在相邻凸沿之间的部分作为所述第二圆周特征,多个所述凸沿的外侧面作为所述第三圆周特征;
所述第一检测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检测孔部,所述第三检测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检测孔部;
所述第二检测套具有沿周向间隔的多个第二检测部,用于对应所述第二圆周特征;
所述第三检测套具有沿周向间隔的多个第三检测部,用于对应所述第三圆周特征,多个所述第三检测部能够沿第一方向伸入相邻的第二检测部之间的空间。
CN202221929860.XU 2022-07-25 2022-07-25 同轴度检具 Active CN218443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29860.XU CN218443685U (zh) 2022-07-25 2022-07-25 同轴度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29860.XU CN218443685U (zh) 2022-07-25 2022-07-25 同轴度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3685U true CN218443685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90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29860.XU Active CN218443685U (zh) 2022-07-25 2022-07-25 同轴度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3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6928B (zh) 一种深孔直径及深度检测工具
US7757570B1 (en) Torque sensor with alignment system
CN201072325Y (zh) 孔槽专用量具
US20140259717A1 (en) Concentricity test device
CN202092574U (zh) 轴件键槽检具
CN110030283A (zh) 多件式公差环
CN218443685U (zh) 同轴度检具
CN107036507A (zh) 圆柱滚子轴承游隙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CN205679172U (zh) 孔径检测芯棒
CN210664302U (zh) 内花键同轴度检验装置及其检验芯轴
US20180335089A1 (en) Strut bearing cap with assembly featur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strut bearing assembly
EP28840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gas turbine dampening cone inner diameter
JP7163886B2 (ja) 測定装置
CN110044228B (zh) 一种高精度多锥体深孔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7186653B (zh) 一种多点支撑内腔式筒状件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212179770U (zh) 锥面深度量规
CN105058269A (zh) 检测减振器皮带轮槽侧面径向跳动的夹持件
CN210486771U (zh) 一种同轴度检具
CN108955500B (zh) 孔中心定位器
CN210036541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气门弹簧快速检测装置
US6338201B1 (en)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checking dimensional accuracy
CN113251887A (zh) 孔位检测装置
US20180298927A1 (en) Fluid pressure cylinder
CN219714199U (zh) 一种检具
CN210486737U (zh) 用于检测弹簧座圈高度的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