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0860U - 一种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0860U
CN218350860U CN202221640563.3U CN202221640563U CN218350860U CN 218350860 U CN218350860 U CN 218350860U CN 202221640563 U CN202221640563 U CN 202221640563U CN 218350860 U CN218350860 U CN 218350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creen
screen body
electrical connector
shielding layer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405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泽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405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0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0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0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摸屏,包括触摸屏体、第一红外组件、第二红外组件、电连接件及屏蔽层,触摸屏体具有出光侧以及与出光侧背向设置的背光侧;第一红外组件设置于触摸屏体的第一边侧;第二红外组件设置于触摸屏体的第二边侧,第二红外组件与第一红外组件相对设置;电连接件位于背光侧,第一红外组件通过电连接件与第二红外组件电连接;屏蔽层设置于电连接件与触摸屏体之间。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红外组件的电连接件设置于显示屏体的背光侧,以减小触摸屏整体的宽度和厚度,并通过设置屏蔽层来屏蔽电连接件产生的干扰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
背景技术
红外组件作为触摸屏的核心组件之一,在相关技术中,多个红外组件在触摸屏中一般使用电路板连接器连接,电路板连接器设置于触摸屏的侧边框处,而电路板连接器本身存在一定的厚度,因此会导致触摸屏整体的宽度和厚度增加,从而使得触摸屏外观显得较为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能够将连接红外组件的电连接件设置于显示屏体的背光侧,以减小触摸屏的宽度和厚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包括触摸屏体、第一红外组件、第二红外组件、电连接件及屏蔽层,触摸屏体具有出光侧以及与所述出光侧背向设置的背光侧;第一红外组件设置于所述触摸屏体的第一边侧;第二红外组件设置于所述触摸屏体的第二边侧,所述第二红外组件与所述第一红外组件相对设置;电连接件位于所述背光侧,所述第一红外组件通过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红外组件电连接;屏蔽层设置于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触摸屏体之间。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件具有面向触摸屏体的第一侧面,所述屏蔽层贴合于所述电连接件的所述第一侧面,可以减小屏蔽层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且减少从电连接件的第一侧面辐射出的干扰信号,可以更好地屏蔽电连接件中的干扰信号,从而使触摸屏体可以更流畅地工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覆盖所述第一侧面。进一步地屏蔽了电连接件第一侧面的各处上辐射出的干扰信号,从而减少触摸屏体受到干扰信号的干扰。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还包括背板,背板位于所述触摸屏体的所述背光侧,所述背板与所述触摸屏体连接并围设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屏蔽层及所述电连接件位于所述容纳腔中。背板可以保护屏蔽层及电连接件,防止屏蔽层及电连接件受到外界破坏或污染,且容纳腔可以为屏蔽层及电连接件提供充分的安装空间。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背板上,可以使得电连接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靠近所述触摸屏体的一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槽可以更好的固定电连接件,防止电连接件与背板发生相对移动。电连接件设置到安装槽中后,背板与触摸屏体之间预留的距离可以减小,从而可以使得触摸屏整体的厚度减小。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覆盖所述安装槽,可以使得电连接件上的干扰信号更完全地被屏蔽,从而减少干扰信号对触摸屏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为金属背板。电连接件的各个部分均会产生干扰信号,金属背板可以起到屏蔽功能,从而可以屏蔽电连接件从背板处辐射出的干扰信号。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为金属箔。金属箔本身为金属材料所制,且金属箔的厚度较小,不仅可以屏蔽干扰信号,且不占用过多安装空间。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件为柔性扁平电缆。柔性扁平电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屏蔽电磁信号,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减小电连接件产生的干扰信号对触摸屏体的不良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红外组件的电连接件设置于显示屏体的背光侧,以减小触摸屏的宽度和厚度。另外,本申请中在电连接件与显示屏体之间设置了屏蔽层,减少电连接件对显示屏体造成的干扰,降低了显示屏出现闪烁、黑屏、灯板闪点、闪横线或者竖线等现象的频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触摸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触摸屏;10、触摸屏体;11、出光侧;12、背光侧;21、第一红外组件;22、第二红外组件;30、电连接件;31、第一侧面;40、屏蔽层;50、背板;51、容纳腔;52、安装槽;60、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来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相关技术中,触摸屏中的红外组件通过触摸屏体侧边的电路板连接器进行连接,而电路板连接器具有一定厚度,在触摸屏侧边安装电路板连接器,还需要在触摸屏的侧边安装盖板以保护电路板连接器,这会导致触摸屏的边框尺寸增大,例如,增加了边框的高度及厚度,从而使得触摸屏的尺寸增大。
针对上述情况,请参见图1-3,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触摸屏1,包括触摸屏体10、第一红外组件21、第二红外组件22、电连接件30及屏蔽层40。本申请中的触摸屏1可以为红外显示触摸屏,触摸屏1通过第一红外组件21与第二红外组件22,可以实现在触摸屏体10上进行触摸操控。
具体地,触摸屏体10具有出光侧11以及与出光侧11背向设置的背光侧12;第一红外组件21设置于触摸屏体10的第一边侧;第二红外组件22设置于触摸屏体10的第二边侧,第二红外组件22与第一红外组件21相对设置;电连接件30位于背光侧12,第一红外组件21通过电连接件30与第二红外组件22电连接;屏蔽层40设置于电连接件30与触摸屏体10之间。
其中,触摸屏体10的出光侧11为用户可进行触摸操控的一侧,背光侧12为与出光侧11相背的一侧。第一红外组件21与第二红外组件22中均可以包括红外发射器以及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平行于触摸屏体10的表面,并在触摸屏体10的表面形成红外线探测网,进行触控操作的物体(例如笔、手指等)可以阻挡触点所在位置的红外线,进而红外接收器可以接收到相应的信号,从而实现触摸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红外组件21与第二红外组件22通过电连接件30实现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红外组件21与第二红外组件22中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进行传递。在相关技术中,电连接件30安装于触摸屏体10的侧边,则在触摸屏1的侧边还要安装盖板以保护电连接件30,导致触摸屏体10的边框尺寸增大,从而使得触摸屏1整体的尺寸增大。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连接件30设置于触摸屏体10的背光侧12,无需在触摸屏体10的侧边加装盖板,减小了触摸屏1整体的厚度与高度。
另外,电连接件30会产生一定频率的干扰波,若电连接件30直接设置于触摸屏体10的背光侧12,则电连接件30会对触摸屏1造成电磁信号干扰,从而使得触摸屏1上出现黑屏、闪点、闪横线或者竖线等现象。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连接件30与触摸屏体10之间设置有屏蔽层40,用于屏蔽电连接件30发出的干扰信号,从而减少触摸屏1出现闪烁或黑屏的现象。其中,电连接件30可以为电缆线或电路板连接件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触摸屏1上还可以设置传输模块,传输模块与第一红外组件21及第二红外组件22电连接,传输模块可以与终端进行通信,以将第一红外组件21及第二红外组件22中接收的信号传输到终端中,或者通过终端传输控制信号到传输模块中。其中,终端可以指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后台服务器等。触摸屏1上还可以设置扬声器60(如图1所示),扬声器60与传输模块电连接,扬声器60用于播放终端传输到传输模块中的声音信号等。触摸屏1上还可以设置按键与磁铁,按键用于直接控制触摸屏1,例如开关控制、音量调节及亮度调节等;磁铁可以用于吸附与触摸屏1配套的触摸笔,便于触摸笔的收纳放置。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件30具有面向触摸屏体10的第一侧面31,屏蔽层40贴合于电连接件30的第一侧面31。
可以理解的是,电连接件30的第一侧面31靠近触摸屏体10,则电连接件30中产生的干扰信号很容易从第一侧面31辐射到触摸屏体10,从而导致触摸屏体10出现黑屏或闪烁,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屏蔽层40贴合在电连接件30的第一侧面31上,减小了屏蔽层40与第一侧面31之间的距离,减少了从电连接件30的第一侧面31辐射出的干扰信号,可以更好地屏蔽电连接件30中的干扰信号,从而使触摸屏体10可以更流畅地工作。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见图2-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层40覆盖第一侧面31。
具体地,屏蔽层40遮挡了连接件上完整的第一侧面31,进一步地屏蔽了电连接件30第一侧面31的各处上辐射出的干扰信号,从而减少触摸屏体10受到干扰信号的干扰。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见图2-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触摸屏1还包括背板50,背板50位于触摸屏体10的背光侧12,背板50与触摸屏体10连接并围设形成一容纳腔51,屏蔽层40及电连接件30位于容纳腔51中。可以理解的是,背板50可以保护屏蔽层40及电连接件30,防止屏蔽层40及电连接件30受到外界破坏或污染,且容纳腔51可以为屏蔽层40及电连接件30提供充分的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件30固定安装于背板50上,可以使得电连接件3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背板50要与触摸屏体10连接后,可以减少电连接件30与触摸屏体10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背板50靠近触摸屏体10的一侧上开设有安装槽52,电连接件30设置于安装槽52中。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槽52可以更好的固定电连接件30,防止电连接件30与背板50发生相对移动。电连接件30设置到安装槽52中后,背板50与触摸屏体10之间预留的距离可以减小,从而可以使得触摸屏1整体的厚度减小。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见图2-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层40覆盖安装槽52。
需要说明的是,若屏蔽层40只覆盖电连接件30的第一侧面31,则电连接件30中一部分的干扰信号有可能从电连接件30与安装槽52的间隙中辐射出来,从而干扰触摸屏1的显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屏蔽层40覆盖整个安装槽52,使得电连接件30上的干扰信号可以更完全地被屏蔽,从而减少干扰信号对触摸屏体10产生的不良影响。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背板50为金属背板50。
需要说明的的是,当电磁干扰信号到达金属背板50表面时,金属背板50可以对电连接件30的电磁干扰信号产生反射,且电磁干扰信号在金属内传播时,会被金属材料衰减、吸收,所以金属材料可以起到屏蔽干扰信号的功能。而电连接件30的各个部分均会产生干扰信号,金属背板50也可以起到屏蔽功能,从而可以屏蔽电连接件30从背板50处辐射出的干扰信号。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层40为金属箔。
具体地,屏蔽层40用于屏蔽电连接件30产生的干扰信号,而根据上述内容可知,金属可以屏蔽干扰信号,所以屏蔽层40可以为金属箔。金属箔本身为金属材料所制,且金属箔的厚度较小,所以金属箔不仅可以屏蔽干扰信号,而且不占用过多安装空间。其中,金属箔可以为铜箔、铝箔或渡银箔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件30为柔性扁平电缆。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FFC)是一种用绝缘材料和镀锡扁平铜线通过自动化设备压合而成的新型数据线缆,具有柔软、可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等优点,且这种电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屏蔽电磁信号,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减小电连接件30产生的干扰信号对触摸屏体10的不良影响。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体,具有出光侧以及与所述出光侧背向设置的背光侧;
第一红外组件,设置于所述触摸屏体的第一边侧;
第二红外组件,设置于所述触摸屏体的第二边侧,所述第二红外组件与所述第一红外组件相对设置;
电连接件,位于所述背光侧,所述第一红外组件通过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红外组件电连接;
屏蔽层,设置于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触摸屏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具有面向触摸屏体的第一侧面,所述屏蔽层贴合于所述电连接件的所述第一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覆盖所述第一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还包括:
背板,位于所述触摸屏体的所述背光侧,所述背板与所述触摸屏体连接并围设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屏蔽层及所述电连接件位于所述容纳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背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触摸屏体的一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覆盖所述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金属背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为金属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为柔性扁平电缆。
CN202221640563.3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触摸屏 Active CN218350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0563.3U CN218350860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触摸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0563.3U CN218350860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触摸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0860U true CN218350860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2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40563.3U Active CN218350860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08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98918B1 (ko) 인쇄회로기판 어셈블리,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CN111508340B (zh) 一种显示模组、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EP1526722B1 (en) Flat 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8810195B (zh)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P3537171A1 (en) Optical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405414B (zh) 电子设备
CN211830849U (zh) 电子设备
CN108040155A (zh) 一种光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769354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232404B (zh) 电子装置
JP6819778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CN110324055B (zh) 一种终端设备
WO2022161311A1 (zh)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CN109510885B (zh) 电子装置
CN208402122U (zh) 一种麦克风器件及集成麦克风器件的终端
CN113095250A (zh) 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屏下指纹辨识模组
CN108924278B (zh)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18350860U (zh) 一种触摸屏
WO2021027534A1 (zh) 一种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TW201506706A (zh) 觸控模組及便攜式電子裝置
CN21375104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KR102400799B1 (ko) 전자 장치의 인체 거리 검출 모듈,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3095245A (zh) 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屏幕下指纹辨识模组
CN215268957U (zh) 会议机及智能终端设备
CN218938923U (zh) 一种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