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8320U - 管道修复用内衬管 - Google Patents
管道修复用内衬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378320U CN218378320U CN202222447754.4U CN202222447754U CN218378320U CN 218378320 U CN218378320 U CN 218378320U CN 202222447754 U CN202222447754 U CN 202222447754U CN 218378320 U CN218378320 U CN 2183783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layer
- gap
- pipeline
- pipe
- th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包括带坯、薄膜层及树脂层,所述带坯呈管状,所述薄膜层复合在带坯的内表面,所述树脂层位于带坯的外表面,所述薄膜层包括第一薄膜层、第二薄膜层及第三薄膜层,所述第一薄膜层与所述第二薄膜层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三薄膜层位于所述间隙处。本实用新型的内衬管在非开挖的情况下能够对管道进行修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修复用内衬管。
背景技术
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维护管理工作中,会发现地下管道管体破裂、管道接口脱开、地下水渗漏等现象,由此引起道路下沉,甚至于坍塌,影响交通以及正常市政排水。通常情况下,需要采用开挖修复技术对管道进行修复,即开挖地面暴露管道,并通过修补甚至是替换管道的方法完成修复作业。但是,采用开挖式管道修复技术进行管道修复作业,需要在路面上隔离出施工区域并开挖管道,影响市政交通和周围地下管线。
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修复用内衬管,从而在非开挖情况下对管道进行修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包括带坯、薄膜层及树脂层,所述带坯呈管状,所述薄膜层复合在带坯的内表面,所述树脂层位于带坯的外表面,所述薄膜层包括第一薄膜层、第二薄膜层及第三薄膜层,所述第一薄膜层与所述第二薄膜层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三薄膜层位于所述间隙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薄膜层、所述第二薄膜层的宽度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带坯沿周向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两端的两个第三部分;所述第一薄膜层复合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薄膜层复合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间隙包括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由其中一个所述第三部分的内表面、所述第一薄膜层的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薄膜层的第一侧面围设而成,所述第二间隙由另一个所述第三部分的内表面、所述第一薄膜层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薄膜层的第二侧面围设而成,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处均形成第三薄膜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薄膜层和所述第二薄膜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三薄膜层的最大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薄膜层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薄膜层包括位于间隙内的第一膜层部分及位于所述间隙外的第二膜层部分,所述第二膜层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薄膜层、所述第二薄膜层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薄膜层、所述第二薄膜层采用的材料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薄膜层与所述第三薄膜层采用的材料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薄膜层与所述第三薄膜层采用的材料不同。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CIPP管铺设于待修复管道内,并使得CIPP管固化于待修复管道的内壁上,形成与待修复管道紧密结合的CIPP内衬管,从而完成CIPP非开挖管道修复作业,不需要更换管道或者开挖路面,从而达到非开挖修复市政管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的横向截面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带坯的横向截面图;
图5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横向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坯形成薄膜层的具体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包括带坯1、薄膜层2及树脂层3,所述带坯1呈管状,薄膜层2复合在带坯1的内表面,形成内衬管的内壁,树脂层3位于带坯1的外表面。
参见图2,薄膜层2包括第一薄膜层21、第二薄膜层22,第一薄膜层21、第二薄膜层22的宽度相等,第一薄膜层21与第二薄膜层22之间存在间隙,间隙处设有第三薄膜层23。
具体的,参见图4,带坯1沿周向包括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及连接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两端的两个第三部分13;第一薄膜层21复合在第一部分11的内表面,第二薄膜层22复合在第二部分12的内表面。
参见图5,间隙包括第一间隙201和第二间隙202,第一间隙201、第二间隙202处均形成第三薄膜层23。具体的,第一间隙201由其中一个第三部分13的内表面、第一薄膜层21的第一侧面及第二薄膜层22的第一侧面围设而成,第二间隙202由另一个第三部分13的内表面、第一薄膜层21的第二侧面、第二薄膜层22的第二侧面围设而成。
第一薄膜层21和第二薄膜层22的厚度相同,第三薄膜层23的最大厚度大于第一薄膜层21和第二薄膜层22的厚度。
参见图3,第三薄膜层23包括位于间隙内的第一膜层部分231及位于间隙外的第二膜层部分232,第二膜层部分232分别与第一薄膜层21、第二薄膜层22复合,如此设置,提高间隙处第三薄膜层23与第一薄膜层21、第二薄膜层22的连接密封性。第三薄膜层23的最大厚度是指第一膜层部分231与第二膜层部分232厚度之和。
第一薄膜层21、第二薄膜层22采用的材料相同,如聚氨酯弹性体膜或聚乙烯膜,起到密封、防水作用。两个第三薄膜层23采用的材料相同,如聚氨酯弹性体膜或聚乙烯膜。第一薄膜层21与第三薄膜层23采用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带坯1的外表面涂覆涂层材料以形成薄膜层2;
本步骤中,带坯1由涤纶丝经过圆织机编织成圆筒状,并卷绕收集,作为CIPP内衬管的增强层。
参见图7,带坯1形成薄膜层2的具体过程如下:
将带坯1对叠形成第一对叠状态,该状态下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相互平行且均为平整状态,两个第三部分13均为弧形状态;
对处于第一对叠状态的带坯1的第一部分11涂覆涂层材料以形成第一薄膜层21,其中,涂覆过程中,第一部分11的外表面朝上,
对带坯1翻转至第二部分12的外表面朝上,对带坯1的第二部分12涂覆涂层材料以形成第二薄膜层22;
将带坯1调整至至第二对叠状态,该状态下两个第三部分13处于平整状态,且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分别对折;
对带坯1的其中一个处于平整状态的第三部分13涂覆涂层材料以形成第三薄膜层23,其中,涂覆过程中,第三部分13的外表面朝上;
对带坯1的另一个处于平整状态的第三部分13涂覆涂层材料以形成另一个第三薄膜层23,其中,涂覆过程中,第三部分13的外表面朝上,
具体的,带坯1厚度为1.5-4mm,第一薄膜层21、第二薄膜层22的厚度相对且均为0.5-1.5mm。第三薄膜层23的最大厚度大于第一薄膜层21、第二薄膜层22的厚度。
第一薄膜层21、第二薄膜层22采用的材料相同,如聚氨酯弹性体膜或聚乙烯膜,起到密封、防水作用。两个第三薄膜层23采用的材料相同,如聚氨酯弹性体膜或聚乙烯膜。第一薄膜层21与第三薄膜层23采用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带坯1涂覆薄膜涂层的传统方法需要对应模具,一个尺寸规格就需要有一套对应的模具,当口径增大时,模具的费用过高,尺寸针对性太强。
本申请采用的带坯1涂覆薄膜涂层的方法无需对应模具,设备仅需一次投入即可,对于不同尺寸规格都可以使用,适用范围广,节省成本。
步骤S2,将带坯1的内表面浸渍树脂;
带坯1浸渍树脂的具体过程如下:
在CIPP干管内部灌入足量树脂,并用碾胶机对CIPP干管进行碾压,确保管内树脂分布均匀,并保证CIPP管的一端仍然是干管,未浸渍树脂,且具有一定长度,浸渍树脂的部分形成CIPP湿管。
步骤S3,将带坯1整体翻转到待修复管道内,并进行固化处理,以在待修复管道内形成CIPP内衬管;其中,翻转进入待修复管道后,浸渍树脂的内表面变为带坯1的外表面;复合薄膜层的外表面变为带坯1的内表面;
具体过程如下:将未浸渍树脂的干管端反扣在翻转装置的接口处,并用收缩带将管端与翻转装置的接口固定,防止滑脱;
向翻带装置中泵入压缩空气,将CIPP管从翻转装置的接口处以内层向外挤压的方式压出,经引导管引导翻转至待修复管道中,CIPP管进入待修复管道后,继续因为气压作用,不断向前翻转,同时,翻转后,浸渍有树脂的外表面与待修复管道接触,又因为气压作用贴合在一起。
将通入翻带装置的压缩气体更换成蒸汽,通入CIPP管中,对树脂进行加热固化,并保证一定压力,浸渍树脂的带坯1与待修复管道紧贴。
具体的,引导管采用内径大于CIPP管的软管,软管的一端套接在翻转装置的接口处,软管的另一端引入至待修复管道的入口处。该软管的作用是导向,将翻转中的CIPP管引导至待修复管道中。
本实施方式中,树脂仅采用热固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受热进行固化,实现与修复管道的紧贴。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树脂中加入遇水可膨胀的橡胶,形成浸渍材料,在CIPP干管内部灌入足量浸渍材料,并用碾胶机对CIPP干管进行碾压,确保管内浸渍材料分布均匀,并保证CIPP管的一端仍然是干管,未浸渍该材料,且具有一定长度,浸渍该材料的部分形成CIPP湿管。
遇水可膨胀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吸水树脂。在CIPP内衬管与待修复管道之间存在空隙时,入侵的水可以引起橡胶自发快速膨胀,填满空隙,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
综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势:通过翻转法将CIPP管铺设于待修复管道内,并使得CIPP管固化于待修复管道的内壁上,形成与待修复管道紧密结合的CIPP内衬管,从而完成CIPP非开挖管道修复作业,不需要更换管道或者开挖路面,从而达到非开挖修复市政管道的目的。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坯(1)、薄膜层(2)及树脂层(3),所述薄膜层(2)复合在所述带坯(1)的内表面,所述树脂层(3)位于所述带坯(1)的外表面,所述薄膜层(2)包括第一薄膜层(21)、第二薄膜层(22)和第三薄膜层(23),所述第一薄膜层(21)与所述第二薄膜层(2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三薄膜层(23)位于所述间隙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层(21)、所述第二薄膜层(22)的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坯(1)沿周向包括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二部分(12)两端的两个第三部分(13);所述第一薄膜层(21)复合在所述第一部分(11)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薄膜层(22)复合在所述第二部分(12)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包括第一间隙(201)和第二间隙(202),所述第一间隙(201)由其中一个所述第三部分(13)的内表面、所述第一薄膜层(21)的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薄膜层(22)的第一侧面围设而成,所述第二间隙(202)由另一个所述第三部分(13)的内表面、所述第一薄膜层(21)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薄膜层(22)的第二侧面围设而成,所述第一间隙(201)、所述第二间隙(202)处均形成所述第三薄膜层(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层(21)和所述第二薄膜层(22)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三薄膜层(23)的最大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薄膜层(21)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薄膜层(23)包括位于间隙内的第一膜层部分(231)及位于所述间隙外的第二膜层部分(232),所述第二膜层部分(232)分别与所述第一薄膜层(21)、所述第二薄膜层(22)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层(21)、所述第二薄膜层(22)采用的材料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层(21)与所述第三薄膜层(23)采用的材料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层(21)与所述第三薄膜层(23)采用的材料不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47754.4U CN218378320U (zh) | 2022-09-16 | 2022-09-16 | 管道修复用内衬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47754.4U CN218378320U (zh) | 2022-09-16 | 2022-09-16 | 管道修复用内衬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378320U true CN218378320U (zh) | 2023-01-24 |
Family
ID=84952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447754.4U Active CN218378320U (zh) | 2022-09-16 | 2022-09-16 | 管道修复用内衬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378320U (zh) |
-
2022
- 2022-09-16 CN CN202222447754.4U patent/CN21837832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501248A (en) | Expandable pipe liner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same | |
JP2640103B2 (ja) | 既存の管路の内側に熱可塑性パイプを装着する方法 | |
EP1313982B1 (en) | A liner for reinforcing a pip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
US5778938A (en) | Method of installation of dual containment pipe rehabilitation system | |
JP2927407B2 (ja) | 管ライニング工法 | |
DE102011103001B4 (de) | Auskleidungsschlauch zur Sanierung von defekten Abwasserkanälen | |
CN100537194C (zh) | 纵向加强的现场固化内衬 | |
CN101865349A (zh) | 用于管道和管线的内部修复的装置和方法 | |
JPH07507125A (ja) | 配管を補修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PL63996Y1 (pl) | Urządzenie do owijania nieprzepuszczalną warstwą wyłożenia do wykładania przewodów rurowych | |
PL63997Y1 (pl) | Wyłożenie do naprawy przewodów rurowych | |
WO1995010006A1 (en) | Improvements in pipe lining | |
JP2954906B2 (ja) | 地中管路の部分補修方法 | |
US20040173272A1 (en) | Reinforcing element of underground pipe, and trenchless repairing and reinforc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 |
PL64136Y1 (pl) | Urządzenie do instalacji wyłożenia utwardzonego na miejscu mającego wewnętrzną nieprzepuszczalną warstwę | |
US2013009853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coating on a lining of a conduit in situ | |
CN218378320U (zh) | 管道修复用内衬管 | |
KR20130063067A (ko) | 다양한 내경의 하수관로에 사용될 수 있는 보수장치 | |
US10295104B2 (en) | Pipe line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 |
CN115507245A (zh) | 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及制备方法 | |
JP5620675B2 (ja) | 管路の補修構造及び補修工法並びに積層ライニング材 | |
JPH05263986A (ja) | 管路の補修用被覆体 | |
DE102020134200A1 (de) | Auskleidungsschlauch zur sanierung von defekten kanalrohr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sowie installation eines solchen | |
JPH08109672A (ja) | 既設管渠における継目部の更生工法及びその工法に使用する更生用被覆体 | |
JP4125824B2 (ja) | 老朽化した既設管路の更生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