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4804U - 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 - Google Patents

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4804U
CN218324804U CN202223042262.3U CN202223042262U CN218324804U CN 218324804 U CN218324804 U CN 218324804U CN 202223042262 U CN202223042262 U CN 202223042262U CN 218324804 U CN218324804 U CN 218324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tight
clamping
gravity
wal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422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Shengy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Shengy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Shengy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Shengy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422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4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4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4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包括端封式钢护筒、间隙提拉翻盖、重力气密组件和提拉卡合启封杆,间隙提拉翻盖转动设于端封式钢护筒上壁边缘,重力气密组件固定设于端封式钢护筒侧壁,提拉卡合启封杆滑动贯穿设于重力气密组件上。本实用新型在无电力组件支持的条件下,仅依靠重力作用实现了负压吸附,提高了设备密封和防水效果,并利用巧妙的卡合设置方式使设备能够实现灵活的关闭与开启功能,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
背景技术
地下水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监测井对地下水进行定期监测能够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地下水监测井钻孔施工完成后,需要在井口处设置保护设施,对井口和井内的监测设备进行保护,并防止人误入井口。
现有技术中,地下水监测井多选用墩柱和翻盖钢筒结合形成井口保护设施,在钢筒内部放置监测设备对地下水进行监测,而翻盖钢筒的密封性不佳,在降雨天气或潮湿环境中,水气容易进入钢筒内部导致监测设备锈蚀损坏,为了提高地下水监测井的设备耐用性能,急需一种新型的井口保护设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该井口保护设施在无电力组件支持的条件下,仅依靠重力作用实现了负压吸附,提高了设备密封和防水效果,并利用巧妙的卡合设置方式使设备能够实现灵活的关闭与开启功能,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提供了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包括端封式钢护筒、间隙提拉翻盖、重力气密组件和提拉卡合启封杆,间隙提拉翻盖转动设于端封式钢护筒上壁边缘,重力气密组件固定设于端封式钢护筒侧壁,提拉卡合启封杆滑动贯穿设于重力气密组件上,间隙提拉翻盖上壁滑动设有间隙提拉杆,重力气密组件包括气密支管、气密环管和重力气密管,气密支管以端封式钢护筒的旋转轴心为轴环状阵列分布贯穿设于端封式钢护筒上壁,气密环管固定设于端封式钢护筒侧壁,气密支管下端分别与气密环管侧壁贯通连接,重力气密管固定设于端封式钢护筒侧壁,气密环管和重力气密管贯通连接,提拉卡合启封杆滑动贯穿设于重力气密管上壁,提拉卡合启封杆上端固定设有卡合释放块,卡合释放块设于间隙提拉杆下端的运动路径上,提拉卡合启封杆下端固定设有重力牵拉滑块,重力牵拉滑块滑动密贴设于重力气密管内壁。
其中,端封式钢护筒上壁固定设有气密外环和气密内环,气密外环和气密内环分别以端封式钢护筒的旋转轴心为轴线同轴布设,气密外环设于气密内环外部,气密外环上壁固定设有橡胶外环,气密内环上壁固定设有橡胶内环,气密外环和气密内环之间形成环状空间。
进一步地,气密支管上端分别贯穿设于气密外环和气密内环之间的端封式钢护筒上壁,端封式钢护筒侧壁固定设有气密连通管,气密连通管两端分别与气密环管侧壁和重力气密管侧壁上沿贯通连接。
进一步地,间隙提拉翻盖下壁固定设有环形密封垫,间隙提拉翻盖下壁边缘固定设有滴水环,滴水环设于环形密封垫外部,橡胶外环和橡胶内环设于环形密封垫运动路径上,间隙提拉翻盖侧壁固定设有卡合板,间隙提拉翻盖翻转时,实现对端封式钢护筒上端的封闭与开启,当间隙提拉翻盖和端封式钢护筒上端接触时,橡胶外环和橡胶内环上壁分别与环形密封垫下壁接触,滴水环用于防止水滴流至环形密封垫处,防止液态水进入端封式钢护筒内部。
进一步地,间隙提拉杆滑动贯穿设于卡合板上,间隙提拉杆下端固定设有卡合套筒,卡合套筒内侧壁对称且水平分布设有卡合空腔,卡合空腔内壁设有卡合弹簧和卡合杆,卡合杆滑动设于卡合空腔内壁,卡合弹簧两端分别与卡合杆相互远离的端部侧壁和卡合空腔相互远离的端部侧壁固定连接,卡合杆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设有卡合弧面,间隙提拉杆上端固定设有提拉把手,设备施工和检修人员通过提拉把手操作间隙提拉杆升降,从而使间隙提拉翻盖实现开启与闭合,且间隙提拉杆和间隙提拉翻盖之间为半联动状态,即间隙提拉杆向上运动时,间隙提拉翻盖保持静止状态,直至卡合套筒触碰到间隙提拉翻盖下壁时,间隙提拉杆将间隙提拉翻盖开启。
进一步地,重力气密管内壁对称且水平分布设有临时锁定腔,临时锁定腔内部设有临时锁定弹簧和临时锁定杆,临时锁定杆滑动设于临时锁定腔内壁,临时锁定弹簧两端分别与临时锁定杆相互远离的端部侧壁和临时锁定腔相互远离的端部侧壁固定连接,临时锁定杆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设有临时锁定弧面。
进一步地,卡合释放块上沿设有锥形卡合面,卡合释放块下沿设有倒锥形释放面,卡合释放块设于卡合套筒运动路径上,操作者操作间隙提拉杆并使间隙提拉翻盖下壁靠近端封式钢护筒上壁时,卡合套筒逐渐运动至卡合释放块上方,间隙提拉杆继续向下运动时,卡合释放块借助锥形卡合面和卡合杆端部卡合弧面的挤压推动作用卡入卡合套筒内部,从而使间隙提拉杆和提拉卡合启封杆实现卡合连接,当操作者操作间隙提拉杆向上运动时,倒锥形释放面和卡合弧面产生挤压推动作用。
进一步地,重力牵拉滑块上壁边缘设有临时锁定斜面,重力牵拉滑块侧壁上沿设有环状锁定槽,当重力牵拉滑块上下滑动并使环状锁定槽对准临时锁定杆时,临时锁定杆通过临时锁定弹簧的作用使临时锁定弧面卡入环状锁定槽,对重力牵拉滑块进行临时锁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端封式钢护筒通过双环设计并与间隙提拉翻盖配合形成环形密闭空间,提拉卡合启封杆利用重力作用产生的向下滑动使重力气密组件产生负压,使间隙提拉翻盖和端封式钢护筒之间的环形密闭空间的气压具有不断降低的趋势,从而使间隙提拉翻盖和端封式钢护筒的贴附和防水性能更加可靠;
(2)间隙提拉翻盖和端封式钢护筒上壁在贴合时,卡合套筒和卡合释放块处于卡接状态的设置方式为提拉卡合启封杆增加了重力作用,从而加强了间隙提拉翻盖和端封式钢护筒之间的环形密闭空间的负压力度,使设备密封效果更加良好;
(3)卡合套筒和卡合释放块的卡接作用使间隙提拉翻盖在开启时,间隙提拉杆向上的滑动能够带动重力牵拉滑块向上滑动,并使间隙提拉翻盖和端封式钢护筒之间的环形密闭空间的气压增大,从而使间隙提拉翻盖和端封式钢护筒迅速分离,提高了开启效率;
(4)环状锁定槽和临时锁定杆的设置使重力牵拉滑块在向上滑动时,能够被重力气密管临时锁定,而间隙提拉杆将继续上升并使卡合套筒和卡合释放块相互分离,从而使间隙提拉杆能够顺利带动间隙提拉翻盖翻转开启;
(5)间隙提拉翻盖开启后,重力牵拉滑块被重力气密管临时锁定,当间隙提拉翻盖再次关闭时,重力牵拉滑块因临时锁定状态而使卡合释放块处于稳定状态,因此,卡合套筒和卡合释放块接触时,卡合释放块具有足够的反作用力支持其与卡合套筒再次卡接;
(6)滴水环使设备在降雨环境中水滴流至环形密封垫处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进一步防止液态水进入端封式钢护筒内部;
(7)设备在无电力组件支持的条件下,仅依靠重力作用实现了负压吸附,提高了设备密封和防水效果,并利用巧妙的卡合设置方式使设备能够实现灵活的关闭与开启功能,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间隙提拉翻盖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间隙提拉翻盖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提拉卡合启封杆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端封式钢护筒上端的侧视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间隙提拉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卡合套筒的侧视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力气密管上半部分的侧视剖视图。
其中,1、端封式钢护筒,11、气密外环,111、橡胶外环,12、气密内环,121、橡胶内环,13、气密连通管,2、间隙提拉翻盖,21、间隙提拉杆,211、卡合套筒,2111、卡合空腔,2112、卡合弹簧,2113、卡合杆,2114、卡合弧面,212、提拉把手,22、环形密封垫,23、滴水环,24、卡合板,3、重力气密组件,31、气密支管,32、气密环管,33、重力气密管,331、临时锁定腔,3311、临时锁定弹簧,3312、临时锁定杆,3313、临时锁定弧面,4、提拉卡合启封杆,41、卡合释放块,411、锥形卡合面,412、倒锥形释放面,42、重力牵拉滑块,421、临时锁定斜面,422、环状锁定槽。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中的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包括端封式钢护筒1、间隙提拉翻盖2、重力气密组件3和提拉卡合启封杆4,间隙提拉翻盖2转动设于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边缘,重力气密组件3固定设于端封式钢护筒1侧壁,提拉卡合启封杆4滑动贯穿设于重力气密组件3上,间隙提拉翻盖2上壁滑动设有间隙提拉杆21,重力气密组件3包括气密支管31、气密环管32和重力气密管33,气密支管31以端封式钢护筒1的旋转轴心为轴环状阵列分布贯穿设于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气密环管32固定设于端封式钢护筒1侧壁,气密支管31下端分别与气密环管32侧壁贯通连接,重力气密管33固定设于端封式钢护筒1侧壁,气密环管32和重力气密管33贯通连接,提拉卡合启封杆4滑动贯穿设于重力气密管33上壁,提拉卡合启封杆4上端固定设有卡合释放块41,卡合释放块41设于间隙提拉杆21下端的运动路径上,提拉卡合启封杆4下端固定设有重力牵拉滑块42,重力牵拉滑块42滑动密贴设于重力气密管33内壁。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固定设有气密外环11和气密内环12,气密外环11和气密内环12分别以端封式钢护筒1的旋转轴心为轴线同轴布设,气密外环11设于气密内环12外部,气密外环11上壁固定设有橡胶外环111,气密内环12上壁固定设有橡胶内环121,气密外环11和气密内环12之间形成环状空间。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气密支管31上端分别贯穿设于气密外环11和气密内环12之间的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端封式钢护筒1侧壁固定设有气密连通管13,气密连通管13两端分别与气密环管32侧壁和重力气密管33侧壁上沿贯通连接。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间隙提拉翻盖2下壁固定设有环形密封垫22,间隙提拉翻盖2下壁边缘固定设有滴水环23,滴水环23设于环形密封垫22外部,橡胶外环111和橡胶内环121设于环形密封垫22运动路径上,间隙提拉翻盖2侧壁固定设有卡合板24,间隙提拉翻盖2翻转时,实现对端封式钢护筒1上端的封闭与开启,当间隙提拉翻盖2和端封式钢护筒1上端接触时,橡胶外环111和橡胶内环121上壁分别与环形密封垫22下壁接触,滴水环23用于防止水滴流至环形密封垫22处,防止液态水进入端封式钢护筒1内部。
请参阅图6、图7,在本实施例中,间隙提拉杆21滑动贯穿设于卡合板24上,间隙提拉杆21下端固定设有卡合套筒211,卡合套筒211内侧壁对称且水平分布设有卡合空腔2111,卡合空腔2111内壁设有卡合弹簧2112和卡合杆2113,卡合杆2113滑动设于卡合空腔2111内壁,卡合弹簧2112两端分别与卡合杆2113相互远离的端部侧壁和卡合空腔2111相互远离的端部侧壁固定连接,卡合杆2113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设有卡合弧面2114,间隙提拉杆21上端固定设有提拉把手212,设备施工和检修人员通过提拉把手212操作间隙提拉杆21升降,从而使间隙提拉翻盖2实现开启与闭合,且间隙提拉杆21和间隙提拉翻盖2之间为半联动状态,即间隙提拉杆21向上运动时,间隙提拉翻盖2保持静止状态,直至卡合套筒211触碰到间隙提拉翻盖2下壁时,间隙提拉杆21将间隙提拉翻盖2开启。
请参阅图8,在本实施例中,重力气密管33内壁对称且水平分布设有临时锁定腔331,临时锁定腔331内部设有临时锁定弹簧3311和临时锁定杆3312,临时锁定杆3312滑动设于临时锁定腔331内壁,临时锁定弹簧3311两端分别与临时锁定杆3312相互远离的端部侧壁和临时锁定腔331相互远离的端部侧壁固定连接,临时锁定杆3312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设有临时锁定弧面3313。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卡合释放块41上沿设有锥形卡合面411,卡合释放块41下沿设有倒锥形释放面412,卡合释放块41设于卡合套筒211运动路径上,操作者操作间隙提拉杆21并使间隙提拉翻盖2下壁靠近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时,卡合套筒211逐渐运动至卡合释放块41上方,间隙提拉杆21继续向下运动时,卡合释放块41借助锥形卡合面411和卡合杆2113端部卡合弧面2114的挤压推动作用卡入卡合套筒211内部,从而使间隙提拉杆21和提拉卡合启封杆4实现卡合连接,当操作者操作间隙提拉杆21向上运动时,倒锥形释放面412和卡合弧面2114产生挤压推动作用。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重力牵拉滑块42上壁边缘设有临时锁定斜面421,重力牵拉滑块42侧壁上沿设有环状锁定槽422,当重力牵拉滑块42上下滑动并使环状锁定槽422对准临时锁定杆3312时,临时锁定杆3312通过临时锁定弹簧3311的作用使临时锁定弧面3313卡入环状锁定槽422,对重力牵拉滑块42进行临时锁定,当间隙提拉翻盖2和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贴合且重力牵拉滑块42在不受临时锁定自由滑动时,重力气密管33内部上端空间的气压降低,从而通过气密连通管13、气密环管32和气密支管31使气密外环11和气密内环12之间的环状空间气压降低,从而使间隙提拉翻盖2和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的贴合更加紧密。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施工人员根据施工需要将本方案提出的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安装于地下水监测井上端,并使设备上端面高出地表0.5-1.0米,以满足规范要求并方便后续监测人员的操作,初始状态时,间隙提拉翻盖2和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处于贴合状态,即端封式钢护筒1上端处于封闭状态,卡合套筒211和卡合释放块41在卡合弹簧2112和卡合杆2113的作用下处于卡合状态,重力牵拉滑块42上壁位于临时锁定腔331下方,重力牵拉滑块42在重力作用下具有沿重力气密管33内壁向下滑动的趋势,从而使重力气密管33内部上端空间的气压降低,并通过气密连通管13、气密环管32和气密支管31使气密外环11和气密内环12之间的环状空间气压降低,从而使间隙提拉翻盖2和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的贴合更加紧密。
当监测人员需要开启端封式钢护筒1并安装监测设备或对监测设备进行检修时,监测人员握持提拉把手212向上拉动,带动间隙提拉杆21沿卡合板24上升,从而使提拉卡合启封杆4向上运动,并使重力牵拉滑块42沿重力气密管33内壁向上滑动,重力气密管33内部上端的气压开始增大,气密连通管13、气密环管32和气密支管31使气密外环11和气密内环12之间的环状空间气压,从而使间隙提拉翻盖2和端封式钢护筒1之间的吸附作用消失并迅速分离,继续提拉时,间隙提拉杆21带动提拉卡合启封杆4继续向上运动,当重力牵拉滑块42的运动使环状锁定槽422对准临时锁定杆3312时,临时锁定杆3312在临时锁定弹簧3311的作用下使临时锁定弧面3313卡入环状锁定槽422,对重力牵拉滑块42进行临时锁定,从而使提拉卡合启封杆4完成临时锁定,继续提拉时,卡合套筒211和卡合释放块41因提拉作用而分离,间隙提拉杆21和提拉卡合启封杆4实现分离,当卡合套筒211触碰到卡合板24下壁时,间隙提拉杆21带动间隙提拉翻盖2翻转,从而实现开启。
检修完成后,需将间隙提拉翻盖2再次关闭,操作人员握持提拉把手212带动间隙提拉翻盖2翻转并与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接触,卡合套筒211逐渐运动至卡合释放块41上方,间隙提拉杆21继续向下运动时,卡合释放块41借助锥形卡合面411和卡合杆2113端部卡合弧面2114的挤压推动作用卡入卡合套筒211内部,从而使间隙提拉杆21和提拉卡合启封杆4实现卡合连接,继续向下按压提拉把手212时,重力牵拉滑块42在按压力的作用下使环状锁定槽422离开临时锁定杆3312并向下滑动,从而使间隙提拉杆21和提拉卡合启封杆4再次处于无锁定状态,二者再次开始在重力作用下对间隙提拉翻盖2和端封式钢护筒1进行负压吸附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包括端封式钢护筒(1)、间隙提拉翻盖(2)、重力气密组件(3)和提拉卡合启封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提拉翻盖(2)转动设于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边缘,所述重力气密组件(3)固定设于端封式钢护筒(1)侧壁,所述提拉卡合启封杆(4)滑动贯穿设于重力气密组件(3)上,所述间隙提拉翻盖(2)上壁滑动设有间隙提拉杆(21),所述重力气密组件(3)包括气密支管(31)、气密环管(32)和重力气密管(33),所述气密支管(31)以端封式钢护筒(1)的旋转轴心为轴环状阵列分布贯穿设于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所述气密环管(32)固定设于端封式钢护筒(1)侧壁,所述气密支管(31)下端分别与气密环管(32)侧壁贯通连接,所述重力气密管(33)固定设于端封式钢护筒(1)侧壁,所述气密环管(32)和重力气密管(33)贯通连接,所述提拉卡合启封杆(4)滑动贯穿设于重力气密管(33)上壁,所述提拉卡合启封杆(4)上端固定设有卡合释放块(41),所述卡合释放块(41)设于间隙提拉杆(21)下端的运动路径上,所述提拉卡合启封杆(4)下端固定设有重力牵拉滑块(42),所述重力牵拉滑块(42)滑动密贴设于重力气密管(33)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固定设有气密外环(11)和气密内环(12),所述气密外环(11)和气密内环(12)分别以端封式钢护筒(1)的旋转轴心为轴线同轴布设,所述气密外环(11)设于气密内环(12)外部,所述气密外环(11)上壁固定设有橡胶外环(111),所述气密内环(12)上壁固定设有橡胶内环(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支管(31)上端分别贯穿设于气密外环(11)和气密内环(12)之间的端封式钢护筒(1)上壁,所述端封式钢护筒(1)侧壁固定设有气密连通管(13),所述气密连通管(13)两端分别与气密环管(32)侧壁和重力气密管(33)侧壁上沿贯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提拉翻盖(2)下壁固定设有环形密封垫(22),所述间隙提拉翻盖(2)下壁边缘固定设有滴水环(23),所述滴水环(23)设于环形密封垫(22)外部,所述橡胶外环(111)和橡胶内环(121)设于环形密封垫(22)运动路径上,所述间隙提拉翻盖(2)侧壁固定设有卡合板(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提拉杆(21)滑动贯穿设于卡合板(24)上,所述间隙提拉杆(21)下端固定设有卡合套筒(211),所述卡合套筒(211)内侧壁对称且水平分布设有卡合空腔(2111),所述卡合空腔(2111)内壁设有卡合弹簧(2112)和卡合杆(2113),所述卡合杆(2113)滑动设于卡合空腔(2111)内壁,所述卡合弹簧(2112)两端分别与卡合杆(2113)相互远离的端部侧壁和卡合空腔(2111)相互远离的端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合杆(2113)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设有卡合弧面(2114),所述间隙提拉杆(21)上端固定设有提拉把手(2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气密管(33)内壁对称且水平分布设有临时锁定腔(331),所述临时锁定腔(331)内部设有临时锁定弹簧(3311)和临时锁定杆(3312),所述临时锁定杆(3312)滑动设于临时锁定腔(331)内壁,所述临时锁定弹簧(3311)两端分别与临时锁定杆(3312)相互远离的端部侧壁和临时锁定腔(331)相互远离的端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临时锁定杆(3312)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设有临时锁定弧面(33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释放块(41)上沿设有锥形卡合面(411),所述卡合释放块(41)下沿设有倒锥形释放面(412),所述卡合释放块(41)设于卡合套筒(211)运动路径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牵拉滑块(42)上壁边缘设有临时锁定斜面(421),所述重力牵拉滑块(42)侧壁上沿设有环状锁定槽(422)。
CN202223042262.3U 2022-11-16 2022-11-16 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 Active CN218324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2262.3U CN218324804U (zh) 2022-11-16 2022-11-16 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2262.3U CN218324804U (zh) 2022-11-16 2022-11-16 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4804U true CN218324804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9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42262.3U Active CN218324804U (zh) 2022-11-16 2022-11-16 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4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02027A (zh) 一种输气管道自动漏气检测标记装置
CN218324804U (zh) 新型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筒
CN210198653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保鲜盒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0070674U (zh) 一种管板粘接防冲刷碳纤维板的石墨列管换热器
CN209232871U (zh) 一种真空插钉机构
CN208793638U (zh) 一种天然气安全管理用密封阀门
CN208479103U (zh) 一种可变径的密封圈防爆盒
CN109406208A (zh) 一种水体底泥沉积物采集器
CN214641662U (zh) 一种密封圈组装装置
CN211055702U (zh) 一种pcbn复合片的盛放装置
CN208984405U (zh) 一种环保监测用污水取样装置
CN211085831U (zh) 一种深水取样装置
CN206876424U (zh) 一种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
CN210915903U (zh) 一种用于炭黑生产的双转子气密阀
CN216207300U (zh) 防爆阀密封性检测组件
CN101335063B (zh) 一种钠冷快堆破损组件密封罐的开盖装置
CN209954705U (zh) 一种超级电容生产用真空手套箱
CN218778756U (zh) 一种气动锁紧式密封装置
CN209555237U (zh) 一种水下生物的取样检测装置
CN210151037U (zh) 一种密闭式乙炔发生器
CN206130122U (zh) 一种侧向压合式气田用阀门
CN218599779U (zh) 一种新型人孔门密封装置
CN213331174U (zh) 一种用于瓦斯抽采的煤气分离装置
CN217359112U (zh) 一种抹灰石膏生产用取样装置
CN207260830U (zh) 地铁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安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