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61999U - 一种双层冷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冷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61999U
CN218361999U CN202222756237.5U CN202222756237U CN218361999U CN 218361999 U CN218361999 U CN 218361999U CN 202222756237 U CN202222756237 U CN 202222756237U CN 218361999 U CN218361999 U CN 218361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table
assembly
rotary
double
cool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562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传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kedi Fule Precision Technology Taic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kedi Fule Precision Technology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kedi Fule Precision Technology Taic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kedi Fule Precision Technology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562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61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61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61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冷却机构,包括机架、壳体、散热组件、转盘组件和驱动组件,壳体设置在机架上,转盘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利用驱动组件带动转盘组件转动,散热组件设置在壳体上,并且分布于转盘组件旋转旋转中心周边;转盘组件包括两个转盘和连接转盘的工字转盘,两个转盘分设在工字转盘的上端和下端,并且转盘与工字转盘同轴设置;下端的转盘与驱动组件连接;转盘上间隔设置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件座,且工件座位于同一圆周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双层转盘结构,提高冷却效率;压铸件在上下料过程中,转盘上的压铸件始终处于冷却过程中,提高了时间利用率,进而提高冷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一种将熔融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由于其具有铸件强度较高,形状较为复杂且铸件壁较薄,而且生产率极高等优点,使其适用范围及其广泛。模具开模后,虽然压铸件已成型,但是压铸件仍然处于高温状态,需要对压铸件进行降温后才可放入治具中储存。目前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风冷和水冷,自然冷却也需要较大的场地,且冷却时间长,效率差;水冷会造成压铸件内部产生很大的内应力,易使压铸件表面产生裂纹;而风冷是用将空气持续吹向压铸件,这种方式相比于自然冷却速度加快,相比于水冷可以减少内应力,可以将前两种冷却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中和。
中国专利CN209830244U一种大型压铸件集成喷淋冷却装置,其中通过冷却喷头和冷却风扇配合,以实现快速降低压铸件温度;但其需要预先将压铸件摆放于压铸件支架上,然后再启动设备进行冷却;即为成批冷却。其中,在放置压铸件及取出压铸件会浪费大量时间。因此,提出了一种双层冷却机构以提高冷却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双层冷却机构,包括机架、壳体、散热组件、转盘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盘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利用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转盘组件转动,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且分布于所述转盘组件旋转旋转中心周边;所述转盘组件包括两个转盘和连接所述转盘的工字转盘,两个所述转盘分设在所述工字转盘的上端和下端,并且所述转盘与所述工字转盘同轴设置;下端的所述转盘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盘上间隔设置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件座,且所述工件座位于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风扇,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风扇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绕旋转轴周向间隔设置支撑部和通风部,所述工件座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链条和蜗轮蜗杆回转转盘,所述转盘组件设置在所述蜗轮蜗杆回转转盘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链条与所述蜗轮蜗杆回转转盘连接,利用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蜗轮蜗杆回转转盘带动所述转盘组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支架,所述支架通过连杆与所述机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轴向设置贯穿的走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部为开放结构。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双层转盘结构,提高冷却效率;压铸件在上下料过程中,转盘上的压铸件始终处于冷却过程中,提高了时间利用率,进而提高冷却效率。将壳体底部设置为开放结构,使得壳体起到聚风作用的同时能够快速散热,以提高散热效果。壳体通过连杆与机架进行固定连接,并在连杆中设置走线孔,对散热组件的电线进行梳理,避免杂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层冷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层冷却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机架,2、壳体,3、散热组件,4、转盘组件,5、驱动组件,21、支架,22、连杆,23、走线孔,31、第一电机,32、风扇,41、转盘,42、工字转盘,43、工件座,51、伺服电机,52、链条,53、蜗轮蜗杆回转转盘,411、支撑部,412、通风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双层冷却机构,如图1-5所示,包括机架1、壳体2、散热组件3、转盘组件4和驱动组件5,壳体2设置在机架1上,转盘组件4设置在壳体2内,利用驱动组件5带动转盘组件4转动,散热组件4设置在壳体2上,并且分布于转盘组件4旋转旋转中心周边;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3设置四组,且散热组件3向下吹风,压铸件放置于转盘组件4上,以通过转盘组件4带动压铸件转动经过散热组件3,实现对压铸件的降温。转盘组件4包括两个转盘41和连接转盘41的工字转盘42,两个转盘41分设在工字转盘42的上端和下端,并且转盘41与工字转盘42同轴设置;下端的转盘41与驱动组件5连接;转盘41上间隔设置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件座43,且工件座43位于同一圆周上。其中,工件座43为与压铸件配合的治具,因此,不限定工件座43的特征。通过双层转盘41的设置,可提高冷却效率,两层转盘均满工件时,机械臂夹取上层转盘冷却完成的压铸件并放入存放治具中,而后将带冷却的压铸件放入上层转盘41;而后对下层转盘41中的压铸件进行夹取放入存放治具;然后将带冷却的压铸件放入下层转盘41中;此时,机械臂等待,驱动组件5驱动转盘组件4转动,转入下一工件座,机械臂继续上述操作。这样,在机械臂摆放压铸件的时候,散热组件3持续对压铸件进行散热,进而提高时间利用率,以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散热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1和风扇32,第一电机31驱动风扇32旋转,以促进风的流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转盘41上绕旋转轴周向间隔设置支撑部411和通风部412,工件座43设置在支撑部411上。通过通风部412使得转盘41为镂空结构,以保证风的流动,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驱动组件5包括伺服电机51、链条52和蜗轮蜗杆回转转盘53,转盘组件4设置在蜗轮蜗杆回转转盘53上,伺服电机51通过链条52与蜗轮蜗杆回转转盘53连接,利用伺服电机51驱动蜗轮蜗杆回转转盘53带动转盘组件4转动。其中,蜗轮蜗杆回转转盘53为中空结构,壳体2可穿过蜗轮蜗杆回转转盘53与机架1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壳体2上设置支架21,支架21通过连杆22与机架1连接。其中,连杆22穿过蜗轮蜗杆回转转盘53的中空结构;可与转盘组件4的同轴。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连杆22轴向设置贯穿的走线孔23。其中,散热组件3的电线可从走线孔23中穿过,以实现理线作用,避免电线杂乱。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壳体2的下端为开放结构,以促进散热组件3吹出的风从壳体2下端快速吹出,以促进散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双层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壳体、散热组件、转盘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盘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利用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转盘组件转动,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且分布于所述转盘组件旋转旋转中心周边;所述转盘组件包括两个转盘和连接所述转盘的工字转盘,两个所述转盘分设在所述工字转盘的上端和下端,并且所述转盘与所述工字转盘同轴设置;下端的所述转盘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盘上间隔设置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件座,且所述工件座位于同一圆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风扇,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风扇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绕旋转轴周向间隔设置支撑部和通风部,所述工件座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链条和蜗轮蜗杆回转转盘,所述转盘组件设置在所述蜗轮蜗杆回转转盘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链条与所述蜗轮蜗杆回转转盘连接,利用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蜗轮蜗杆回转转盘带动所述转盘组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支架,所述支架通过连杆与所述机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轴向设置贯穿的走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为开放结构。
CN202222756237.5U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双层冷却机构 Active CN218361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6237.5U CN218361999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双层冷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6237.5U CN218361999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双层冷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61999U true CN218361999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1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56237.5U Active CN218361999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双层冷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61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97280U (zh) 一种摄像头塑料组件注塑模具
CN206653586U (zh) 一种用于塑料制品的成型装置
CN113198998A (zh) 一种负压离心浇铸装置及负压离心浇铸方法
CN218361999U (zh) 一种双层冷却机构
CN113059137A (zh) 一种可调节具有快速散热冷却功能的金属离心铸造模具
CN113245532B (zh) 一种转子加工方法
CN112238219B (zh) 一种合金锻铸造用模具降温装置
CN215638578U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精密铸造的干燥设备
CN212603056U (zh) 汽车节温器外壳加工模具
CN205519555U (zh) 一种浇铸工装
CN214115635U (zh) 一种铝合金型材淬火装置
CN210336778U (zh) 一种模具的快速冷却设备
CN215090579U (zh) 一种阳极板生产旋转式浇铸设备用旋转机构
CN208164241U (zh) 一种可堆叠注塑的汽车装饰盖注塑模具
CN220480196U (zh) 一种离心浇注冷却装置
CN217166447U (zh) 一种保持散热均衡的贵金属加工用全息微纳模压装置
CN214920331U (zh)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离心浇铸装置
CN214872679U (zh) 一种快速模加工用的3d打印机
CN217834421U (zh)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
CN219236053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脱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21028097U (zh) 多工位玻璃伺服离心机
CN216881603U (zh) 一种cnc加工中心专用主轴模具
CN214214646U (zh) 扇环形同心圆周边离焦眼镜片制造用模具
CN212097191U (zh) 一种便于顶出的汽车内饰模具
CN220782197U (zh) 一种铝合金真空压铸浇口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