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89992U - 线头拧紧装置、拧线机构及绕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线头拧紧装置、拧线机构及绕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89992U
CN218289992U CN202222126691.2U CN202222126691U CN218289992U CN 218289992 U CN218289992 U CN 218289992U CN 202222126691 U CN202222126691 U CN 202222126691U CN 218289992 U CN218289992 U CN 218289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guide wheel
twisting
rotating shaft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266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中杰
刘玉飞
苏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angj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angj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angj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angj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266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89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89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89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线头拧紧装置、拧线机构及绕线系统,其中线头拧紧装置包括挑线组件、驱动挑线组件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断线机构及驱动断线机构沿第一方向平移的第一平移机构,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拧线机构,通过拧线机构能够有效地与现有结构配合从而实现线头与线圈的拧紧,相对于打结的方式,将线头拧紧呈麻花的方式,使得线头能够被拧成死结,从而有效避免了振动造成线头松散的问题,稳定性更高,拧紧一个满线轮上的线头的用时比将线头打结的用时要少10s左右,效率更高。在拧线机构处设置第一导引轮,能够有效地与断线机构配合,从而使放线导引轮和断线机构之间的丝线不会影响拧线机构的动作,充分保证了拧线的稳定实现。

Description

线头拧紧装置、拧线机构及绕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是线头拧紧装置、拧线机构及绕线系统。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用于将丝线缠绕至工字轮上的设备,在一个工字轮上的丝线绕满后,会将放线机与满线轮之间的丝线剪断或熔断后,然后将满线轮上的线头固定以避免缠绕在线轮上的丝线松散。
为了实现线头的自动有效固定,如申请号为201921497319.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揭示了一种线头扎紧仿真机器人,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实现线头的绑扎。
但是采用绑扎的方式进行满线轮上的线头固定时,在后续加工、搬运、运输等过程中,线结仍然会出现解开的情况,稳定性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线头拧紧装置、拧线机构及绕线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线头拧紧装置,包括挑线组件、驱动所述挑线组件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断线机构及驱动所述断线机构平移的第一平移机构,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处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断线机构前侧的拧线机构,所述拧线机构包括框架及驱动所述框架沿第一方向平移及沿纵向升降的框架移动组件,所述框架上可自转地设置有轴线沿纵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驱动其自转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转轴的下端连接拧线夹爪;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二平移机构,所述第二平移机构连接由其驱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导引轮,所述第一导引轮的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其顶部不低于所述拧线夹爪的顶部,所述第一导引轮可移动至所述拧线机构的第一侧外,所述第一侧为所述拧线机构靠近所述断线机构的断线器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框架移动组件被配置使所述框架无极调高。
优选的,所述转轴通过连接件与其共轴的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上部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优选的,所述转轴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心孔,所述转轴的侧壁形成有与所述中心孔连通的穿孔,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连接盘。
优选的,所述拧线夹爪包括两个C形的爪体及驱动它们开闭的开闭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轴线过所述开闭驱动装置的顶部的中心,所述框架移动组件可驱动所述转轴移动至与所述断线机构的导引板在第一方向上位置正对。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引轮可移动与所述断线机构处的断线器的进线口在第一方向上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一导引轮的顶部不低于所述旋转接头的顶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爪体的一者的夹持部的内侧面处设置有凸台,另一者的夹持部的内侧面间隙设置有两个凸棱,两个所述凸棱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凸台的宽度相当,两个所述爪体闭合时,所述凸台嵌入到两个所述凸棱之间。
优选的,所述挑线组件设置在线轮夹爪的侧部,所述线轮夹爪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及第一平移机构设置于移动小车上。
拧线机构,包括框架及驱动所述框架沿第一方向平移及沿纵向升降的框架移动组件,所述框架上可自转地设置有轴线沿纵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驱动其自转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转轴的下端连接拧线夹爪;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二平移机构,所述第二平移机构连接由其驱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导引轮,所述第一导引轮的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其顶部不低于所述拧线夹爪的顶部,所述第一导引轮可移动至所述拧线机构的第一侧外。
绕线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线头拧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挑线结构、断线结构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拧线机构,通过拧线机构能够有效地与现有结构配合从而实现线头与线圈的拧紧,相对于打结的方式,将线头拧紧呈麻花的方式,使得线头能够被拧成死结,从而有效避免了振动造成线头松散的问题,稳定性更高,并且,拧紧一个满线轮上的线头的用时比将线头打结的用时要少10s左右,效率更高。同时,在所述拧线机构处设置第一导引轮,能够有效地与断线机构配合,从而使放线导引轮和断线机构之间的丝线不会影响拧线机构的动作,充分保证了拧线的稳定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移动组件能够驱动框架无极调高,对于轮盘尺寸170-255毫米的工字轮的拧线需要均能有效地满足,适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转轴采用中心孔和侧部穿孔的结构,更便于走线或接管,同时可以有效地对管线等进行保护,避免管线在转动过程中甩动,连接盘的设置也更便于拧线夹爪的稳定安装。同时,使转轴的轴线过开闭驱动装置的顶部的中心,能够有效地在拧线过程中,避免夹持的线头和线圈出现大幅度的甩动,有效保证了拧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爪体设计为C形能够在动作过程中,有效地避让挑线组件,且便于保证与开闭驱动机构连接的可靠性,爪体上的凸棱和凸台配合的结构能够有效地保证丝线夹取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拧线时能够有效地带动丝线拧在一起,避免夹持不牢造成未有效拧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拧线夹爪抓取线头和线圈后,先使挑线组件向下移动后再从线圈中抽出,能够有效地避免挑线组件拉扯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方法不仅能够适用于在一个线轮上进行单丝绕线的线头拧紧,对于在一个线轮上进行双丝绕线、三丝线绕的线头拧紧同样适用,应用的灵活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方法能够实现线头拧紧、满线轮自动下料和空线轮自动上料及线头自动缠绕至空线轮上,能够有效实现绕线全过程的自动化实现,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只需要一个线头拧紧装置就能够实现多工位的拧线需要,一对多的工作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设备采购成本,且有利于提高线头拧紧装置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头拧紧装置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头拧紧装置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3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头拧紧装置中的拧线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拧线机构中的转轴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拧线夹爪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挑线组件开始挑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挑线组件将放线导引轮与满线轮之间丝线挑至第一导引轮右上方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挑线组件将放线导引轮与满线轮之间丝线挑至第二导引轮右上方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挑线组件开始挑动第三导引轮和满线轮之间的丝线以形成线圈的位置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挑线组件使第三导引轮和满线轮之间的丝线形成线圈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拧线夹爪开始准备下降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拧线夹爪下降到位准备进行夹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线头拧紧装置进行阐述,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包括挑线组件100、驱动所述挑线组件100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200、断线机构300及驱动所述断线机构300沿第一方向X平移的第一平移机构400,所述断线机构300旁设置有拧线机构500,所述拧线机构500包括框架501及驱动所述框架501沿第一方向X平移及沿纵向Z升降的框架移动组件502,所述框架501上设置有轴线沿纵向Z延伸的旋转接头503及转轴504,所述旋转接头503与所述转轴504共轴且通过连接件505连接,所述转轴504可自转地设置在框架501上且连接驱动其自转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转轴504的下端连接拧线夹爪506;所述框架501上还设置有第二平移机构507,所述第二平移机构507连接由其驱动沿第一方向X移动的第一导引轮508,所述第一导引轮508的轴线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其顶部不低于所述拧线夹爪506的顶部,所述第一导引轮508可移动至所述拧线机构500的第一侧外,所述第一侧为所述拧线机构500靠近所述断线机构300的断线器301的一侧。
所述挑线组件100、第一移动机构200、断线机构300及第一平移机构400的具体结构为已知技术,它们可以采用申请号为201921497319.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揭示的结构。当然,所述挑线组件100也可以采用授权公告号CN212197937U的中国专利所揭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断线机构300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导向熔断装置的结构略有不同,区别在于: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使所述上隔断柱由第二导引轮302替代以及使下隔断柱由第三导引轮303替代,所述第二导引轮302可自转地设置在驱动其沿第一方向X移动的第一气缸304上,所述第三导引轮303可自转地设置在驱动其沿第一方向X移动的第二气缸305上,采用第二导引轮302和第三导引轮303能够更好地利用第二导引轮和第三导引轮的轮槽来实现断线机构300处的丝线的限位,从而避免丝线沿第一方向X偏移影响后续的操作。
当所述第一气缸304、第二气缸305的气缸轴伸出时,所述第二导引轮302、第三导引轮303的轮槽与所述断线器301的进线口307在第一方向X上位置正对;当所述第一气缸304、第二气缸305的气缸轴缩回时,所述第二导引轮302、第三导引轮303位于所述熔断器的进线口307的侧部。
如附图3所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导向熔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断线机构还包括测径传感器306,所述用于测量丝线直径的测径传感器306,通过测量丝线的直径可以方便地对线轮进行分类,所述测径传感器306的具体结构为已知技术,此处不作限定。所述测径传感器306位于所述断线机构的断线器的下方或上方,较优的,所述测径传感器306位于所述断线器的下方,这样可以使结构更紧凑。
如附图3-附图5所示,所述拧线机构500可以设置在所述断线机构300上,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移机构400上,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拧线机构500设置在所述断线机构300上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所述拧线机构500设置在一竖安装板600的前表面,所述竖安装板600设置在断线机构300的前方且位于所述断线机构的两个导引板309的外侧。
如附图3-附图5所示,所述拧线机构500的框架移动组件502包括设置在所述竖安装板600上的平移驱动气缸509,所述平移驱动气缸509的气缸轴通过转接件510连接滑动板511,所述滑动板511滑动设置在横轨512上,所述横轨512沿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滑动板511上设置有升降气缸513,当然,在更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气缸513可以由伺服直线模组来替代,这样所述框架移动组件502能够使所述框架501无极调高,从而有效适应不同尺寸的线轮的拧线需要。所述升降气缸513的气缸轴连接安装架514,所述安装架514可升降地设置在纵轨515上,所述纵轨515设置在所述滑动板511上,所述安装架514上安装所述框架501。
如附图4、附图5所示,所述旋转接头503可以是已知的气旋转接头或电滑环,其用于在为所述拧线夹爪506供电或供气或供油时,避免线路或管路与拧线夹爪506的转动产生干涉。所述旋转接头503的上端通过固定件516连接所述框架501,所述旋转接头503的下端通过C形的连接件505连接所述转轴504。所述转轴504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可自转地设置在所述框架501上,同时,所述转轴504上共轴套装有从动轮516,所述连接件505具体是连接在所述从动轮516的顶部,所述从动轮516通过皮带517连接主动轮518,所述主动轮518设置在电机519的电机轴上,所述电机519固定在所述框架501上,所述电机519、主动轮518、皮带517及从动轮516构成所述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电机519工作时,驱动所述转轴504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转轴504下方的拧线夹爪506自转实现拧线。
如附图6所示,为了避免线、管出现散乱,减少线、管外露及避免线、管在转动过程中出现大幅度甩动,使所述转轴504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心孔520,所述转轴504的侧壁形成有与所述中心孔520连通的穿孔521,所述转轴504的下端设置连接盘522,线、管穿过所述中心孔520及穿孔521从而连接所述拧线夹爪506。
如附图3、附图4所示,所述第二平移机构507设置在所述框架501的前方,所述第二平移机构507可以是气缸或者伺服直线模组等能够产生直线移动的装置,所述第一导引轮508的线槽的顶部不低于所述旋转接头503的顶部。所述第二平移机构507以气缸为例,当所述气缸的气缸轴伸出时,可以驱动所述第一导引轮可移动与所述断线机构300处的断线器301的进线口307在第一方向X上位置对应。当所述气缸的气缸轴缩回时,所述第一导引轮508移动到所述进线口的侧部。
通过设置第一导引轮508,能够与所述第二导引轮302和第三导引轮303配合,从而有效地避免绕线机700处的放线导引轮701和断线机构之间的丝线对所述拧线机构500的动作产生干涉,保证拧线机构的拧线动作稳定实现。
如附图7所示,所述拧线夹爪506包括两个C形的爪体522及驱动它们开闭的开闭驱动装置523,所述转轴504的轴线过所述开闭驱动装置523的顶部的中心,同时,所述爪体522为C形且对称分布在所述转轴504径向两侧,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拧线时,拧线夹爪506夹持的丝线出现大幅度的甩动。当然,所述拧线夹爪506也可以是电动伺服夹爪。
如附图7所示,两个所述爪体522的一者的夹持部524的内侧面处设置有凸台525,另一者的夹持部524的内侧面间隙设置有两个凸棱526,两个所述凸棱526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凸台525的宽度相当,两个所述爪体522闭合时,所述凸台525嵌入到两个所述凸棱526之间,这样在夹持使,凸台525和凸棱526之间的间隙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丝线的夹持稳定性,从而保证有效地拧线。
虽然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平移机构驱动所述断线机构及拧线机构沿第一方向X移动到所述满线轮处以进行处理,但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移机构也可以驱动所述断线机构和拧线机构沿第二方向Y移动,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和纵向Z垂直。
所述线头拧紧装置可以仅为一个绕线机700上的线轮进行线头的拧紧,此时,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00与第一平移机构400均可以设置在绕线机的绕线轴的轴向外侧。当然,如果所述第一平移机构400驱动所述断线机构和拧线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Y移动时,所述第一平移机构400可以设置在所述绕线轴的径向的一侧,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仍设置在所述绕线轴的轴向外侧。
而对于多工位同步绕线的使用场景中,较优的是通过一台所述线头拧紧装置来为多个绕线机700处的满线轮a进行线头的拧紧,因此,如附图1、附图2所示,使所述线头拧紧装置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00及第一平移机构400设置于移动小车800上,所述移动小车800设置在所述绕线机的绕线轴的轴向外侧,此时,第一移动机构200能够更方便地控制挑线组件的移动,所述移动小车800可以是已知的AGV小车或RGV小车或者沿地轨移动的有动力小车等,其具体结构为已知技术,此处不作限定。
所述线头拧紧装置可以仅具有拧紧线头的功能而不具有线轮上下料的功能。当然,更优的,所述线头拧紧装置同样具有线轮上下料的功能,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挑线组件100设置在线轮夹爪900的侧部,所述线轮夹爪900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00,所述线轮夹爪900的具体结构同样可以为申请号为201921497319.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揭示的结构或授权公告号为CN212197937U的中国专利所揭示的结构。
整个线头拧紧装置可以采用已知的控制设备和控制技术来控制各部分自动动作,具体的控制设备和控制技术为已知技术,此处不作赘述。
下面将重点阐述上述线头拧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绕线机700上的轴线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线轮完成绕线得到满线轮a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400启动将断线机构300及拧线机构500移动至所述线轮上方的指定位置,此时,所述断线机构300位于满线轮a的径向一侧,所述断线机构300的断线器301的进线口307朝向所述满线轮且与所述放线导引轮701和满线轮a之间的丝线位置相对,同时,所述拧线机构500位于所述满线轮a的正上方且偏向所述放线导引轮701和满线轮a之间的丝线的一侧,并且,所述拧线机构的两个张开状态的爪体522对称分布在满线轮a的轴线两侧,当然两个爪体522也可以不是对称设置在满线轮a的轴线两侧。
S2,第一移动机构200启动驱动挑线组件100将满线轮a与放线导引轮701之间的丝线依次挑至第一导引轮508及断线机构300的第二导引轮302及第三导引轮303上;
具体动作时,所述挑线组件100以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状态移动到满线轮a与放线导引轮701之间的第一丝线段b1的下方,如附图8所示。然后,挑线组件100向由上方移动将所述第一丝线段b1向右上挑起至所述第一导引轮508的右上方,如附图9所示。随后,所述第二平移机构507驱动所述第一导引轮508向所述第一平移机构400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引轮508的线槽与第一丝线段b1位置对应;接着,所述挑线组件100向第二导引轮302方向(向右)移动至其位于所述第二导引轮302的右上方,此时,所述挑线组件和放线导引轮之间的丝线套在第一导引轮508上,如附图10所示,在挑线组件100带动丝线向右移动时,位于所述挑线组件100和满线轮之间的丝线进入到断线机构300的两个导引板309处的Y形导引槽310中且挑线组件100移动到第二导引轮的右上角位置并使挑线组件和满线轮a之间的第三丝线段b3移动到第二导引轮302和第三导引轮303的右侧。接着,所述第二导引轮302连接的第一气缸304的气缸轴伸出使所述第二导引轮302的线槽与所述挑线组件100和第一导引轮508之间的第二丝线段b2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气缸305的气缸轴伸出使所述第三导引轮303与挑线组件100和满线轮a之间的第三丝线段b3对应,所述挑线组件100使其挑起的丝线套在所述第二导引轮和第三导引轮上。
在所述挑线组件100将满线轮a与放线导引轮之间的丝线套在第一导引轮、第二导引轮及第三导引轮上时,放线机构配合挑线组件100的动作进行收、放线和/或所述绕线机700驱动满线轮a转动配合挑线组件100的动作进行收、放线。
S3,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00启动驱动所述挑线组件100绕所述满线轮a的外周转动至被所述挑线组件100带动的所述满线轮a与第三导引轮303之间的丝线形成线圈b5后,使所述挑线组件100停于所述满线轮的上方。
具体的,所述挑线组件100以轴线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状态移动到所述第三导引轮303和满线轮a之间的第四丝线段b4的右侧,如附图11所示。然后,所述挑线组件100逆时针转动与第四丝线段b4接触并带动第四丝线段b4转动,在所述挑线组件100的作用下使第三导引轮和满线轮之间的丝线形成一线圈b5,最后所述挑线组件100停留在所述满线轮a的正上方,如附图12所示。
在所述挑线组件100使丝线形成线圈b5的过程中,放线机构配合挑线组件100的动作进行收、放线和/或所述绕线机700驱动满线轮a转动配合挑线组件100的动作进行收、放线。
S4,所述框架移动组件502启动驱动所述拧线夹爪506移动至抓线位置后,所述拧线夹爪506的两个爪体522闭合,两个爪体522的夹持部524将线圈b5及第三导引轮和挑线组件之间的丝线b6夹持。
具体的,所述框架移动组件502的平移驱动气缸509的气缸轴伸出使所述滑动板511向所述满线轮的外端方向移动,然后,所述升降气缸513的气缸轴伸出驱动所述框架501整体向下移动。框架移动组件502启动时,所述拧线夹爪506的两个爪体522处于张开状态,且它们的夹持部52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满线轮a的轴向平行。所述平移驱动气缸509的气缸轴伸出时,使所述转轴504移动至与所述断线机构的导引板309在第一方向X上位置正对,从而使所述转轴504的轴线位于所述第三导引轮303和挑线组件之间的丝线b6处,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拧线时出现甩线的问题。
所述拧线夹爪506在下移过程中会压在所述第二导引轮和满线轮之间的丝线b6和所述线圈b5上,最终,两个所述夹持部524移动到所述挑线组件100的下方且位于挑线组件100的两侧,同时挑线组件100位于爪体的夹持部524和连接部527之间,如附图13、附图14所示。然后,所述拧线夹爪506的开闭驱动装置523启动驱动两个爪体522闭合将所述线圈b5及第三导引轮303和挑线组件之间的丝线b6夹持。
S5,所述断线机构300的夹线爪启动将位于所述第二导引轮302和断线器301之间的丝线夹持,然后,所述断线器301将位于所述夹线爪下方的丝线断开。
S6,接着,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00启动驱动所述挑线组件100从所述线圈b5中抽出。
S7,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启动驱动所述拧线夹爪506自转预定圈数以将其夹取的线圈b5和丝线b6拧在一起。
在完成拧线后,所述拧线夹爪反向转动恢复到初始状态,初始状态下,所述爪体的夹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满线轮的轴线方向平行。
进一步,在所述S6中,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00先驱动所述挑线组件100下移一定行程后再从所述线圈b5中退出,这样的动作顺序能够有效地避免挑线组件100退回过程中造成丝线拉扯,从而导致丝线被拉断的问题。
当所述线头拧紧装置还包括线轮夹爪900时,所述的线头拧紧方法还包括线轮上下料的步骤,具体的如下:
S9,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00启动驱动线轮夹爪900将绕线机700上的满线轮a抓取并从绕线机700上取下放置于下料位置,下料位置可以位于绕线机700旁也可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800上。
S10,然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00启动驱动所述线轮夹爪900抓取一个空线轮c并安装至所述绕线机700的绕线轴上,所述空线轮c同样可以放置在所述绕线机700旁,也可以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800上。
S11,最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00启动使所述挑线组件100移动至所述断线机构300的夹取线头并将线头缠绕在所述空线轮c上,具体抓取时,是使所述条形组件抓取所述第二导引轮302和第一导引轮508之间的丝线,在所述挑线组件100将抓取的线头缠绕在空线轮c上后,所述挑线组件100松开线头,所述绕线机即可进行绕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绕线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线头拧紧装置,当然,还包括已知绕线系统所具备的结构,例如可以包括一排或多排绕线机及与每个绕线机或多个绕线机匹配的放线机,相应的结构为已知技术,此处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线头拧紧装置,包括挑线组件、驱动所述挑线组件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断线机构及驱动所述断线机构平移的第一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处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断线机构前侧的拧线机构,所述拧线机构包括框架及驱动所述框架沿第一方向平移及沿纵向升降的框架移动组件,所述框架上可自转地设置有轴线沿纵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驱动其自转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转轴的下端连接拧线夹爪;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二平移机构,所述第二平移机构连接由其驱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导引轮,所述第一导引轮的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其顶部不低于所述拧线夹爪的顶部,所述第一导引轮可移动至所述拧线机构的第一侧外,所述第一侧为所述拧线机构靠近所述断线机构的断线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头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移动组件被配置使所述框架无极调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头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通过连接件与其共轴的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上部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头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心孔,所述转轴的侧壁形成有与所述中心孔连通的穿孔,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连接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头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线夹爪包括两个C形的爪体及驱动它们开闭的开闭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头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轴线过所述拧线夹爪的开闭驱动装置的顶部中心,所述框架移动组件可驱动所述转轴移动至与所述断线机构的导引板在第一方向上位置正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头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轮可移动与所述断线机构处的断线器的进线口在第一方向上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一导引轮的顶部不低于所述旋转接头的顶部。
8.拧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及驱动所述框架沿第一方向平移及沿纵向升降的框架移动组件,所述框架上可自转地设置有轴线沿纵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驱动其自转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转轴的下端连接拧线夹爪;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二平移机构,所述第二平移机构连接由其驱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导引轮,所述第一导引轮的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其顶部不低于所述拧线夹爪的顶部,所述第一导引轮可移动至所述拧线机构的第一侧外。
9.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线头拧紧装置。
CN202222126691.2U 2022-08-12 2022-08-12 线头拧紧装置、拧线机构及绕线系统 Active CN218289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6691.2U CN218289992U (zh) 2022-08-12 2022-08-12 线头拧紧装置、拧线机构及绕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6691.2U CN218289992U (zh) 2022-08-12 2022-08-12 线头拧紧装置、拧线机构及绕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89992U true CN218289992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794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26691.2U Active CN218289992U (zh) 2022-08-12 2022-08-12 线头拧紧装置、拧线机构及绕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899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5255U (zh) 一种自动绕线扎线机
CN110603218B (zh) 卷绕和切割线或线缆的设备和方法
CN110482316A (zh) 多轴自动化绕线机系统
JP3989948B1 (ja) 複数ワイヤ同時巻線方法及びその巻線装置
CN205960912U (zh) 四工位单针伺服绕线机
CN105229754A (zh) 双绞线的绑带缠绕方法和绑带缠绕装置
CN110626882B (zh) 绕线盘夹爪及其使用方法
CN218289992U (zh) 线头拧紧装置、拧线机构及绕线系统
CN210193073U (zh) 全自动轴装收卷设备
CN109659790B (zh) 绞线插针自动切断焊接装置
CN211470363U (zh) 绕线盘夹爪
CN213935949U (zh) 一种全自动二工位多圈数磁环机
CN117623013A (zh) 线头拧紧装置、拧线机构、绕线系统及线头拧紧方法
CN112499371B (zh) 一种全自动盘线机
CN109736016A (zh) 一种多工位编绞机
US5522691A (en) Apparatus for manipulating connectors
CN210558542U (zh) 一种双工位多股丝收卷机
CN212639486U (zh) 一种八锭收丝机
CN210558653U (zh) 一种裁缆扎线设备
CN209442425U (zh) 一种全自动打轴机
CN219771437U (zh) 线头拧结装置
CN109928270B (zh) 一种全自动打轴机
CN117819311A (zh) 拧线机及其拧线方法
CN213738011U (zh) 一种自动成卷机的排线夹头
CN219173950U (zh) 挑线组件及线头拧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