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8399U - 差速器壳体及差速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差速器壳体及差速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8399U
CN218408399U CN202222729020.5U CN202222729020U CN218408399U CN 218408399 U CN218408399 U CN 218408399U CN 202222729020 U CN202222729020 U CN 202222729020U CN 218408399 U CN218408399 U CN 218408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differential
case
flange plat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290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帅
邹国军
夏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290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8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8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8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及差速器及车辆,包括,用于安装被动齿圈的第一半壳,第一半壳包括本体和法兰盘;本体具有第一内腔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一轴承安装体;法兰盘同轴设置于本体的外围,并且具有多个环绕圆心排布的安装孔,法兰盘背离第一轴承安装体的一面为安装面;法兰盘的外轮廓上相间排布有若干凸出部和凹陷部,凸出部和凹陷部之间弧形过渡。如此设置,凹凸相间结构相较于圆形结构,可以增大法兰盘的周表面积,第一半壳做高速旋转时,可以让更多的润滑油附着,以提高润滑效果;此外,凹凸相间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带动润滑油,将更多的润滑油甩入油道,以达到更优的润滑效果。

Description

差速器壳体及差速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速器壳体及差速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在转弯时,由于内侧车轮和外侧车轮的转弯半径不同,需使外侧车轮的转速高于内侧车轮的转速,差速器是车辆驱动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以满足两边车轮尽可以能以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小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差速器差速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电子差速和机械差速,就目前来说,仍以机械差速方式为主。
相关技术中,差速器主要包括壳体,以及啮合于壳体中的半轴齿轮、行星齿轮等结构;其中,壳体包括互相拼接的左差壳和右差壳,其中,左差壳用于固定被动齿圈,车辆行驶时,动力通过发动机或则电机传输到车桥中,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圈转动,壳体随之转动,行星齿轮带动半轴齿轮转动。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左差壳作为连接被动齿圈的结构,不仅对轴向支撑刚性有较高的要求,对于甩油效果以及转动惯量也有一定要求,现有的左差壳,外轮廓通常为圆形,润滑油的附着性比较差,只能靠被动齿圈的齿面将油带动并润滑,在爬坡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润滑不足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及差速器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差速器的壳体甩油效果差,润滑不足的缺陷,实现增加甩油量,让更多的润滑油进入油道,提高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包括,用于安装被动齿圈的第一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包括本体和法兰盘;
所述本体具有第一内腔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一轴承安装体;
所述法兰盘同轴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围,并且具有多个环绕圆心排布的安装孔,所述法兰盘背离第一轴承安装体的一面为安装面;
所述法兰盘的外轮廓上相间排布有若干凸出部和凹陷部,所述凸出部与凹陷部的外侧面为弧面,并且连接处弧形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壳体,所述本体与法兰盘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第一半壳背离安装面的一侧,并且环绕第一半壳的轴线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壳体,所述安装孔背离安装面一端的外围凸出设置有安装孔凸台,所述加强筋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孔凸台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壳体,所述加强筋端面一端位于所述安装孔凸台的边缘处,并且所述加强筋远离本体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安装孔凸台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壳体,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凸出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壳体,所述本体上靠近安装面的位置凸出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止口,所述安装止口与所述法兰盘之间形成台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壳体,所述第一半壳背离安装面的一端上设置有减重槽,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减重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壳体,还包括第二半壳,所述第二半壳具有第二内腔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轴承安装体,当所述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拼接后,所述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合围成完整的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包括被动齿圈、两个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壳体;所述被动齿圈固定连接于安装面上;所述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位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内,并且所述行星齿轮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均啮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差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速器壳体及差速器及车辆,通过将法兰盘的外轮廓设置为凹凸相间的结构,相较于圆形结构,可以增大法兰盘的周表面积,第一半壳做高速旋转时,可以让更多的润滑油附着,以提高润滑效果;此外,凹凸相间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带动润滑油,将更多的润滑油甩入油道,以达到更优的润滑效果;同时,可以减小第一半壳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第一半壳高速转动时的转动惯量,减少能量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半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半壳;10、本体;100、安装止口;11、法兰盘;110、安装孔;111、凸出部;112、凹陷部;12、第一内腔;13、第一螺栓孔;2、第二半壳;20、第二内腔;21、第二螺栓孔;3、第一轴承安装体;30、第一轴孔;4、安装面;5、减重槽;6、加强筋;7、安装孔凸台;8、第二轴承安装体;80、第二轴孔;9、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进行提供的差速器壳体,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车辆在转弯时,差速器可以使车辆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以使两边车轮做不等距行驶,差速器壳体是差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左差壳和右差壳,其中,左差壳用于安装被动齿圈,车辆行驶时,动力通过主动齿轮传递给被动齿圈,带动被动齿圈转动,差速器壳体随之转动,行星齿轮带动半轴齿轮转动,由此,左差壳作为连接被动齿轮的结构,不仅对刚性有较高要求,对于甩油效果也有一定的要求,而现有技术中,左差壳的外轮廓通常为圆形,润滑油附着效果较差,只能靠被齿齿面将油带动并润滑,在爬坡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润滑不足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壳体,以增加甩油量,让更多的润滑油进入油道,提高润滑效果。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壳体。
参照图1和图2,差速器壳体包括互相拼接的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第一半壳1用于安装被动齿圈,其主要包括本体10和法兰盘11;其中,本体10具有第一内腔12并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一轴承安装体3,用于和轴承相连接;法兰盘11同轴设置于本体10的外围,并且具有多个环绕中心排布的安装孔110,为了提高连接强度,本体10与法兰盘11一体铸造形成;法兰盘11背离第一轴承安装体3的一面为安装面4,用来安装被动齿圈。法兰盘11的外轮廓上相间排布有若干凸出部111和凹陷部112,凸出部111以及凹陷部112的外侧面均为平滑的弧面,且二者的连接处弧形过渡。为了保证第一半壳1转动的平稳性,凸出部111和凹陷部112以法兰盘11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排布。
通过将法兰盘11的外轮廓设计为凹凸相间的形状,可以增大法兰盘11的周表面积,车辆在行驶时,发动机或则电机输送到车轿中,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圈转动,差速器外壳随被动齿圈高速旋转,第一半壳1做高速旋转时,可以让更多的润滑油附着,以提高润滑效果;此外,凹凸相间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带动润滑油,将更多的润滑油甩入油道,以达到更优的润滑效果;同时,凹凸相间结构相较于圆形结构,可以减小第一半壳1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第一半壳1高速转动时的转动惯量,减少能量的损失。
第一内腔12呈台阶状,主要用于为第一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提供啮合空间;第一轴承安装体3上同轴开设有第一轴孔30,第一轴孔30与第一内腔12相连通,用于供第一转轴穿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内腔12中的第一半轴齿轮连接。本体10上靠近安装面4的位置凸出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止口100,安装止口100与法兰盘11之间形成台阶,在安装被动齿圈时,首先将被动齿圈套设到安装止口100上,然后推动被动齿圈与安装面4相贴合,便于对被动齿圈进行定位安装。
参照图2和图3,本体10背离安装面4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的减重槽5;以进一步减小第一半壳1整体的重量,从而进一步降转动惯量,减少能量损失,同时减小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之间的重量差,保持中心稳定,提高动平衡。本体10与法兰盘11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6,以提高第一半壳10的轴向支撑刚性,具体的,加强筋6呈板状,并且环绕本体10的轴线排布,加强筋6的侧边与减重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延伸至法兰盘11上,从而提高第一半壳1整体的轴向支撑强度。具体的,加强筋6与本体10以及法兰盘11焊接固定,为了便于连接,可以在减重槽5的内壁上设置若干环状的台阶,为加强筋6提供焊接位置。
安装孔110为螺纹孔并且位于凸出部111上,被动齿圈与法兰盘1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孔110背离安装面4一端的外围凸出设置有安装孔凸台7,以提高连接强度,具体的,安装孔凸台7与法兰盘11可以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连接强度,安装孔凸台7与法兰盘11一体铸造成型。加强筋6的端部与安装孔凸台7固定连接,以实现刚性的连接效果,进一步提高轴向支撑刚性,降低的加强筋6的应力,提高了安全系数。加强筋6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孔凸台7的边缘处,并且加强筋6远离本体10的一侧凸出与安装孔凸台的表面,使用螺栓固定被动齿圈与法兰盘11后,加强筋6的端部抵接在螺栓头的圆弧面处,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螺栓径向滑移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传动系统的稳定性。
参照图2,第二半壳2具有第二内腔20并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轴承安装体8,第二内腔20呈台阶状,主要用于为第二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提供啮合空间;第二轴承安装体8上同轴开设有第二轴孔80,第二轴孔80与第二内腔20相连通,用于供第二转轴穿过,第二转轴与第二内腔20中的第二半轴齿轮连接。
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拼接完成后,第一内腔12和第二内腔20围合成一个完整的腔体;具体的,在第一半壳1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13,第二半壳2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21,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对接后,第一螺栓孔13和第二螺栓孔21对应,并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差速器壳体上设置有若干装配孔9,便于安装行星齿轮,具体的,可以根据所需行星齿轮的数量确定装配孔9的数量,例如,当需要两个行星齿轮时,采用一字轴进行连接,相应的,装配孔9对称设置有两个;当需要四个行星齿轮时,可以采用十字轴连接,相应的,装配孔9有四个,并且两两相对。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速器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差速器与上文描述的差速器壳体可相互对应参照。
一种差速器,包括被动齿圈、两个半轴齿轮、行星齿轮,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外壳;被动齿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安装面4上;两个半轴齿轮,位于第一内腔12中的为第一半轴齿轮,位于第二内腔20中的为第二半轴齿轮,第一转轴穿过第一轴孔30与第一半轴齿轮连接,第二转轴穿过第二轴孔80与第二半轴齿轮连接。
行星齿轮通过一字轴或十字轴安装在壳体内,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所需行星齿轮的数量进行选择,例如,当采用两个行星齿轮时,两个行星齿轮通过一字轴安装在差速器外壳内,当采用四个行星齿轮时,四个行星齿轮采用十字轴安装在差速器外壳内。每个行星齿轮与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均啮合。
车辆在行驶时,动力通过发动机或则电机输送到车轿中,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圈转动,差速器外壳随被动齿圈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行星齿轮转动公转,将动力传递给两个半轴齿轮,车辆两侧的车轮同速运转。当车辆转弯时,行星齿轮在公转的同时自转,使两个半轴齿轮以不同的速度运转,以满足两边车轮以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差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车辆在行驶时,动力通过发动机或则电机输送到车轿中,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圈转动,差速器外壳随被动齿圈同步转动,通过将法兰盘11的外轮廓设计为凹凸相间的形状,可以增大法兰盘11的周表面积,第一半壳1做高速旋转时,可以使更多的润滑油附着,以提高润滑效果;此外,凹凸相间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带动润滑油,将更多的润滑油甩入油道,以达到更优的润滑效果;同时,凹凸相间结构相较于圆形结构,可以减小第一半壳1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第一半壳1高速转动时的转动惯量,减少能量的损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被动齿圈的第一半壳(1),所述第一半壳(1)包括本体(10)和法兰盘(11);
所述本体(10)具有第一内腔(12)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一轴承安装体(3);
所述法兰盘(11)同轴设置于所述本体(10)的外围,并且具有多个环绕圆心排布的安装孔(110),所述法兰盘(11)背离第一轴承安装体(3)的一面为安装面(4);
所述法兰盘(11)的外轮廓上相间排布有若干凸出部(111)和凹陷部(112),所述凸出部(111)与凹陷部(112)的外侧面为弧面,并且连接处弧形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与法兰盘(11)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位于第一半壳(1)背离安装面(4)的一侧,并且环绕第一半壳(1)的轴线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10)背离安装面(4)一端的外围凸出设置有安装孔凸台(7),所述加强筋(6)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孔凸台(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6)一端位于所述安装孔凸台(7)的边缘处,并且所述加强筋(6)远离本体(10)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安装孔凸台(7)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10)设置于所述凸出部(1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上靠近安装面(4)的位置凸出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止口(100),所述安装止口(100)与所述法兰盘(11)之间形成台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1)背离安装面(4)的一端上设置有减重槽(5),所述加强筋(6)位于所述减重槽(5)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半壳(2),所述第二半壳(2)具有第二内腔(20)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轴承安装体(8),当所述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拼接后,所述第一内腔(12)与第二内腔(20)合围成完整的腔体。
9.一种差速器,包括被动齿圈、两个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壳体;所述被动齿圈固定连接于安装面(4)上;所述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位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内,并且所述行星齿轮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均啮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差速器。
CN202222729020.5U 2022-10-17 2022-10-17 差速器壳体及差速器及车辆 Active CN218408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9020.5U CN218408399U (zh) 2022-10-17 2022-10-17 差速器壳体及差速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9020.5U CN218408399U (zh) 2022-10-17 2022-10-17 差速器壳体及差速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8399U true CN218408399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3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29020.5U Active CN218408399U (zh) 2022-10-17 2022-10-17 差速器壳体及差速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8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40103B2 (en) In-wheel motor drive device
US7291083B2 (en) Inter-axle differential assembly
EP2678182B1 (en) Wheel frame, assembly and method
CN205331352U (zh) 直齿圆柱齿轮差速器
JP2002154343A (ja) 前後輪駆動車両の動力伝達機構
WO2018025550A1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と車輪の連結構造
JP2018128078A (ja) 伝動装置
CN111075891A (zh) 偏心式摆线针轮减速器
US6889572B2 (en) Power-split angular gear
CN218408399U (zh) 差速器壳体及差速器及车辆
JP4847968B2 (ja) 溶接された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ケースを備えた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アッセンブリ
JP4647683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カップリング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舶用スラスタ装置
US11529864B2 (en) Drive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AU2020101486A4 (en) Gear nutation reducer and method
US10865852B2 (en) Powertrain with cycloidal mechanism having reinforced contact surfaces
CN112762146A (zh) 一种行星减速传动的电动驱动轮
CN218112251U (zh) 一种差速结构的转向驱动桥
CN216975699U (zh) 差速器总成和车辆
CN220015979U (zh) 一种差速器安装连接结构及工程机械
CN211951340U (zh) 一种偏心式摆线针轮减速器
CN220221046U (zh) 一种轮边电机
CN215990459U (zh) 一体化外转子轮毂减速电机
CN215334262U (zh) 高支撑刚性的差速器
CN220168486U (zh) 一种带人字轴的轴间差速器壳总成
CN210971080U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