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19033U - 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19033U
CN218319033U CN202222862009.6U CN202222862009U CN218319033U CN 218319033 U CN218319033 U CN 218319033U CN 202222862009 U CN202222862009 U CN 202222862009U CN 218319033 U CN218319033 U CN 218319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terminal surface
impact
vertical slat
l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620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海剑
郑碎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yi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yi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yi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yi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620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19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19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19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属于四向穿梭车技术领域,将四组装置垂直安装在四向穿梭车的外端面,将互相接触的阻挡竖条板的两端互相贴合,使相邻的两组阻挡竖条板之间形成L型凹槽,形成的L型凹槽能够在四向穿梭车的四角处受到冲击时,阻挡竖条板以连通板条为支点向内端摆动,阻挡竖条板的内端面推弹簧向内侧推动,通过设置的弹性垫与弹簧对压力进行缓冲处理,通过设置的连接件与弹性杆在受到冲击时,弹性杆会在组装挡板的内腔进行弯曲,且在冲击结束后能够回弹至初始状态,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侧向和角向的冲击,当四向穿梭车的正方向受到冲击时,气囊的前端面与冲击物直接接触,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卸力。

Description

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向穿梭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四向穿梭车作为自动化物流系统中一种智能型轨道导引搬运设备,具有沿着固定路径动态移载的功能,可实现货物在不同站点之间的传送,而在运输货物时,载货时如果货物较大或货物较重,在放置不当的时候容易与轨道产生碰撞,从而导致四向穿梭车内的精密仪器因碰撞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现市面上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大多数仅能够对正向的冲击进行缓冲卸力,无法对侧向和角向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卸力,且不能在缓冲卸力的同时对四向穿梭车的承载轨道进行清理。
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包括卸力栏板和弹性机构,所述卸力栏板的前端面安装有弹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栏板包括组装挡板、承载栏、连接杆、连通板条和贯穿连通件,所述组装挡板的上端面安装有承载栏,所述承载栏的两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连通板条,所述连通板条的内端面设置有贯穿连通件,所述贯穿连通件横向贯穿于组装挡板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贯穿连通件包括连接件和弹性杆,两组所述连接件之间安装有两组弹性杆,通过设置的连接件与弹性杆在受到冲击时,弹性杆会在组装挡板的内腔进行弯曲,且在冲击结束后能够回弹至初始状态,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侧向和角向的冲击。
优选的,所述连通板条的另一端与弹性机构的外表面两侧连接,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气囊、连接片、弹性筒、串联筒、串联盘和出风孔,所述气囊的两端安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组装挡板的前端面活动连接,所述气囊的中间贯穿安装有弹性筒,所述弹性筒的下端面贯穿气囊的内腔与串联筒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所述串联筒的底端面安装有串联盘,所述串联盘的外表面开设有出风孔,弹性筒、串联筒与串联盘的内腔贯穿,使弹性筒、串联筒与串联盘之间成为一个整体,当四向穿梭车的正方向受到冲击时,气囊的前端面与冲击物直接接触,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卸力,冲击力产生的推力向内挤压气囊,使气囊内的空间缩小,将其内腔的气体贯穿弹性筒、串联筒与串联盘的内腔后,由出风孔将气体排出,使装置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卸力的同时利用气体对四向穿梭车的运行轨道进行风吹清理。
优选的,所述卸力栏板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包括阻挡竖条板、弹性垫、弹簧、支撑横件和弹性条,所述阻挡竖条板的外端面垂直安装有弹性垫,所述阻挡竖条板的内端面设置有弹簧,所述阻挡竖条板的侧端面横向安装有支撑横件,两组所述支撑横件之间通过弹性条活动串联,所述阻挡竖条板的侧端面顶部与连通板条的侧端面边缘活动连接,弹性垫为一种合成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将四组装置垂直安装在四向穿梭车的外端面,将互相接触的阻挡竖条板的两端互相贴合,使相邻的两组阻挡竖条板之间形成L型凹槽,形成的L型凹槽能够在四向穿梭车的四角处受到冲击时,阻挡竖条板以连通板条为支点向内端摆动,阻挡竖条板的内端面推弹簧向内侧推动,通过设置的弹性垫与弹簧对压力进行缓冲处理。
优选的,所述支撑横件的侧端面与串联盘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连通板条的下端面活动连接。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将四组装置垂直安装在四向穿梭车的外端面,将互相接触的阻挡竖条板的两端互相贴合,使相邻的两组阻挡竖条板之间形成L型凹槽,形成的L型凹槽能够在四向穿梭车的四角处受到冲击时,阻挡竖条板以连通板条为支点向内端摆动,阻挡竖条板的内端面推弹簧向内侧推动,通过设置的弹性垫与弹簧对压力进行缓冲处理,通过设置的连接件与弹性杆在受到冲击时,弹性杆会在组装挡板的内腔进行弯曲,且在冲击结束后能够回弹至初始状态,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侧向和角向的冲击。
2、当四向穿梭车的正方向受到冲击时,气囊的前端面与冲击物直接接触,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卸力,冲击力产生的推力向内挤压气囊,使气囊内的空间缩小,将其内腔的气体贯穿弹性筒、串联筒与串联盘的内腔后,由出风孔将气体排出,使装置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卸力的同时利用气体对四向穿梭车的运行轨道进行风吹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卸力栏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贯穿连通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弹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卸力栏板;11、组装挡板;12、承载栏;13、连接杆;14、连通板条;15、贯穿连通件;151、连接件;152、弹性杆;16、承载件;161、阻挡竖条板;162、弹性垫;163、弹簧;164、支撑横件;165、弹性条;2、弹性机构;21、气囊;22、连接片;23、弹性筒;24、串联筒;25、串联盘;26、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包括卸力栏板1和弹性机构2,卸力栏板1的前端面安装有弹性机构2,其特征在于:卸力栏板1包括组装挡板11、承载栏12、连接杆13、连通板条14和贯穿连通件15,组装挡板11的上端面安装有承载栏12,承载栏12的两端安装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连通板条14,连通板条14的内端面设置有贯穿连通件15,贯穿连通件15横向贯穿于组装挡板11的内腔,贯穿连通件15包括连接件151和弹性杆152,两组连接件151之间安装有两组弹性杆152,通过设置的连接件151与弹性杆152在受到冲击时,弹性杆152会在组装挡板11的内腔进行弯曲,且在冲击结束后能够回弹至初始状态,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侧向和角向的冲击。
实施例2
连通板条14的另一端与弹性机构2的外表面两侧连接,弹性机构2包括气囊21、连接片22、弹性筒23、串联筒24、串联盘25和出风孔26,气囊21的两端安装有连接片22,连接片22的另一端与组装挡板11的前端面活动连接,气囊21的中间贯穿安装有弹性筒23,弹性筒23的下端面贯穿气囊21的内腔与串联筒24的上端面活动连接,串联筒24的底端面安装有串联盘25,串联盘25的外表面开设有出风孔26,弹性筒23、串联筒24与串联盘25的内腔贯穿,使弹性筒23、串联筒24与串联盘25之间成为一个整体,当四向穿梭车的正方向受到冲击时,气囊21的前端面与冲击物直接接触,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卸力,冲击力产生的推力向内挤压气囊21,使气囊21内的空间缩小,将其内腔的气体贯穿弹性筒23、串联筒24与串联盘2的内腔后,由出风孔26将气体排出,使装置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卸力的同时利用气体对四向穿梭车的运行轨道进行风吹清理。
实施例3
卸力栏板1还包括承载件16,承载件16包括阻挡竖条板161、弹性垫162、弹簧163、支撑横件164和弹性条165,阻挡竖条板161的外端面垂直安装有弹性垫162,阻挡竖条板161的内端面设置有弹簧163,阻挡竖条板161的侧端面横向安装有支撑横件164,两组支撑横件164之间通过弹性条165活动串联,阻挡竖条板161的侧端面顶部与连通板条14的侧端面边缘活动连接,弹性垫162为一种合成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将四组装置垂直安装在四向穿梭车的外端面,将互相接触的阻挡竖条板161的两端互相贴合,使相邻的两组阻挡竖条板161之间形成L型凹槽,形成的L型凹槽能够在四向穿梭车的四角处受到冲击时,阻挡竖条板161以连通板条为支点向内端摆动,阻挡竖条板161的内端面推弹簧163向内侧推动,通过设置的弹性垫162与弹簧163对压力进行缓冲处理,支撑横件164的侧端面与串联盘2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弹簧163的另一端与连通板条14的下端面活动连接。
综上所述:将四组装置垂直安装在四向穿梭车的外端面,将互相接触的阻挡竖条板161的两端互相贴合,使相邻的两组阻挡竖条板161之间形成L型凹槽,形成的L型凹槽能够在四向穿梭车的四角处受到冲击时,阻挡竖条板161以连通板条为支点向内端摆动,阻挡竖条板161的内端面推弹簧163向内侧推动,通过设置的弹性垫162与弹簧163对压力进行缓冲处理,通过设置的连接件151与弹性杆152在受到冲击时,弹性杆152会在组装挡板11的内腔进行弯曲,且在冲击结束后能够回弹至初始状态,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侧向和角向的冲击,当四向穿梭车的正方向受到冲击时,气囊21的前端面与冲击物直接接触,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卸力,冲击力产生的推力向内挤压气囊21,使气囊21内的空间缩小,将其内腔的气体贯穿弹性筒23、串联筒24与串联盘2的内腔后,由出风孔26将气体排出,使装置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卸力的同时利用气体对四向穿梭车的运行轨道进行风吹清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包括卸力栏板(1)和弹性机构(2),所述卸力栏板(1)的前端面安装有弹性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栏板(1)包括组装挡板(11)、承载栏(12)、连接杆(13)、连通板条(14)和贯穿连通件(15),所述组装挡板(11)的上端面安装有承载栏(12),所述承载栏(12)的两端安装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连通板条(14),所述连通板条(14)的内端面设置有贯穿连通件(15),所述贯穿连通件(15)横向贯穿于组装挡板(11)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连通件(15)包括连接件(151)和弹性杆(152),两组所述连接件(151)之间安装有两组弹性杆(1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板条(14)的另一端与弹性机构(2)的外表面两侧连接,所述弹性机构(2)包括气囊(21)、连接片(22)、弹性筒(23)、串联筒(24)、串联盘(25)和出风孔(26),所述气囊(21)的两端安装有连接片(22),所述连接片(22)的另一端与组装挡板(11)的前端面活动连接,所述气囊(21)的中间贯穿安装有弹性筒(23),所述弹性筒(23)的下端面贯穿气囊(21)的内腔与串联筒(24)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所述串联筒(24)的底端面安装有串联盘(25),所述串联盘(25)的外表面开设有出风孔(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筒(23)、串联筒(24)与串联盘(25)的内腔贯穿,使弹性筒(23)、串联筒(24)与串联盘(25)之间成为一个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栏板(1)还包括承载件(16),所述承载件(16)包括阻挡竖条板(161)、弹性垫(162)、弹簧(163)、支撑横件(164)和弹性条(165),所述阻挡竖条板(161)的外端面垂直安装有弹性垫(162),所述阻挡竖条板(161)的内端面设置有弹簧(163),所述阻挡竖条板(161)的侧端面横向安装有支撑横件(164),两组所述支撑横件(164)之间通过弹性条(165)活动串联,所述阻挡竖条板(161)的侧端面顶部与连通板条(14)的侧端面边缘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162)为一种合成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件(164)的侧端面与串联盘(2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弹簧(163)的另一端与连通板条(14)的下端面活动连接。
CN202222862009.6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 Active CN218319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2009.6U CN218319033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2009.6U CN218319033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19033U true CN218319033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7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62009.6U Active CN218319033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19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19033U (zh) 一种四向穿梭车的防撞机构
CN210195586U (zh) 一种机械压杆式平移门密封结构
CN112158332A (zh) 一种用于物流配送的5g无人机
CN216330463U (zh) 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线用收集缓冲装置
CN111532539B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系统总成的一体式eps包装箱
CN211678797U (zh) 一种用于绝缘轨距块的收集装置
CN210653203U (zh) 一种防撞的平板车
CN219643858U (zh) 一种具有防碰撞结构的太阳能光伏板组件
CN218664307U (zh) 一种斗轮机防碰撞组件
CN201304252Y (zh) 具有防撞功能的玩具车
CN219008413U (zh) 一种新型防撞抗压塑胶托盘
CN219382302U (zh) 一种加固式货车车厢
CN210543313U (zh) 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玩具车
CN220448398U (zh) 一种防撞抗压型托盘
CN217362288U (zh) 一种具有高抗撞击性能的配电柜
CN218368837U (zh) 一种机械配件用防撞击装置
CN218808207U (zh) 一种防撞型四向穿梭车
CN214139345U (zh) 一种室内球场木地板运输保护装置
CN220616737U (zh) 汽车门窗玻璃周转架
CN210680514U (zh) 一种物流运输用汽车防碰撞装置
CN212358937U (zh) 一种用于墙体的保护垫结构
CN218223538U (zh) 一种筛分组件及物流输送机
CN215884652U (zh) 一种链条销轴运输箱
CN220319395U (zh) 一种隔音隔热的钢化玻璃结构
CN219008828U (zh) 横梁式立体仓库货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