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9817U - 一种挂脖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脖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9817U
CN218439817U CN202122459171.9U CN202122459171U CN218439817U CN 218439817 U CN218439817 U CN 218439817U CN 202122459171 U CN202122459171 U CN 202122459171U CN 218439817 U CN218439817 U CN 218439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ccommodating cavity
neck
air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591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享福
郑观正
谢佳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591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9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9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9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脖风扇,包括:颈挂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对设置于人体颈部的两侧,颈挂部连接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均具有第一容纳腔、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及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出风口;风扇组件,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形成对应风扇组件的中空风道,出风口设置于中空风道的侧壁,中空风道内不设有分隔中空风道的隔板,风扇组件将进风口的风经中空风道引导至出风口吹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空风道内不设置隔板,减小因中空风道狭小设置隔板带来的风噪,同时也减少了风损,也减少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挂脖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挂脖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挂脖风扇,包括颈挂部和自颈挂部左右两侧延伸的出风臂,为了减轻出风臂放置于胸前的重量,出风臂通常较小,如图1所示,通常在出风臂内设置隔板1,通过隔板1将出风臂内空间分隔成子风道2和放置腔3,子风道2用来引导进入的风,放置腔3来放置电池4和/或风扇组件。
然而当在狭小的空间内设置隔板时,增加了风噪,尤其是当风速较大时风噪更为明显;同时隔板1的阻隔也增加了风损。隔板1也给加工制造带来成本和复杂上的麻烦。并且隔板1增加了放置于用户胸前的重量,长时间使用存在不舒适感,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挂脖风扇,解决现有技术中挂脖风扇风噪、风损大,加工成本高,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包括:颈挂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对设置于人体颈部的两侧,颈挂部连接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颈挂部与人体颈部适配,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均具有第一容纳腔、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及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出风口;风扇组件,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形成对应风扇组件的中空风道,出风口设置于中空风道的侧壁,中空风道内不设有分隔中空风道的隔板,风扇组件将进风口的风经中空风道引导至出风口吹出。
优选的,挂脖风扇还包括有电池,电池与风扇组件电性连接。
优选的,颈挂部具有第二容纳腔,电池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
优选的,第一容纳腔或第二容纳腔内还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与电池和风扇组件电性连接。
优选的,风扇组件包括扇叶轮和可驱动扇叶轮转动的电机,电机与控制板电连接。
优选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端设有阻断中空风道的挡板。
优选的,出风口下端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设置有涡舌。
优选的,颈挂部的两端设置有卡合连接的伸缩节,伸缩节卡合连接颈挂部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脖风扇,通过中空风道内不设置隔板,风扇组件将进风口的风引导经中空风道至出风口吹出,减小因中空风道狭小设置隔板带来的风噪,同时也减少了风损,也减少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了放置于用户胸前的重量,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产生不舒适感,增强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挂脖风扇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一实施例的外侧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挂脖风扇,包括:颈挂部10、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相对设置于人体颈部的两侧,颈挂部10连接于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之间,颈挂部10与人体颈部适配,第一部分20、第二部分30均具有第一容纳腔201、与第一容纳腔201连通的进风口202及与第一容纳腔201连通的出风口203;风扇组件40,设置于第一容纳腔201内;第一容纳腔201形成对应风扇组件40的中空风道50,出风口203设置于中空风道50的侧壁,中空风道50内不设有分隔中空风道50的隔板,风扇组件40将进风口202的风经中空风道50引导至出风口203吹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脖风扇,通过第一容纳腔201形成中空风道50,使进入的空气经过中空风道50流向出风口203。在中空风道50内不设置隔板,风扇组件40将进风口202的风引导经中空风道50至出风口203吹出,减小因中空风道50狭小设置隔板带来的风噪,同时也减少了风损,也减少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了放置于用户胸前的重量,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产生不舒适感,增强用户体验。
现有的挂脖风扇,一般设计成三挡风量,为验证中空风道50内有隔板的挂脖风扇和中空风道50内无隔板的挂脖风扇的效果区别,本设计进行实验测试,得到表1中的数据:
表1 中空风道内有隔板和无隔板的效果区别
Figure BDA0003297964740000031
其中,距离是指测试仪器离出风口203长度,风速为测试仪器检测到的出风口203处的出风速度。噪音为挂脖风扇启动时测试仪器检测到的噪音分贝。环境噪音为挂脖风扇未启动时,测试仪器检测到的外界环境的噪音分贝。
从以上数据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中空风道50无隔板设计,风速与中空风道50内有隔板的风速相近,但是,中空风道50内无隔板的噪音,明显小于中空风道50内有隔板设计。因此通过中空风道50内无隔板的设置能够减小因中空风道50狭小设置隔板带来的风噪。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挂脖风扇还包括有电池60,电池60与风扇组件40电性连接。可通过电池60给风扇组件40供电,提高挂脖风扇使用时的便携性。
电池60可以设置在第一容纳腔201内,当电池60放置于第一容纳腔201内时,增加了放置于用户胸前的重量,长时间使用存在不舒适感,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还可以在第一部分20或第二部分30的下端之间设置外置的壳体用来安放电池60。
优选的,如图3所示,颈挂部10具有第二容纳腔101,电池60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01内。将电池60放置于颈挂部10,能够减轻放置于用户胸前的重量,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产生不舒适感,增强用户体验。
在挂脖风扇中,电池6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201中与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01中的区别如表2所示:
表2 电池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与设置在第二容纳腔的胸前称重区别
胸前承重
第一容纳腔 2*40(g)
第二容纳腔 0
由表2可知,当将电池60放置在第一容纳腔201内时,用户需要胸前承重还需要承受两个电池60的重量2*40(g),即80g重量,长时间佩戴的话,会有不适感,从而用户体验较差。本实用新型的中将电池60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01内,用户胸前不需要承承受隔板的重量,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产生不舒适感,增强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容纳腔201或第二容纳腔101内还设置有控制板70,控制板70与电池60和风扇组件40电性连接。
优选的,控制板70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01内。
将电池60和控制板70设置在颈挂部10处,能够避免电池60和控制板70邻近风扇组件40设置,避免电池60和控制板70影响风扇组件40的进风和/或出风,能够确保挂脖风扇的采风效率和出风效率。
优选的,如图3所示,颈挂部10的表面设置有与电池60连接的充电接口601和电源开关701。充电接口601和电源开关701设置在控制板70上,控制板70上设置控制电路,控制风扇组件40的启动、关闭和风速。
优选的,如图3所示,风扇组件40包括扇叶轮401和可驱动扇叶轮401转动的电机402,电机402与控制板70电连接。
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的结构为对称,这里只详细描述第一部分20,第一部分20包括相互盖合的内侧壳204及外侧壳205,风扇组件40设置在内侧壳204和外侧壳205的端部之间,进风口202设置在内侧壳204和外侧壳205的下端,且进风口202为环形设置形式。外侧壳205的外侧面设置有外侧贴盖206,外侧贴盖206具有保护作用。
优选的,出风口203设置在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的上表面,具体的,出风口203位于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的上表面且呈预定角度向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的内侧倾斜,预定角度与竖向方向之间形成5°-10°的夹角,该种设置可增加人体的吹风面积,例如,预定角度为10°、15°、20°或25°,具体的,角度为10°时,侧面吹风面积最大,但风力最小;角度为15°时,侧面吹风面积次大,风力次小;角度为20°时,侧面吹风面积较小,风力较大;角度为25°时,侧面吹风面积基本为直吹,风力最大,以上这些角度可以改善不同的吹风体验,适应不同风量、热度的吹风场景。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的上端设有阻断中空风道50的挡板80。通过挡板80能够防止风流向颈挂部10处,避免产生风噪,也减少风的损耗,使进风能够完全的导向出风口203,确保挂脖风扇具有较高的出风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出风口203下端的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内设置有涡舌90。通过涡舌90能够阻断进风和出风,减少挂脖风扇的风噪同时使出风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颈挂部10的两端设置有卡合连接的伸缩节100,伸缩节100卡合连接颈挂部10与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可逐节的增加或减少颈挂部10整体的长度,进而调节颈挂部10的长度,实现适应不同人体脖颈尺寸的目的。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脖风扇,在中空风道内不设置隔板,风扇组件将进风口的风引导经中空风道至出风口吹出,减小因中空风道狭小设置隔板带来的风噪,同时也减少了风损,也减少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了放置于用户胸前的重量,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产生不舒适感,增强用户体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颈挂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对设置于人体颈部的两侧,所述颈挂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颈挂部与人体颈部适配,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均具有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及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出风口;
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所述第一容纳腔形成对应所述风扇组件的中空风道,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中空风道的侧壁,所述中空风道内不设有分隔所述中空风道的隔板,所述风扇组件将所述进风口的风经所述中空风道引导至所述出风口吹出;
所述挂脖风扇还包括有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风扇组件电性连接;
所述颈挂部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或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还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池和所述风扇组件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扇叶轮和可驱动所述扇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上端设有阻断所述中空风道的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下端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内设置有涡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挂部的两端设置有卡合连接的伸缩节,所述伸缩节卡合连接所述颈挂部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CN202122459171.9U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挂脖风扇 Active CN218439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59171.9U CN218439817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挂脖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59171.9U CN218439817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挂脖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9817U true CN218439817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9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59171.9U Active CN218439817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挂脖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9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6744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1692914U (zh) 挂脖风扇
CN212690406U (zh) 一种便携风扇
CN218439817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2563735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112413804A (zh) 一种消毒装置
CN215409320U (zh) 挂脖风扇
CN213392785U (zh) 便携式风扇
CN115434932A (zh)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15566763U (zh) 挂脖风扇
WO2022032721A1 (zh) 挂脖式风扇
CN213684600U (zh) 挂脖风扇
CN210203039U (zh) 一种多功能除臭除螨机
CN207879657U (zh) 一种后向式风道的风筒
CN219492617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20793338U (zh) 一种空调内部风系统及空调
CN218266410U (zh) 便携吹风装置
CN211501082U (zh) 吹风机的进气导风结构
CN217933970U (zh) 一种高效散热聚合物锂电池组结构
CN211550056U (zh) 无叶风扇
CN215058290U (zh) 一种挂脖风扇装置
CN213711400U (zh) 一种多功能挂脖风扇
CN218913219U (zh) 风扇组件及挂脖风扇
CN211354210U (zh) 一种新型吹风机
CN215951562U (zh) 一种取暖电器用保护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