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6022U - 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6022U
CN218336022U CN202221392322.1U CN202221392322U CN218336022U CN 218336022 U CN218336022 U CN 218336022U CN 202221392322 U CN202221392322 U CN 202221392322U CN 218336022 U CN218336022 U CN 218336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plexer
conical cover
output shaft
dust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923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基
谢学民
陈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Quanzhou Myt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Quanzhou My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Quanzhou Myt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Quanzhou My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923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6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6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6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位置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包括机体、控制面板、握把、开关、排尘口、散热系统,机体的内部设有双工器,双工器采用微带线集成在中转台内部电路板上,占用空间小,通过排气扇将中转台内部的热量排出,通过吸风扇将外界的冷空气吸入对双工器及中状态进行降温散热,通过软毛刷对双工器上的粉尘进行清扫,使得该中转台,具备双重散热、双重除尘、双工器缩小节约空间等优点,解决了因散热不足导致双工器功率底下、灰尘覆盖在双工器导致信号减弱、以及目前的中转台是采用外置的双工器,外置的双工器体积大,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
背景技术
对讲机中转台是用来增大对讲机通讯距离的设备,当两台对讲机的距离超过了对讲机信号辐射范围时,对讲机收不到有效信号,此时就需要使用中转台来协助通讯,中转台的作用就是将收到的信号转发出去,完成信号之间的中继,目前的中转台是采用外置的双工器,外置的双工器体积大,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具备双工器缩小节约空间等优点,解决了目前的中转台是采用外置的双工器,外置的双工器体积大,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包括机体、控制面板、握把、开关、排尘口、散热系统,所述机体的一侧安装有握把,所述握把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机体安装有握把的这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另一侧设有散热系统,所述开关设置在远离散热系统的一端,所述开关的右方设有排尘口,所述机体内部包括电机、固定杆、除尘器、第一开槽、支撑杆、双工器第二开槽、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所述电机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机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散热系统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与除尘器连接,所述第一开槽设置在机体的底面,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开槽配合,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除尘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开槽设置在机体的侧面,所述除尘器与第二开槽活动连接,所述双工器在除尘器的下方,所述双工器与机体的底面连接。
作为优化的,所述除尘器由固定板、第一转轴、连接杆、第二转轴、传动板、活动杆、软毛刷组成,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传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的底面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下方设有软毛刷,所述软毛刷与活动杆固定连接。
上述两个转轴的两端的圆盘能够限制活动杆、传动板、连接杆不会脱落,上述软毛刷上的软毛刷能够在除尘器工作的时候,扫去双工器上的灰尘。
作为优化的,所述散热系统由排气扇、锥形罩、冷却管、第一支撑杆、轴承、通孔、环形开槽组成,所述排气扇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与锥形罩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排气扇靠近锥形罩的一面设有环形开槽,所述锥形罩的另一端与环形开槽活动连接,所述锥形罩的侧面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贯穿锥形罩,所述冷却管与锥形罩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环绕双工器设置,所述冷却管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冷却管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的,所述冷却管上分布着三个以上的出气口。
上述出气口的设置能过在吸风扇吸气的时候,将气流引出对双工器进行散热,与除尘。
作为优化的,锥形罩包括吸风扇、锥形开口、进气口,所述吸风扇固定连接在第二输出轴上,所述吸风扇的扇叶与通孔固定连接,所述锥形开口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冷却管连接。
上述吸风扇扇叶固定连接通孔是为了吸风扇由第二输出轴带动时,能够带动排气扇进行工作。
(三)有益效果:
1、本实用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通过将双工器采用微带线集成在中转台内部的电路板上,占用空间小;
2、本实用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通过第一输出轴的转动,带动固定板转动,随之连接杆成圆周形运动,与连接杆活动连接的传动板开始工作,传动板与活动杆固定连接,因活动杆被第二支撑杆与第二开槽限制高度,故活动杆做水平运动,带动与活动杆固定连接的软毛刷进行除尘,解决了因灰尘覆盖双工器所导致的双工器信号减弱的问题,同时冷却管的出气口同时也进行吹气除尘;
3、本实用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通过第二输出轴带动吸风扇进行转动,与吸风扇固定连接的排气扇随之转动,排气扇将对中转台内部的热量排出,吸风扇处于锥形罩内,吸风扇吸进的风流由进气口进入导风管,导风管靠近双攻的一侧设有出风口,风流由出风口排出,对双工器进行降温处理,双重降温的效果解决了双工器因运动产生大量热量而导致的双攻器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排气扇、吸风扇与电机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排气扇与吸风扇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锥形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台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机体-1、控制面板-2、握把-3、开关-4、排尘口-5、散热系统-6、固定板-031、第一转轴-032、连接杆-033、第二转轴-034、传动板-035、活动杆-036、软毛刷-037、排气扇-61、锥形罩-62、冷却管-63、第一支撑杆-64、轴承-65、通孔-66、环形开槽-611、吸风扇-201、锥形开口-202、进气口-203、电机-101、固定杆-102、除尘器-103、第一开槽-104、第二支撑杆-105、双工器-106第二开槽-107、第一输出轴-108、第二输出轴-1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包括机体1、控制面板2、握把3、开关4、排尘口5、散热系统6,机体1的一侧安装有握把3,握把3与机体1固定连接,机体1安装有握把3的这一侧设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与机体1固定连接,机体1的另一侧设有散热系统6,开关4设置在远离散热系统6的一端,开关4的右方设有排尘口5,所述机体1的内部设有双工器106 所述双工器106采用微带线集成在电路板上,所述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 101,所述电机101设有第一输出轴108和第二输出轴109。
具体的,请参阅图6-8,散热系统6由排气扇61、锥形罩62、冷却管63、第一支撑杆64、轴承65、通孔66、环形开槽611组成,排气扇61的中心设有通孔66,第二输出轴109上固定安装有轴承65,轴承65与锥形罩62的一端活动连接,排气扇61靠近锥形罩62的一面设有环形开槽611,锥形罩62 的另一端与环形开槽611活动连接,锥形罩62的侧面设有冷却管63,冷却管 63贯穿锥形罩62,冷却管63与锥形罩62固定连接,冷却管63环绕双工器 106设置,冷却管63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杆64,第一支撑杆64与冷却管63 固定连接,冷却管63上分布着三个以上的出气口。
上述轴承65与环形开槽611的设置,使得排气扇61转动时,锥形罩62 不会发生转动。
上述出气口的设置能过在吸风扇吸气的时候,将气流引出对双工器106 进行散热及除尘。
其中,锥形罩62包括吸风扇201、锥形开口202、进气口203,吸风扇 201固定连接在第二输出轴109上,吸风扇201的扇叶与通孔66固定连接,锥形开口202上设有进气口203,进气口203与冷却管63连接。
上述吸风扇201扇叶固定连接通孔66是为了吸风扇201由第二输出轴109 带动时,能够带动排气扇61进行工作。
启动电机101运作,第二输出轴109转动,带动吸风扇201转动,因吸风扇201与排气扇61中的通孔66固定连接,所以排气扇66转动,进行排气,将机体内的热气往外排出,因吸风扇201处于锥形罩62内,锥形罩62内设有进气口203,吸风扇201产生的风流由进气口203导入冷却管63中,冷却管63能将热气进行降温,冷却管63靠近双工器106的地方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对双工器106吹风,进行散热降温。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其中机体内部还包括固定杆102、除尘器103、第一开槽104、第二支撑杆105、双工器106第二开槽107,电机101上设有固定杆102,固定杆102与电机101固定连接,固定杆102的两端分别与机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开槽104设置在机体1的底面,第二支撑杆105的一端与第一开槽104配合,第二支撑杆105的一端与除尘器103固定连接,第二开槽107设置在机体1的侧面,除尘器103与第二开槽107活动连接;
具体的,除尘器103由固定板031、第一转轴032、连接杆033、第二转轴034、传动板035、活动杆036、软毛刷037组成,固定板031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轴108固定连接,固定板03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转轴032,第一转轴 032的一端与固定板031活动连接,第一转轴032的另一端与连接杆033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接杆03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转轴034,第二转轴034的一端与连接杆033活动连接,第二转轴034的另一端与传动板035固定连接,传动板035的底面与活动杆036固定连接,活动杆036的下方设有软毛刷037,软毛刷037与活动杆036固定连接,软毛刷037能够扫去双工器上的灰尘。
通过第一输出轴108的转动,带动固定板031转动,随之连接杆033成圆周形运动,与连接杆033活动连接的传动板035开始工作,传动板035与活动杆036固定连接,因活动杆036被第二支撑杆105与第二开槽107限制高度,故活动杆036做水平运动,带动与活动杆036固定连接的软毛刷037 进行除尘,同时导风管63所吹出的气流也对双工器进行除尘效果,最后灰尘可由排尘口5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包括机体(1)、控制面板(2)、握把(3)、开关(4)、排尘口(5)、散热系统(6),所述机体(1)的一侧安装有握把(3)、控制面板(2),所述机体(1)的另一侧设有散热系统(6)、开关(4)、排尘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设有双工器(106),所述双工器(106)采用微带线集成在电路板上;
所述散热系统(6)包括排气扇(61)、锥形罩(62),所述排气扇(61)的中心设有通孔(66),所述排气扇(61)靠近锥形罩(62)的一面设有环形开槽(611),所述锥形罩(62)与环形开槽(611)活动连接,所述锥形罩(62)的侧面设有冷却管(63),所述冷却管(63)贯穿锥形罩(62)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63)环绕双工器(106)设置,所述冷却管(63)的下方固定有第一支撑杆(64);
所述锥形罩(62)包括吸风扇(201)、锥形开口(202),所述吸风扇(201)的扇叶与通孔(66)固定连接,所述锥形开口(202)上设有进气口(203),所述进气口(203)与冷却管(6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包括电机(101)、固定杆(102)、除尘器(103)、第一开槽(104)、第二支撑杆(105)、第二开槽(107),所述电机(101)通过固定杆(102)与机体(1)连接,所述电机(10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输出轴(108)、第二输出轴(109),所述第一输出轴(108)与除尘器(103)连接,所述第一开槽(104)设置在机体(1)的底面,所述第二支撑杆(105)的一端与第一开槽(104)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杆(105)的一端与除尘器(1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开槽(107)设置在机体(1)的侧面,所述除尘器(103)与第二开槽(107)活动连接,所述双工器(106)设在除尘器(10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103)由固定板(031)、第一转轴(032)、连接杆(033)、第二转轴(034)、传动板(035)、活动杆(036)、软毛刷(037)组成,所述固定板(031)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轴(10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0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032)与连接杆(033)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033)通过第二转轴(034)与传动板(035)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板(035)的底面与活动杆(036)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036)的下方固定有软毛刷(03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109)通过轴承与锥形罩(62)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63)上分布着三个以上的出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扇(201)、排气扇(61)固定连接在第二输出轴(109)上。
CN202221392322.1U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 Active CN218336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2322.1U CN218336022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2322.1U CN218336022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6022U true CN218336022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6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92322.1U Active CN218336022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60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2347A (zh) * 2023-05-15 2023-06-13 江苏德励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材加工用输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2347A (zh) * 2023-05-15 2023-06-13 江苏德励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材加工用输送装置
CN116252347B (zh) * 2023-05-15 2023-08-11 江苏德励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材加工用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36022U (zh) 一种免外置双工器中转台
CN112935535A (zh) 一种带移动除尘装置的平面激光切割机
CN210878171U (zh) 一种汽车部件双工位机器人焊接负压除尘装置
CN209768034U (zh) 一种具有防潮除尘的电子通信设备
CN216462343U (zh) 一种应用于台式回流焊机的散热装置
CN110644402B (zh) 吹吸机
CN216150560U (zh) 一种新型除尘结构
CN113207267B (zh) 一种升降式一体化计算机服务器机柜
CN215256882U (zh) 一种甩油式强排系统
CN219536717U (zh) 一种通信基站机房滤尘通风设备
CN110403520A (zh) 一种手持立式无线静音吸尘器
CN111823107A (zh) 一种铝制品加工生产用表面处理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220822884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防爆变频柜
CN218160003U (zh) 一种防水性能好的干式电容器外壳
CN211047369U (zh) 一种散热型印刷电路板
CN215676492U (zh) 一种钢铁烧结机的散热除尘装置
CN215735557U (zh) 一种具有高性能散热的plc柜
CN215735576U (zh) 一种通信基站散热通风除尘装置
CN219924844U (zh) 一种电焊机冷却装置
CN219583259U (zh) 一种超细粉等静压石墨套管生产用切割装置
CN218669871U (zh) 吹风装置
CN212875620U (zh) 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及其电机防护结构
CN218472556U (zh) 一种设有除尘机构的配电箱
CN220825535U (zh) 一种直流无刷锂电圆锯高效出风排屑结构
CN220822773U (zh) 一种电机用散热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