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3536U - 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343536U CN218343536U CN202221894080.6U CN202221894080U CN218343536U CN 218343536 U CN218343536 U CN 218343536U CN 202221894080 U CN202221894080 U CN 202221894080U CN 218343536 U CN218343536 U CN 2183435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upright
- auxiliary frame
- auxiliary
- inner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包括车架和滚轮,滚轮连接车架,车架包括底架、附架,附架固定于底架上,底架的底部具有四条连杆,四条连杆相连后呈四边框型结构,四边框型结构的四角各设有一第一立柱,附架的底部与底架的底部相同设置,也具有四条连杆,并使其组成四边框型结构,底架的第一立柱与附架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简化,制造成型容易,结构拼装简单方便,没有技术门槛,临用即装,具有较好的使用灵活性,降低了劳动强度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
背景技术
在工业场合中,经常遇到待移载的生产物料由于排列堆积紧凑,一般的液压车或者叉车的货叉/叉齿无法顺利进入载料位置。这种情况下,往往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装载物料至货叉/叉齿的叉面。在物料重量较大的情况下,不仅耗时耗力,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时有搬运作业过程中砸伤作业人员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包括车架和滚轮,所述滚轮连接所述车架,其中,所述车架包括底架、附架,所述附架固定于所述底架上,
所述底架的底部具有四条连杆,四条所述连杆相连后呈四边框型结构,所述四边框型结构的四角各设有一第一立柱,所述附架的底部与所述底架的底部相同设置,也具有四条连杆,并使其组成四边框型结构,
所述底架的第一立柱与所述附架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拼装形式扩大或者缩减移载车的装载容量和装载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拼装过程简单且无技术门槛,容易操作。
所述附架的四边框型结构的四角各设有一第二立柱,以便向上连接另一附架实现堆叠式车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需要装载货物时,可先拆除附架(当具有多个附架堆叠时,均拆除);在底架上放置货物后,再逐次堆叠附架,每堆叠一层附架,即在该附架的上表面装载货物,并由其上的第二立柱限制货物外倾。
本实用新型的底架和附架可采用直接连接结构或者采用中间结构实现两者的上下可拆卸式连接。其中,当采用中间结构实现两者连接时,所述底架的第一立柱与所述附架的底部通过一连接件相互连接。
所述连接件具有一垫围、一上凸部和一下凸部,所述上凸部与所述下凸部呈上下连接,所述垫围围绕两者的连接处一圈后闭合,
所述第一立柱具有内腔,且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面,使其呈一开口结构,所述第二立柱具有内腔,且所述附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立柱的内腔连通;
所述上凸部向下伸入所述第一立柱的内腔中,所述下凸部向上伸入所述附架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内腔中。
当底架和附架采用直接连接结构时,所述附架的底部的四角的底面各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立柱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立柱自下而上伸入所述通孔,从而实现附架和底架的直接连接。
所述底架和所述附架上设有扣式固定组件,所述扣式固定组件包括活动件和固定件,所述活动件固定于所述底架的第一立柱上,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附架的第二立柱上。
所述底架的四条连杆组成的四边框型结构中,成组的较长的两条连杆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杆,以便在车体长度较长的情况下,提升中间位置的结构强度,避免车体承重后产生形变而坍塌;
对应所述底架的加强杆,在所述附架的对应位置也设有另一第一加强杆。
所述附架上的两条较长的连杆上的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之间设有一第二加强杆。
所述滚轮采用带刹车的滚轮。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简化,制造成型容易,结构拼装简单方便,没有技术门槛,临用即装,具有较好的使用灵活性;
由于制造方便,材料价格相对低,因此相对于传统作业方式中的物料需要借由叉车等工具进行移载后上下料,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紧跟材料的存放和使用,节省了上下料的人工和叉车等工具的调用,相对节省了此类消耗和作业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附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结构倒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拼合应用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底架拼合结构的一种示意图;
图7为图5的附架拼合结构的一种示意图;
图8为图1从侧面观察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从正面观察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其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成部件或单元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成部件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部件组成或者组成单元。
参照图1、图8,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包括车架和滚轮9,滚轮9连接车架。车架包括底架1、附架2,附架2固定于底架1上,
如图2所示,底架1的底部具有四条连杆101,四条连杆101相连后呈四边框型结构,四边框型结构的四角各设有一第一立柱102;
如图3所示,附架2的底部与底架1的底部相同设置,也具有四条连杆201,并使其组成四边框型结构,
底架1的第一立柱102与附架2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物料直接堆置于车体车架后移动至物料堆放驻放区域,再在需要使用时,通过牵引工具拖拽出驻放区域,因此其既避免了物料堆置时需要卸料后集中堆放,卸料后需排列紧凑的问题,在使用时又不会发生液压车或者叉车无法顺利进入载料位置的问题,节省作业时间,节省人力物力,从而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对应的作业成本。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向上堆叠多个附架实现车体扩展和载物性能提升,该结构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如图3所示,附架2的四边框型结构的四角各设有一第二立柱202,以便向上连接另一附架实现堆叠式车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附图并未示出在底架之上堆叠多个附架的结构,但可参考底架与附架的连接结构来设置多个附架的向上堆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过程中,当需要装载货物时可先拆除附架(当具有多个附架堆叠时,逐一拆除);在底架1上放置货物后,再逐次堆叠附架2,每堆叠一层附架2,即在该附架2的上表面装载货物,并由其上的第二立柱202形成阻挡结构来限制货物外倾。
需要说明的是,当附架2设置第二立柱202时,第二立柱202可设置内腔,且使附架2的底部具有通孔后连通第二立柱的内腔,此时,第一立柱102在伸入至附架2的底部通孔后,可继续伸入至第二立柱202的内腔。该结构设置下,第一立柱102可设置较长,以便在其部分长度伸入至第二立柱202的内腔后,使底架1和附架2的结构连接更稳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立柱202内腔中设置隔板2020,使其将第二立柱202的内腔隔离为上下两个腔室,第一立柱102伸入至第二立柱202内腔后可由隔板2020限制其伸入长度,从而为底架1预留出足够的置物高度。而第二立柱202的内腔中的位于隔板2020上方的腔室,可作为附架2向上连接次级附架的连接腔室,此时可配合中间连接结构(如下文实施例中的连接件)实现多个附架之间的堆叠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底架和附架之间的连接可采用中间结构实现连接或者采用直连方式实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底架与附架在采用直接连接的直连结构来实现两者的相互连接时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附架2的底部的四角的底面各设有一通孔2001,通孔2001与第一立柱102一一对应,第一立柱102自下而上伸入附架2的底部的通孔2001后实现附架2和底架1的直接连接。
上述实施例在直连结构的设置中,除了可通过在附架2的底部内腔或者第二立柱202的内腔中设置隔板2020来限制第一立柱102的伸入长度,也可通过在第一立柱102的外壁设置横向贯通式通孔(即是说,在第一立柱的对向外壁上设置两个通孔),再在通孔内置入螺栓或者其他直杆结构后使其呈一阻挡结构,阻止附架持续下沉。置入的螺栓或者直杆的两端均露出于第一立柱外壁后形成该阻挡结构。图中并未示出该类阻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底架与附架在采用独立连接结构实现连接时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架1的第一立柱102与附架2的底部通过一连接件相互连接。
具体的,如图10所示,连接件具有垫围301、上凸部302和下凸部303,上凸部302与下凸部303呈上下连接,垫围301围绕两者的连接处一圈后闭合,该结构可视为将上凸部302和下凸部303两者上下连接后呈一柱状结构后,使垫围301呈一闭合的环形凸起结构凸起于该柱状结构外壁。其中,垫围301的作用是在上凸部302和下凸部303分别伸入至附架2底部孔和底架1的第一立柱102的孔后,垫衬在第一立柱102和附架底部,从而形成稳固支撑结构,第一立柱向上顶在垫围301上,附架底部向下支撑于垫围301上。
为实现上述中间件连接结构,第一立柱102具有内腔,且内腔连通第一立柱102的上端面,使其呈一向上开口结构,以便下凸部303的向下伸入;另外,在附架设置第二立柱时,也可使第二立柱202具有内腔,且可设置附架的底部与第二立柱202的内腔连通,以便增加上凸部302的伸入长度,增加由连接件实现附架和底架连接后的连接强度;如此设置后,上凸部302向下伸入第一立柱102的内腔中,下凸部303向上伸入附架2的底部和第二立柱202的内腔中,
在进行附架2连接底架1的操作时,先将连接件的下凸部303伸入至底架1的第一立柱101的内腔中,此时垫围301垫衬在第一立柱102的上端面,再将附架2架设于底架1上,使连接件的上凸部302伸入附架2的底部开口至第二立柱202的内腔中。
需要说明的是,底架和附架无论采用直接连接还是采用中间结构连接,两者连接均为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快速拆除或者安装。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锁扣结构增强底架和附架的连接结构,具体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底架1和附架2上设有扣式固定组件,扣式固定组件包括活动件401和固定件402,活动件401固定于底架1的第一立柱上,固定件402固定于附架2的第二立柱上,在附架不设置第二立柱时,可将固定件设置于附架的底部的侧壁。或者,将活动件和固定件的设置位置互换,使固定件设置于底架,而将活动件设置于附架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扣式固定组件使底架和附架呈固定连接结构时,可在任一组对应的第一立柱和位于其正上方的第二立柱上设置对应的活动件和固定件,或者,可在每一组对应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均设置扣式固定组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当附架上还堆叠其他附架时,相邻附架之间也设置扣式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除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堆叠附架后实现车体车架扩展和载物性能增加外,还可通过侧向并排拼合后实现车体车架扩展和载物性能提升,此时,按如下结构设置:如图5、图6、图7示出结构中,底架1-1和底架1-2侧向并排拼合后各自向上连接的附架2-1和附架2-2也侧向并排拼合,从而组成侧向并排的车体车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可根据实际需要继续向两侧拼合更多的车架来实现扩展。
本实用新型中,在车体进行并排拼合连接实现侧向扩展后,可通过钢丝缠绕或者套索挂接至相邻车架的第一立柱或者相邻车架的第二立柱上,实现并排拼合结构的连接。或者,可采用扣式固定组件实现相邻车架的固定,此时,在其一车架上设置至少一个扣式固定组件的活动件,在另一车架的对应位置设置对应数量的扣式固定组件的固定件,在相邻车架并排拼合时,通过扣式连接实现车架件的固定。如图9示出结构中,在相邻车架的上中下三个位置分别设置三个扣式固定组件,分别为上部的扣式固定组件31、中部的扣式固定组件32和下部的扣式固定组件33。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结构设置,增强底架的结构强度:如图2所述,底架1的四条连杆组成的四边框型结构中,成组的较长的两条连杆101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杆103,以便在车体长度较长的情况下,提升中间位置的结构强度,避免车体承重后产生形变而坍塌;
如图3所示,对应底架1的加强杆103,在附架2的对应位置也设有另一第一加强杆203。
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出结构中,仅在底架1上设置一根第一加强杆103,而在实际设置时,根据底架1的较长的连杆101的具体长度,可增加第一加强杆103的数量来加强底架1的结构强度,底架1上的第一加强杆103和附架2上的第一加强杆203可设置为一一对应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设置,增强附架的结构强度:如图3、图4所示,附架2上的两条较长的连杆201上的对应的第二立柱202之间设有一第二加强杆204,通过设置第二加强杆204,不仅提升附架2的结构强度,还可将第二加强杆204作为置物时的直接承重杆使用,避免负荷物接触附架2的底部连杆(比如,在设置附架的情况下,将货物直接堆放至附架的较短的连杆上)产生损伤,这种情况在堆放一些长管状钢管等场合下时有发生,金属结构之间的直接接触难免使附架的连杆结构表面产生器质性损伤而导致连杆寿命折损,从而使结构易于产生形变后导致货物或者整车发生倾翻的安全问题。第二加强杆相对于附加的主体件属于附加结构,易于拆装替换,可视为易损件进行常备性维保。
如附架2的第二加强杆204的设置,在底架1上也可设置另一组第二加强杆,设置方式如附架的第二加强杆。本实用新型附图未示出底架的第二加强杆。
本实用新型为便于刹车,滚轮9可采用带刹车的滚轮。比如,采用带刹车的万向滚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示出滚轮为不带刹车的滚轮。另外,带刹车型滚轮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拼装形式扩大或者缩减移载车的装载容量和装载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拼装过程简单且无技术门槛,容易操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包括车架和滚轮,所述滚轮连接所述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底架、附架,所述附架固定于所述底架上,
所述底架的底部具有四条连杆,四条所述连杆相连后呈四边框型结构,所述四边框型结构的四角各设有一第一立柱,所述附架的底部与所述底架的底部相同设置,也具有四条连杆,并使其组成四边框型结构,
所述底架的第一立柱与所述附架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架的四边框型结构的四角各设有一第二立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第一立柱与所述附架的底部通过一连接件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有一垫围、一上凸部和一下凸部,所述上凸部与所述下凸部呈上下连接,所述垫围围绕两者的连接处一圈后闭合,
所述第一立柱具有内腔,且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面,使其呈一开口结构,所述第二立柱具有内腔,且所述附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立柱的内腔连通;
所述上凸部向下伸入所述第一立柱的内腔中,所述下凸部向上伸入所述附架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内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架的底部的四角的底面各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立柱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立柱自下而上伸入所述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架的底部的四角的底面各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立柱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立柱自下而上伸入所述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和所述附架上设有扣式固定组件,所述扣式固定组件包括活动件和固定件,所述活动件固定于所述底架的第一立柱上,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附架的第二立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四条连杆组成的四边框型结构中,成组的较长的两条连杆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杆;
对应所述底架的加强杆,在所述附架的对应位置也设有另一第一加强杆。
9.根据权利要求2、3、4或6所述的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架上的两条较长的连杆上的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之间设有一第二加强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采用带刹车的滚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94080.6U CN218343536U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94080.6U CN218343536U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343536U true CN218343536U (zh) | 2023-01-20 |
Family
ID=84911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94080.6U Active CN218343536U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343536U (zh) |
-
2022
- 2022-07-21 CN CN202221894080.6U patent/CN2183435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08762B1 (en) | Pallet truck load lift portion | |
CN109625596A (zh) | 预制叠合楼板存放运输架及其配套吊具 | |
CN218343536U (zh) | 一种拼装型物料移载车 | |
CN111232034A (zh) | 一种实验室标气瓶转运车 | |
KR200440927Y1 (ko) | 상자 운반용 이동 대차 | |
CN216272596U (zh) | 一种应用于叉车载重的货梯轿底结构 | |
CN212148911U (zh) | 一种实验室标气瓶转运车 | |
CN211280931U (zh) | 一种装配式半挂车后防护网结构 | |
CN211035107U (zh) | 一种钢筋卷的搬运工装 | |
CN221396983U (zh) | 一种辅助支撑装置 | |
CN217048738U (zh) | 一种可移动式多功能周转车 | |
CN210437596U (zh) | 一种加长式物流运输底板结构 | |
CN213293625U (zh) | 一种可升降工业产品的智慧物流储存装置 | |
CN217972474U (zh) | 一种多头水泥搬运架 | |
CN218665276U (zh) | 一种新型阳极车提升装置 | |
CN216232359U (zh) | 转运车 | |
CN217347879U (zh) | 行李搬运推车 | |
CN220182210U (zh) | 一种方便装卸货的装置平台 | |
CN221457664U (zh) | 一种通用负载托盘车 | |
CN221769682U (zh) | 一种安装便捷的丝饼库存架 | |
CN217731266U (zh) | 一种可拆卸周转货架 | |
CN213474741U (zh) | 多货叉载货平台及堆垛机 | |
CN218021692U (zh) | 一种脚轮方便拆装的平板车 | |
CN219277255U (zh) |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安装支架 | |
CN207903199U (zh) | 一种交换箱的箱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