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9471U - 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9471U
CN218279471U CN202122423082.9U CN202122423082U CN218279471U CN 218279471 U CN218279471 U CN 218279471U CN 202122423082 U CN202122423082 U CN 202122423082U CN 218279471 U CN218279471 U CN 218279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air duct
clean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230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林
张如
倪文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230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947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9201 priority patent/WO202305683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9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9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包括机体组件、第一箱体和吸力装置,其中,机体组件具有独立设置的排风风道和进风风道,以及与排风风道连通的排风口;第一箱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排风风道内,第一箱体具有凝结面,且凝结面朝向排风风道的迎风侧设置,以阻隔部分汽液;吸力装置设置在机体组件上,吸力装置通过进风风道与外界连通,吸力装置通过排风口进行排气。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清洁设备的排风风道经过电机后直接排出而存在排出的水汽打湿机身,甚至导致机身周围环境被弄湿。

Description

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条件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干湿两用吸尘器因其使用方便而广受用户的青睐。
然而,在现有的清洁设备中,清洁设备的排风风道经过吸力装置的电机后直接由排风口排出,排风口排出的汽液容易打湿机身,甚至导致机身周围环境被弄湿,降低了用户对清洁设备的使用体验好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清洁设备的排风风道经过电机后直接排出而存在排出的汽液打湿机身,甚至导致机身周围环境被弄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体组件、第一箱体和吸力装置,其中,机体组件具有独立设置的排风风道和进风风道,以及与排风风道连通的排风口;第一箱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排风风道内,第一箱体具有凝结面,且凝结面朝向排风风道的迎风侧设置,以阻隔部分汽液;吸力装置设置在机体组件上,吸力装置通过进风风道与外界连通,吸力装置通过排风口进行排气。
可选地,排风风道沿机体组件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排风口位于机体组件的下方。
可选地,排风口设在排风风道位于清洁设备前进方向的两侧。
可选地,排风口为多个,多个排风口相间隔地设在排风风道上。
可选地,排风风道包括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其中,第一风道段的第一端与吸力装置的出风口连通;第二风道段位于第一风道段的下方,且第二风道段与第一风道段的第二端连通,排风口设在第二风道段上。
可选地,第一风道段包括第一子风道段和两个第二子风道段,第一子风道段的第一端与吸力装置的出风口连通,两个第二子风道段相平行地设置,且两个第二子风道段的一端均与第一子风道段的第二端连通,两个第二子风道段的另一端均与第二风道段连通。
可选地,清洁设备包括两组排风口组,两组排风口组均与第二风道段连通,同组排风口组中包括多个排风口,两组排风口组分别位于清洁设备前进方向的两侧,且同组排风口组中的多个排风口沿机体组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两个第二子风道段相间隔地设置,进风风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两个第二子风道段之间。
可选地,第二子风道段依次沿机体组件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再沿向下倾斜的方向延伸设置,最后沿机体组件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
可选地,清洁设备还包括清洁组件,清洁组件与机体组件连接,且清洁组件具有吸入口,第一箱体与清洁组件连通,排风风道上设置有过液孔,过液孔与清洁组件连通。
可选地,清洁设备还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设置在机体组件上并位于吸力装置的下方,第二箱体与吸入口连通,吸力装置通过吸入口将流体吸入第二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将第一箱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排风风道内,位于排风风道内的第一箱体能够起到阻隔汽液的作用,同时第一箱体的凝结面朝向排风风道的迎风侧设置,确保汽液中的液体附着在第一箱体上,而汽液中的气体则绕过第一箱体并通过排风口排出,尽可能地减少由排风口排出的气体中的液体,进而避免汽液打湿机体组件,还避免了弄湿机体组件的周围环境,有利于提升用户对清洁设备的使用体验好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清洁设备的进风风道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清洁设备的排风风道侧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清洁设备的排风风道的第一风道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体组件;11-排风风道;111-第一风道段;1111-第一子风道段;1112-第二子风道段;112-第二风道段;12-进风风道;20-第一箱体;30-清洁组件;40-吸力装置;41-电机;50-第二箱体;60-尘杯组件;70-手柄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清洁设备包括机体组件10、第一箱体20和吸力装置40,其中,机体组件10具有独立设置的排风风道11和进风风道12,以及与排风风道11连通的排风口;第一箱体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排风风道11内,第一箱体20具有凝结面,且凝结面朝向排风风道11的迎风侧设置,以阻隔部分汽液;吸力装置40设置在机体组件10上,吸力装置40通过进风风道12与外界连通,吸力装置40通过排风口进行排气。
通过将第一箱体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排风风道11内,位于排风风道11内的第一箱体20能够起到阻隔汽液的作用,同时第一箱体20的凝结面朝向排风风道11的迎风侧设置,确保汽液中的液体能够有效地附着在第一箱体20的凝结面上,而汽液中的气体则绕过第一箱体20并通过排风口排出,尽可能地减少由排风口排出的气体中的液体,进而避免汽液打湿机体组件10,还避免了弄湿机体组件10的周围环境,有利于提升用户对清洁设备的使用体验好感。
如图1和图2所示,清洁设备还包括清洁组件30,清洁组件30与机体组件10连接,且清洁组件30具有吸入口,第一箱体20与清洁组件30连通,排风风道11上设置有过液孔,过液孔与清洁组件30连通。
可选地,清洁组件30为地刷组件,地刷组件具有吸入口。
可选地,第一箱体20为清水箱,用于向地刷组件提供清水。
如图2所示,排风风道11沿机体组件1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排风口位于机体组件10的下方。这样,充分利用机体组件10的同时,还有利于机体组件10的小型化设计,此外,由于排风口位于机体组件10的下方,使得携带有汽液的风在排风风道11内行进的路径较长,从而使得风中的部分汽液能够附着在排风风道11的风道壁上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过液孔流向清洁组件30。
可选地,排风口设在排风风道11位于清洁设备前进方向的两侧。这样,使得吹风口排出的风能够尽可能地避开用户,从而避免排风口吹出的风直接吹向用户。
可选地,排风口为多个,多个排风口相间隔地设在排风风道11上。这样,确保风能够及时通过多个排风口排出。
如图2所示,排风风道11包括第一风道段111和第二风道段112,其中,第一风道段111的第一端与吸力装置40的出风口连通;第二风道段112位于第一风道段111的下方,且第二风道段112与第一风道段111的第二端连通,排风口设在第二风道段112上。这样,第一风道段111呈管状,第二风道段112利用了机体组件10的壳体部分,排风口设在位于第二风道段112的机体组件10的壳体上。
如图3所示,第一风道段111包括第一子风道段1111和两个第二子风道段1112,第一子风道段1111的第一端与吸力装置40的出风口连通,两个第二子风道段1112相平行地设置,且两个第二子风道段1112的一端均与第一子风道段1111的第二端连通,两个第二子风道段1112的另一端均与第二风道段112连通。
可选地,清洁设备包括两组排风口组,两组排风口组均与第二风道段112连通,同组排风口组中包括多个排风口。两组排风口组分别位于清洁设备前进方向的两侧,且同组中的多个排风口沿机体组件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两个第二子风道段1112相间隔地设置,进风风道1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两个第二子风道段1112之间。
如图2所示,第二子风道段1112依次沿机体组件10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再沿向下倾斜的方向延伸设置,最后沿机体组件10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
如图1和图2所示,清洁设备还包括第二箱体50,第二箱体50设置在机体组件10上并位于吸力装置40的下方,第二箱体50与吸入口连通,吸力装置40通过吸入口将流体吸入第二箱体50内。这样,第二箱体50起到存储地面上的脏污的流体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二子风道段1112依次沿机体组件10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再沿向下倾斜的方向延伸设置,最后沿机体组件10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其中的沿向下清洗的方向延伸设置是指图2中的沿靠近第二箱体50的一侧倾斜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清洁组件30设置在机体组件10的一端,第二箱体50位于机体组件10的底部,并靠近清洁组件30设置。这样,通过合理地优化第二箱体50和清洁组件30的位置,确保清洁组件30的吸入口吸入的脏污流体能够直接进入第二箱体50内,确保清洁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地,第二箱体50为污水箱,可用于存储地面上的脏污流体。
可选地,第一箱体20和第二箱体50分别位于清洁设备前进方向的后侧和前侧,并均靠近清洁组件30设置。
可选地,进风风道12与排风风道11独立设置,进风风道12的一端与第二箱体50连通,进风风道12的另一端与吸力装置40的进风口连通。这样,确保吸力装置40的吸力可靠性。
可选地,吸力装置40包括电机41,吸力装置40通过电机41进行吸力作业。
如图1和图2所示,清洁设备还包括尘杯组件60,尘杯组件60设置在机体组件10上,并位于吸力装置40和第二箱体50之间,尘杯组件60与吸力装置40连通,且尘杯组件60与吸力装置40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机体组件10上。这样,当用户需要干吸,即,吸灰尘时,用户只需要将尘杯组件60和吸力装置40组成的整体从机体组件10上拆卸下,便可进行吸尘作业,确保本申请提供的清洁设备能够具备吸灰尘和吸流体两种功能。
如图1所示,清洁设备还包括手柄组件70,手柄组件70设置在机体组件10远离清洁组件30的一端,手柄组件70供用户秉持。这样,确保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组件(10),所述机体组件(10)具有独立设置的排风风道(11)和进风风道(12),以及与所述排风风道(11)连通的排风口;
第一箱体(20),所述第一箱体(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排风风道(11)内,所述第一箱体(20)具有凝结面,且所述凝结面朝向所述排风风道(11)的迎风侧设置,以阻隔部分汽液;
吸力装置(40),所述吸力装置(40)设置在所述机体组件(10)上,所述吸力装置(40)通过所述进风风道(12)与外界连通,所述吸力装置(40)通过所述排风口进行排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风风道(11)沿所述机体组件(1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机体组件(10)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设在所述排风风道(11)位于所述清洁设备前进方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为多个,多个所述排风口相间隔地设在所述排风风道(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风道(11)包括:
第一风道段(111),所述第一风道段(111)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力装置(40)的出风口连通;
第二风道段(112),所述第二风道段(112)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段(111)的下方,且所述第二风道段(112)与所述第一风道段(111)的第二端连通,所述排风口设在所述第二风道段(1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段(111)包括第一子风道段(1111)和两个第二子风道段(1112),所述第一子风道段(1111)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力装置(40)的出风口连通,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段(1112)相平行地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段(1112)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子风道段(1111)的第二端连通,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段(111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风道段(11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包括两组排风口组,两组所述排风口组均与所述第二风道段(112)连通,同组所述排风口组中包括多个所述排风口,两组所述排风口组分别位于所述清洁设备前进方向的两侧,且同组所述排风口组中的多个所述排风口沿所述机体组件(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段(1112)相间隔地设置,所述进风风道(1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段(111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风道段(1112)依次沿所述机体组件(10)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再沿向下倾斜的方向延伸设置,最后沿所述机体组件(10)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
清洁组件(30),所述清洁组件(30)与所述机体组件(10)连接,且所述清洁组件(30)具有吸入口,所述第一箱体(20)与所述清洁组件(30)连通,所述排风风道(11)上设置有过液孔,所述过液孔与所述清洁组件(30)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
第二箱体(50),所述第二箱体(50)设置在所述机体组件(10)上并位于所述吸力装置(40)的下方,所述第二箱体(50)与所述吸入口连通,所述吸力装置(40)通过所述吸入口将流体吸入所述第二箱体(50)内。
CN202122423082.9U 2021-10-08 2021-10-08 清洁设备 Active CN218279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23082.9U CN218279471U (zh) 2021-10-08 2021-10-08 清洁设备
PCT/CN2022/119201 WO2023056834A1 (zh) 2021-10-08 2022-09-16 一种多通接头及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23082.9U CN218279471U (zh) 2021-10-08 2021-10-08 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9471U true CN218279471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03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23082.9U Active CN218279471U (zh) 2021-10-08 2021-10-08 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9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81484A1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09431392B (zh) 地刷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CN104433948B (zh) 抽吸清洁器
CN107348894A (zh) 一种表面清洁器
CN218279471U (zh) 清洁设备
CN105078359B (zh) 一种离心式水气分离的擦窗机
CN209059039U (zh) 真空吸尘装置
CN108294687A (zh) 旋风与储灰分离的过滤系统、手持式吸尘器及杆式吸尘器
CN216535103U (zh) 清洁设备
CN205006788U (zh) 一种防喷水的手持式擦窗机
CN205144437U (zh) 一种离心式水气分离的擦窗机
CN215899557U (zh) 一种离心分离单元、离心分离结构、洗地组件及洗地机
CN105078356B (zh) 一种防喷水的手持式擦窗机
CN209884055U (zh) 卧式表面清洁设备
CN205006785U (zh) 一种防喷水的手持式擦窗机
JP2003275150A (ja) 電気掃除機
CN109171557B (zh) 一种吸尘器
WO2017107276A1 (zh) 一种液体收集箱及含其的硬质表面吸水清洁器
CN217429886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刷头模块及清洁机
CN217447619U (zh) 洗地机
CN220494950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地刷模块及清洁机
CN221060560U (zh) 一种具有双风机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8484492U (zh) 一种带多功能支撑立柱的清洁设备
CN218943202U (zh) 一种吸污系统可拆的多功能基站
CN220344288U (zh) 手持布艺清洗机的污水箱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