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4366U - 送粉器 - Google Patents

送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4366U
CN218404366U CN202123173301.9U CN202123173301U CN218404366U CN 218404366 U CN218404366 U CN 218404366U CN 202123173301 U CN202123173301 U CN 202123173301U CN 218404366 U CN218404366 U CN 218404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feeding channel
powder feeding
channel
gu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733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佳霖
李志民
周建桥
秦松
王振新
张倩倩
李勇
周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Metallurgy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Metallurgy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Metallurgy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Metallurgy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733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4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4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4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粉器,包括:送粉件,所述送粉件设有第一送粉通道,所述第一送粉通道具有第一进粉端;进气头,所述进气头与所述送粉件连接,所述进气头设有与所述第一送粉通道连通的送气通道,所述送气通道具有与所述第一进粉端连通的出气端;贮粉件,所述贮粉件与所述送粉件连接,所述贮粉件设有贮粉腔以及与所述贮粉腔连通的第二送粉通道,所述第一进粉端以及所述出气端均与所述第二送粉通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进粉端与所述出气端对齐。上述的送粉器结构简单,对于连续加装不同种粉末具有明显优势,清洁起来也非常便捷。

Description

送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喷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送粉器。
背景技术
在热喷涂技术领域中,大气等离子喷涂作为热喷涂技术的一种,它是使金属粉末加热到熔化或半熔化状态,然后将加热到熔化或半熔化状态的金属粉末轰击到金属表面形成涂层的重要设备,其外部具有与等离子喷枪枪嘴相连的送粉器,送粉器是否能够均匀输送粉末是涂层是否能够成功的基础。传统的送粉器大致分为三类,刮吸式送粉器、螺旋式送粉器以及转盘刮板式送粉器,由于传统的送粉器内部结构复杂,因此在连续输送不同材料粉末时必须及时反复清洁贮粉腔,既费时费力,也会造成原材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送粉器,结构简单,对于连续加装不同种粉末具有明显优势,清洁起来也非常便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送粉器,包括:送粉件,所述送粉件设有第一送粉通道,所述第一送粉通道具有第一进粉端;进气头,所述进气头与所述送粉件连接,所述进气头设有与所述第一送粉通道连通的送气通道,所述送气通道具有与所述第一进粉端连通的出气端;贮粉件,所述贮粉件与所述送粉件连接,所述贮粉件设有贮粉腔以及与所述贮粉腔连通的第二送粉通道,所述第一进粉端以及所述出气端均与所述第二送粉通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进粉端与所述出气端对齐,以使所述送粉器具有通畅的气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粉器,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在上述的送粉器中,送粉件设有第一送粉通道,进气头设有送气通道,且送气通道的出气端与第一送粉通道的第一进粉端连通,因此送气通道能够与第一送粉通道连通,又因为第一进粉端与出气端对齐,因此能够保证从进气头进入送粉器中的气体具有通畅的气道,进而从送气通道进入上述的送粉器中的气体不会产生乱流,从而实现更好的送粉效果。又由于贮粉件设有第二送粉通道,且第一进粉端以及出气端均与第二送粉通道连通,因此能够保证上述的送粉器具有通畅的送粉通道以及清洁通道,进一步提高了送粉效果,并且具有便于清洁的优点。
在送粉时,由于贮粉件与送粉件连接,贮粉件的贮粉腔与第二送粉通道连通,因此粉末能够从贮粉腔中进入到第二送粉通道内。又由于第一进粉端与出气端对齐,因此进入送粉器中的气体可以通过送气通道的出气端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的第一进粉端,进一步地进入送粉器中的气体可以从送气通道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从而第二送粉通道内的粉末能够受到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中的气体定向流动所产生的压强吸力的作用而被吸入到第一送粉通道中,从而实现送粉的目的。
当需要输送不同种类的粉末时,往往需要在输送前对上述送粉器进行清洁,在对上述的送粉器进行清洁时,只需阻断气体从第一送粉通道流出上述的送粉器,气体就会从送气通道进入到第二送粉通道内,从而可以通过进入到第二送粉通道内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吸力将第二送粉通道中所残留的粉末以及贮粉腔中所残留的粉末清理干净,因此上述的送粉器在输送不同种类的粉末时具有便于清洁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粉件还设有安装空腔,所述进气头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空腔内,所述送粉件还设有第三送粉通道,所述第三送粉通道具有第二进粉端以及第一出粉端,所述第二进粉端与所述第二送粉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粉端与所述第一送粉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头能够受控以使所述第一出粉端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气头靠近所述出气端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导向壁,所述安装空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导向壁,所述第一导向壁与所述第二导向壁间隔设置以形成第四送粉通道,所述第四送粉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粉端连通,所述第四送粉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端以及所述第一进粉端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气头具有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导向壁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出气端的一端的外侧壁上,所述安装空腔包括第一安装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连通的第二安装区域,所述第二导向壁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导向壁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的侧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区域的侧壁上具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壁上具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受控使所述第一导向壁与所述第二导向壁靠近或远离,以使所述第一出粉端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出气端的一端的外侧壁上标有刻度标记,所述第一导向壁与所述第二导向壁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刻度标记确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贮粉件具有贮粉部以及与所述贮粉部连接的第三连接部,所述贮粉腔设于所述贮粉部内,所述第二送粉通道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内,所述送粉件还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具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外侧壁具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送粉通道还设有第二出粉端,所述第二出粉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送粉通道远离所述第一进粉端的一端,所述第二出粉端可被封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气通道的中心轴线以及所述第一送粉通道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送粉通道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送粉通道位于所述送气通道以及所述第一送粉通道的上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送粉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送粉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送粉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气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贮粉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送粉件;110、第一送粉通道;111、第一进粉端;112、第二出粉端;120、安装空腔;121、第一安装区域;122、第二安装区域;1221、第二导向壁;130、第三送粉通道;131、第二进粉端;132、第一出粉端;140、安装孔;
200、进气头;210、送气通道;211、出气端;220、第一导向壁;230、第一连接部;231、刻度标记;240、第二连接部;
300、贮粉件;310、贮粉部;311、贮粉腔;320、第三连接部;321、第二送粉通道;
400、第四送粉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送粉器,包括:送粉件100、进气头200以及贮粉件300。
具体地,送粉件100设有第一送粉通道110,第一送粉通道110具有第一进粉端111。
进一步地,进气头200与送粉件100连接,进气头200设有与第一送粉通道110连通的送气通道210,送气通道210具有与第一进粉端111连通的出气端211。
更进一步地,贮粉件300与送粉件100连接,贮粉件300设有贮粉腔311以及与贮粉腔311连通的第二送粉通道321,第一进粉端111以及出气端211均与第二送粉通道321连通;
其中,第一进粉端111与出气端211对齐。
在上述的送粉器中,送粉件100设有第一送粉通道110,进气头200设有送气通道210,且送气通道210的出气端211与第一送粉通道110的第一进粉端111连通,因此送气通道210能够与第一送粉通道110连通,又因为第一进粉端111与出气端211对齐,因此能够保证从进气头200进入送粉器中的气体具有通畅的气道,进而从送气通道210进入上述的送粉器中的气体不会产生乱流,从而实现更好的送粉效果。又由于贮粉件300设有第二送粉通道321,且第一进粉端111以及出气端211均与第二送粉通道321连通,因此能够保证上述的送粉器具有通畅的送粉通道以及清洁通道,进一步提高了送粉效果,并且具有便于清洁的优点。
在送粉时,由于贮粉件300与送粉件100连接,贮粉件300的贮粉腔311与第二送粉通道321连通,因此粉末能够从贮粉腔311中进入到第二送粉通道321内。又由于第一进粉端111与出气端211对齐,因此进入送粉器中的气体可以通过送气通道210的出气端211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的第一进粉端111,进一步地进入送粉器中的气体可以从送气通道210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从而第二送粉通道321内的粉末能够受到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中的气体定向流动所产生的压强吸力的作用而被吸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中,从而实现送粉的目的。
当需要输送不同种类的粉末时,往往需要在输送前对上述送粉器进行清洁,在对上述的送粉器进行清洁时,只需阻断气体从第一送粉通道110流出上述的送粉器,气体就会从送气通道210进入到第二送粉通道321内,从而可以通过进入到第二送粉通道321内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吸力将第二送粉通道321中所残留的粉末以及贮粉腔311中所残留的粉末清理干净,因此上述的送粉器在输送不同种类的粉末时具有便于清洁的优点。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送粉件100还设有安装空腔120,进气头200可活动地穿设于安装空腔120内,送粉件100还设有第三送粉通道130,第三送粉通道130具有第二进粉端131以及第一出粉端132,第二进粉端131与第二送粉通道321连通,第一出粉端132与第一送粉通道110连通,进气头200能够受控以使第一出粉端132开启或关闭。
具体地,进气头200可在安装空腔120内受控沿送气通道210的轴向进行移动,当进气头200在安装空腔120内受控向送气通道210远离第一进粉端111的一端移动时,第一出粉端132能够被开启;当进气头200在安装空腔120内受控向送气通道210靠近第一进粉端111的一端移动时,第一出粉通道能够被关闭。
由于第三送粉通道130的第二进粉端131与第二送粉通道321连通,且第二送粉通道321与贮粉腔311连通,因此贮粉腔311内的粉末能够通过第二送粉通道321进入到第三送粉通道130。又由于第一出粉端132与第一送粉通道110连通,因此进入到第三送粉通道130的粉末能够通过第一出粉端132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
当需要对喷枪输送粉末时,由于进气头200可在安装空腔120内受控沿送气通道210的轴向朝送气通道210远离第一进粉端111的一端移动,以开启第一出粉端132,则从第二送粉通道321进入到第三送粉通道130的粉末能够从第三送粉通道130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从而实现上述的送粉器对喷枪输送粉末的目的。
当需要停止对喷枪输送粉末时,由于进气头200可在安装空腔120内受控沿送气通道210的轴向朝送气通道210靠近第一进粉端111的一端移动,以关闭第一出粉端132,则从第二送粉通道321进入到第三送粉通道130的粉末能够停止从第三送粉通道130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从而实现上述的送粉器停止对喷枪输送粉末的目的。
因此,上述的送粉器在作业时具有能够随时开始或停止对喷枪输送粉末的优点。且随着进气头200在安装空腔120内受控向送气通道210远离第一进粉端111的一端移动时,第一出粉端132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因此从第三送粉通道130通过第一出粉端132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内的粉末的流量越大;随着进气头200在安装空腔120内受控向送气通道210靠近第一进粉端111的一端移动时,第一出粉端132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因此从第三送粉通道130通过第一出粉端132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内的粉末的流量越小,因此上述的送粉器还具有能够随时调节输送到喷枪中的粉末的流量的大小的优点。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气头200靠近出气端211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导向壁220,安装空腔120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导向壁1221,第一导向壁220与第二导向壁1221间隔设置以形成第四送粉通道400,第四送粉通道400的一端与第一出粉端132连通,第四送粉通道400的另一端与出气端211以及第一进粉端111连通。
由于第四送粉通道400的一端与第一出粉端132连通,其另一端与出气端211以及第一送粉端连通,因此第三送粉通道130、送气通道210以及第一送粉通道110均与第四送粉通道400连通。
当第三送粉通道130的第一出粉端132开启时,第三送粉通道130内的粉末能够通过第一出粉端132进入到第四送粉通道400内,进而受到从送气通道210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的气体定向流动所产生的压强吸力的作用而被吸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中,从而实现送粉的目的。
当第三送粉通道130的第一出粉端132关闭时,第三送粉通道130内的粉末将不再进入到第四送粉通道400内,则粉末不会受到从送气通道210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的气体定向流动所产生的压强吸力的作用而被吸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中,从而实现停止送粉的目的。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气头200具有第一连接部230以及与第一连接部23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40,第一导向壁220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40靠近出气端211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安装空腔120包括第一安装区域121以及与第一安装区域121连通的第二安装区域122,第二导向壁1221设置于第二安装区域122靠近第一导向壁220的侧壁上,第一连接部230的外侧壁与第一安装区域121的侧壁连接,第二连接部240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区域122的侧壁连接。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30为进气头200远离出气端211的部分,第二连接部240为进气头200靠近且包括出气端211的部分。
由于安装空腔120的第二安装区域122的侧壁与进气头200的第二连接部240的外侧壁连接,且第一导向壁220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40靠近出气端211的一端的外侧壁上,第二导向壁1221设置于第二安装区域122靠近第一导向壁220的侧壁上,则当第二连接部240在安装空腔120内沿送气通道210的轴向朝靠近第二导向壁1221的方向移动时,能够使得第一导向壁220与第二导向壁122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出粉端132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当第二连接部240在安装空腔120内沿送气通道210的轴向朝远离第二导向壁1221的方向移动时,能够使得第一导向壁220与第二导向壁122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出粉端132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因此调节从第一出粉端132进入到第四送粉通道400中的粉末的流量大小的目的。
由于第一连接部230的外侧壁与第一安装区域121的侧壁连接,且第一连接部230与第二连接部240连接,因此当第一连接部230在安装空腔120内沿送气通道210的轴向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导向壁1221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二连接部240在安装空腔120内沿送气通道210的轴向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导向壁1221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能够调节从第一出粉端132进入到第四送粉通道400中的粉末的流量大小。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区域121的侧壁上具有第一内螺纹,第一连接部230的外侧壁上具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部230能够受控使第一导向壁220与第二导向壁1221靠近或远离,以使第一出粉端132开启或关闭。
由于第一安装区域121的侧壁的第一内螺纹与第一连接部230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外螺纹连接,因此第一连接部230可受控沿所述螺纹连接的轴向方向移动。当第一连接部230朝向旋出螺纹连接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接部230的移动方向为远离第二导向壁1221的方向,又由于第二连接部240与第一连接部230连接,因此第一连接部230可带动第二连接部240在安装空腔120内朝向远离第二导向壁1221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240可带动第一导向壁220朝向远离第二导向壁1221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开启第一出粉端132的目的。当第一连接部230朝向旋进螺纹连接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接部230的移动方向为靠近第二导向壁1221的方向,又由于第二连接部240与第一连接部230连接,因此第一连接部230可带动第二连接部240在安装空腔120内朝向靠近第二导向壁1221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240可带动第一导向壁220朝向靠近第二导向壁1221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关闭第一出粉端132的目的。
另外,由于第一连接部230与第一安装区域121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则进气头200与送粉件100能够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因此当需要对进气头200以及送粉件100进行清洁时,只需要将进气头200从送粉件100内旋出即可,则上述的送粉器在进行清洁时具有便于清洁、操作简单的优点。
如图1、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30远离出气端211的一端的外侧壁上标有刻度标记231,第一导向壁220与第二导向壁1221之间的距离根据刻度标记231确定。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30远离出气端211的一端凸出于送粉件100远离第一送粉通道110的一端。
更具体地,刻度标记231以送粉件100远离第一送粉通道110的一端为基准。
由于第一导向壁220以及第二导向壁1221均设置在送粉件100的内部,第一连接部230远离出气端211的一端凸出于送粉件100远离第一送粉通道110的一端,因此在第一连接部230远离出气端211的一端的外侧壁上标有刻度标记231有利于确定第一导向壁220与第二导向壁1221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调节从第三送粉通道130进入第四送粉通道400的粉末的流量大小,进一步调节送粉器所输送的粉末的流量大小。又由于刻度标记231以送粉件100远离第一送粉通道110的一端为基准,因此当不同的刻度与送粉件100远离第一送粉通道110的一端对准时,能够确定第一导向壁220与第二导向壁1221之间的不同的距离。因此,上述的送粉器在调节送粉器所输送的粉末的流量大小时,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贮粉件300具有贮粉部310以及与贮粉部310连接的第三连接部320,贮粉腔311设于贮粉部310内,第二送粉通道321设于第三连接部320内,送粉件100还设有安装孔140,第三连接部320可拆卸地穿设于安装孔140内。
具体地,贮粉腔311靠近第二送粉通道321的侧壁为开口向上的漏斗状。
更具体地,粉末在贮粉件300内依次流经贮粉腔311以及第二送粉通道321。
由于贮粉件300的第三连接部320可拆卸地穿设于送粉件100的安装孔140内,贮粉腔311与第三连接部320连接,且贮粉部310内设有贮粉腔311,第三连接部320内设有与贮粉腔311连通的第二送粉通道321,因此贮粉件300内的粉末依次流经贮粉腔311以及第二送分通道之后即可进入送粉件100,从而实现了送粉的目的。又由于贮粉腔311靠近第二送粉通道321的侧壁为开口向上的漏斗状,因此贮粉件300能够提供更加流畅的送分路径,从而实现更好的送粉效果。
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孔140的侧壁具有第二内螺纹,第三连接部320的外侧壁具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连接。
由于第三连接部320与安装孔140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则贮粉件300与送粉件100能够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因此当需要对贮粉件300以及送粉件100进行清洁时,只需要将贮粉件300从送粉件100内旋出即可,则进一步地使上述的送粉器在清洁时更加地方便。
如图1、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送粉通道110还设有第二出粉端112,第二出粉端112设置于第一送粉通道110远离第一进粉端111地一端,第二出粉端112可被封堵。
具体地,采用塑料封盖件即可封堵第二出粉端112,还可以是任何能够阻断气体从第二出粉端112流出的片状结构封盖件、板状结构封盖件以及立体结构封盖件。
当需要输送不同种类的粉末时,则需要对送粉器内所残留的粉末进行快速清除,当第二出粉端112被封堵时,进入送粉器中的气体从送气通道210进入到第一送粉通道110之后将无法从第一送粉通道110的第二出粉端112出去。又由于送气通道210依次与第四送粉通道400、第三送粉通道130、第二送粉通道321、以及贮粉腔311连通,因此进入到送气通道210的气体将改变路径,依次流经第四送粉通道400、第三送粉通道130、第二送粉通道321、以及贮粉腔311,从而第四送粉通道400中残留的粉末、第三送粉通道130中残留的粉末、第二送粉通道321中残留的粉末、以及贮粉腔311中残留的粉末能够受到气体定向流动所产生的压强吸力的作用而被气体带离送粉器中,从而实现快速清除送粉器中残留的粉末的目的,因此,上述的送粉器在输送不同种类的粉末时能够高效地清除送粉器中残留的粉末,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送粉器的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送气通道210的中心轴线以及第一送粉通道110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送粉通道321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第二送粉通道321位于送气通道210以及第一送粉通道110的上方。
由于送气通道210的中心轴线以及第一送粉通道110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则能够给进入上述的送粉器中的气体提供更加畅通的气道,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送粉器的送粉效果。又由于第二送粉通道321位于送气通道210以及第一送粉通道110的上方,则第二送粉通道321中的粉末能够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而流入第一送粉通道110,从而粉末只需通过送气通道210、第一送粉通道110以及第二送粉通道321相互作用下所产生吸力而达到自吸式送粉,因此可省去外设设备对于粉末的驱动作用,使得上述的送粉器的结构更加简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送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粉件,所述送粉件设有第一送粉通道,所述第一送粉通道具有第一进粉端;
进气头,所述进气头与所述送粉件连接,所述进气头设有与所述第一送粉通道连通的送气通道,所述送气通道具有与所述第一进粉端连通的出气端;以及
贮粉件,所述贮粉件与所述送粉件连接,所述贮粉件设有贮粉腔以及与所述贮粉腔连通的第二送粉通道,所述第一进粉端以及所述出气端均与所述第二送粉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进粉端与所述出气端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粉件还设有安装空腔,所述进气头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空腔内,所述送粉件还设有第三送粉通道,所述第三送粉通道具有第二进粉端以及第一出粉端,所述第二进粉端与所述第二送粉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粉端与所述第一送粉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头能够受控以使所述第一出粉端开启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头靠近所述出气端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导向壁,所述安装空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导向壁,所述第一导向壁与所述第二导向壁间隔设置以形成第四送粉通道,所述第四送粉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粉端连通,所述第四送粉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端以及所述第一进粉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头具有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导向壁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出气端的一端的外侧壁上,所述安装空腔包括第一安装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连通的第二安装区域,所述第二导向壁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导向壁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的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的侧壁上具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壁上具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受控使所述第一导向壁与所述第二导向壁靠近或远离,以使所述第一出粉端开启或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出气端的一端的外侧壁上标有刻度标记,所述第一导向壁与所述第二导向壁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刻度标记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粉件具有贮粉部以及与所述贮粉部连接的第三连接部,所述贮粉腔设于所述贮粉部内,所述第二送粉通道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内,所述送粉件还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具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外侧壁具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粉通道还设有第二出粉端,所述第二出粉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送粉通道远离所述第一进粉端的一端,所述第二出粉端可被封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通道的中心轴线以及所述第一送粉通道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送粉通道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送粉通道位于所述送气通道以及所述第一送粉通道的上方。
CN202123173301.9U 2021-12-16 2021-12-16 送粉器 Active CN218404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73301.9U CN218404366U (zh) 2021-12-16 2021-12-16 送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73301.9U CN218404366U (zh) 2021-12-16 2021-12-16 送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4366U true CN218404366U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6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73301.9U Active CN218404366U (zh) 2021-12-16 2021-12-16 送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4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37258B1 (en) A fan assembly
EP1963026B1 (en) Powder feeding device with an automatically cleaning device
CN103373611B (zh) 气动固体输送泵
CN108580222B (zh) 一种涂布机风箱风嘴结构
CA2484854A1 (en) Opposed inductor improvements
CN218404366U (zh) 送粉器
CN110935592A (zh) 点胶装置及具有它的点胶设备
US3709434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ating objects with powdery substances
KR101575574B1 (ko) 가스배출 시스템이 탑재된 사출성형기
CN107791159B (zh) 砂料分配器及喷砂机
TWI500495B (zh) 製造空心塑膠型件之裝置及製造空心塑膠型件之方法
WO2003084672A1 (fr)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en poudre
CN215478339U (zh) 一种负压送料装置
CN211989436U (zh) 点胶装置及具有它的点胶设备
CN207465014U (zh) 砂料分配器及喷砂机
CN219116632U (zh) 一种物料输送管道以及厨房设备
CN220499658U (zh) 一种吸料机盖的粉尘清理装置
US20110123713A1 (en) Powder co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5882372U (zh) 防堵式汽车配件注塑喷咀
CN205500281U (zh) 一种气动自动上料器
CN211891994U (zh) 一种粉末打印喷头
CN218753658U (zh) 一种物料传送系统
KR20200043806A (ko) 사출불량률감소를위한사출성형기실린더가스배출장치
CN215277177U (zh) 一种多功能流化造粒包衣机
CN218459997U (zh) 一种喷射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