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6566U - 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6566U
CN218326566U CN202222346231.0U CN202222346231U CN218326566U CN 218326566 U CN218326566 U CN 218326566U CN 202222346231 U CN202222346231 U CN 202222346231U CN 218326566 U CN218326566 U CN 218326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nd plate
pressure pipeline
flitch
slip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462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斌
倪有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l Industry LLC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l Industr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l Industry LLC filed Critical Hefei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l Industry LLC
Priority to CN2022223462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6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6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6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属于煤矿井下高压管路装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支撑架、防滑卡件、螺栓组件、锚杆组件,固定支撑架包括贴板、支撑梁和第一筋板,贴板安装在巷道侧壁上,支撑梁安装在贴板上,第一筋板均匀安装在支撑梁两侧,并位于在贴板和支撑梁之间,防滑卡件包括上端板、下端板、连接板和第二筋板,下端板安装在支撑梁上,连接板分别安装在上端板两端部和下端板两端部,第二筋板均匀安装在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固定支撑架固定在巷道侧帮上,防滑组件固定在支撑梁上,防止管路在倾斜巷道中长距离敷设时下滑。

Description

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高压管路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煤矿井下工作面综采核心装备之一的液压支架,其主要依靠液压作为动力驱动其工作。传统的工作面供液设备一般设置在顺槽设备列车上,随回采工作的进行需频繁移动设备列车。设备列车数量多、长度大、吨位重,劳动强度大,设备运行环境差,现场管理难度大。远距离供液是目前国内中大型特别是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装备配置的一项推广技术,是将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与设备列车分离,从回采工作面移至工作面顺槽接口处或以外固定布置,通过高压管路将乳化液、高压喷雾输送至回采工作面。其主要优点:(1)大大减轻了传统移动电站列车的总体重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2)节省移动电站占用的顺槽空间;(3)降低移动变电站负荷; (4)泵站设备工作环境改善,有利于检修和维护。供液距离一般可达4~ 5km,供液管路采用高压钢管,工作压力可以达到30~40MPa。
煤矿井下巷道通常存在一定坡度(0°~30°),高压管路敷设在长达几百甚至上千米的倾斜巷道中,由于钢管存在下滑力以及管内液体存在轴向不平衡下压力,需要设置防滑装置。井下其他低压管路的防滑装置通常结构是:在管路上焊接筋板和端板,再通过支撑梁固定在巷道侧帮上。这种防滑装置需要在管路上施焊,会损害管壁结构,而高压远程供液管路为合金材质,焊接性能差,采用直接施焊不仅对高压管路的管壁损害严重,且高压管路供液距离一般可达4~5km,工作压力达到30~40MPa,低压管路上的防滑装置并不适用于高压管路,并不能解决高压管路的下滑问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解决高压管路在倾斜巷道中长距离敷设时的下滑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架、防滑卡件、螺栓组件、锚杆组件;
所述固定支撑架包括贴板、支撑梁和第一筋板,所述贴板通过所述锚杆组件安装在巷道侧壁上,所述支撑梁安装在所述贴板上,所述第一筋板有多个,均匀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两侧,并位于在所述贴板和所述支撑梁之间;
所述防滑卡件包括上端板、下端板、连接板和第二筋板,所述下端板通过所述螺栓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所述连接板有若干个,分别安装在所述上端板两端部和所述下端板两端部,所述第二筋板有多个,均匀安装在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锚杆组件将固定支撑架固定在巷道侧帮上,通过支撑梁、第一筋板延伸到高压管路所在位置,通过上端板、下端板、连接板、第二筋板和螺栓组件将防滑组件固定在固定支撑架上,形成防滑动装置,能够防止高压管路在倾斜巷道中长距离敷设时下滑;相较于井下其他低压管路的防滑装置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动装置无需在管路上施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安装、拆卸方便,适应井下条件,防滑动装置体积小,不会过度占用巷道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中部均有半圆形凹腔,两个所述上端板、两个所述下端板分别通过所述螺栓组件固定,所述螺栓组件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高压管路位于两个所述上端板、两个所述下端板中间的圆形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有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贴板的长度中心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为槽钢。
进一步地,还包括护套,所述护套为半圆形,所述护套位于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中部半圆形凹腔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垫铁,所述垫铁位于所述贴板与巷道侧帮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上端板连接后外形为长方形,两个所述下端板连接后外形为正方形。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上端板连接后外形为圆形,两个所述下端板连接后外形为圆形。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上端板连接后外形为长方形,两个所述下端板连接后外形为长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空腔的间隙大小为~0.5mm,所述护套壁厚为 0.7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锚杆组件将固定支撑架固定在巷道侧壁上,通过支撑梁、第一筋板延伸到高压管路所在位置,通过上端板、下端板、连接板、第二筋板和螺栓组件将防滑组件固定在固定支撑架上,形成防滑动装置,能够防止高压管路在倾斜巷道中长距离敷设时下滑;相较于井下其他低压管路的防滑装置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动装置无需在管路上施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安装、拆卸方便,适应井下条件,防滑动装置体积小,不会过度占用巷道空间。
2、高压远程供液管路为合金材质,本实用新型的上端板和下端板的中部为半圆形凹腔,两个上端板、两个下端板对齐后形成圆形空腔,该圆形空腔与高压管路的外形相匹配,该圆形空腔的间隙又与护套的壁厚相匹配,该设计能够很好地保护高压远程供液管路。
3、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梁选用槽钢结构,方便安装,拆卸方便,且稳定性好。
4、本实用新型在防滑卡件与高压管路之间设置护套,保证了高压管路结构的完好性。
5、本实用新型中在将固定支撑架安装在巷道侧帮时,在贴板与巷道侧帮之间布置若干垫铁,能够调整巷道侧帮的施工误差,楔紧巷道侧帮与贴板之间的缝隙。
6、本实用新型中的上端板和下端板外形可设计为多种形状,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的固定支撑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的防滑卡件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的防滑卡件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的防滑卡件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的护套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的护套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的护套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防滑卡件的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防滑卡件的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0高压管路、20固定支撑架、21贴板、211长度中心线、212 通孔、213宽度中心线、22支撑梁、23第一筋板、30防滑卡件、31上端板、 32下端板、321第一螺栓孔、33连接板、331第二螺栓孔、34第二筋板、 40护套、50螺栓组件、60锚杆组件、70垫铁、80定位支架、90巷道底板、 100巷道侧帮、110水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架 20、防滑卡件30、护套40、螺栓组件50、锚杆组件60、垫铁70。
高压管路10为高压钢管,工作压力可以达到30~40MPa,高压管路10 固定安装在一定位支架80的一端,定位支架80的另一端固定在巷道侧帮 100上,高压管路10平行于巷道底板90安装,并且距离巷道底板90有一定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巷道底板90倾斜一定角度,与水平面110形成一个夹角,夹角一般为0-30度。
同时参阅图4所示,固定支撑架20包括贴板21、支撑梁22和第一筋板23,贴板21的形状为长方形,支撑梁22选用槽钢,方便安装,拆卸方便,且稳定性好。以贴板21的长度中心线211为对称轴,两个支撑梁22 对称地焊接在对称轴两侧,在贴板21和支撑梁22之间焊接第一筋板23,第一筋板23有四个,分别位于支撑梁22的两侧,第一筋板23用于加强贴板21和支撑梁22之间连接的强度,从而加强固定支撑架20的支撑强度,提高整体装置的防滑性能。
如图4所示,贴板21的表面均匀开设六个通孔212,通孔212以贴板 21长度中心线211和宽度中心线213对称分布,通孔212主要配合锚杆组件60将固定支撑架20固定安装在巷道侧帮100上,安装时,锚杆穿过贴板21上的通孔212,采用树脂锚固剂安装锚杆,挡圈外部的孔体需用胶泥充填密实,贴板21与巷道侧帮100之间布置若干垫铁70,放置垫铁70能够调整巷道侧帮100的施工误差,楔紧巷道侧帮100与贴板21之间的缝隙。
如图5-7所示,防滑卡件30包括上端板31、下端板32、连接板33和第二筋板34,本实施例中,上端板31的中部为半圆形凹腔,上端板31的两端部分别焊接连接板33,连接板33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331,实际作业中,两块上端板31分别放置在高压管路10的上方和下方,两块上端板31 上的连接板33上第二螺栓孔331对齐,通过螺栓组件50固定两块上端板 31,两块上端板31固定连接后,外形为正方形,中间有一圆形空腔,该圆形空腔的尺寸与高压管路10的外形尺寸相匹配。
下端板32的中部为半圆形凹腔,下端板32的两端部分别焊接连接板 33,连接板33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331,实际作业中,两块下端板32分别放置在高压管路10的上方和下方,两块下端板32上的连接板33上第二螺栓孔331对齐,通过螺栓组件50固定两块下端板32,两块下端板32固定连接后,外形为正方形,中间有一圆形空腔,该圆形空腔的尺寸与高压管路10的外形尺寸相匹配。
如图6-7所示,下端板32上还有两个第一螺栓孔321,第一螺栓孔321 通过螺栓组件50将下端板32固定连接在支撑梁22上,从而将防滑卡件30 固定在固定支撑架20上,从而防止高压管路10下滑。
上端板31和下端板32之间焊接第二筋板34,第二筋板34用于将上端板31和下端板32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加强防滑卡件30整体的支撑强度,如图3所示,实际作业中,一个上端板31和一个下端板32通过两个第二筋板34连接,两个第二筋板34的分布方式依据上端板31和下端板32的表面大小合理布置。
两个上端板31、两个下端板32中间圆形凹腔与高压管路10之间均控制一定间隙,间隙大小为~0.5mm,在间隙分别安装两个护套40,护套40 为铝制,如图8-10所示,护套40为半圆形,壁厚为0.7mm,通过护套40,使得防滑卡件30的紧固力均匀分布在高压管路10的圆周上,能够保证高压管路10结构的完好性。
螺栓组件50包括螺栓、螺母和垫圈,锚杆组件60包括锚杆、挡圈和螺母。
工作原理:在煤矿井下,当高压远程供液管路在倾斜巷道中长距离敷设时,先将贴板21、支撑梁22和第一筋板23焊接形成固定支撑架20,将固定支撑架20通过锚杆组件60固定安装在巷道侧帮100上,安装时贴板 21与巷道侧帮100之间布置若干垫铁70,调整巷道侧帮100的施工误差,楔紧巷道侧帮100与贴板21之间的缝隙。再将上端板31、下端板32、连接板33和第二筋板34焊接形成防滑卡件30,两个防滑卡件30通过螺栓组件50连接形成整体安装在高压管路10上,实际作业中,两个上端板31、两个下端板32连接在一起后,中间的圆形空腔尺寸与高压管路10的外形尺寸相匹配。防滑卡件30与高压管路10之间控制一定间隙,间隙为~ 0.5mm,安装护套40,护套40的壁厚为0.7mm,防滑卡件30的紧固力能够均匀分布在高压管路10的圆周上,再通过螺栓组件50将下端板32固定连接在支撑梁22上,从而将防滑卡件30整体固定在固定支撑架20上,形成防滑动装置,能够防止高压管路10下滑。沿着高压管路10每间隔50~100m 设置一个防滑动装置,从而对整个高压管路10起到很好的防滑效果。
由于高压管路10敷设在长达几百甚至上千米的倾斜巷道中,巷道通常存在一定坡度(0°~30°),高压管路10为高压钢管,钢管存在下滑力以及管内液体存在轴向不平衡下压力,以往通过直接在高压管路10上焊接筋板和端板,不仅会损害高压管路10,而且直接在高压管路10上施焊的装置并不能承受高压,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动装置中,通过锚杆组件60将固定支撑架20的贴板21紧紧地固定在巷道侧帮100上,通过固定支撑架20的支撑梁22延伸到高压管路10所在位置,防滑卡件30的上端板31和下端板32中部均设计为半圆形凹腔,通过两个上端板31和两个下端板32卡接在高压管路10上,两个上端板31、两个下端板32对齐后中间的圆形空腔与高压管路10外形匹配,在圆形空腔与高压管路10之间控制合理间隙,在间隙处放置护套40,能够很好地缓解高压管路10滑动时与圆形空腔的冲击力,使得防滑卡件30的紧固力均匀分布在高压管路10的圆周上,能够保证高压管路10结构的完好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11所示,两块上端板31对齐后,外形为圆形,两块下端板32对齐后,外形为圆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12所示,两块上端板31对齐后,外形为长方形,两块下端板32对齐后,外形为长方形。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撑架(20)、防滑卡件(30)、螺栓组件(50)、锚杆组件(60);
所述固定支撑架(20)包括贴板(21)、支撑梁(22)和第一筋板(23),所述贴板(21)通过所述锚杆组件(60)安装在巷道侧帮(100)上,所述支撑梁(22)安装在所述贴板(21)上,所述第一筋板(23)有多个,均匀安装在所述支撑梁(22)两侧,并位于在所述贴板(21)和所述支撑梁(22)之间;
所述防滑卡件(30)包括上端板(31)、下端板(32)、连接板(33)和第二筋板(34),所述下端板(32)通过所述螺栓组件(50)安装在所述支撑梁(22)上,所述连接板(33)有若干个,分别安装在所述上端板(31)两端部和所述下端板(32)两端部,所述第二筋板(34)有多个,均匀安装在所述上端板(31)和所述下端板(3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31)和所述下端板(32)中部均有半圆形凹腔,两个所述上端板(31)、两个所述下端板(32)分别通过所述螺栓组件(50)固定,所述螺栓组件(50)安装在所述连接板(33)上,高压管路(10)位于两个所述上端板(31)、两个所述下端板(32)中间的圆形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2)有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贴板(21)的长度中心线(21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2)为槽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套(40),所述护套(40)为半圆形,所述护套(40)位于所述上端板(31)和所述下端板(32)中部半圆形凹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铁(70),所述垫铁(70)位于所述贴板(21)与巷道侧帮(10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端板(31)连接后外形为长方形,两个所述下端板(32)连接后外形为正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端板(31)连接后外形为圆形,两个所述下端板(32)连接后外形为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端板(31)连接后外形为长方形,两个所述下端板(32)连接后外形为长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空腔的间隙大小为~0.5mm,所述护套(40)壁厚为0.7mm。
CN202222346231.0U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 Active CN218326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6231.0U CN218326566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6231.0U CN218326566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6566U true CN218326566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46231.0U Active CN218326566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6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9198B (zh) 一种消解混凝土地泵输送动能的装置
CN110748349A (zh) 一种小净距双线隧道盾构的双分体始发方法
CN208441842U (zh) 一种盾构机始发用反力支撑系统
CN218326566U (zh) 一种井下高压管路用防滑动装置
CN204921009U (zh) 一种煤矿巷道支护支架
CN212359785U (zh) 一种用于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的让压初支结构
CN111852505A (zh) 一种用于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的让压初支体系
CN203035204U (zh) 一种大断面隧道二衬分组模板台车
CN111852488B (zh) 一种高速铁路大直径盾构隧道接触网槽道施工方法
CN207111150U (zh)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
CN211924165U (zh) 一种用于盾构始发及接收的拼装式钢套筒结构
CN105040752A (zh) 基桩自反力平衡试验一体化装置
CN112302032A (zh) 一种钢腰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320323B (zh) 一种双护盾煤巷掘进机用三撑靴撑紧盾
LU102077B1 (en) Anchor and shotcrete mesh shell support system for coal mine roadway
CN211645930U (zh) 隧道仰拱施工栈桥
CN207905830U (zh) 一种巷道支护结构
CN208587175U (zh) 一种预应力锚杆的预应力结构
CN209604020U (zh) 一种盾构管片半环拼装处反力装置
CN209795604U (zh) 一种伸缩平台配装在车架上的连接件
CN208441834U (zh) 一种矩形顶管用接收套筒装置
CN220267771U (zh) 一种冲击危险区域吊挂管路的防冲固定装置
CN212563285U (zh) 一种新型远程供液系统
CN220247335U (zh) 一种预制带边框疏散平台钢骨架轻型楼板
CN110406597B (zh) 一种伸缩平台配装在车架上的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