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00341U - 线缆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线缆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00341U
CN218300341U CN202222406222.6U CN202222406222U CN218300341U CN 218300341 U CN218300341 U CN 218300341U CN 202222406222 U CN202222406222 U CN 202222406222U CN 218300341 U CN218300341 U CN 218300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nector
clamping
binding post
end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62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永发
吴祝平
方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062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00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00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00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用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接线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面、安装面、前端壁、后端壁及形成于前端壁和后端壁之间的若干容纳槽,所述接线端子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相邻两个容纳槽之间设有一隔墙,所述接线端子的两侧卡持于所述隔墙上,且每一接线端子设有一前端固定部及一后端固定部,所述前端固定部和后端固定部分别设有卡持线缆的前开口与后开口,所述前开口、后开口与所述线缆为绝缘刺破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接线端子的结构,利用前端固定部与后端固定部绝缘刺破并卡持住线缆,实现固定连接,免去了接线端子与线缆的焊接工艺,更有利于降低成本和简化工艺,且线缆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关系也更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线缆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性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线缆连接器是电连接器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其主要用于连接线缆,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线缆连接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线到板(WTB,Wire To Board)连接器,其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中,主要用于将线缆连接至电路板上。常见的线到板连接器通常会涉及到一板端连接器及一线缆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固定在电路板上,而线缆端连接器则连接线缆并用于与板端连接器进行电性插接,从而实现线缆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现有的线缆端连接器或线缆用连接器,都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接线端子以及与接线端子连接的线缆,接线端子的一端连接线缆,另一端与板端连接器进行插接,而接线端子与线缆之间常用的连接方式是焊接,即将线缆的线芯直接焊接在接线端子上,将两者焊接固定从而得到稳固可靠的连接关系。但是,焊接工艺具有能耗大、成本高的缺陷,而且一旦出现虚焊异常,将直接导致连接器接触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用连接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与线缆之间的连接关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用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接线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对接面、一安装面、一前端壁、一后端壁及形成于前端壁和后端壁之间的若干容纳槽,所述接线端子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相邻两个容纳槽之间设有一隔墙,所述接线端子的两侧卡持于所述隔墙上,且每一接线端子设有一前端固定部及一后端固定部,所述前端固定部和后端固定部分别设有卡持线缆的前开口与后开口,所述前开口、后开口与所述线缆为绝缘刺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子的前端固定部设有一对倒U型固定臂,所述前开口介于该一对倒U型固定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子的后端固定部呈平板状,所述前开口与后开口在前后方向上对齐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子还设有一衔接所述前端固定部与后端固定部的衔接部以及自前端固定部倾斜延伸出的接触臂,所述接触臂朝向所述对接面倾斜延伸并凸伸出所述对接面。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臂设有一弧形接触末端,所述弧形接触末端凸伸出对接面并暴露在绝缘本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贯通所述对接面和安装面,并在所述对接面上形成若干供接线端子穿过的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隔墙上形成有凸伸入所述容纳槽内的若干卡持部,所述若干卡持部之间形成有卡持所述前端固定部和后端固定部的卡持槽。
进一步地,所述卡持槽包括卡持前端固定部的前槽及卡持后端固定部的后槽,所述前槽与后槽沿前后方向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壁上形成有若干卡线口,所述卡线口沿前后方向上与所述接线端子的前开口、后开口对齐设置。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卡线口之间形成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呈T型,且限位部的两侧设有一对凸伸入卡线口内的凸伸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接线端子的结构,利用前端固定部与后端固定部绝缘刺破并卡持住线缆,实现与线缆的固定连接,免去了接线端子与线缆的焊接工艺,更有利于降低成本和简化工艺,且线缆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关系也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缆用连接器在对接面朝上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缆用连接器在对接面朝下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缆用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缆用连接器的接线端子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缆用连接器的后端壁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用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及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接线端子20,所述绝缘本体10与接线端子20卡持固定,所述若干接线端子20的一端用于连接固定若干线缆200。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一对接面11、一安装面12、介于对接面11和安装面12之间的一对侧壁面13、连接所述一对侧壁面13的前端壁14及后端壁15,所述对接面11用于与一对接元件(未图示)对接,优选地,所述对接元件为一电路板300,且所述对接面11与所述电路板300表面平行设置,而所述安装面12用于安装和固定线缆200。具体来说,所述对接面11上设有若干沿直线排列的槽孔110及位于槽孔110外侧的一对贯穿孔111,所述槽孔110用于容纳所述接线端子20,且槽孔110在竖直方向上贯通所述对接面11和安装面12。所述安装面12上形成有若干容纳槽120,用于容纳安装所述若干接线端子20,相邻两个容纳槽120之间设有一隔墙121,所述隔墙121用于区分隔离各个接线端子20,同时,所述隔墙121上还设有凸伸入所述容纳槽120内的若干卡持部122,使得每一容纳槽120内均设有若干卡持部122,且所述若干卡持部122之间形成有卡持槽123,用于卡持固定所述接线端子20,其中,所述卡持槽123包括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前槽123A与后槽123B(可参图3),用于卡持住接线端子20的不同部位,使得接线端子20能稳固可靠的收容于所述容纳槽120内。所述前端壁14及后端壁15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120的前后两端,其中,所述后端壁15上形成有若干卡线口150,所述若干卡线口150与所述若干容纳槽120前后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卡持住所述线缆200以防止线缆200松动而拉拽接线端子20,所述卡线口150向上贯通所述安装面12,以方便所述线缆自安装面12卡持入所述卡线口150内,且相邻两个卡线口150之间设有一呈T型的限位部151,所述限位部151的两侧设有凸伸入卡线口150内的凸伸部152,所述凸伸部152用于向下卡持住卡线口150内的线缆200,防止线缆200脱离出卡线口150,且所述凸伸部152还设有一朝向卡线口150内倾斜延伸的导引面153,以引导线缆200卡持入卡线口150内,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部151两侧的凸伸部152内侧还设有一倾斜延伸的狭缝154,使得所述凸伸部152具有一定的韧性或形变能力,当线缆200卡入所述卡线口150时,凸伸部152可受压变形以方便线缆200的进入卡线口150内,而当线缆卡持入卡线口150后,所述凸伸部152能提供较好的夹持力,使得线缆200更加紧固的卡持在卡线口150中。
参图4所示,所述接线端子20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其设有一前端固定部21、一后端固定部22、自前端固定部21先前延伸出的接触臂23、连接前端固定部21和后端固定部22的衔接部24,所述前端固定部21设有一对倒U型固定臂25及介于该一对倒U型固定臂25之间的前开口26,所述后端固定部22呈平板状,其设有一与所述前开口26前后对应的后开口27,所述前开口26和后开口27用于卡持容纳线缆200,且所述前开口26和后开口27刺破线缆200的绝缘层而与线缆200的线芯发生接触,从而实现接线端子20与线缆200的电性接触。所述衔接部24与所述前端固定部21和后端固定部22一体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端固定部21卡持于所述卡持槽123的前槽123A内,所述后端固定部22卡持于所述卡持槽123的后槽123B内,从而使得接线端子20的两侧被限位在所述隔墙121上,从而实现与绝缘本体10的固定限位,且所述前端固定部21、后端固定部22的宽度均宽于所述接触臂23的宽度。所述接触臂23自所述前端固定部21朝向所述对接面11倾斜延伸,且所述接触臂23凸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0的对接面11,用以与所述电路板300接触,优选地,所述接触臂23设有一呈弧形的接触末端230,其凸伸出所述对接面11上的槽孔110,用于压接于所述电路板300的表面,与电路板300表面实现压接接触。
优选地,所述线缆200与接线端子20卡持连接,线缆200卡持于所述接线端子20的前端固定部21和后端固定部22上,并实现绝缘刺破连接,进而再组装入所述绝缘本体10内,将接线端子20卡持于所述容纳槽120内,线缆200则卡持于所述卡线口150内实现固定,完成组装。当然,所述接线端子20也可以先组装入所述绝缘本体10内,然后再将线缆200卡持入所述接线端子20和绝缘本体10上,同样可以完成组装,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接线端子20的结构,利用前端固定部21与后端固定部22绝缘刺破并卡持住线缆200,实现与线缆的固定连接,免去了接线端子20与线缆200的焊接工艺,更有利于降低成本和简化工艺,且线缆200与接线端子20之间的连接关系也更加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缆用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接线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对接面、一安装面、一前端壁、一后端壁及形成于前端壁和后端壁之间的若干容纳槽,所述接线端子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相邻两个容纳槽之间设有一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的两侧卡持于所述隔墙上,且每一接线端子设有一前端固定部及一后端固定部,所述前端固定部和后端固定部分别设有卡持线缆的前开口与后开口,所述前开口、后开口与所述线缆为绝缘刺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的前端固定部设有一对倒U型固定臂,所述前开口介于该一对倒U型固定臂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的后端固定部呈平板状,所述前开口与后开口在前后方向上对齐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还设有一衔接所述前端固定部与后端固定部的衔接部以及自前端固定部倾斜延伸出的接触臂,所述接触臂朝向所述对接面倾斜延伸并凸伸出所述对接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臂设有一弧形接触末端,所述弧形接触末端凸伸出对接面并暴露在绝缘本体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贯通所述对接面和安装面,并在所述对接面上形成若干供接线端子穿过的槽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上形成有凸伸入所述容纳槽内的若干卡持部,所述若干卡持部之间形成有卡持所述前端固定部和后端固定部的卡持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槽包括卡持前端固定部的前槽及卡持后端固定部的后槽,所述前槽与后槽沿前后方向分布。
9.如权利要求1至8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壁上形成有若干卡线口,所述卡线口沿前后方向上与所述接线端子的前开口、后开口对齐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卡线口之间形成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呈T型,且限位部的两侧设有一对凸伸入卡线口内的凸伸部。
CN202222406222.6U 2022-09-12 2022-09-12 线缆用连接器 Active CN218300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6222.6U CN218300341U (zh) 2022-09-12 2022-09-12 线缆用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6222.6U CN218300341U (zh) 2022-09-12 2022-09-12 线缆用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00341U true CN218300341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13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6222.6U Active CN218300341U (zh) 2022-09-12 2022-09-12 线缆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00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26650B1 (ko) 전기 커넥터
CN113497397B (zh) 一种连接器
US20070254521A1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terminal
CN215184602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14498200A (zh) 电连接器
CN110098518B (zh) 一种稳定型母端子及其应用的稳定型公母对插电连接器
CN218300341U (zh) 线缆用连接器
CN108598739B (zh) 电连接器
KR20040022190A (ko) 배터리 커넥터
CN213484015U (zh)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218300449U (zh) 线缆用连接器
CN210111175U (zh) 电连接器
CN110808493B (zh) 电连接器
CN220368176U (zh) 线缆电连接器
CN107681303B (zh) 电连接器
CN107681315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4124138U (zh) 一种刺破型连接器
CN116073201B (zh) 一种5g通讯电连接器组件
CN217589646U (zh) 电源连接器
CN210897699U (zh) 电连接器
CN111106478A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20021684U (zh) 一种母导电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电信号连接器
CN21140493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7589514U (zh) 电源连接器
CN218385822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