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30581U - 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及一体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及一体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30581U
CN204830581U CN201520409759.5U CN201520409759U CN204830581U CN 204830581 U CN204830581 U CN 204830581U CN 201520409759 U CN201520409759 U CN 201520409759U CN 204830581 U CN204830581 U CN 204830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chamber
liquid storage
dry wat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97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丽霄
龙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ngyi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a Li Air-Conditioning Tech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a Li Air-Conditioning Tech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a Li Air-Conditioning Tech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097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30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30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305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及一体换热器,所述一体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外管、中间套管及内管;内管为中空管,形成第一流腔Q1;中间套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第二流腔Q2;外管与中间套管之间形成第三流腔Q3。一种包含该一体管的一体换热器,包括所述的管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三端盖、储液管套、过滤器堵头、干燥剂。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传热方式、传热介质,将传统的空气与翅片间接传热转变成容腔壁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传热方式,由于传热介质为冷却液,而冷却液的比热容比空气的比热容高得多,所以该种传热方式更全面高效,因此在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的同时可以大大的减小换热器体积。其结构紧凑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及一体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及一体换热器。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airconditio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而换热器也作为空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换热器先后出现了管片式、管带式、层叠式、平行流结构。而目前市面上所出现的换热器其结构基本上是有板片或多孔扁管与翅片通过钎焊熔融后所形成的密闭腔体。其主要的换热形式是冷媒通过板片或多孔扁管内腔壁传递到翅片再由翅片传递到环境空气中的间接传热。由于传统的结构翅片与板片或多孔扁管是线接触,所以接触面积小,而且空气的比热比较低,此种间接传热方式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冷媒有多余热量却无法传递出来。因此使换热器的性能得不到完全的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及一体换热器,以解决传统换热器换热性能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传热方式、传热介质,将传统的空气与翅片间接传热转变成容腔壁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传热方式,由于传热介质为冷却液,而冷却液的比热容比空气的比热容高得多,所以该种传热方式更全面高效,因此在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的同时可以大大的减小换热器体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外管、中间套管及内管;内管为中空管,形成第一流腔Q1;中间套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第二流腔Q2;外管与中间套管之间形成第三流腔Q3;其中第二流腔Q2、第三流腔Q3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筋,筋与筋之间形成分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腔Q1内设置干燥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腔Q2内设置冷媒通道或冷却液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流腔Q3内设置冷媒通道或冷却液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中间套管及内管的结构为三层腔体结构,各腔体内独立设置分流槽,横截面为圆形、扇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或椭圆形,或者根据需要设置成任意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中间套管及内管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中间套管及内管分别为单独个体结构,通过组装呈一体结构。
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换热器,包括所述的管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三端盖、储液管套、分子筛堵头;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依次套装于管体的两侧,一端的第二端盖的外侧套装第三端盖,另一端的第二端盖的外侧依次设置储液管套及过滤器堵头;一端的第一端盖上设置进口管,另一端第一端盖上设置出口管;一端的第二端盖上设置出口管,另一端第二端盖上设置进口管;第三端盖上设置进口管,储液管套上设置出口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腔Q1、第二流腔Q2及第三流腔Q3与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三端盖、储液管套、过滤器堵头形成供冷媒及冷却液流通的封闭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腔Q1内设置干燥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提高换热性能,改变传统传热方式、传热介质,将传统的空气与翅片的间接传热转变成容腔与冷却液的接触传热方式,由于传热介质为冷却液,而冷却液通过第三流腔Q3(第二流腔Q2)与冷媒全包围接触,所以该种传热方式全面高效,而且冷却液的比热容比空气比热容高得多,因此在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的同时大大的减小换热器体积,而达到高效率的换热效果;第二、加工工艺简单,零件简单,通过挤压成型型材后,通过机加工完成结构设计,制造方便;第三、装配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即可装配;第四、结构紧凑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节省了材料,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管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管结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及一体换热器,设置第一流腔Q1、第二流腔Q2及第三流腔Q3,第一流腔Q1主要是用于代替传统冷凝器的储液干燥器(传统储液干燥器由于过冷不足所以需要在冷凝器上增加多几排多孔扁管作为过冷使用,这样才能使冷凝器中的冷媒充分冷凝液化,而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现象而无需另外增加多孔扁管作为过冷使用。本实用新型原理是冷凝器中不设置过冷结构,这样可以减少冷凝器体积,减少材料节约成本),第二流腔Q2用于通冷媒取代传统蒸发器,第三流腔Q3用于通冷却液取代传统使用空气作为传热媒介。由于传热介质为冷却液,而冷却液通过第三流腔Q3(第二流腔Q2)与冷媒全包围接触,所以该种传热方式全面高效,因此可以大大的减小换热器体积。而达到高效率的换热效果。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结构的管体101为整体式,如图1、2所示,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包括管体101,所述管体101包括外管1011、中间套管1012及内管1013,所述外管1011、中间套管1012及内管1013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图2为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三层结构为一体式成型。内管1013为中空管,形成第一流腔Q1;中间套管1012与内管1013之间形成第二流腔Q2;外管1011与中间套管1012之间形成第三流腔Q3;其中第二流腔Q2,第三流腔Q3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筋,筋与筋之间形成了分流槽,多个筋按照一定规律设置,包括但不限于均匀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流腔Q1内设置干燥剂,所述第二流腔Q2内设置冷媒通道或冷却液通道,所述第三流腔Q3内设置冷媒通道或冷却液通道。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传热方式、传热介质,将传统的翅片间接传热转变成直接液态接触传热方式,由于传热介质为冷却液,而冷却液通过第三流腔Q3(第二流腔Q2)与冷媒全包围接触,所以该种传热方式全面高效,而且冷却液的比热容比空气比热容高得多,因此在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的同时大大的减小换热器体积,达到高效率的换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管1011、中间套管1012及内管1013的横截面为圆形、扇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或椭圆形,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情况,可以是任意规律任意形状或者几种形状的结合。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换热器,包括所述的管体101、第一端盖102、第二端盖103、第三端盖104、储液管套105、过滤器堵头106;第一端盖102与第二端盖103依次套装于管体101的两侧,一端的第二端盖103的外侧套装第三端盖104,另一端的第二端盖103的外侧依次设置储液管套105及分子筛堵头106;一端的第一端盖102上设置进口管112,另一端第一端盖102上设置出口管111;一端的第二端盖103上设置出口管108,另一端第二端盖103上设置进口管109;第三端盖上设置进口管107,储液管套105上设置出口管110。
另外,所述第一流腔Q1、第二流腔Q2及第三流腔Q3与第一端盖102、第二端盖103、第三端盖104、储液管套105、过滤器堵头106形成供冷媒及冷却液流通的封闭通道。第一流腔Q1与两端的第一端盖102形成供冷媒或冷却液流通的封闭通道;第二流腔Q2与两端的第二端盖103形成供冷媒或冷却液流通的封闭通道;第三流腔Q3与两端的第三端盖104、储液管套105及过滤器堵头106形成供冷媒或冷却液流通的封闭通道,三个封闭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进口管和出口管。
所述第一流腔Q1内设置干燥剂113。第一流腔Q1主要是用于代替传统冷凝器的储液干燥器。
本实用新型原理是冷凝器中不设置过冷结构,这样可以减少冷凝器体积,减少材料节约成本),第二流腔Q2用于通冷媒取代传统蒸发器,第三流腔Q3用于通冷却液取代传统使用空气作为传热媒介。由于传热介质为冷却液,而冷却液通过第三流腔Q3(第二流腔Q2)与冷媒全包围接触,所以该种传热方式全面高效,因此可以大大的减小换热器体积。而达到高效率的换热效果。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2所述的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结构的管体101为分体式,包括管体101,所述管体101包括外管1011、中间套管1012及内管1013,所述外管1011、中间套管1012及内管1013为独立管,套装在一起。
实施例2的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图3中的管体101包括外管1011、中间套管1012及内管1013的截面图。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的是,内管1013为中空管,形成第一流腔Q1;中间套管1012与内管1013之间形成第二流腔Q2;外管1011与中间套管1012之间形成第三流腔Q3;外管1011及中间套管1012的内壁上均匀设置多个导流片,外管1011与中间套管1012之间通过导流片形成翅片结构,中间套管1012与内管1013之间通过导流片形成翅片结构。
所述第一流腔Q1内设置干燥剂,所述第二流腔Q2内设置冷媒通道或冷却液通道,所述第三流腔Q3内设置冷媒通道或冷却液通道。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储液干燥水冷一体换热器中的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结构的管体101为分体式,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传热方式、传热介质,将传统的空气与翅片间接传热转变成容腔壁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传热方式,由于传热介质为冷却液,而冷却液通过第三流腔Q3(第二流腔Q2)与冷媒全包围接触,所以该种传热方式全面高效,而且冷却液的比热容比空气比热容高得多,因此在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的同时大大的减小换热器体积,达到高效率的换热效果,结构紧凑简单,节省了材料,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01),所述管体(101)包括外管(1011)、中间套管(1012)及内管(1013);内管(1013)为中空管,形成第一流腔Q1;中间套管(1012)与内管(1013)之间形成第二流腔Q2;外管(1011)与中间套管(1012)之间形成第三流腔Q3;其中第二流腔Q2、第三流腔Q3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筋,筋与筋之间形成分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腔Q1内设置干燥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腔Q2内设置冷媒通道或冷却液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腔Q3内设置冷媒通道或冷却液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11)、中间套管(1012)及内管(1013)的结构为三层腔体结构,各腔体内独立设置分流槽,横截面为圆形、扇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或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11)、中间套管(1012)及内管(1013)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11)、中间套管(1012)及内管(1013)分别为单独个体结构,通过组装呈一体结构。
8.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管体(101)、第一端盖(102)、第二端盖(103)、第三端盖(104)、储液管套(105)、分子筛堵头(106);第一端盖(102)与第二端盖(103)依次套装于管体(101)的两侧,一端的第二端盖(103)的外侧套装第三端盖(104),另一端的第二端盖(103)的外侧依次设置储液管套(105)及过滤器堵头(106);一端的第一端盖(102)上设置进口管(112),另一端第一端盖(102)上设置出口管(111);一端的第二端盖(103)上设置出口管(108),另一端第二端盖(103)上设置进口管(109);第三端盖上设置进口管(107),储液管套(105)上设置出口管(1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液干燥水冷一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腔Q1、第二流腔Q2及第三流腔Q3与第一端盖(102)、第二端盖(103)、第三端盖(104)、储液管套(105)、过滤器堵头(106)形成供冷媒及冷却液流通的封闭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液干燥水冷一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腔Q1内设置干燥剂(113)。
CN201520409759.5U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及一体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30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9759.5U CN204830581U (zh)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及一体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9759.5U CN204830581U (zh)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及一体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30581U true CN204830581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88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975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30581U (zh)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及一体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3058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7819A (zh) * 2016-08-15 2016-12-21 安徽天祥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循环散热管
CN106247826A (zh) * 2016-09-26 2016-12-21 爱康森德(深圳)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装置
CN110474133A (zh) * 2019-08-30 2019-11-19 空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含其的铝-空气发电机
CN110595114A (zh) * 2019-10-15 2019-12-20 春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循环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微通道冷凝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7819A (zh) * 2016-08-15 2016-12-21 安徽天祥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循环散热管
CN106247826A (zh) * 2016-09-26 2016-12-21 爱康森德(深圳)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装置
CN110474133A (zh) * 2019-08-30 2019-11-19 空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含其的铝-空气发电机
CN110474133B (zh) * 2019-08-30 2020-09-29 空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含其的铝-空气发电机
CN110595114A (zh) * 2019-10-15 2019-12-20 春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循环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微通道冷凝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30581U (zh) 一种储液干燥水冷一体管及一体换热器
CN104807351B (zh) 一种纯逆流壳管式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1566426B (zh) 一种用于干燥的高温空气源热泵热风机
CN102748903B (zh) 换热器及其扁平换热管
CN107941054B (zh) 气液热交换装置
CN101694360B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其翅带构造
CN208720574U (zh)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CN104197498A (zh) 制冷设备的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05423649A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280261U (zh) 一种高效换热器流路结构以及空调器
WO2018152963A1 (zh) 蒸发器流路结构、蒸发器、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037503U (zh) 一种冰箱冷凝器
CN109282677A (zh) 一种泡片和无翅片泡片式换热器
CN204787173U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系统及集流管
CN211372689U (zh) 一种双柱岛式空气生态装置
CN103673412A (zh) 双级降膜式蒸发器
CN209485112U (zh) 一种泡片和无翅片泡片式换热器
CN204853895U (zh) 一种空调用层叠式管片及换热器
CN113739601A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及其制冷系统
CN209085398U (zh) 一种对冲逆流式气体换热器
CN206514438U (zh) 利用室外风冷却室内循环风的空调装置
CN104930687A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系统及集流管
CN101634506A (zh) 一种空调的换热器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CN206207620U (zh) 膜法溶液风式制冷设备
CN204043173U (zh) 制冷设备的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17

Address after: 510800, Pingshan Private Industrial Park, flower Town, Huadu District, Huadu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7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INGYI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Ltd.

Address before: Panyu District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Shilou town 511400 Gen Kai Road No. 63 building 403 unit Chong Kai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JIALI AIR-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