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6017U - 一种除湿除螨结构及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湿除螨结构及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6017U
CN218356017U CN202222414274.8U CN202222414274U CN218356017U CN 218356017 U CN218356017 U CN 218356017U CN 202222414274 U CN202222414274 U CN 202222414274U CN 218356017 U CN218356017 U CN 218356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guide channel
exhaust hole
mite
dehumid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142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婧
王德旭
黄月林
陈传冰
卢嘉弟
覃丕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24142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6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6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6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除螨结构及清洁装置。这种除湿除螨结构能有效地对被清洁物深层进行除螨除湿,用户体验感好,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的除湿除螨结构设置在清洁装置壳体的底部,除湿除螨结构包括若干个排气孔和导气通道,导气通道自壳体的底部向内凹进成型,排气孔设置在导气通道内,排气孔与壳体的内部、导气通道相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除湿除螨结构及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湿除螨结构及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除螨仪又名除螨吸尘器,是一种常见的家用清洁装置,能通过拍打、吸尘、紫外线等功能对床铺、沙发、地毯、衣物等纺织物品进行吸尘、除螨和杀菌。现有的除螨仪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上的滚刷以及设置在机身内的电机和尘杯组件等,机身底部具有吸入口,滚刷设置于吸入口处,通过滚刷的滚动和电机提供的吸力,可以将灰尘、螨虫等过敏源从吸入口吸入尘杯组件。
但是,现有的除螨仪只能清除被清洁物表面的灰尘和螨虫,无法对被清洁物深层的灰尘和螨虫进行清理、也不能对被清洁物进行除湿处理,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为此,出现了一种具有高温加热除潮除湿功能的除螨仪,包括机体、吸气口和连接架,机体内两侧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内设置有加热板,加热板下方设置有散热孔,通过加热板产生高温气体,并将这些高温气体通过散热孔传递至被褥上,对被褥进行加热除潮除湿,破坏螨虫的生存环境,以清洁被褥深部的螨虫。但是,这种除螨仪在使用时,其底部的散热孔与被清洁物表面直接接触,被清洁物会封堵住散热孔,使高温气体无法排出,从而影响除螨除湿效果,而且还容易造成产品过热的问题,用户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除螨仪对被清洁物深层的除螨除湿效果不好、用户体验感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对被清洁物深层进行除螨除湿、用户体验感好的除湿除螨结构及清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除螨结构,所述除湿除螨结构设置在清洁装置壳体的底部,所述除湿除螨结构包括若干个排气孔和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自所述壳体的底部向内凹进成型,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导气通道内,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导气通道相连通。
作为除湿除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导气通道的通道底面上,所述排气孔的轴向与垂直于所述通道底面的方向的夹角α为(0°,90°),并且所述排气孔的轴向朝所述壳体底部设置进气口的方向倾斜。
作为除湿除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气通道包括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相对于所述清洁装置的移动方向对称设置。
作为除湿除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方向平行。
作为除湿除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作为除湿除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通道底面上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
作为除湿除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的宽度自设置所述排气孔的一端向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逐渐增大。
作为除湿除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均具有直边部和弧形边部,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的所述直边部沿所述移动方向设置并且相互贴近,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的所述弧形边部自设置所述排气孔的一端向至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向外延伸。
作为除湿除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的所述通道底面上均设置有两排所述排气孔,同一排的所述排气孔沿所述清洁装置的移动方向布置。
一种清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上述的除湿除螨结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向所述壳体内排热风。
作为清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洁装置为除螨仪或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除螨结构,除湿除螨结构包括若干个排气孔和导气通道,导气通道自壳体的底部向内凹进成型,排气孔设置在导气通道内,排气孔与壳体的内部、导气通道相连通,在进行清洁时,由于导气通道与被清洁物表面不直接接触、二者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排气孔不会被封堵住,因此能持续地将壳体内部的热风吹向被清洁物表面,从而进行被清洁物深层的除螨除湿,清洁效果好,实现方式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用户体验感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除螨结构,其中,排气孔的轴向与垂直于通道底面的方向的夹角α为(0°,90°),并且排气孔的轴向朝壳体底部设置进气口的方向倾斜,被热风吹起的尘螨能直接被送入进气口,进而被收集起来,一方面加快尘螨的清除速度,另一方面热风能从进气口再次进入清洁装置,从而形成热风循环,提高除螨除湿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除螨结构,导气通道包括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相对于清洁装置的移动方向对称设置,优选地是,相对于壳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使导气通道在壳体底部的设置位置更均衡,有利于在使用时加快除螨除湿效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除螨结构,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的宽度自设置排气孔的一端向靠近进气口的一端逐渐增大,即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在设置有排气孔的一端宽度比较小,而在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宽度比较大,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在设置有排气孔的一端宽度比较小,能对排气孔排出的热风形成增压,有利于增强热风对被清洁物表面的风吹力度,使更多的尘螨被吹起,而由于进气口的宽度比较大,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在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宽度能适配于进气口的尺寸,使更多的尘螨能从进气口进入,增强除螨除尘效果。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除螨结构,在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的通道底面上均设置有两排排气孔,充分利用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这一部分的宽度,尽快能多的布置排气孔,以增加热风的吹出量,提升除螨除尘效果。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除螨结构,在进行清洁时,由于除湿除螨结构的导气通道与被清洁物表面不直接接触、二者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排气孔不会被封堵住,因此排气孔能持续地将壳体内部的热风吹向被清洁物表面,从而进行被清洁物深层的除螨除湿,清洁效果好,而且不会使产品壳体内部过热,安全性好,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湿除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01、进气口;2、排气孔;3、导气通道;301、第一导气通道;302、第二导气通道;303、通道底面;304、直边部;305、弧形边部;4、电机;5、电池组件;6、尘杯组件;7、滚刷组件;8、侧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除湿除螨结构的优选实施例。该除湿除螨结构适用于除螨仪、吸尘器等清洁装置,能持续地将清洁装置壳体内部的热风吹向被清洁物表面,从而对被清洁物的深层进行除螨除湿处理,使被清洁物的清洁效果更好,提升用户体验感。
该除湿除螨结构设置在清洁装置壳体1的底部,除湿除螨结构包括若干个排气孔2和导气通道3,导气通道3自壳体1的底部向内凹进成型,即导气通道3的通道底面303与壳体1的底部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在对被清洁物进行清洁时,壳体1的底部会与被清洁物表面接触,而由于导气通道3的通道底面303的水平位置高于壳体1的底部,因此通道底面303与被清洁物表面之间会具有一定的间隙,不会直接接触。排气孔2设置在导气通道3内,排气孔2与壳体1的内部、导气通道3相连通,以将壳体1内部的热风引出、吹向外部。并且,由于通道底面303与被清洁物表面之间会具有一定的间隙,故排气孔2也与被清洁物表面具有一定间隙,排气孔2不会被封堵住,因此在进行清洁时,排气孔2能持续地向被清洁物表面吹出热风,除螨除尘效果好,而且由于壳体内的热风能被及时导出,因此不会发生产品过热的问题。
进一步的,排气孔2设置在导气通道3的通道底面303上,以使排气孔2能与被清洁物表面具有足够的间隙距离,也方便排气孔2的加工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排气孔2的轴向与垂直于通道底面303的方向的夹角α为(0°,90°),并且,排气孔2的轴向朝壳体1底部设置进气口101的方向倾斜。壳体1底部的前部位置设置有进气口101,用于吸入螨尘,将排气孔2朝向进气口101的方向倾斜,在排气孔2吹出热风后,被热风吹起的尘螨能直接被吹入进气口101,进而被收集起来,一方面能加快尘螨的清除速度,另一方面热风能从进气口101再次进入清洁装置的壳体1内,从而形成热风循环,提高了除螨除湿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α优选为60°。
在本实施例中,导气通道3包括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相对于清洁装置的移动方向对称设置,清洁装置的移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优选的是,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相对于壳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以使导气通道3在壳体1底部的设置位置更均衡,有利于在清洁时加快除螨除湿效率。
进一步的,导气通道3具有一定长度,且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的长度方向与移动方向平行,以加长热风吹过被清洁物表面的路径,加强除螨除湿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使热风吹出的路径更长,排气孔2设置在通道底面303上远离进气口101的一端,即排气孔2设置在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的通道底面303上且远离进气口101的一端。
进一步的,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的宽度自设置排气孔2的一端向靠近进气口101的一端逐渐增大,即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在设置有排气孔2的一端宽度比较小,而在靠近进气口101的一端宽度比较大,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在设置有排气孔2的一端宽度比较小,能对排气孔2排出的热风形成增压,有利于增强热风对被清洁物表面的风吹力度,使更多的尘螨被吹起,而由于进气口101的宽度比较大,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在靠近进气口101的一端宽度能尽量地适配于进气口101的尺寸,以使更多的尘螨能顺利地从进气口101进入,从而增强除螨除尘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均具有直边部304和弧形边部305,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的直边部304沿移动方向设置并且相互贴近,具体的,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的直边部304均靠近壳体1的中轴线设置且相互贴近,而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的弧形边部305自设置排气孔2的一端向至靠近进气口101的一端向外延伸,以使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的宽度自设置排气孔2的一端向靠近进气口101的一端逐渐增大,而且弧形边部305的设计能减小热风流道的阻力,加强风吹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的通道底面303上均设置有两排排气孔2,同一排的排气孔2沿清洁装置的移动方向布置,每排排气孔2的数量为5个,以充分利用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这一部分的宽度,增加热风的吹出量,提升除螨除尘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电机4、电池组件5和尘杯组件6,壳体1底部的前部位置设置有进气口101,进气口101处设置有滚刷组件7,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本实施例提供的除湿除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装置优选为除螨仪。当然,本实施例的除螨仪还具有现有除螨仪都具备的其他结构和部件,但由于本实施例不涉及这些结构和部件,故此不赘述。
其中,电池组件5用于向电机4以及滚刷组件7的驱动装置供电,电机4用于提供吸力、以吸取尘螨,滚刷组件7用于旋转拍打被清洁物表面、使尘螨更易脱离被清洁物表面。壳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侧排风口8,用于对电机4进行散热。电机4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风,该热风一部分将从侧排风口8排出,一部分将从除湿除螨结构的排气孔2排出。
为进一步理解本实施例的除湿除螨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清洁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叙述:
启动除螨仪,用户手持操作除螨仪在被清洁物表面上移动,在此过程中,滚刷组件7旋转并拍打被清洁物的表面,被清洁物表面的尘螨从进气口101被吸入、进而进入尘杯组件6进行收集,电机4产生的热风,一部分通过侧排风口8排出,另一部分通过排气孔2排出,从排气孔2排出的热风将吹向被清洁物表面,通常被清洁物表面都是透气的,热风会进入被清洁物的深层位置、将深层的尘螨吹出,由于排气孔2的轴向朝进气口101方向倾斜,因此被吹出的尘螨随着热风吹向进气口101,进而被吸入进气口101,并在尘杯组件6内收集,而且,由于排气孔2吹出的风是热风,能够深入被清洁物,能对被清洁物进行除湿处理,烘干被清洁物的深层位置,从而实现对被清洁物深层的除螨和除湿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布置空间的大小,排气孔2还可以设置在导气通道3远离进气口101一端的端部侧壁上,排气孔2的轴向与垂直于通道底面303的方向的夹角α还可为30°、45°、70°等。而且,排气孔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布置空间进行设置,如设置三排排气孔2、每排设置8个排气孔2,同样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清洁装置还可为吸尘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除湿除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除螨结构设置在清洁装置壳体(1)的底部,所述除湿除螨结构包括若干个排气孔(2)和导气通道(3),所述导气通道(3)自所述壳体(1)的底部向内凹进成型,所述排气孔(2)设置在所述导气通道(3)内,所述排气孔(2)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导气通道(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除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2)设置在所述导气通道(3)的通道底面(303)上,所述排气孔(2)的轴向与垂直于所述通道底面(303)的方向的夹角α为(0°,90°),并且所述排气孔(2)的轴向朝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进气口(101)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除湿除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3)包括第一导气通道(301)和第二导气通道(302),所述第一导气通道(301)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302)相对于所述清洁装置的移动方向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除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301)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30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除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301)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302)相对于所述壳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除湿除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2)设置在所述通道底面(303)上远离所述进气口(101)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除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301)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302)的宽度自设置所述排气孔(2)的一端向靠近所述进气口(101)的一端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除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301)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302)均具有直边部(304)和弧形边部(305),所述第一导气通道(301)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302)的所述直边部(304)沿所述移动方向设置并且相互贴近,所述第一导气通道(301)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302)的所述弧形边部(305)自设置所述排气孔(2)的一端向至靠近所述进气口(101)的一端向外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除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301)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302)的所述通道底面(303)上均设置有两排所述排气孔(2),同一排的所述排气孔(2)沿所述清洁装置的移动方向布置。
10.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除湿除螨结构,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向所述壳体(1)内排热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为除螨仪或吸尘器。
CN202222414274.8U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除湿除螨结构及清洁装置 Active CN218356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4274.8U CN218356017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除湿除螨结构及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4274.8U CN218356017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除湿除螨结构及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6017U true CN218356017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72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14274.8U Active CN218356017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除湿除螨结构及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6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00860B1 (en) Handheld dust collector
WO2013067913A1 (zh) 一种蒸汽服装熨烫机
WO2014050614A1 (ja) 電気掃除機
CN104771116A (zh) 具有主副风道的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CN218356017U (zh) 一种除湿除螨结构及清洁装置
CN114921932A (zh) 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KR200410348Y1 (ko) 진공 겸용 스팀 청소기
CN211270496U (zh) 地刷及吸尘器
CN206651793U (zh) 除螨吸尘器
CN213665055U (zh) 除螨仪的排气通道结构及除螨仪
CN217039198U (zh) 手持式电吹风
JP2017012688A (ja) 吸込口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CN218356019U (zh) 清洁装置
CN220124609U (zh) 除螨吸尘器
TWI842021B (zh) 清掃機
CN217792901U (zh) 地刷和清洁设备
CN214127399U (zh) 侧进风手持式电吹风
CN218302829U (zh) 一种可吸毛的便携式宠物毛梳
CN215225305U (zh) 吹风机风罩
CN216453804U (zh) 手持式电吹风
CN216167174U (zh) 除污装置
CN218186667U (zh) 吸尘拖地一体机及其排气结构
CN215225304U (zh) 吹风机风罩
CN218356029U (zh) 清扫装置
JPH04193239A (ja)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電気掃除機用床ノズ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