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8739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8739B
CN108598739B CN201810224948.3A CN201810224948A CN108598739B CN 108598739 B CN108598739 B CN 108598739B CN 201810224948 A CN201810224948 A CN 201810224948A CN 108598739 B CN108598739 B CN 1085987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pulling
elastic
elastic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249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98739A (zh
Inventor
张文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249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87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8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8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98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87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导接一电子卡至一电路板,包括绝缘本体,自绝缘本体前端向后凹设形成收容空间,第一端子收容于收容空间,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相对设置并收容于收容空间,第二端子具有一接触部弹性抵接电子卡相对的另一侧,位于接触部后方的一导接部,导接部导接电路板,连接接触部的一第一弹性部,连接导接部的一第二弹性部,以及连接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一连接部,连接部设有拉持件,拉持件勾持第一端子,通过拉持件直接勾持第一端子,避免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互分离,又可使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能够同时偏摆或移动,使电连接器结构简单,组装容易,降低电连接器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大电流传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620293845.9揭示了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其包括一壳体部件,收容于所述壳体部件的电源端子组部,以及夹持所述电源端子组部的U型夹持部件,所述电源端子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两个端子,所述夹持部件夹持两个所述端子,使两个端子能够同步偏摆或移动,确保所述对接连接器插入时,两个端子能够同时稳定电性连接所述对接连接器,提高所述大电流连接器电流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在该大电流连接器中,所述壳体部件的收容空间需要同时收容两个所述端子和所述夹持部件,不利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小型化设计,进而造成整个大电流连接器产品结构复杂,体积偏大,不符合当今电子产品小型化发展趋势;另外,所述夹持部件同时夹持两个所述端子,也增加了所述大电流连接器的组装难度,降低了其组装效率,增加了所述大电流连接器的生产成本。
因此,设计一种体积较小而结构简单并稳定传输大电流的电连接器必然成为行业内炙手可热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第二端子延伸形成拉持件卡持第一端子,避免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离并使二者可同步偏摆,结构简单的大电流传输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连接器,导接一电子卡至一电路板,包括:一绝缘本体,自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向后凹设形成一收容空间;一第一端子,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一端子弹性抵接所述电子卡的一侧并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一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对设置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接触部弹性抵接所述电子卡相对的另一侧,位于所述接触部后方的一导接部,所述导接部导接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接触部的一第一弹性部,连接所述导接部的一第二弹性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至少一拉持件,所述拉持件勾持所述第一端子,挡止所述第一端子朝远离所述第二端子的方向位移;
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部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向前延伸至所述连接部,所述拉持件自所述通孔的一侧边缘反向弯折延伸形成卡勾状;
进一步,所述拉持件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弹性部相接位置的后方;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设有两个所述拉持件,两个所述拉持件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竖直方向上并列设置;
进一步,自所述第一弹性部朝向所述第一端子延伸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端子相抵接,沿从后向前的投影方向上看,所述抵接部位于两个所述拉持件之间 ;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呈平板状,且其板面具有水平的一中心线,两个所述拉持件相对所述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中心线上 ;
进一步,所述抵接部沿竖直方向的宽度大于一个所述拉持件沿竖直方向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具有面对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一侧以及相对所述第一侧的一第二侧,所述第二端子设有一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一侧,所述拉持件越过所述第一侧勾持所述第二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为金属板材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弹性部的板面下料成型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的方向弯折形成所述抵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的板面对应所述抵接部的位置向靠近所述抵接部的方向弯折形成一挡止部,所述抵接部的板面抵接所述挡止部的板面;
进一步,自所述第二端子的前端先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弯折延伸再向远离所述第一端子弯折延伸形成弧形的所述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先向远离所述第一端子弯折延伸再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弯折延伸形成弧形的所述第一弹性部,自所述第一弹性部向后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继续向后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弹性部 ;
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部呈U型,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端,所述导接部包括自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另外一端向前延伸形成一平板部,且所述平板部和所述第一端子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自所述平板部还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焊接部,焊接至所述电路板,以及自所述平板部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导引部,所述收容空间的顶壁对应所述导引部向上凹设形成一导引槽,所述导引槽限位所述导引部,避免所述第二端子左右过度偏摆;
进一步,一个所述收容空间仅收容一个所述第一端子、一个所述第二端子和一个所述电子卡,未收容其它金属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所述电连接器通过所述拉持件直接勾持所述第一端子,避免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相互分离,又可使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能够同时偏摆或移动,因此所述电连接器不必增设夹持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夹持部件,使所述电连接器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减小所述电连接器的体积,降低所述电连接器生产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连接电子卡和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2为电子卡插接前,本发明电连接器焊接至电路板前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扣合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扣合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图3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端子的正视图;
图7为图1中的电连接器沿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1的电连接器沿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 电子卡1 电路板2 第一端子3
第一侧301 第二侧302 对接部31 第一弯折部32
挡止部321 衔接部33 第二弯折部34 开孔341
固定部35 第二端子4 接触部41 第一弹性部42
抵接部421 连接部43 拉持件431 中心线432
第二弹性部44 通孔441 导接部45 导引部451
平板部452 焊接部453 绝缘本体5 收容空间51
导引槽5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为一种将一电子卡1导接至一电路板2的直立式大电流电连接器100,每一所述电连接器100供一个所述电子卡1插接,多个所述电连接器100呈一排设置在同一电路板2上,以供相互平行的多个所述电子卡1插接。
如图2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5,一第一端子3和一第二端子4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5,所述第一端子3和所述第二端子4一端共同夹持所述电子卡1,另一端焊接至所述电路板2,使所述电子卡1和所述电路板2实现电性连通。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5前端向后凹设形成一收容空间51,所述收容空间51前部分上下贯穿供所述电子卡1插接,所述收容空间51后部分向下贯穿,向上未贯穿,使所述收容空间51具有一顶壁(未标号),所述顶壁向上凹设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引槽511。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端子3和所述第二端子4为金属板材弯折形成且二者相对设置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51。所述第二端子4从前往后依次具有其前端先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3弯折延伸再向远离所述第一端子3弯折延伸形成弧形的一接触部41,自所述接触部41先向远离所述第一端子3弯折延伸再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3弯折延伸形成弧形的一第一弹性部42,自所述第一弹性部42水平向后延伸形成的一连接部43以及自所述连接部43向后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弹性部44。所述第二端子4还具有一导接部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部44呈U型,所述连接部43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44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部44相对的另外一端向前延伸形成所述导接部45,藉由所述接触部41弹性抵接所述电子卡1,所述导接部45焊接至所述电路板2,实现导通所述电子卡1至所述电路板2的一条导电路径,并且将所述电连接器100固定至所述电路板2。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部44的形状可为其它任意形式,且其可向后继续延伸形成所述导接部45,所述导接部45可采用其它固定方式与所述电路板2连接,只要实现所述电子卡1可通过所述第二端子4形成一条完整的导电路径即可,在此并不为限。
进一步,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导接部45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44的一平板部452,自所述平板部452向下延伸出所述收容空间51的一焊接部453,焊接至所述电路板2,以及自所述平板部452向上延伸形成一导引部451,所述导引部451收容并限位于所述导引槽511,避免所述电子卡1插接过程中,所述第二端子4受力弹性变形左右过度偏摆,增加其与所述电子卡1的接触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接部453采用DIP(穿孔)的方式焊接至所述电路板2,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焊接部453也可采用SMT(表面焊接)的方式或者其它任意方式焊接至所述电路板2,在此并不为限。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连接部43呈平板状,且其板面具有水平的一中心线432,所述第二弹性部44自其板面贯穿设有两个通孔441,每一所述通孔441均向前延伸至所述连接部43,自每一所述通孔441的一侧边缘反向弯折延伸形成卡勾状的一拉持件431,且两个所述拉持件431垂直于前后方向的竖直方向上并列设置并相对所述中心线432对称设置;另外,所述拉持件431位于所述连接部43与所述第一弹性部42相接位置的后方;所述第一弹性部42的板面下料成型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3的方向弯折形成一抵接部421,沿从后向前的投影方向上看,所述抵接部421位于两个所述拉持件431之间;此外,所述抵接部421位于水平的所述中心线432上,且所述抵接部421沿竖直方向的宽度大于一个所述拉持件431沿竖直方向的宽度。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端子3对应所述第二端子4的所述接触部41、所述第一弹性部42、所述连接部43、所述第二弹性部44和所述导接部45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一对接部31、一第一弯折部32、一衔接部33、一第二弯折部34以及一固定部35,且所述对接部31和所述接触部41、所述第一弯折部32和所述第一弹性部42、所述衔接部33和所述连接部43、所述第二弯折部34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4以及所述固定部35和所述导接部45形状大小一一对应。藉由所述对接部31弹性抵接所述电子卡1相对的另外一侧,所述固定部35焊接于所述电路板2,实现所述电子卡1与所述电路板2的另一导电路径。类似所述导引部451限位于一个所述导引槽511,所述固定部35的顶端限位于另一导引槽511,进而避免所述第一端子3左右过度偏摆。
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端子3具有面对所述第二端子4的一第一侧301以及相对所述第一侧301的一第二侧302,所述抵接部421抵接所述第一侧301,所述拉持件431越过所述第一侧301勾持所述第二侧302,如此实现所述第一端子3和所述第二端子4的直接联动,在所述电子卡1插入,所述对接部31和所述接触部41受力弹性变形过程中,既能避免所述第一端子3和所述第二端子4相互远离,又能实现所述第一端子3和所述第二端子4同步偏摆或平移,实现二者同时与所述电子卡1的稳定连接。进一步,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弯折部32的板面对应所述抵接部421的位置向靠近所述抵接部421的方向弯折形成一挡止部321,所述抵接部421抵接的板面弹性抵接所述挡止部321的板面,限制所述第一端子3向所述第二端子4过度靠拢;所述衔接部33对应两个所述拉持件431的位置开设两个开孔341,两个所述拉持件431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开孔341,越过所述第一侧301勾持所述第二侧302,限制所述第一端子3朝远离所述第二端子4方向位移;如此藉由所述抵接部421和所述挡止部321的配合和所述拉持件431勾持所述第二侧302实现所述第一端子3和所述第二端子4的同步连动,无需借助其他元件夹持所述第一端子3和所述第二端子4。
另一方面,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中,一个所述收容空间51仅收容一个所述第一端子3、一个所述第二端子4和一个所述电子卡1,未收容其它金属元件,使所述电连接器100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
综上所述,本发明电连接器100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抵接部421抵接所述第一侧301,所述拉持件431越过所述第一侧301勾持所述第二侧302,如此实现所述第一端子3和所述第二端子4的直接联动,在所述电子卡1插入,所述对接部31和所述接触部41受力弹性变形过程中,既能避免所述第一端子3和所述第二端子4相互远离,又能实现所述第一端子3和所述第二端子4同步偏摆或平移,实现二者同时与所述电子卡1的稳定连接,无需借助其他元件夹持所述第一端子3和所述第二端子4,简化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结构。
(2)所述拉持件431为两个并且对称设置,使所述拉持件431对所述第一端子3的勾持力更加均衡。
(3)两个所述拉持件431垂直于前后方向的竖直方向上并列设置并相对所述中心线432对称设置,沿从后向前的投影方向上看,所述抵接部421位于两个所述拉持件431之间;此外,所述抵接部421位于所述水平中心线432上,且所述抵接部421沿竖直方向的宽度大于一个所述拉持件431沿竖直方向的宽度,使所述抵接部421的抵推力和所述拉持件431的勾持力能够实现更好的平衡,利于所述电连接器100整体结构的稳定,增加其使用寿命。
(4)所述第二弹性部44上的所述通孔441和所述第二弯折部34上的开孔341能够增加所述第二端子4和所述第一端子3的散热能力,避免所述所述第二端子4和所述第一端子3在大电流传输过程中过热。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连接器,导接一电子卡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自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向后凹设形成一收容空间;
一第一端子,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一端子弹性抵接所述电子卡的一侧并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
一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对设置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接触部弹性抵接所述电子卡相对的另一侧,位于所述接触部后方的一导接部,所述导接部导接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接触部的一第一弹性部,连接所述导接部的一第二弹性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至少一拉持件,所述拉持件勾持所述第一端子,挡止所述第一端子朝远离所述第二端子的方向位移;
所述第一端子具有面对所述第二端子的一第一侧以及相对所述第一侧的一第二侧,所述第二端子设有一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一侧,所述拉持件越过所述第一侧勾持所述第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向前延伸至所述连接部,所述拉持件自所述通孔的一侧边缘反向弯折延伸形成卡勾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持件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弹性部相接位置的后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两个所述拉持件,两个所述拉持件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竖直方向上并列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弹性部朝向所述第一端子延伸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端子相抵接,沿从后向前的投影方向上看,所述抵接部位于两个所述拉持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平板状,且其板面具有水平的一中心线,两个所述拉持件相对所述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中心线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沿竖直方向的宽度大于一个所述拉持件沿竖直方向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为金属板材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弹性部的板面下料成型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的方向弯折形成所述抵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的板面对应所述抵接部的位置向靠近所述抵接部的方向弯折形成一挡止部,所述抵接部的板面抵接所述挡止部的板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二端子的前端先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弯折延伸再向远离所述第一端子弯折延伸形成弧形的所述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先向远离所述第一端子弯折延伸再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弯折延伸形成弧形的所述第一弹性部,自所述第一弹性部向后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继续向后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弹性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呈U型,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端,所述导接部包括自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另外一端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平板部,且所述平板部和所述第一端子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自所述平板部还向下延伸形成一焊接部,焊接至所述电路板,以及自所述平板部向上延伸形成一导引部,所述收容空间的顶壁对应所述导引部向上凹设形成一导引槽,所述导引槽限位所述导引部,避免所述第二端子左右过度偏摆。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收容空间仅收容一个所述第一端子、一个所述第二端子和一个所述电子卡,未收容其它金属元件。
CN201810224948.3A 2018-03-19 2018-03-19 电连接器 Active CN1085987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4948.3A CN108598739B (zh) 2018-03-19 2018-03-19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4948.3A CN108598739B (zh) 2018-03-19 2018-03-19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8739A CN108598739A (zh) 2018-09-28
CN108598739B true CN108598739B (zh) 2019-12-27

Family

ID=63626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24948.3A Active CN108598739B (zh) 2018-03-19 2018-03-19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87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8372B (zh) 2021-05-26 2022-12-02 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性连接套件及电性连接器
CN113258352B (zh) * 2021-05-26 2022-11-29 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性连接套件及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46392B2 (ja) * 2012-06-22 2016-12-14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接続端子構造、インターポーザ、及びソケット
CN204376023U (zh) * 2015-01-29 2015-06-03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TWM534908U (zh) * 2016-06-24 2017-01-01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電源連接器及其電源端子
CN106299808B (zh) * 2016-09-26 2018-10-12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8739A (zh) 2018-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49128U (zh) 背板连接器
CN109742606B (zh) 电连接器
CN109713487A (zh) 电连接器
CN110098505B (zh) 电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KR20060050339A (ko) 커넥터
CN108832335B (zh) 电连接器
CN108598739B (zh) 电连接器
CN110061391B (zh) 电连接器
EP1294055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comprising a tab-receiving insulated spring sleeve and a dual contact with pairs of spaced apart contact members and tails
CN212725822U (zh)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电连接器
CN109560405B (zh) 电连接器
CN211376973U (zh) 电连接器
CN210404103U (zh) 一种便于插接的连接器
CN110247214B (zh) 电连接器
CN109193192B (zh) 电连接器
CN109193223B (zh) 电连接器
CN109066151B (zh) 电连接器
CN218300341U (zh) 线缆用连接器
CN212517600U (zh) 线对板插座及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216698927U (zh) 一种端子接脚、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CN217589646U (zh) 电源连接器
CN218940049U (zh) 导电端子
CN215600595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10729581B (zh) 电连接器
CN211045832U (zh) 电源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