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0707U - 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0707U
CN218400707U CN202222216670.XU CN202222216670U CN218400707U CN 218400707 U CN218400707 U CN 218400707U CN 202222216670 U CN202222216670 U CN 202222216670U CN 218400707 U CN218400707 U CN 218400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part
back beam
beam main
sides
w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166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世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es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es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es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es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166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0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0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0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副车架后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其技术方案包括:后梁主体和固定板,所述后梁主体两侧分别安装有橡胶套,两个所述橡胶套内部分别安装有薄钢板和薄橡胶板,两个所述橡胶套相背离的一端分别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后梁主体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活动槽,两个所述活动槽内部分别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活动槽前端的后梁主体两侧分别开设有插孔,所述固定板后端两侧分别焊接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背离固定板的一端分别从两个插孔插入两个活动槽内部,所述后梁主体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活动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减轻汽车行驶时传递给后梁主体的震动,保持后梁主体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副车架后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
背景技术
前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车桥的骨架,是前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习惯上称为“副架”,传统的前副车架结构由前梁、左右边梁、后梁及各悬置支架焊接而成,后梁主要承载发动机、转向机、稳定杆的载荷。
经检索,公开号:CN216761903U,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设置有插接的扣管作为增加连接结构,能有效的增强纵梁和后横梁的连接能力。包括后梁本体、后梁支架,后梁本体左右各一只后梁支架焊接为一体;其中:所述后梁本体左右塑形设置扩口角,扩口角上设置支架管连接板,支架管连接板的头端设置J字形状的支架管,且支架管连接板的下侧搭接设置在后梁支架的顶部。后横梁以及各种安装支架和连接支架都是单独的钣金冲压制品,质量轻和强度高等优点,叠扣结构后梁本体上堆叠后梁支架,后梁支架也会堆叠连接支架管连接板的一部分,使得三者整体厚度增大,结合处刚性能力突出,而且还在焊接后焊接点少而且非常牢固。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CN216761903U中的结构刚性能力突出,焊接点少而且非常牢固,汽车在行驶时会产生震动,震动传递到前副车架后梁上,会引起前副车架后梁和所承载的机构发生震动,长时间震动容易影响其结构强度,现有技术CN216761903U中未设置可以减轻震动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具备可以减轻汽车行驶时传递给后梁主体的震动,保持后梁主体稳定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前副车架后梁无法减轻汽车行驶时产生的震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包括后梁主体和固定板,所述后梁主体两侧分别安装有橡胶套,两个所述橡胶套内部分别安装有薄钢板和薄橡胶板,两个所述橡胶套相背离的一端分别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后梁主体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活动槽,两个所述活动槽内部分别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活动槽前端的后梁主体两侧分别开设有插孔,所述固定板后端两侧分别焊接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背离固定板的一端分别从两个插孔插入两个活动槽内部,所述后梁主体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活动孔,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孔相对一侧的后梁主体中间开设有第二活动孔。
使用本技术方案中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时,使用螺栓和螺钉等工具通过安装孔将安装架与前车桥主体连接,使用螺栓和螺钉等工具,通过固定孔,将后梁主体连接汽车机构,橡胶套内部的薄钢板和薄橡胶板可以提供横向和纵向的拉扯力,减轻汽车行驶带来的震动,后梁主体前端受到挤压时,固定板将压力通过插杆传递给活动槽内部的弹簧上,弹簧吸收挤压力。
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架分别对称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贯穿上下两端。使用螺栓和螺钉等工具通过安装孔将安装架与前车桥主体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橡胶套内部的薄钢板和薄橡胶板相互叠加。薄钢板和薄橡胶板可以提供横向和纵向的拉扯力。
优选的,两个所述插杆插入两个活动槽内部的一端分别安装有挡板,两个挡板直径大于两个插孔的内侧直径。挡板防止插杆从活动槽内部滑出。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前端安装有橡胶垫,固定板与后梁主体前端相平行。固定板方向不会发生歪斜。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孔贯穿后梁主体上下两端,两个第一活动孔内侧分别对称安装有加强筋。第一活动孔可以减轻后梁主体重量,加强筋保持后梁主体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孔贯穿后梁主体上下两端,固定套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相背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活动孔内侧焊接,固定套底部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杆将固定套固定在后梁主体的第二活动孔内侧,在给后梁主体焊接辅件时,将支撑架顶部插入固定套的固定槽内部,即可将后梁主体支撑起来。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孔后端的后梁主体对称开设有固定孔。使用螺栓和螺钉等工具,通过固定孔,将后梁主体连接汽车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橡胶套,汽车在行驶时,会产生震动,震动传递到后梁主体上,橡胶套内部的薄钢板和薄橡胶板,可以提供横向和纵向的拉扯力,提供缓冲,达到了可以减轻汽车行驶时传递给后梁主体的震动,保持后梁主体稳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架;2、橡胶套;3、第一活动孔;4、固定孔;5、固定杆;6、固定套;7、后梁主体;8、橡胶垫;9、固定板;10、加强筋;11、插杆;12、安装孔;13、薄橡胶板;14、薄钢板;15、弹簧;16、插孔;17、挡板;18、活动槽;19、固定槽;20、第二活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包括后梁主体7和固定板9,后梁主体7两侧分别安装有橡胶套2,两个橡胶套2内部分别安装有薄钢板14和薄橡胶板13,两个橡胶套2内部的薄钢板14和薄橡胶板13相互叠加,两个橡胶套2相背离的一端分别安装有安装架1,两个安装架1分别对称开设有安装孔12,安装孔12贯穿上下两端,后梁主体7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活动孔3,两个第一活动孔3贯穿后梁主体7上下两端,两个第一活动孔3内侧分别对称安装有加强筋10,两个第一活动孔3相对一侧的后梁主体7中间开设有第二活动孔20,第二活动孔20贯穿后梁主体7上下两端,固定套6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杆5,两个固定杆5相背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活动孔20内侧焊接,固定套6底部开设有固定槽19,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孔3后端的后梁主体7对称开设有固定孔4。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螺栓和螺钉等工具通过安装孔12将安装架1与前车桥主体连接,通过固定孔4,将后梁主体7连接汽车机构,橡胶套2内部的薄钢板14和薄橡胶板13可以提供横向和纵向的拉扯力,减轻汽车行驶带来的震动,在给后梁主体7焊接辅件时,将支撑架顶部插入固定套6的固定槽19内部,即可将后梁主体7支撑起来。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插杆11和弹簧15,后梁主体7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活动槽18,两个活动槽18内部分别安装有弹簧15,两个活动槽18前端的后梁主体7两侧分别开设有插孔16,固定板9后端两侧分别焊接有插杆11,两个插杆11背离固定板9的一端分别从两个插孔16插入两个活动槽18内部,两个插杆11插入两个活动槽18内部的一端分别安装有挡板17,两个挡板17直径大于两个插孔16的内侧直径,固定板9前端安装有橡胶垫8,固定板9与后梁主体7前端相平行。
本实施例中,通过弹簧15和插杆11,固定板9与后梁主体7弹性连接,当后梁主体7前端受到挤压时,固定板9通过插杆11和挡板17将压力传递给活动槽18内部的弹簧15上,弹簧15吸收压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包括后梁主体(7)和固定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梁主体(7)两侧分别安装有橡胶套(2),两个所述橡胶套(2)内部分别安装有薄钢板(14)和薄橡胶板(13),两个所述橡胶套(2)相背离的一端分别安装有安装架(1),所述后梁主体(7)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活动槽(18),两个所述活动槽(18)内部分别安装有弹簧(15),两个所述活动槽(18)前端的后梁主体(7)两侧分别开设有插孔(16),所述固定板(9)后端两侧分别焊接有插杆(11),两个所述插杆(11)背离固定板(9)的一端分别从两个插孔(16)插入两个活动槽(18)内部,所述后梁主体(7)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活动孔(3),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孔(3)相对一侧的后梁主体(7)中间开设有第二活动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架(1)分别对称开设有安装孔(12),安装孔(12)贯穿上下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橡胶套(2)内部的薄钢板(14)和薄橡胶板(13)相互叠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杆(11)插入两个活动槽(18)内部的一端分别安装有挡板(17),两个挡板(17)直径大于两个插孔(16)的内侧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前端安装有橡胶垫(8),固定板(9)与后梁主体(7)前端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孔(3)贯穿后梁主体(7)上下两端,两个第一活动孔(3)内侧分别对称安装有加强筋(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孔(20)贯穿后梁主体(7)上下两端,固定套(6)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杆(5),两个固定杆(5)相背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活动孔(20)内侧焊接,固定套(6)底部开设有固定槽(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孔(3)后端的后梁主体(7)对称开设有固定孔(4)。
CN202222216670.XU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 Active CN218400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6670.XU CN218400707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6670.XU CN218400707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0707U true CN218400707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2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16670.XU Active CN218400707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0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1991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ブラケット
CN110435765B (zh) 前副车架和汽车
CN218400707U (zh) 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
CN111137363B (zh) 驾驶室地板钣金总成及重型卡车
CN215322867U (zh) 车架和全地形车
CN111873774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后置后驱系统
CN212685714U (zh) 一种副车架安装结构
CN211731603U (zh) 驾驶室地板钣金总成及重型卡车
CN111891219B (zh) 一种电动汽车上多悬置的外连接系统
CN210912613U (zh) 具有吸能功能的前副车架及汽车
CN220662745U (zh) 一种摇篮式摩托车车架
CN218316915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加固结构
CN219635317U (zh) 车辆的副车架及车辆
CN212980445U (zh) 一种分体式摩托车车架
CN212373495U (zh) 副车架的车身支撑工装和车辆
CN219524024U (zh) 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
CN214216000U (zh) 一种摩托车坐垫支承机构及摩托车
CN217705948U (zh) 悬置支撑结构、底盘及车辆
CN219056383U (zh) 半挂车车架总成
CN219154569U (zh) 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
CN217598679U (zh) 副车架横梁、副车架和车辆
CN114013514B (zh) 一种越野车车身前机舱纵梁结构
CN219361146U (zh) 一种蝶形新能源车前副车架的后横梁
CN213619597U (zh) 车辆显示器安装结构
CN216102380U (zh) 一种电动客车的后桥段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