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8832U - 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8832U
CN218338832U CN202220699350.1U CN202220699350U CN218338832U CN 218338832 U CN218338832 U CN 218338832U CN 202220699350 U CN202220699350 U CN 202220699350U CN 218338832 U CN218338832 U CN 218338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orizontal cross
push rod
rotating shaft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993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思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6993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8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8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8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包括滑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上设置有导入轨道(2),对称设置的滑轨(1)之间设置有上横梁(3)和下横梁(4),上横梁(3)的中部和下横梁(4)的中部之间固定有立梁(5),上横梁(3)的两端和下横梁(4)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滚轮(6),上横梁(3)和下横梁(4)之间对称固定有侧梁(7),对称设置的侧梁(7)的下部和立梁(5)的下部之间安装有一级减速装置,对称设置的侧梁(7)的上部和立梁(5)的上部之间安装有二级减速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逃生装置通过导入轨道导入外墙滑轨,逃生装置纯机械结构设计,让高楼火灾逃生更加安全,降低火灾伤亡意外,增加了逃生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安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属于高楼逃生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火灾如何逃生一直是现代高层建筑不可避免的问题,现有的高层建筑火灾逃生方式和逃生装置有限,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增加高层建筑火灾的逃生装置,如何让高层建筑火灾逃生变得更加的安全,如何降低火灾的伤亡意外。
靠电力驱动的下楼逃生装置在火灾中使用的危险很大,有断电或者电气产品失灵而被困的危险;步行楼道里面往往会充满大量的浓烟,危险也很大,因而通过在高楼外墙上安装使用纯机械结构的逃生装置能提高安全效果,降低火灾的伤亡意外,长期以来缺乏一种纯机械结构的逃生装置,让高层建筑火灾逃生变得更加的安全,同时逃生效率更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高层建筑火灾逃生方式有限,电力驱动的下楼逃生装置在火灾中有断电而被困的风险,楼梯通道容易充满大量浓烟,逃生危险都很大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在高楼外墙上安装纯机械结构的逃生装置,效率高、安全性高,同时逃生装置使用简单、易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包括滑轨,滑轨左右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导入轨道,对称设置的滑轨之间设置有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的中部和下横梁的中部之间连接固定有立梁,上横梁的两端和下横梁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滚轮,滚轮位于滑轨中,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对称固定有侧梁,对称设置的侧梁的下部和立梁的下部之间安装有一级减速装置,对称设置的侧梁的上部和立梁的上部之间安装有二级减速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减速装置包括第一门型支撑架、第一压杆、第一推杆、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杆、第一水平横杆、小齿轮、大齿轮和限位套,第一门型支撑架固定在对称设置的侧梁之间,第一门型支撑架的横杆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一压杆的下部一点转动连接,第一压杆的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第一连接杆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推杆的一端,第一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根第一连杆,两根第一连杆在第一推杆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第一连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水平横杆的一端,第一水平横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小齿轮,第一水平横杆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大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小齿轮的外齿面与滑轨1的内壁相接触,第一推杆和第一水平横杆上分别套有限位套,第一推杆上的限位套固定在立梁上并与立梁同向,第一水平横杆上的限位套固定在侧梁上并与侧梁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减速装置包括第二门型支撑架、第二压杆、第二推杆、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杆、第二水平横杆、摩擦棒和限位套,第二门型支撑架固定在对称设置的侧梁之间,第二门型支撑架的横杆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二压杆的下部一点转动连接,第二压杆的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第二连接杆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推杆的一端,第二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根第二连杆,两根第二连杆在第二推杆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第二连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水平横杆的一端,第二水平横杆的另一端与摩擦棒的一端相连接,摩擦棒的另一端与滑轨的内壁相接触,第二推杆和第二水平横杆上分别套有限位套,第二推杆上的限位套固定在立梁上并与立梁同向,第二水平横杆上的限位套固定在侧梁上并与侧梁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分别与滑轨相垂直,立梁和侧梁都与滑轨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杆与立梁相平行,第一水平横杆与侧梁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推杆与立梁相平行,第二水平横杆与侧梁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在高层外墙上安装滑轨以及分布每层的导入轨道,通过导入轨道即可轻松准确的将逃生装置导入外墙滑轨。逃生装置纯机械结构设计,利用自身体重加杠杆原理完成第一级缓冲减速,然后还可以通过手拉第二压杆引入二级摩擦减速,做到无极变速,缓速匀速下降,下降速度完全人为可控。纯机械结构设计,后期维护保养简单方便,安全可靠;逃生装置使用简单,易于操作,让高楼火灾逃生更加安全,降低了火灾伤亡意外,增加了逃生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滑轨和导入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滑轨1,导入轨道2,上横梁3,下横梁4,立梁5,滚轮6,侧梁7,第一门型支撑架8,第一压杆9,第一推杆10,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杆12,第一水平横杆13,小齿轮14,大齿轮15,限位套16,第二门型支撑架17,第二压杆18,第二推杆19,第二连接杆20,第二连杆21,第二水平横杆22,摩擦棒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包括滑轨1,滑轨1左右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上设置有导入轨道2,对称设置的滑轨1之间设置有上横梁3和下横梁4,上横梁3的中部和下横梁4的中部之间连接固定有立梁5,上横梁3的两端和下横梁4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滚轮6,滚轮6位于滑轨1中,上横梁3和下横梁4之间对称固定有侧梁7,对称设置的侧梁7的下部和立梁5的下部之间安装有一级减速装置,对称设置的侧梁7的上部和立梁5的上部之间安装有二级减速装置。
所述一级减速装置包括第一门型支撑架8、第一压杆9、第一推杆10、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杆12、第一水平横杆13、小齿轮14、大齿轮15和限位套16,第一门型支撑架8固定在对称设置的侧梁7之间,第一门型支撑架8的横杆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一压杆9的下部一点转动连接,第一压杆9的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11的一端,第一连接杆11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推杆10的一端,第一推杆10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根第一连杆12,两根第一连杆12在第一推杆10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第一连杆1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水平横杆13的一端,第一水平横杆1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小齿轮14,第一水平横杆13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大齿轮15,小齿轮14与大齿轮15相啮合,小齿轮14的外齿面与滑轨1的内壁相接触,第一推杆10和第一水平横杆13上分别套有限位套16,第一推杆10上的限位套16固定在立梁5上并与立梁5同向,第一水平横杆13上的限位套16固定在侧梁7上并与侧梁7相垂直。
所述二级减速装置包括第二门型支撑架17、第二压杆18、第二推杆19、第二连接杆20、第二连杆21、第二水平横杆22、摩擦棒23和限位套16,第二门型支撑架17固定在对称设置的侧梁7之间,第二门型支撑架17的横杆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二压杆18的下部一点转动连接,第二压杆18的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20的一端,第二连接杆20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推杆19的一端,第二推杆1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根第二连杆21,两根第二连杆21在第二推杆19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第二连杆2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水平横杆22的一端,第二水平横杆22的另一端与摩擦棒23的一端相连接,摩擦棒23的另一端与滑轨1的内壁相接触,第二推杆19和第二水平横杆22上分别套有限位套16,第二推杆19上的限位套16固定在立梁5上并与立梁5同向,第二水平横杆22上的限位套16固定在侧梁7上并与侧梁7相垂直。
所述上横梁3和下横梁4分别与滑轨1相垂直,立梁5和侧梁7都与滑轨1相平行。
所述第一推杆10与立梁5相平行,第一水平横杆13与侧梁7相垂直。
所述第二推杆19与立梁5相平行,第二水平横杆22与侧梁7相垂直。
如附图所示,滑轨1左右对称设置,两条滑轨1平行等距的固定在高楼的外墙上,每一楼层的滑轨1上都设置有导入轨道2,每一楼层的滑轨1上的导入轨道2有四根,相互平行的两根滑轨1上各两根导入轨道2,四根导入轨道2依次连线组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同侧滑轨1上的两根导入轨道2之间的距离等于上下连个滚轮6之间的距离。上横梁3的两端和下横梁4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的滚轮6分别通过对应的导入轨道2导入到滑轨1中。
滑轨1的横截面为方槽型,两条平行的滑轨1固定在外墙后,左右滑轨1的槽口相对,这样可以防止滚轮6在滑轨1中向下滚动的过程中脱离滑轨1。导入轨道2倾斜向上,并且导入轨道2与滑轨1的连通处设置有单向导入挡片,允许滚轮6从导入轨道2导入滑轨1中,防止滚轮6在滑轨1中向下滚动的过程中从导入轨道2导出。从滑轨1取出滚轮6,需手动拨开单向导入挡片。挡片可以通过合页或软连接与导入轨道2的内壁相连接,挡片的内侧面与滑轨1的槽底面在同一平面,这样滚轮6经过每一楼层的导入轨道2与滑轨1的连接处时,都非常的平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逃生安全装置的本体通过导入轨道2导入到两条平行的滑轨1之间,然后用手抓住第一压杆9,这时在人体和逃生安全装置在重力的作用下,人体和逃生安全装置向下运动,同时人体的重力通过手会按压第一压杆9,按压第一压杆9的过程中,第一压杆9的下端像杠杆一样通过第一连接杆11推动第一推杆10向上运动,限位套16限制第一推杆10只能垂直运动。第一推杆10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通过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杆12分别推动对应侧的第一水平横杆13向两边的滑轨1方向水平运动,限位套16限制第一水平横杆13只能水平移动。第一水平横杆13水平向滑轨1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水平横杆13推动小齿轮14挤压滑轨1的内壁,让小齿轮14小齿轮与轨道内壁摩擦转动并带动大齿轮旋转,即可对人体和逃生安全装置进行减速。通过小齿轮与轨道内壁摩擦带动大齿轮的减速设计,然后可以增加大齿轮的自重,从而加大转动扭矩,并且还可以通过增加大齿轮与轴的摩擦力来做到自摩擦消耗能量转换,来增加减速效果。通过人体的自重来按压第一压杆9即可完成人体和逃生安全装置向下运动的一级减速。
在重力的作用下,人体向下运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如果速度过快,即可启动二级减速,通过手握住第二压杆18并向下按压,第二压杆18的下端像杠杆一样通过第二连接杆20推动第二推杆19向上运动,限位套16限制第二推杆19只能垂直运动。第二推杆19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通过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杆21分别推动对应侧的第二水平横杆22向两边的滑轨1方向水平运动,限位套16限制第二水平横杆22只能水平移动。第二水平横杆22水平向滑轨1运动的过程中,第二水平横杆22推动摩擦棒23挤压滑轨1的内壁,通过摩擦棒23与滑轨1的内壁挤压摩擦即可完成人体和逃生安全装置向下运动的一级减速。
利用人体自重按压第一压杆9让齿轮自转和齿轮与轴的摩擦力,完成第一级减速。然后通过手拉第二压杆18,让摩擦棒23与滑轨1的内壁挤压摩擦,完成第二级摩擦缓冲减速。通过一级和二级减速,下降速度完全人为可控。同时纯机械结构设计,维护保养简单方便,逃生装置使用简单、易于操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简单替换、改进和变化,所做出的各种简单替换、改进和变化,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包括滑轨(1),滑轨(1)左右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上设置有导入轨道(2),对称设置的滑轨(1)之间设置有上横梁(3)和下横梁(4),上横梁(3)的中部和下横梁(4)的中部之间连接固定有立梁(5),上横梁(3)的两端和下横梁(4)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滚轮(6),滚轮(6)位于滑轨(1)中,上横梁(3)和下横梁(4)之间对称固定有侧梁(7),对称设置的侧梁(7)的下部和立梁(5)的下部之间安装有一级减速装置,对称设置的侧梁(7)的上部和立梁(5)的上部之间安装有二级减速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减速装置包括第一门型支撑架(8)、第一压杆(9)、第一推杆(10)、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杆(12)、第一水平横杆(13)、小齿轮(14)、大齿轮(15)和限位套(16),第一门型支撑架(8)固定在对称设置的侧梁(7)之间,第一门型支撑架(8)的横杆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一压杆(9)的下部一点转动连接,第一压杆(9)的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11)的一端,第一连接杆(11)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推杆(10)的一端,第一推杆(10)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根第一连杆(12),两根第一连杆(12)在第一推杆(10)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第一连杆(1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水平横杆(13)的一端,第一水平横杆(1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小齿轮(14),第一水平横杆(13)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大齿轮(15),小齿轮(14)与大齿轮(15)相啮合,小齿轮(14)的外齿面与滑轨(1)的内壁相接触,第一推杆(10)和第一水平横杆(13)上分别套有限位套(16),第一推杆(10)上的限位套(16)固定在立梁(5)上并与立梁(5)同向,第一水平横杆(13)上的限位套(16)固定在侧梁(7)上并与侧梁(7)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减速装置包括第二门型支撑架(17)、第二压杆(18)、第二推杆(19)、第二连接杆(20)、第二连杆(21)、第二水平横杆(22)、摩擦棒(23)和限位套(16),第二门型支撑架(17)固定在对称设置的侧梁(7)之间,第二门型支撑架(17)的横杆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二压杆(18)的下部一点转动连接,第二压杆(18)的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20)的一端,第二连接杆(20)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推杆(19)的一端,第二推杆(1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根第二连杆(21),两根第二连杆(21)在第二推杆(19)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第二连杆(2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水平横杆(22)的一端,第二水平横杆(22)的另一端与摩擦棒(23)的一端相连接,摩擦棒(23)的另一端与滑轨(1)的内壁相接触,第二推杆(19)和第二水平横杆(22)上分别套有限位套(16),第二推杆(19)上的限位套(16)固定在立梁(5)上并与立梁(5)同向,第二水平横杆(22)上的限位套(16)固定在侧梁(7)上并与侧梁(7)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3)和下横梁(4)分别与滑轨(1)相垂直,立梁(5)和侧梁(7)都与滑轨(1)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10)与立梁(5)相平行,第一水平横杆(13)与侧梁(7)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杆(19)与立梁(5)相平行,第二水平横杆(22)与侧梁(7)相垂直。
CN202220699350.1U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 Active CN218338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9350.1U CN218338832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9350.1U CN218338832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8832U true CN218338832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22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99350.1U Active CN218338832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8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28029U (zh) 循环式防坠电梯
CN205709299U (zh) 一种新型电梯防坠落装置
CN203877695U (zh) 自带动力便捷避让的登楼椅
CN112853973A (zh)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悬挂式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1279121A (zh) 高楼逃生器
CN218338832U (zh) 一种轨道式速降逃生安全装置
CN100560012C (zh) 齿条配重运行式擦窗机
CN104324453B (zh) 一种高楼自动逃生装置
CN105692400A (zh) 一种单柱悬臂式家庭电梯
CN203060616U (zh) 高层建筑逃生装置
CN210117137U (zh) 一种楼道代步器
CN108819966B (zh) 跨座式单轨车辆逃生装置
CN108283764B (zh) 环楼救援逃生装置
WO2023138201A1 (zh) 一种用于高楼火灾救生系统的制动控制装置
CN201643458U (zh) 高楼安全应急逃生器
CN111559686A (zh) 一种可沿楼梯扶手攀升的轨道式座椅电梯
WO2019056829A1 (zh) 轿厢自行式电梯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86809B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便于搭建具有防护措施的施工电梯
CN206511780U (zh) 一种丝杆式单人升降梯
CN216471629U (zh)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电梯维修装置
CN104368091B (zh) 一种高楼自动逃生器
CN213760255U (zh) 一种高楼应急逃生器
CN214018954U (zh)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应急装置
RU2311520C1 (ru) Противопожарная экранированная лестница с лифтом н.р. янсуфина
CN220745038U (zh) 一种辅助上楼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