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9418U - 一种烧水壶及茶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烧水壶及茶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9418U
CN218419418U CN202222005668.8U CN202222005668U CN218419418U CN 218419418 U CN218419418 U CN 218419418U CN 202222005668 U CN202222005668 U CN 202222005668U CN 218419418 U CN218419418 U CN 218419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kettle body
base
liquid level
obser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056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兴运
赖利锋
高文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056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9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9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9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水壶及茶吧机,其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烧水壶包括底座、内层壶体、外侧保温壶体和液位观察组件。内层壶体设置于底座上;外侧保温壶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套设于所述内层壶体的外周;液位观察组件包括通气管、连通支撑管和与连通支撑管上端连通的观察件,连通支撑管的下端与内层壶体连通,观察件的上端设置有通气口,通气管的一端与观察件的通气口连通,另一端连通至内层壶体,外侧保温壶体上设置有观察件安装孔,观察件安装孔的上端设置有观察件上挡板,观察件安装于观察件安装孔内且能够与观察件上挡板的朝向内层壶体的表面抵接。本实用新型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观察观察件,来判断内层壶体内的液位高度。

Description

一种烧水壶及茶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水壶及茶吧机。
背景技术
茶吧机相比于传统饮水机具有以下优势:加热温度能够达到沸水温度、无需用户搬起桶装水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因而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茶吧机包括机体及烧水壶,烧水壶放置在机体上,用户对机体的控制面板进行操作,即可向烧水壶进行进水操作。进水结束后,用户操作机体,烧水壶通电并对壶内的水进行加热。
现有技术中,烧水壶为非透明材质,烧水壶的壶盖上开设有注水孔,茶吧机的机体自下而上向烧水壶内注水。在进行进水操作时,用户双击操作面板上的取水键来自行控制进水量。
但是,注水过程中,用户一般通过感知注水时间来控制烧水壶内的液位高度,这就导致用户容易判断失误,在烧水壶内的液位未达到预设液位后就终止进水操作,或者在烧水壶内的液位已经超过预设液位后还未终止进水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水壶及茶吧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操作茶吧机自行控制进水量时,容易对烧水壶内的液位高度判断失误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烧水壶,包括:
底座;
内层壶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能够对所述内层壶体内的溶液进行加热;
外侧保温壶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套设于所述内层壶体的外周;
液位观察组件,包括通气管、连通支撑管和与所述连通支撑管上端连通的观察件,所述观察件为透明材质,所述连通支撑管的下端与所述内层壶体连通,所述观察件的上端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观察件的所述通气口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内层壶体,所述外侧保温壶体上设置有观察件安装孔,所述观察件安装孔的上端设置有观察件上挡板,所述观察件安装于所述观察件安装孔内且能够与所述观察件上挡板的朝向所述内层壶体的表面抵接。
烧水壶设置液位观察组件,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判断内层壶体内的液位高度。在向烧水壶内注水时,用户可以通过观察观察件内的液位高度来判断内层壶体内的液位高度。如此设置,当该烧水壶应用到茶吧机时,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控制烧水壶的进水量。外侧保温壶体的设置,能够对内层壶体进行保温,避免内层壶体内的水或者茶冷却较快而需要反复加热,影响用户体验。
连通支撑管对观察件施加向上的支撑力,观察件上挡板对观察件施加朝向内层壶体的限位作用力,二者配合保证观察件安装的稳定性。
观察件上挡板能够对观察件施加朝向内层壶体的作用力,避免观察件脱离观察件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内层壶体和所述外侧保温壶体之间设置有真空保温腔。
真空保温腔保证烧水壶的保温效果。
可选地,所述外侧保温壶体的内侧表面涂覆有热反射镀层。
热反射镀层能够反射内层壶体的热辐射,从而对内层壶体进行保温。
可选地,所述烧水壶还包括壶嘴,所述壶嘴的一端与所述内层壶体连通,另一端密封穿过所述外侧保温壶体。
壶嘴密封穿过外侧保温壶体,避免壶嘴与外侧保温壶体之间存在间隙,影响烧水壶的保温性能。
可选地,所述观察件上挡板的朝向所述内层壶体的表面涂覆有胶粘层,所述观察件的上端与所述观察件上挡板粘接。
进一步保证观察件安装位置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烧水壶还包括电阻液位传感器,所述内层壶体的侧部设置有电阻液位传感器安装孔,所述电阻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阻液位传感器安装孔。
电阻液位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内层壶体内的水位是否到达最高水位线,避免内层壶体内的水位过高影响用户安全。
可选地,所述烧水壶还包括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设置于所述底座内。
称重模块能够检测到内层壶体内的水量是否达到最大重量,从而能够检测内层壶体内的水位是否到达最高水位线,避免内层壶体内的水位过高影响用户安全。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互相连接的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之间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称重模块设置于所述上底座且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内层壶体设置于所述上底座。
称重模块位于安装腔内,能够对称重模块进行防尘保护;称重模块和内层壶体均设置于上底座,使得称重模块精确检测内层壶体的重量,从而使得称重模块能够精确检测内层壶体内的液位。
可选地,所述连通支撑管的下端与所述内层壶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
密封件保证连通支撑管与内层壶体的密封连接,避免发生漏水而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
一种茶吧机,包括:
茶吧机机体;
上述的烧水壶,所述烧水壶的底座能够通电连接于所述茶吧机机体上。
茶吧机包括上述的烧水壶,烧水壶设置液位观察组件,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判断内层壶体内的液位高度。在向烧水壶内注水时,用户可以通过观察观察件内的液位高度来判断内层壶体内的液位高度。如此设置,当该烧水壶应用到茶吧机时,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控制烧水壶的进水量。外侧保温壶体的设置,能够对内层壶体进行保温,避免内层壶体内的水或者茶冷却较快而需要反复加热,影响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烧水壶,设置液位观察组件,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判断内层壶体内的液位高度。在向烧水壶内注水时,用户可以通过观察观察件内的液位高度来判断内层壶体内的液位高度。如此设置,当该烧水壶应用到茶吧机时,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控制烧水壶的进水量。外侧保温壶体的设置,能够对内层壶体进行保温,避免内层壶体内的水或者茶冷却较快而需要反复加热,影响用户体验。连通支撑管对观察件施加向上的支撑力,观察件上挡板对观察件施加朝向内层壶体的限位作用力,二者配合保证观察件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茶吧机,包括上述的烧水壶,用户通过观察设置在外侧保温壶体上的观察件来判断内层壶体内的液位高度,从而能够准确控制烧水壶的进水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茶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烧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烧水壶隐去外侧保温壶体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烧水壶中,对外侧保温壶体进行透视处理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观察件安装于观察件安装孔内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烧水壶隐去下底座后的示意图。
图中:
10、茶吧机机体;
1、底座;11、上底座;12、下底座;
2、内层壶体;
3、外侧保温壶体;31、观察件安装孔;311、观察件上挡板;
4、液位观察组件;41、连通支撑管;42、观察件;43、通气管;
5、真空保温腔;6、壶嘴;7、电阻液位传感器;8、称重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茶吧机是集饮水机和茶炉功能于一身的机器,相比于传统饮水机,其能够将水煮沸,还能够避免搬起桶装水的麻烦,从而备受用户青睐。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吧机,其包括茶吧机机体10和烧水壶。在茶吧机机体10的下侧设置有桶装水容置空间,用户在更换桶装水时,将空的水桶从桶装水容置空间内拿走,将新的桶装水移入桶装水容置空间内即可。
在传统饮水机更换桶装水时,需要用户搬起桶装水后,将桶装水倒置插入饮水机上端。而茶吧机更换桶装水时无需搬起桶装水,操作更为省力。
茶吧机机体10的前侧内凹,形成工作台。茶吧机机体10的前侧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和出水口,烧水壶能够放置在工作台上,烧水壶的壶盖上开设有进水口,茶吧机机体10的出水口能够自上而下向烧水壶内进水。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面板,实现对出水口的控制,从而实现对烧水壶的进水操作。
烧水壶的底座1能够通电连接于茶吧机机体10上,实现对烧水壶内的饮用水的加热和煮沸。
在茶吧机的操作面板上,用户双击取水键,对取水键进行解锁,出水口出水;待用户感知烧水壶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液位后,单击取水键,取水键进入待机状态,出水口停止出水。
由于工作台由茶吧机机体10的前侧内凹形成,在出水口出水过程中,用户无法通过俯视朝下的方式观察烧水壶内的水位,一般通过感知进水时间来判断烧水壶内的水位。但是,用户仅靠感知来判断烧水壶内的水位,容易发生判断失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烧水壶,用户能够非常方便地观察到烧水壶内的水位。
具体地,参见图2-图4,本实施例中,烧水壶包括底座1、内层壶体2、外侧保温壶体3和液位观察组件4。
内层壶体2设置于底座1上,底座1能够对内层壶体2内的饮用水或者茶水进行加热。
具体地,底座1内置加热丝,底座1通电后加热丝发热,从而对内层壶体2内的饮用水进行加热。
具体地,茶吧机的工作台上设置有底座1适配的加热盘,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能够与加热盘电连接的电插口,电插口电连接于加热盘上后,加热丝发热,从而对内层壶体2内的饮用水进行加热。
外侧保温壶体3设置于底座1上且套设于内层壶体2的外周。外侧保温壶体3能够对内层壶体2加热后的饮用水或者茶水进行保温,避免用户需要对烧水壶内的水反复加热,提升用户体验。
液位观察组件4包括通气管43、连通支撑管41和与连通支撑管41上端连通的观察件42,观察件42为透明材质,连通支撑管41的下端与内层壶体2连通,观察件42的上端设置有通气口,通气管43的一端与观察件42的通气口连通,另一端连通至内层壶体2,外侧保温壶体3上设置有观察件安装孔31,观察件安装孔31的上端设置有观察件上挡板311,观察件42安装于观察件安装孔31内且能够与观察件上挡板311的朝向内层壶体2的表面抵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观察件42为下端具有连接口的条状或者柱状结构,连通支撑管41的上端与连接口连接。通气口设置在观察件42的上端并通过通气管43连通至内层壶体2,防止水位超过观察件42的最高点后水直接外溢。
本实施例提供的烧水壶,设置液位观察组件4,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判断内层壶体2内的液位高度。具体地,在向烧水壶内注水时,用户可以通过观察观察件42内的液位高度来判断内层壶体2内的液位高度。如此设置,当该烧水壶应用到茶吧机时,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控制烧水壶的进水量。
外侧保温壶体3的设置,能够对内层壶体2进行保温,避免内层壶体2内的水或者茶冷却较快而需要反复加热,影响用户体验。
可选地,观察件上挡板311的朝向内层壶体2的表面涂覆有胶粘层,观察件42的上端与观察件上挡板311粘接,进一步保证观察件42安装位置的稳定性。优选地,胶粘层由高温胶形成,避免粘接失效。例如,选用H-400A/B-GT高温胶,其最高承受温度为500℃。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内层壶体2内的液位高度,可选地,观察件42的形状为长条形,沿观察件42的延伸方向,于观察件42上设置有刻度。
可选地,观察件42的材质为钢化玻璃。钢化玻璃为透明材质,能够承受250℃以上的温度变化,对防止热炸裂有明显的效果,安全性高。
可选地,连通支撑管41为不锈钢管。不锈钢管能够对观察件42进行辅助支撑,保证观察件42在观察件安装孔31内的安装稳定性。不锈钢管材质的连通支撑管41也能够支撑观察件42,保证观察件42安装的稳定性。
可选地,连通支撑管41的材质为食品级304不锈钢,食品级304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耐热性,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
优选地,连通支撑管41的下端与内层壶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防止二者的连接处发生漏水。连通支撑管41的上端与观察件42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密封件,防止二者的连接处发生漏水。优选地,密封件的材质为食品硅胶材质,食品硅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并具有优异的耐臭氧老化、氧老化、光老化和天候老化的性能,同时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防霉性能和高透气性能。硅橡胶比塑料耐冷耐热,在零下70摄氏度到零上250摄氏度之间特性保持不变。
可选地,连通支撑管41也可以与内层壶体2一体成型,进一步防止二者的连接处发生漏水,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内层壶体2和外侧保温壶体3之间设置有真空保温腔5;具体地,对内层壶体2和外侧保温壶体3之间的腔体进行抽真空处理,从而形成真空保温腔5,以保证烧水壶的保温效果。
具体地,外侧保温壶体3的内侧表面涂覆有热反射镀层,热反射镀层能够反射内层壶体2的热辐射,从而对内层壶体2进行保温。可选地,热反射镀层可以为镀银层。
进一步地,参见图5,为了保证观察件42安装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观察件安装孔31的上端设置有观察件上挡板311,观察件42能够与观察件上挡板311抵接。观察件上挡板311能够对观察件42施加朝向内层壶体2的作用力,避免观察件42脱离观察件安装孔31。
进一步地,烧水壶还包括壶嘴6,方便用户倾倒出内层壶体2内的水或者茶。
具体地,壶嘴6的一端与内层壶体2连通,另一端密封穿过外侧保温壶体3。壶嘴6密封穿过外侧保温壶体3,避免壶嘴6与外侧保温壶体3之间存在间隙,影响烧水壶的保温性能。
具体地,在壶嘴6穿过外侧保温壶体3的位置,于外侧保温壶体3的内外侧均设置有壶嘴密封件。可选地,壶嘴密封件为食品硅胶材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通气管43的另一端连通至壶嘴6或者直接密封穿过内层壶体2的侧壁。通气管43可以食品级软管或者不锈钢管。
具体地,向烧水壶内注水时,一般不超过烧水壶内的最高水位线;若烧水壶内的水量过多,则烧水壶内的液体沸腾后容易溅出烧水壶外,烫伤用户。
为避免烧水壶内的水量过多情况的发生,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烧水壶还包括电阻液位传感器7,内层壶体2的侧部设置有电阻液位传感器安装孔,电阻液位传感器7设置于电阻液位传感器安装孔。
具体地,电阻液位传感器7设置于内层壶体2的最高水位处。
具体地,电阻液位传感器7的原理是将液位的变化转换为电极间电阻的变化,由电阻变化反映液位情况。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电阻液位传感器7的具体型号为:亨远--100K3950-C038(120)。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其它型号的电阻液位传感器7。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阻液位传感器7设在真空保温腔11内且端部密封穿过内层壶体2,随着内层壶体2内水位的升高,电阻液位传感器7的一个电极位于水中,另一个电极位于空气中,随着液位的继续升高,两个电极之间的阻值也开始发生变化,由电阻变化反映液位情况。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电阻液位传感器7失效后,茶吧机无法提示用户需要关水,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烧水壶还包括称重模块8,称重模块8设置于底座1内。
具体地,底座1包括互相连接的上底座11和下底座12,上底座11和下底座12之间设置有安装腔,称重模块8设置于上底座11且位于安装腔内,内层壶体2设置于上底座11。
称重模块8设置在上底座11上,能够对装载在上底座11上的所有部件进行称重,当内层壶体2内的水位发生变化时,其重量也发生变化。当称重模块8检测到的重力到达最大预设值时,说明内层壶体2内的水位达到最高水位线。具体地,重力的最大预设值为上底座11的重量、装载在上底座11上所有部件的净重及内层壶体2的最大容水重量之和。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称重模块8为hx711称重模块,HX711是一款专为高精度电子秤而设计的24位A/D转换器芯片,hx711称重模块基于hx711芯片设计,价格低廉。具体地,将HX711芯片与控制板通信连接,控制板获取HX711芯片输出的AD值,即可将该AD值转化为重量值。
具体地,HX711芯片的具体结构以及与控制板的通信连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详细介绍。
进一步地,烧水壶的上底座11和下底座12之间的安装腔内还设置有控制板,电阻液位传感器7和称重模块8均与控制板通信连接。
具体地,电阻液位传感器7的电连接线自真空保温腔5内穿过上底座11进入到安装腔内,与控制板电连接。
当电阻液位传感器7检测到烧水壶内的水位到达最高水位线后,电阻液位传感器7向控制板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板发出报警声音,从而提示用户需要关水。当称重模块8检测到烧水壶内的水位到达最高水位线后,称重模块8向控制板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板发出报警声音,从而提示用户需要关水。
可选地,控制板可以为设置在安装腔内的单片机板。
可选地,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内层壶体2内还设置有红外液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由红外液位传感器检测内层壶体2的液面高度,具体地,红外液位传感器设在真空保温腔5内且端部密封穿过内层壶体2,红外液位传感器朝向液面发射红外线并接收反射回的红外线,从而检测液面高度。具体地,红外液位传感器的电连接线自真空保温腔5内穿过上底座11进入到安装腔内,与控制板电连接。如此设置,充分避免烧水壶内的水位超过最高水位甚至发生溢水。
可选地,红外液位传感器的型号可选为XKC-Y26A。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其它型号的红外液位传感器。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烧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内层壶体(2),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能够对所述内层壶体(2)内的溶液进行加热;
外侧保温壶体(3),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且套设于所述内层壶体(2)的外周;
液位观察组件(4),包括通气管(43)、连通支撑管(41)和与所述连通支撑管(41)上端连通的观察件(42),所述观察件(42)为透明材质,所述连通支撑管(41)的下端与所述内层壶体(2)连通,所述观察件(42)的上端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管(43)的一端与所述观察件(42)的所述通气口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内层壶体(2),所述外侧保温壶体(3)上设置有观察件安装孔(31),所述观察件安装孔(31)的上端设置有观察件上挡板(311),所述观察件(42)安装于所述观察件安装孔(31)内且能够与所述观察件上挡板(311)的朝向所述内层壶体(2)的表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壶体(2)和所述外侧保温壶体(3)之间设置有真空保温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保温壶体(3)的内侧表面涂覆有热反射镀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水壶还包括壶嘴(6),所述壶嘴(6)的一端与所述内层壶体(2)连通,另一端密封穿过所述外侧保温壶体(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件上挡板(311)的朝向所述内层壶体(2)的表面涂覆有胶粘层,所述观察件(42)的上端与所述观察件上挡板(311)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水壶还包括电阻液位传感器(7),所述内层壶体(2)的侧部设置有电阻液位传感器安装孔,所述电阻液位传感器(7)设置于所述电阻液位传感器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水壶还包括称重模块(8),所述称重模块(8)设置于所述底座(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互相连接的上底座(11)和下底座(12),所述上底座(11)和所述下底座(12)之间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称重模块(8)设置于所述上底座(11)且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内层壶体(2)设置于所述上底座(11)。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支撑管(41)的下端与所述内层壶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
10.一种茶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茶吧机机体(10);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烧水壶,所述烧水壶的底座(1)能够通电连接于所述茶吧机机体(10)上。
CN202222005668.8U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烧水壶及茶吧机 Active CN218419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5668.8U CN218419418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烧水壶及茶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5668.8U CN218419418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烧水壶及茶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9418U true CN218419418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91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05668.8U Active CN218419418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烧水壶及茶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9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1204B (zh) 家用器件的蒸发器的运行
CN109744880A (zh) 自动泡茶装置
CN218419418U (zh) 一种烧水壶及茶吧机
CN204670907U (zh) 一种电蒸箱
GB2442066A (en) Water heater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CN205107340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101467832B (zh) 液体容器
CN105078237B (zh) 饮水机及具有其的饮水机组件
CN201131637Y (zh) 节能饮水机
JP3666436B2 (ja) 電気湯沸かし器
CN219318660U (zh) 一种具有双温度传感器的开水器
CN217610573U (zh) 烹饪器具
CN213308960U (zh) 一种全玻璃接触食品的加热装置
CN214387157U (zh) 养生壶
JP3708850B2 (ja) 飲料抽出機用の保温容器
CN209739791U (zh) 一种具有存放添加功能的安梨汁饮料容器
CN216916766U (zh) 一种具有温控效果的石墨烯浆料存储罐
CN216724268U (zh) 一种水位自动提示暖水瓶
CN211704246U (zh) 采用远红外加热的电饭煲
CN208425931U (zh) 电水壶
CN217013560U (zh) 一种养生机
CN220713649U (zh) 一种调奶器的有水检测结构
CN213248424U (zh) 一种蒸汽加热的液体加热器
CN212339617U (zh) 一种增容电热水器
CN218279046U (zh) 一种茶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