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17135U - 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17135U
CN218317135U CN202222062645.0U CN202222062645U CN218317135U CN 218317135 U CN218317135 U CN 218317135U CN 202222062645 U CN202222062645 U CN 202222062645U CN 218317135 U CN218317135 U CN 218317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ot
fixed
driving
ship
gu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626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飞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ritime Pilot's Association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ritime Pilot's Association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ritime Pilot's Association China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ritime Pilot's Association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220626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17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17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17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引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被引船舶主体,所述被引船舶主体的侧边设置有工作艇主体,所述工作艇主体上设置有驱动连接仓,所述驱动连接仓上开设有转动仓,所述转动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驱动传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连接插杆和固定插入杆,通过驱动固定连接插杆,将工作艇主体上的固定连接插杆插设在被引船舶主体上的侧边固定板内,再通过固定插入杆插设到固定连接插杆内,将被引船舶主体与工作艇主体进行平稳连接,从而使得引航员在进行登离船舶时更加的稳定,避免风浪过大而导致引航员在登船过程中因晃动而发生危险,为其安全登船提供平稳环境。

Description

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引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引领船舶进出港口的引航员俗称“领港”,江上引航员俗称“领江”。引航员通常登船引航。对外国籍船舶进出中国港口实施强制引航,本国籍船舶如船长需要也可申请引航,以确保航行安全。在引航过程中,被引船船长继续具有管理和驾驶船舶的责任,而且,由于引航员过失而发生事故,其损失赔偿均由船方负责,引航员不负赔偿责任,只受应得的行政和刑事处分。
而引航员登离船的装置包括引航梯、舷梯、组合梯(舷梯和引航梯结合),是引航员登离船的主要通道。引航员是该登离船装置的主要使用者,攀爬引航梯是引航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但是全世界的引航员在登离船过程中,发生过不少事故,轻则伤残,重则失踪、死亡。所以对于引航员在登船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引航梯的固定连接,对于工作艇和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也要更加稳定,以保证引航员在登离船过程中更加的安全。
现有的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常通过绳索进行拉动靠近,使用绳索进行拉动靠近的过程中,由于海上的水流波动较大,很容易使得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产生晃动,如若风浪过大,会对引航员的登船造成巨大的麻烦,非常不利于引航员的快速安全登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被引船舶主体,所述被引船舶主体的侧边设置有工作艇主体,所述工作艇主体上设置有驱动连接仓,所述驱动连接仓上开设有转动仓,所述转动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驱动传动杆,所述驱动传动杆的端部穿出所述转动仓,所述驱动连接仓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传动杆的端部相连,所述驱动连接仓的内腔中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推动螺杆,所述推动螺杆的端部转动穿入所述转动仓内,所述推动螺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驱动传动杆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之间通过啮合相连。
在上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推动螺杆的杆身上配合套设有驱动螺套,所述推动螺杆的侧边设置有固定连接插杆。
在上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固定连接插杆穿出所述驱动连接仓内腔,所述驱动螺套与所述固定连接插杆的一端部相连。
在上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固定连接插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稳定插槽,所述被引船舶主体的侧边设置有侧边固定板,所述侧边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插槽。
在上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固定连接插杆的端部插设至所述固定插槽内,所述固定插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穿入通孔,所述侧边固定板的侧边设置有限位连接板。
在上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限位连接板上滑动穿插有固定插入杆,所述固定插入杆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固定插槽内并穿过所述稳定插槽。
在上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固定插入杆的杆身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插入杆杆身相连。
在上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连接板相连,所述限位连接板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插入杆相连的拉动连接板。
在上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拉动连接板的侧边连接有提升牵拉绳,所述被引船舶主体的侧边设置有收卷转盘。
在上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提升牵拉绳的端部缠绕在所述收卷转盘上,所述被引船舶主体的侧边设置有登船组合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连接插杆和固定插入杆,通过驱动固定连接插杆,将工作艇主体上的固定连接插杆插设在被引船舶主体上的侧边固定板内,再通过固定插入杆插设到固定连接插杆内,将被引船舶主体与工作艇主体进行平稳连接,从而使得引航员在进行登离船舶时更加的稳定,避免风浪过大而导致引航员在登船过程中因晃动而发生危险,为其安全登船提供平稳环境。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收卷转盘和复位弹簧,收卷转盘能够将提升牵拉绳向上拉动,从而通过拉动连接板带动固定插入杆向上移动,而复位弹簧则能够对固定插入杆进行反向拉动,从而使得固定插入杆在移出与复位的过程更加的快速便捷,更加人们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驱动连接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稳定插槽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侧边固定板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图4中穿入通孔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被引船舶主体1、工作艇主体2、驱动连接仓3、转动仓4、驱动传动杆5、驱动电机6、推动螺杆7、第一传动齿轮8、驱动螺套9、固定连接插杆10、稳定插槽11、侧边固定板12、固定插槽13、穿入通孔14、限位连接板15、固定插入杆16、复位弹簧17、拉动连接板18、提升牵拉绳19、收卷转盘20、登船组合梯21、第二传动齿轮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被引船舶主体1,被引船舶主体1的侧边设置有工作艇主体2,工作艇主体2上设置有驱动连接仓3。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现有的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常通过绳索进行拉动靠近,使用绳索进行拉动靠近的过程中,由于海上的水流波动较大,很容易使得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产生晃动,如若风浪过大,会对引航员的登船造成巨大的麻烦,非常不利于引航员的快速安全登船。
通过在被引船舶主体1和工作艇主体2之间设置的驱动连接仓3,驱动连接仓3上的连接部件能够将被引船舶主体1和工作艇主体2之间进行稳定连接,从而使得引航员在从工作艇上登离被引船舶时更加的稳定,保护引航员的工作安全。
结合图1、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连接仓3上开设有转动仓4,转动仓4的内部转动设置有驱动传动杆5,驱动传动杆5的端部穿出转动仓4,驱动连接仓3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驱动传动杆5的端部相连,驱动连接仓3的内腔中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推动螺杆7。
推动螺杆7的端部转动穿入转动仓4内,推动螺杆7的端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8,驱动传动杆5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22,第二传动齿轮22与第一传动齿轮8之间通过啮合相连,推动螺杆7的杆身上配合套设有驱动螺套9,推动螺杆7的侧边设置有固定连接插杆10,固定连接插杆10穿出驱动连接仓3内腔,驱动螺套9与固定连接插杆10的一端部相连,固定连接插杆 10的另一端开设有稳定插槽11。
具体地说,当用户需要引航员登船时,会首先驾驶工作艇与被引船舶相靠近,当工作艇与被引船舶相靠近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带动驱动传动杆5转动,驱动传动杆5带动设置在其上的第二传动齿轮22转动,第二传动齿轮22与第一传动齿轮8之间通过啮合相连,进而带动第一传动齿轮8带动,第一传动齿轮8带动推动螺杆7进行转动。
推动螺杆7通过支架与驱动连接仓3内腔稳定连接,进而推动螺杆7能够稳定的在驱动连接仓3内部转动,推动螺杆7带动其上配合设置的驱动螺套9转动,使得驱动螺套9带动固定连接插杆10从驱动连接仓3内部滑出,固定连接插杆10的端部逐渐的向被引船舶主体1上设置的侧边固定板12相靠近,进而在通过侧边固定板12上的固定组件对固定连接插杆10的端部进行固定,使得被引船舶主体1与工作艇主体2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插杆 10固定连接。
结合图1、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引船舶主体1的侧边设置有侧边固定板12,侧边固定板1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插槽13,固定连接插杆10的端部插设至固定插槽13内,固定插槽 13的内壁上开设有穿入通孔14,侧边固定板12的侧边设置有限位连接板15,限位连接板15上滑动穿插有固定插入杆16,固定插入杆16的端部延伸至固定插槽13内并穿过稳定插槽11,固定插入杆16的杆身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7,复位弹簧17的一端与固定插入杆16杆身相连,复位弹簧17的另一端与限位连接板15 相连,限位连接板15的侧边设置有与固定插入杆16相连的拉动连接板18,拉动连接板18的侧边连接有提升牵拉绳19,被引船舶主体1的侧边设置有收卷转盘20,提升牵拉绳19的端部缠绕在收卷转盘20上,被引船舶主体1的侧边设置有登船组合梯21。
具体地说,当固定连接插杆10插入到侧边固定板12上开设的固定插槽13内部时,用户通过转动收卷转盘20,收卷转盘20 能够将收卷转盘20上缠绕的提升牵拉绳19进行缠绕牵拉,从而使得提升牵拉绳19收卷对01进行向上拉动,拉动连接板18带动底端连接的固定插入杆16从固定插槽13内部拔出,进而固定连接插杆10的端部能够插入到固定插槽13的内壁侧,在通过反向转动收卷转盘20,使得提升牵拉绳19不再对固定插入杆16拉动,在复位弹簧17的回弹力作用下,带动固定插入杆16向固定插槽 13内部移动,使得固定插入杆16的底端插设在开设在固定连接插杆10端部的稳定插槽11上,从而使得固定连接插杆10能够更加牢固的插设到侧边固定板12内部的固定插槽13中,对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进行牢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引航员登船前,通过驾驶工作艇,使得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相互靠近,提前对收卷转盘20进行转动,使得收卷转盘20 带动提升牵拉绳19向上移动,从而通过提升牵拉绳19对拉动连接板18进行拉动,拉动连接板18对连接在其底端的固定插入杆16进行拉动,使得固定插入杆16向上移动,在固定插入杆16移动的过程中对套设在固定插入杆16上的复位弹簧17进行压缩,使得复位弹簧17具有一个相对于固定插入杆16相向移动的反向回弹力,固定插入杆16从固定插槽13内部移出。
接着,当工作艇与被引船舶相靠近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6, 驱动电机6带动驱动传动杆5转动,驱动传动杆5带动设置在其上的第二传动齿轮22转动,第二传动齿轮22与第一传动齿轮8 之间通过啮合相连,进而带动第一传动齿轮8带动,第一传动齿轮8带动推动螺杆7进行转动。
推动螺杆7通过支架与驱动连接仓3内腔稳定连接,进而推动螺杆7能够稳定的在驱动连接仓3内部转动,推动螺杆7带动其上配合设置的驱动螺套9转动,使得驱动螺套9带动固定连接插杆10从驱动连接仓3内部滑出,固定连接插杆10的端部逐渐的向被引船舶主体1上设置的侧边固定板12相靠近,进而在通过侧边固定板12上的固定组件对固定连接插杆10的端部进行固定,使得被引船舶主体1与工作艇主体2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插杆 10固定连接。
当固定连接插杆10的端部完全插入到固定插槽13内部时,通过再次反向转动收卷转盘20,使得提升牵拉绳19不再受到收卷转盘20的拉动,在复位弹簧17的回弹力作用下反向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固定插入杆16再次插入到穿入通孔14内部,穿过固定连接插杆10端部开设的稳定插槽11,对固定连接插杆10与侧边固定板12之间进行紧密连接,使得被引船舶主体1和工作艇主体 2之间更加的稳定牢固。为引航员的登船提供平稳安全的环境。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被引船舶主体1、工作艇主体2、驱动连接仓3、转动仓4、驱动传动杆5、驱动电机6、推动螺杆7、第一传动齿轮8、驱动螺套9、固定连接插杆10、稳定插槽11、侧边固定板12、固定插槽13、穿入通孔14、限位连接板15、固定插入杆16、复位弹簧17、拉动连接板18、提升牵拉绳19、收卷转盘20、登船组合梯21、第二传动齿轮2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被引船舶主体(1),所述被引船舶主体(1)的侧边设置有工作艇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艇主体(2)上设置有驱动连接仓(3),所述驱动连接仓(3)上开设有转动仓(4),所述转动仓(4)的内部转动设置有驱动传动杆(5),所述驱动传动杆(5)的端部穿出所述转动仓(4),所述驱动连接仓(3)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传动杆(5)的端部相连,所述驱动连接仓(3)的内腔中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推动螺杆(7),所述推动螺杆(7)的端部转动穿入所述转动仓(4)内,所述推动螺杆(7)的端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8),所述驱动传动杆(5)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22),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2)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之间通过啮合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螺杆(7)的杆身上配合套设有驱动螺套(9),所述推动螺杆(7)的侧边设置有固定连接插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插杆(10)穿出所述驱动连接仓(3)内腔,所述驱动螺套(9)与所述固定连接插杆(10)的一端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插杆(10)的另一端开设有稳定插槽(11),所述被引船舶主体(1)的侧边设置有侧边固定板(12),所述侧边固定板(1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插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插杆(10)的端部插设至所述固定插槽(13)内,所述固定插槽(13)的内壁上开设有穿入通孔(14),所述侧边固定板(12)的侧边设置有限位连接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板(15)上滑动穿插有固定插入杆(16),所述固定插入杆(16)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固定插槽(13)内并穿过所述稳定插槽(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入杆(16)的杆身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7),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插入杆(16)杆身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7)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连接板(15)相连,所述限位连接板(15)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插入杆(16)相连的拉动连接板(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连接板(18)的侧边连接有提升牵拉绳(19),所述被引船舶主体(1)的侧边设置有收卷转盘(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牵拉绳(19)的端部缠绕在所述收卷转盘(20)上,所述被引船舶主体(1)的侧边设置有登船组合梯(21)。
CN202222062645.0U 2022-08-05 2022-08-05 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 Active CN218317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2645.0U CN218317135U (zh) 2022-08-05 2022-08-05 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2645.0U CN218317135U (zh) 2022-08-05 2022-08-05 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17135U true CN218317135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74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62645.0U Active CN218317135U (zh) 2022-08-05 2022-08-05 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17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04671B (zh) 水气界面收放探测仪器的微小型绞车
CN108248765A (zh) 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装置
CN110697597A (zh) 一种南极冰下湖勘探用内嵌式绞车
CN218317135U (zh) 引航员用工作艇与被引船舶之间的连接装置
CN208602675U (zh) 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系统的抛绳机构
CN110816754A (zh) 水下机器人的机械臂式布放回收系统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CN102001420B (zh) 三点绕索式伸缩舷梯
CN110758682B (zh) 一种船舶紧急救援升降设备
CN109607377A (zh) 一种基于重型起吊机构的快速插销装置
CN103895820B (zh) 一种手动式引水员软梯卷车
CN109204701A (zh) 一种海上工程定位锚泊装置及方法
CN113008516A (zh) 一种波浪能滑翔器水动力翼片测试装置
CN110409984A (zh) 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防盗窗
CN201914415U (zh) 三点绕索式伸缩舷梯
CN112373256B (zh) 一种自锁型拖钩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7244392B (zh) 一种用于集体逃生舱的下舱口盖盖合装置
CN206954452U (zh) 电动起锚机
DE10153359B4 (de) Bootshebeeinrichtung
CN212766705U (zh) 一种带有离合的船舶轮机的驱动机
CN203753386U (zh) 无动力渡轮
CN217201011U (zh) 一种位置调整装置以及船只位置调整设备
CN113635322B (zh) 一种自动船舱寻漏堵漏机器人
CN111422349A (zh) 一种滑翔伞的控制绳自动控制装置及其应用
CN217945463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巡逻搜救无人船
CN111348147A (zh) 一种穿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