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0450U - 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00450U CN218400450U CN202222745642.7U CN202222745642U CN218400450U CN 218400450 U CN218400450 U CN 218400450U CN 202222745642 U CN202222745642 U CN 202222745642U CN 218400450 U CN218400450 U CN 2184004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rness terminal
- wire harness
- hole
- shell
- cov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及汽车,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包括卡接相连的壳体和盖体,壳体和盖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线束端子的腔体,以及与腔体连通的线束端子过孔和线束过孔;壳体和盖体之间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能够阻止卡接后的盖体相对于壳体晃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能够对线束端子进行防护,同时,便于拆装,并能够阻止卡接后的盖体相对于壳体晃动,从而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有该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的汽车。
背景技术
搭铁线束端子是应用在汽车中的一种连接器件,其利于汽车线束的布置设计及开发。同时,搭铁线束端子一般直接裸露在机舱,环境恶劣,容易被水、灰尘及颗粒等杂物腐蚀或污染,导致外观受损的同时,也极易与金属异物接触而发生短路,影响使用效果及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对搭铁线束端子的防护,会在线束端子外面增加一个橡胶帽,但由于橡胶帽的柔软及固定难等特性,易产生安装难度大、安装不到位、安装后外观不良等问题,导致客户抱怨,同时,橡胶帽因柔软而没有导向作用,无法有效约束线束走向,使用效果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可实现对线束端子的防护,同时具有较好的牢固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包括卡接相连的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线束端子的腔体,以及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线束端子过孔和线束过孔;
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阻止卡接后的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壳体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卡接凸起,所述盖体的侧壁上设有卡接孔,且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卡接孔卡接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侧壁上设有凸耳,所述卡接孔形成在所述凸耳上;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凸耳能够分别抵接在所述壳体的侧壁的两侧,而阻止卡接后的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壳体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上设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壳体的侧壁进入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凸耳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靠近所述线束端子过孔的一端具有弧形的抵压部,所述抵压部将所述线束端子抵紧在所述腔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面向所述腔体一侧,和/或,所述盖体的面向所述腔体一侧设有加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外凸设置的壳体加强筋,所述壳体加强筋靠近所述线束端子过孔设置的第一加强筋部,以及靠近所述线束过孔设置的第二加强筋部,且所述第一加强筋部的凸出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凸出高度;所述盖体上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外凸设置的盖体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具有主体部,所述线束端子过孔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线束过孔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且所述线束端子过孔的轴线与所述线束过孔的轴线垂直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端子过孔处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向主体部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向所述腔体一侧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在安装所述线束端子时限制所述壳体偏转;和/或,所述壳体面向所述腔体一侧设有线束端子安装部,且所述线束端子安装部靠近所述线束端子过孔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可通过腔体来形成对线束端子的防护,同时,通过采用卡接形式,可提升拆装便捷性,且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可阻止卡接后的盖体相对于壳体晃动,使盖体与壳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提升该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的牢固性,而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此外,将限位柱与凸耳分别抵接在壳体的侧壁的两侧,能够很好地阻止卡接后的盖体相对于壳体晃动,提升盖体与壳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引导部的设置,利于盖体与壳体之间的安装。而通过设置抵压部,可避免线束端子在腔体内晃动,提升线束端子的安装稳定性。
另外,加强结构的设置,能够提升壳体与盖体的结构强度,且壳体中第一加强筋部的凸出高度高于第二加强筋的凸出高度设置,可在保证壳体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利于将线束端子抵紧在抵压部与第一加强筋部之间,避免线束端子晃动而发生异响。
同时,线束端子过孔的轴线与线束过孔的轴线垂直布置,有助于约束线束的走向,避免线束与安装空间内其他部件产生干涉,实现线束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的合理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中设有如上所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和上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D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其他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其他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盖体;3、腔体;4、线束端子过孔;5、线束过孔;
101、主体部;102、延伸部;103、卡接凸起;104、壳体加强筋;1041、第一加强筋部;1042、第二加强筋部;105、卡勾;106、通孔;
201、凸耳;2011、卡接孔;202、限位柱;2021、引导部;203、抵压部;204、盖体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便于拆装,且安装稳定性高,而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在整体结构上,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包括卡接相连的壳体1和盖体2,壳体1和盖体2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线束端子的腔体3,以及与腔体3连通的线束端子过孔4和线束过孔5。
其中,壳体1和盖体2之间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能够阻止卡接后的盖体2相对于壳体1晃动。
值得提及的是,本实施例的线束端子可为汽车中常见的搭铁线束端子,其一般与启动电机相连。
基于以上的整体介绍,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卡接凸起103,盖体2的侧壁上设有卡接孔2011,且壳体1和盖体2通过卡接凸起103与卡接孔2011卡接相连。
具体实施时,上述壳体1具有底壁,上述的壳体1的侧壁由底壁的边沿向腔体3一侧弯折形成,卡接凸起103被设置为沿底壁周向间隔布置在侧壁上的多个。
同样,上述盖体2具有顶壁,顶壁的靠近线束过孔5的边沿向腔体3一侧弯折形成与壳体1的侧壁相连的连接壁,卡接孔2011则被设置为沿顶壁的周向间隔布置在连接壁和除连接壁之外的侧壁上的多个。
当然,上述的卡接凸起103和卡接孔2011的数量设定,可根据壳体1及盖体2之间的卡接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与调整,例如具体可为四个或六个。
作为优选的实施形式,仍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盖体2的侧壁上设有凸耳201,卡接孔2011形成在凸耳201上。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盖体2上的限位柱202,限位柱202与凸耳201能够分别抵接在壳体1的侧壁的两侧,而阻止卡接后的盖体2相对于壳体1晃动,提升盖体2与壳体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具体设置时,上述凸耳201的数量与卡接孔2011的数量适配设置,同时,限位柱202为与多个卡接孔2011一一对应布置的多个。
为便于壳体1和盖体2卡接,本实施例的限位柱202上设有引导部2021,引导部2021用于引导壳体1的侧壁进入限位柱202与凸耳201之间。如图4所示,引导部2021可具体设置为形成在限位柱202上的由下至上朝向腔体3一侧倾斜设置的斜面,以便于壳体1的侧壁经由该斜面导引至限位柱202与凸耳201之间,以利于盖体2与壳体1之间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优选的实施形式,盖体2的靠近线束端子过孔4的一端具有弧形的抵压部203,抵压部203将线束端子抵紧在腔体3内,避免线束端子在腔体3内晃动,提升线束端子的安装稳定性。
参见图3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面向腔体3一侧以及盖体2的面向腔体3一侧均优选设有加强结构,以提升壳体1与盖体2的结构强度。
具体实施时,上述壳体1上的加强结构包括外凸设置的壳体加强筋104,壳体加强筋104靠近线束端子过孔4设置的第一加强筋部1041,以及靠近线束过孔5设置的第二加强筋部1042,且第一加强筋部1041的凸出高度高于第二加强筋的凸出高度。
由此,在保证壳体1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可利于将线束端子抵紧在抵压部203与第一加强筋部1041之间,避免线束端子晃动而发生异响。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第一加强筋部1041和第二加强筋部1042均设置有交叉布置的多条加强筋,且各加强筋的数量及布置形式可根据实际的加强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与调整,例如仍如图5所示,各条加强筋之间既可以垂直布置,也可以呈三角形布置等。
同时,本实施例中,盖体2上的加强结构包括外凸设置的盖体加强筋204。具体实施时,盖体加强筋204可为相互垂直布置的多条,且上述限位柱202也可以盖体加强筋204设置为一体,既可提升盖体2的侧壁的结构强度,也可使限位柱202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此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仍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壳体1具有主体部101,线束端子过孔4位于主体部101的一端,线束过孔5位于主体部101的另一端,且线束端子过孔4的轴线与线束过孔5的轴线垂直布置。
如此设置,可约束线束走向,避免线束与安装空间内其他部件产生干涉,实现线束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的合理布置。
另外,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中,线束端子过孔4处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向主体部101外延伸的延伸部102,延伸部102上设有向腔体3一侧延伸的限位部,限位部用于在安装线束端子时限制壳体1偏转。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限位部为间隔布置在延伸部102上的两个限位板,再次参见图5所示,两个限位板分设在线束端子过孔4的两侧,在将线束端子安装至启动电机上时,两个限位板可与启动电机抵接并限位,以限制壳体1偏转而带动线束端子偏转。
同样作为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中,壳体1面向腔体3一侧设有线束端子安装部,且线束端子安装部靠近线束端子过孔4设置。具体设置时,该安装部为间隔设置在主体部101和延伸部102上的多个卡勾105,各卡勾105之间围构形成大致呈梯形的安装空间,线束端子则卡置在安装空间内。
当然,上述卡勾105的数量及布置形式可根据实际的卡接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与调整,例如将卡勾105设置为间隔布置的四个,四个卡勾105呈矩形或菱形布置。并且,上述的安装部与抵接部配合,能够更加牢固的固定线束端子,提升线束端子的安装稳定性。
与此同时,对应上述的各卡勾105,在壳体1的底壁上还设有与各卡勾105一一对应布置的通孔106,在拆卸线束端子时,可通过通孔106来解除卡勾105对线束端子的限制,例如可操作工具穿过通孔106来撬动卡勾105,以解除卡勾105对线束端子的卡置作用,从而提升线束端子的拆装便捷性。
本实施例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可通过腔体3来形成对线束端子的防护,同时,通过采用卡接形式,可提升拆装便捷性,且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可阻止卡接后的盖体2相对于壳体1晃动,使盖体2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提升该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的牢固性,而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该汽车中设有实施例一中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
本实施例的汽车,通过设置实施例一中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能够在实现对线束端子进行防护的同时,还具有便于拆装及牢固性高的优点,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包括卡接相连的壳体(1)和盖体(2),所述壳体(1)和所述盖体(2)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线束端子的腔体(3),以及与所述腔体(3)连通的线束端子过孔(4)和线束过孔(5);
所述壳体(1)和所述盖体(2)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阻止卡接后的所述盖体(2)相对于所述壳体(1)晃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卡接凸起(103),所述盖体(2)的侧壁上设有卡接孔(2011),且所述壳体(1)和所述盖体(2)通过所述卡接凸起(103)与所述卡接孔(2011)卡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2)的侧壁上设有凸耳(201),所述卡接孔(2011)形成在所述凸耳(201)上;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2)上的限位柱(202),所述限位柱(202)与所述凸耳(201)能够分别抵接在所述壳体(1)的侧壁的两侧,而阻止卡接后的所述盖体(2)相对于所述壳体(1)晃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柱(202)上设有引导部(2021),所述引导部(2021)用于引导所述壳体(1)的侧壁进入所述限位柱(202)与所述凸耳(20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2)的靠近所述线束端子过孔(4)的一端具有弧形的抵压部(203),所述抵压部(203)将所述线束端子抵紧在所述腔体(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的面向所述腔体(3)一侧,和/或,所述盖体(2)的面向所述腔体(3)一侧设有加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上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外凸设置的壳体加强筋(104),所述壳体加强筋(104)靠近所述线束端子过孔(4)设置的第一加强筋部(1041),以及靠近所述线束过孔(5)设置的第二加强筋部(1042),且所述第一加强筋部(1041)的凸出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凸出高度;
所述盖体(2)上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外凸设置的盖体加强筋(20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具有主体部(101),所述线束端子过孔(4)位于所述主体部(101)的一端,所述线束过孔(5)位于所述主体部(101)的另一端,且所述线束端子过孔(4)的轴线与所述线束过孔(5)的轴线垂直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束端子过孔(4)处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向主体部(101)外延伸的延伸部(102),所述延伸部(102)上设有向所述腔体(3)一侧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在安装所述线束端子时限制所述壳体(1)偏转;和/或,
所述壳体(1)面向所述腔体(3)一侧设有线束端子安装部,且所述线束端子安装部靠近所述线束端子过孔(4)设置。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中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745642.7U CN218400450U (zh) | 2022-10-18 | 2022-10-18 | 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745642.7U CN218400450U (zh) | 2022-10-18 | 2022-10-18 | 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00450U true CN218400450U (zh) | 2023-01-31 |
Family
ID=85002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745642.7U Active CN218400450U (zh) | 2022-10-18 | 2022-10-18 | 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00450U (zh) |
-
2022
- 2022-10-18 CN CN202222745642.7U patent/CN2184004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400450U (zh) | 汽车线束端子保护壳及汽车 | |
JP4678797B2 (ja) | 鉛蓄電池 | |
CN113165696A (zh) | 蓄电装置的车辆搭载构造 | |
WO2013073108A1 (ja) | 携帯端末 | |
CN220743167U (zh) | 立柱下护板、立柱下护板与仪表板的安装总成和车辆 | |
JP4689351B2 (ja) | エンドキャップとカウルとの連結構造 | |
CN218275963U (zh) | 线束连接器护线盒及线束连接结构 | |
CN214852124U (zh) | 车载终端及检测系统 | |
CN212485267U (zh) | 车辆的保险盒以及车辆 | |
JP3768114B2 (ja) | 圧縮機の電装部品 | |
CN218039928U (zh) | 用于连接器的一体式防护壳 | |
CN217607092U (zh) | 面板 | |
CN216709450U (zh) | 车辆及其挡泥板 | |
CN219716795U (zh) | 保险丝盒 | |
CN215500096U (zh) | 一种模块外壳紧固结构 | |
CN212579591U (zh) | 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电池包防护装置 | |
CN219181309U (zh) | 电驱壳体、电驱系统以及电动设备 | |
CN219277169U (zh) | 连接支架和支撑装置 | |
CN218414865U (zh) | 电池包内支撑结构及电池包 | |
CN219841633U (zh) | 过滤组件和空调 | |
CN216564724U (zh) | 一种电机固定座及空调器 | |
CN215834622U (zh) | 动力电池外罩及电动汽车 | |
CN221851850U (zh) | 转向护罩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9247016U (zh) | 一种网络面板 | |
CN219180302U (zh) | 一种电感保护壳及刷盒板电感保护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