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4683U - 一种张膜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张膜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4683U
CN218414683U CN202222696524.1U CN202222696524U CN218414683U CN 218414683 U CN218414683 U CN 218414683U CN 202222696524 U CN202222696524 U CN 202222696524U CN 218414683 U CN218414683 U CN 218414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rm
negative pressure
arm
vacuum runne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65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梁藨
李逢
黄伟
杨友键
杨林芝
聂茂忠
张洁
蒋利苏
杨彪
张大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KSE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KSE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KSE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KSE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65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4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4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4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张膜机构,真空流道固定盘上开设有弧形槽,真空流道旋转盘安装在真空流道固定盘上,且弧形槽与真空流道旋转盘的底部形成负压腔体,固定轴的顶部穿过真空流道固定盘和真空流道旋转盘,且固定轴的顶部安装有凸轮,真空流道旋转盘上成对安装有若干活动夹臂,活动夹臂上开设有负压通道,当活动夹臂旋转到负压腔体上方时,负压通道与负压腔体连通,且活动夹臂上设置有折弯臂,折弯臂上设置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始终与凸轮的外缘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真空流道旋转盘的转动,实现了活动夹臂的开合,还实现了负压通道与抽真空设备的连通,进而实现了活动夹臂对膜片的吸附、张开和脱膜。

Description

一种张膜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状壳体的外膜套膜,特别是一种张膜机构。
背景技术
在外包装中,柱状壳体的使用率较高,而为了保护柱状壳体,通常在柱状壳体的外面套上一层保护膜,比如电池的生产包装。
而随着新能源的普及,电池的使用率得到了大幅的提高,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近几年电池的使用量呈现倍增状态,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的生产又以宁德时代、比亚迪和特斯拉为主,而特斯拉和宁德时代主要生产的是柱状电池,因此柱状电池的生产则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而在柱状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在电池的外表面套上一层绝缘膜,该绝缘膜通常采用PVC材质制成,而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生产,电池的套膜则需要自动化的生产才能保证电池的生产效率。
电池套膜为电池生产技术中的一道工序,经过检索发现,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套膜装置和套膜系统(CN110190292B),该专利将固定轴的顶部掏空,让其成为抽气通道的一部分,从而使得固定轴的顶部为薄壁结构,因此固定轴的结构强度受到影响,而且固定轴的加工难度也增加,而且该专利中采用两个真空吸盘,且分别随着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开合,从而使得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张膜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张膜机构,包括固定轴、相对固定轴固定的真空流道固定盘、相对固定轴旋转的真空流道旋转盘,真空流道固定盘上开设有弧形槽,真空流道旋转盘安装在真空流道固定盘上,且弧形槽与真空流道旋转盘的底部形成负压腔体,固定轴的顶部穿过真空流道固定盘和真空流道旋转盘,且固定轴的顶部安装有凸轮,真空流道旋转盘上成对安装有若干活动夹臂,活动夹臂上开设有负压通道,当活动夹臂旋转到负压腔体上方时,负压通道与负压腔体连通,且活动夹臂上设置有折弯臂,折弯臂上设置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始终与凸轮的外缘接触,活动夹臂绕凸轮旋转一周,活动夹臂完成一次开合。
可选的,活动夹臂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以真空流道固定盘旋转方向为前,第一夹臂位于第二夹臂的前侧,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靠近凸轮的一端为旋转端,旋转端可转动的安装在真空流道旋转盘上,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均开设有负压通道,当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位于负压腔体上方时,负压通道与负压腔体连通,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远离凸轮的第一段设置有复位弹簧,第一夹臂上靠近凸轮的一端设置有一向后弯折的折弯臂,滚动轴承、轴杆和固定轴呈三角形分布。
可选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旋转端均开设有轴孔,轴孔内安装有轴杆,真空流道旋转盘上成对开设有若干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螺纹通孔,轴杆的底部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且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底部与真空流道旋转盘的顶部贴合,轴杆上设置有通气通道,当轴杆位于负压腔体上方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的负压通道通过对应轴杆的通气通道连通。
可选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旋转端均开设有齿牙,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通过齿牙啮合。
可选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夹持面上均开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槽底开设有若干与对应负压通道连通的进气孔。
可选的,轴杆为两头大中间小,在轴杆的底部开设有外螺纹,轴杆顶部与轴孔配合,轴杆的中部开设有通气通道的进气口。
可选的,固定轴上套装有可转动的轴承套,真空流道旋转盘安装在轴承套的顶部。
可选的,真空流道固定盘固定在底盘座的顶部,固定轴和轴承套均位于底盘座的腔体内。
可选的,轴承套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轴承,轴承套装在固定轴上。
可选的,轴承套的外圆周上套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通过齿轮传动与驱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张膜机构,通过真空流道旋转盘的转动,实现了活动夹臂的开合,而且在真空流道旋转盘转动过程中,还实现了负压通道与抽真空设备的连通,进而实现了活动夹臂对膜片的吸附、张开和脱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3 为活动夹臂的安装示意图;
图4 为真空流道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活动夹臂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 为活动夹臂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 为第二夹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8 为第二夹臂的剖视示意图;
图9 为弧形槽、通气通道、负压通道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701-固定轴,702-从动齿轮,703-轴承套,704-轴承,705-底盘座,706-带料盘,707-真空流道固定盘,708-真空流道旋转盘,709-凸轮,710-活动夹臂,711-胀紧套,712第一夹臂,713-第二夹臂,714-折弯臂,715-轴杆,716-复位弹簧,717-滚动轴承,718-轴孔,719-齿牙,720-负压通道,721-弧形凹槽,722-螺纹通孔,723-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张膜机构,包括固定轴701、相对固定轴701固定的真空流道固定盘707、相对固定轴701旋转的真空流道旋转盘708,如图4所示,真空流道固定盘707上开设有弧形槽723,真空流道旋转盘708安装在真空流道固定盘707上,且弧形槽723与真空流道旋转盘708的底部形成负压腔体,固定轴701的顶部穿过真空流道固定盘707和真空流道旋转盘708,且固定轴701的顶部安装有凸轮709,在本实施例中,凸轮709可拆卸安装在固定轴701上,优选的,凸轮709通过胀紧套711安装在固定轴701上,也就是说,在凸轮709的中部开设有台阶通孔,台阶通孔的小孔与固定轴701配合,而台阶通孔的大孔与固定轴701之间形成环形凹槽,而胀紧套711则安装在环形凹槽内,当胀紧套安装在环形凹槽内后,最后再用胀紧螺钉锁紧,从而实现凸轮709与固定轴701的稳固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真空流道旋转盘708上成对安装有若干活动夹臂710,活动夹臂710上开设有负压通道720,当活动夹臂710旋转到负压腔体上方时,负压通道720与负压腔体连通,且活动夹臂710上设置有折弯臂714,折弯臂714上设置有滚动轴承717,滚动轴承717始终与凸轮709的外缘接触,活动夹臂710绕凸轮709旋转一周,活动夹臂710完成一次开合,优选的,弧形槽723为半圆弧槽,也就是说,当真空流道旋转盘708在旋转过程中,活动夹臂710做圆周转动时,有半程即180°圆周上是具有吸附能力的,此时活动夹臂710将膜片吸附并将电磁外膜张开,而另外半程不具有吸附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活动夹臂710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以真空流道固定盘707旋转方向为前,如图3所示,第一夹臂712位于第二夹臂713的前侧,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靠近凸轮709的一端为旋转端,旋转端可转动的安装在真空流道旋转盘708上,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上均开设有负压通道720,当第一夹臂712与第二夹臂713位于负压腔体上方时,负压通道720与负压腔体连通,由于弧形槽723是与抽真空设备连接的,优选的,在弧形槽723的槽底开设有与抽真空设备管道连接的通孔,抽真空设备抽气,此时负压腔体内则具有负压,当负压通道720与负压腔体连通后,从而使得负压通道720内也具有负压,因此,则在负压通道720的进气口产生吸附力,而膜片则在该吸附力的作用下被吸附。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上远离凸轮709的第一段设置有复位弹簧716,第一夹臂712上靠近凸轮709的一端设置有一向后弯折的折弯臂714,滚动轴承717、轴杆715和固定轴701呈三角形分布,当真空流道旋转盘708转动时,此时活动夹臂710则随着真空流道旋转盘708转动,由于凸轮709是固定不动的,活动夹臂710在旋转过程中,滚动轴承717始终与凸轮709的外缘接触,而由于凸轮709外缘的轨迹会发生改变,因此滚动轴承717的运动轨迹则随着凸轮709外缘的轨迹改变而改变,而当滚动轴承717位于凸轮709的最近端时,即滚动轴承717与固定轴701之间的间距最小,此时,凸轮709通过滚动轴承717、折弯臂714对第一夹臂712施加的外力小于复位弹簧716的拉力,因此,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在复位弹簧716的作用下闭合,此时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处于夹紧状态,当滚动轴承717位于凸轮709的最远端时,即滚动轴承717与固定轴701之间的间距最大,此时,凸轮709通过滚动轴承717、折弯臂714对第一夹臂712施加的外力大于复位弹簧716的拉力,因此,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在复位弹簧716的作用下开合到最大间距,此时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处于完全开合状态,而膜片则被完全张开,进一步的,凸轮709的外缘由若干个圆弧段组成,其中,凸轮709的最远端则为最远圆弧,而凸轮709的最近端则为最近圆弧,最远圆弧的前端则通过一半径逐渐缩小的渐变弧与最近圆弧的后端连接,而最近圆弧的前端则通过一半径逐渐增大的过渡弧与最远圆弧的前端连接,也就是说,当滚动轴承717在最远圆弧上移动时,此时活动夹臂710处于张开状态,此时膜片张开,而当滚动轴承717在最近圆弧上移动时,活动夹臂710处于夹紧状态,而当滚动轴承717在渐变弧上移动时,此时活动夹臂710则从张开状态到夹紧状态过渡,而滚动轴承717在过渡弧上移动时,活动夹臂710则逐渐张开,即从夹紧状态逐渐往张开状态过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的旋转端均开设有轴孔718,轴孔718内安装有轴杆715,真空流道旋转盘708上成对开设有若干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螺纹通孔722,轴杆715的底部与螺纹通孔722螺纹连接,且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的底部与真空流道旋转盘708的顶部贴合,轴杆715上设置有通气通道,当轴杆715位于负压腔体上方时,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上的负压通道720通过对应轴杆715的通气通道连通,进一步的,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的旋转端均开设有齿牙719,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通过齿牙719啮合,因此当第一夹臂712受外力后,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则相向或背向转动,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轴杆715为两头大中间小,在轴杆715的底部开设有外螺纹,轴杆715顶部与轴孔718配合,轴杆715的中部开设有通气通道的进气口,因此,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则绕对应的轴杆715转动,而轴杆715不动,而当轴杆715锁紧后,轴杆715的顶部则将对应的轴孔718密封,同时,第一夹臂712的底部和第二夹臂713底部则在轴杆715的锁紧力下与真空流道旋转盘708贴合,因此,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上的轴孔718则形成了较为密封的腔体,而当轴杆715移动到负压腔体上方时,负压腔体、通气通道、负压通道720则形成连通的负压气道,此时则能够吸住膜片,而在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张开时,膜片则能够被张开,进一步的,第一夹臂712和第二夹臂713的夹持面上均开设有弧形凹槽721,弧形凹槽721的槽底开设有若干与对应负压通道720连通的进气孔,由于弧形凹槽721的存在,在膜片张开时,能够形成一个接近为圆的结构,因而便于将膜片套在圆柱状的锌壳上。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轴701上套装有可转动的轴承套703,真空流道旋转盘708安装在轴承套703的顶部,进一步的,真空流道固定盘707固定在底盘座705的顶部,固定轴701和轴承套703均位于底盘座705的腔体内,轴承套703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轴承704,轴承套703装在固定轴701上,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套703的外圆周上套装有从动齿轮702,从动齿轮702通过齿轮传动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动力通过齿轮传动到轴承套703上,轴承套703则开始转动,进而使得真空流道旋转盘708转动,而活动夹臂710则随着真空流道旋转盘708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滚动轴承717沿着凸轮709的外缘轨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传动将动力传动到从动齿轮702上,然后使得轴承套703转动,进而使得真空流道旋转盘708转动,而活动夹臂710则随着真空流道旋转盘708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滚动轴承717沿着凸轮709的外缘轨迹转动,当滚动轴承717在最远圆弧上移动时,此时活动夹臂710处于张开状态,此时膜片张开,而当滚动轴承717在最近圆弧上移动时,活动夹臂710处于夹紧状态,而当滚动轴承717在渐变弧上移动时,此时活动夹臂710则从张开状态到夹紧状态过渡,而滚动轴承717在过渡弧上移动时,活动夹臂710则逐渐张开,即从夹紧状态逐渐往张开状态过渡,而当轴杆715移动到负压腔体上方时,活动夹臂710则具有吸附力,活动夹臂710则能够吸附住膜片,而当活动夹臂710逐渐张开时,膜片也逐渐张开,而当滚动轴承717移动的最远圆弧时,此时膜片则处于完全张开状态。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张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轴、相对固定轴固定的真空流道固定盘、相对固定轴旋转的真空流道旋转盘,所述真空流道固定盘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真空流道旋转盘安装在所述真空流道固定盘上,且所述弧形槽与所述真空流道旋转盘的底部形成负压腔体,所述固定轴的顶部穿过所述真空流道固定盘和所述真空流道旋转盘,且所述固定轴的顶部安装有凸轮,所述真空流道旋转盘上成对安装有若干活动夹臂,所述活动夹臂上开设有负压通道,当所述活动夹臂旋转到所述负压腔体上方时,所述负压通道与负压腔体连通,且所述活动夹臂上设置有折弯臂,所述折弯臂上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始终与所述凸轮的外缘接触,所述活动夹臂绕所述凸轮旋转一周,所述活动夹臂完成一次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臂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以所述真空流道固定盘旋转方向为前,所述第一夹臂位于所述第二夹臂的前侧,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靠近所述凸轮的一端为旋转端,所述旋转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真空流道旋转盘上,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上均开设有负压通道,当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位于所述负压腔体上方时,所述负压通道与所述负压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上远离所述凸轮的第一段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夹臂上靠近凸轮的一端设置有一向后弯折的所述折弯臂,所述滚动轴承、轴杆和固定轴呈三角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张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旋转端均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安装有轴杆,所述真空流道旋转盘上成对开设有若干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螺纹通孔,所述轴杆的底部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底部与所述真空流道旋转盘的顶部贴合,所述轴杆上设置有通气通道,当所述轴杆位于所述负压腔体上方时,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上的负压通道通过对应所述轴杆的通气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张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旋转端均开设有齿牙,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齿牙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张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夹持面上均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槽底开设有若干与对应所述负压通道连通的进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张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为两头大中间小,在轴杆的底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轴杆顶部与所述轴孔配合,所述轴杆的中部开设有所述通气通道的进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张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上套装有可转动的轴承套,所述真空流道旋转盘安装在所述轴承套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张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流道固定盘固定在底盘座的顶部,所述固定轴和所述轴承套均位于所述底盘座的腔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张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张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的外圆周上套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齿轮传动与驱动装置连接。
CN202222696524.1U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张膜机构 Active CN218414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6524.1U CN218414683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张膜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6524.1U CN218414683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张膜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4683U true CN218414683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6524.1U Active CN218414683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张膜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4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14683U (zh) 一种张膜机构
CN111600981A (zh) 一种齿轮齿条联动式夹持机构及手机支架
CN115320936B (zh) 一种套膜装置
CN115593708A (zh) 一种连续套膜装置
CN218477731U (zh) 一种套膜机构
CN210743988U (zh) 一种防止锂电池包装膜冲壳变形装置
CN218602482U (zh) 一种膜片移送套膜装置
CN210978709U (zh) 一种蝶阀开启手操机构
CN210055759U (zh) 一种用于厨电的锁紧结构
CN210980294U (zh) 一种侧开合式进风结构及空调及空调
CN219886168U (zh) 一种pvd真空离子镀膜机
CN218806981U (zh) 一种壳体套膜生产线
CN218477724U (zh) 一种吸膜转运机构
CN207368773U (zh) 不锈钢套单边铆压结构
CN207275917U (zh) 一种用于pvc薄膜收卷架的收卷辊总成
CN218085594U (zh) 一种电动机生产组件运送车
CN220828485U (zh) 一种放大器节能装置
CN218986223U (zh) 麦克纳姆轮装置和机器人
CN218196568U (zh) 一种便于角度调节的注塑用机械手
CN214226111U (zh) 一种基于nb通讯自发电节能水表
CN115649560A (zh) 一种连续套膜生产线
CN115339695B (zh) 一种膜移送装置
CN213859229U (zh) 一种齿轮放置架
CN218839940U (zh) 一种吸膜旋转盘
CN215441786U (zh) 一种钢坝闸门锁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