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0065U - 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0065U
CN218380065U CN202222022300.2U CN202222022300U CN218380065U CN 218380065 U CN218380065 U CN 218380065U CN 202222022300 U CN202222022300 U CN 202222022300U CN 218380065 U CN218380065 U CN 218380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irculating water
water inlet
water outlet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223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0223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0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0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0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器本体,所述冷却器本体内部包括位于相对两端的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以及位于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的换热腔室;所述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分别通过微通道换热器连通,且微通道换热器位于换热腔室内;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了具有精细化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同时通过合理的布局设置,使得冷却水和循环水可以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提高了换热效果,使得循环水的冷量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系统的用水量。

Description

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工领域中,对于关键设备的冷却决定着产成品质量,不过这也意味着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进行循环使用,水的冷却速度决定着系统的用水量;对于水冷却设备的使用一般采用壳管换热器完成,可以保障循环水水质,不过在换热效率上仍然达到理想目标,如何提高冷却水的换热效率成为行业函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用于提高冷却水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本体内部包括位于相对两端的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以及位于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的换热腔室;
所述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分别通过微通道换热器连通,且微通道换热器位于换热腔室内。
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分布方向相对于换热腔室内循环水的流动方向倾斜分布。
所述冷却器本体还包括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冷却水进水口与所述进水腔室连通,冷却水出水口与所述出水腔室连通。
所述冷却器本体还包括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分别与换热腔室连通,且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位于换热腔室相对的两端位置。
所述换热腔室内部还包括与循环水进口连通的循环水进水腔室,以与循环水出口连通的及循环水出水腔室,循环水进水腔室靠近出水腔室所在的侧壁设置,循环水出水腔室靠近进水腔室所在的侧壁设置,循环水进水腔室和循环水出水腔室的侧壁上通过均匀分布的布水孔与换热腔室连通;且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穿过循环水进水腔室和循环水出水腔室设置。
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为扁平状的板状结构,微通道换热器内部设有冷却水流通通道。
所述冷却水流通通道包括多组,且相邻的冷却水流通通道之间通过支撑部隔开设置,支撑部两端分别与微通道换热器的两侧侧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了具有精细化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同时通过合理的布局设置,使得冷却水和循环水可以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提高了换热效果,使得循环水的冷量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系统的用水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微通道换热器和布水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微通道换热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冷却器本体、101冷却水进水口、102冷却水出水口、103循环水出口、104循环水进口、201进水腔室、202出水腔室、301循环水出水腔室、302布水孔、303循环水进水腔室、400换热腔室、500微通道换热器、501冷却水流通通道、502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器本体100,冷却器本体100的内部自后侧至前侧依次设置有进水腔室201、循环水出水腔室301、换热腔室400、循环水进水腔室303和出水腔室202,进水腔室201、循环水出水腔室301、换热腔室400、循环水进水腔室303和循环水出水腔室301的左右宽度与冷却器本体100一致,只是在长度上不同,主要为在冷却器本体100的基础结构上隔开获得,不过进水腔室201、循环水出水腔室301、循环水进水腔室303和循环水出水腔室301分别以满足冷却水和循环水的流动为主,而换热腔室400内部则用于满足热交换行程为主,同时在冷却器本体100的外侧设有与进水腔室201连通的冷却水进水口101、与出水腔室202连通的冷却水出水口102、与循环水进水腔室303连通的循环水进口104、与循环水出水腔室301连通的循环水出口103。
所述进水腔室201和出水腔室202分别通过微通道换热器500连通,且微通道换热器500的主体位于换热腔室400内,微通道换热器500的端部分别穿过循环水进水腔室303和循环水出水腔室301设置,这样的话,进水腔室201和出水腔室202内的冷却水可以通过微通道换热器500在冷却器本体100内进行流通;
所述微通道换热器500为扁平状的板状结构,微通道换热器500内部设有冷却水流通通道501,同时,所述冷却水流通通道501包括三组,且相邻的冷却水流通通道501之间通过支撑部502隔开设置,支撑部502两端分别与微通道换热器500的两侧侧壁连接,这样的话,可以通过支撑部502保障微通道换热器500的结构强度,支撑部502本身与微通道换热器500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均为金属材质,还可以提高导热效果;同时,由于微通道换热器500为扁平状结构,冷却水流通通道501的上侧和下侧表面可以与更多的循环水接触,形成较大的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效果;
为了提高上述结构中的热交换效果,所述微通道换热器500的分布方向相对于换热腔室400内循环水的流动方向倾斜分布,这样可以保障微通道换热器500与不同位置的循环水接触,保障良好的热交换效果,避免出现换热效果不平衡的弊端;
为了配合上述微通道换热器500进行换热,所述循环水进水腔室303和循环水出水腔室301的侧壁上通过均匀分布的布水孔302与换热腔室400连通,布水孔302位于横向分布的微通道换热器500之间,以及竖向分布的微通道换热器500之间,可以将循环水均匀分布在微通道换热器500周边,从而保障了布水效果,使循环水可以按照预设的轨道均匀流动。并进行高效换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本体内部包括位于相对两端的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以及位于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的换热腔室;
所述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分别通过微通道换热器连通,且微通道换热器位于换热腔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分布方向相对于换热腔室内循环水的流动方向倾斜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本体还包括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冷却水进水口与所述进水腔室连通,冷却水出水口与所述出水腔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本体还包括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分别与换热腔室连通,且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位于换热腔室相对的两端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室内部还包括与循环水进口连通的循环水进水腔室,以与循环水出口连通的及循环水出水腔室,循环水进水腔室靠近出水腔室所在的侧壁设置,循环水出水腔室靠近进水腔室所在的侧壁设置,循环水进水腔室和循环水出水腔室的侧壁上通过均匀分布的布水孔与换热腔室连通;且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穿过循环水进水腔室和循环水出水腔室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为扁平状的板状结构,微通道换热器内部设有冷却水流通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流通通道包括多组,且相邻的冷却水流通通道之间通过支撑部隔开设置,支撑部两端分别与微通道换热器的两侧侧壁连接。
CN202222022300.2U 2022-07-25 2022-07-25 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 Active CN218380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2300.2U CN218380065U (zh) 2022-07-25 2022-07-25 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2300.2U CN218380065U (zh) 2022-07-25 2022-07-25 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0065U true CN218380065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4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22300.2U Active CN218380065U (zh) 2022-07-25 2022-07-25 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00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01444U (zh) 冷却组件以及储能装置
CN204830581U (zh) 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及一体换热器
CN218380065U (zh) 化工用机械冷却水循环装置
WO2024060347A1 (zh) 板式换热器
CN203518097U (zh) 模块化交叉露点式与水平管式复合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
CN214382024U (zh) 平行流冷板
CN212676374U (zh) 适用于铝框架箱体的并联式电池模组水冷装置
CN212042525U (zh) 一种用于冷镦机的冷却装置
CN212458050U (zh) 一种均热冷板换热器
CN211739602U (zh) 一种冷却均匀的冷却辊
CN113883942A (zh) 一种模块化管翅式蓄冷板
CN203810981U (zh) 一种圆管形联箱壳管储水内多管加热交换器
CN207611797U (zh) 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CN220829133U (zh) 一种换热机组喷淋式换热器
CN217818324U (zh) 一种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
CN220741911U (zh) 一种pbat发泡片材定径桶
CN21557872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通路液冷散热器
CN221080146U (zh) 对流式均温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20230193U (zh) 一种可调节压损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CN116428897B (zh) 一种纺锤形热流道的板式换热器
CN219926891U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回流机
CN215261322U (zh) 一种三介质冷却换热器
CN112146485A (zh) 一种复合导流结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CN220805208U (zh) 动力电池铝壳拉伸凸模冷却结构
CN204853895U (zh) 一种空调用层叠式管片及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