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7137U -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7137U
CN218277137U CN202222794426.1U CN202222794426U CN218277137U CN 218277137 U CN218277137 U CN 218277137U CN 202222794426 U CN202222794426 U CN 202222794426U CN 218277137 U CN218277137 U CN 218277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riving
power amplifier
rotating
outer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944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健聪
梁峻源
冯海琴
梁颖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ping Huiyi Electro Acoust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ping Huiyi Electro Acous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ping Huiyi Electro Acoust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ping Huiyi Electro Acous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944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7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7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7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包括外防护架、安装防护壳、功放本体、连接柱、减震弹簧和阻尼器,还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接触板、带动架、驱动构件和控制构件,接触板与减震弹簧连接,并滑动安装在外防护架内,带动架与接触板固定连接,并滑动安装在外防护架的一侧,驱动构件位于外防护架的一侧,控制构件位于外防护架的一侧,实现了能够通过设置的构件在对用于减震的弹簧压缩程度进行调节时,可以使得弹簧的调节距离保持一致,从而更好的保证整个装置的减震防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
背景技术
功放全称为功率放大器,俗称“扩音器”,传统的功放设备在进行使用时防护能力较差,无法承受碰撞,整体的防震效果差,对设备整体的实际使用寿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现有专利CN212649646U公开了一种功放的防护结构,通过在内防护壳四角处设置对应的侧边支撑压柱与缓冲调节腔内设有的挤压缓冲弹簧进行配合,同时结合两侧外壁中心处的中心支撑压柱及其对应的挤压机构来对整体进行防护,而且在缓冲调节腔内还是设有用于调节挤压缓冲弹簧松紧的紧固螺栓和从动受力块,通过使用六角扳手来驱动紧固螺栓进行转动,通过螺纹螺杆传动的原理驱动从动受力块进行移动,从而对挤压缓冲弹簧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以满足更高的防护减震需求。
但是采用上述方式,由于四个用于调节挤压缓冲弹簧的紧固螺栓和从动受力块是独立设置的,因此在进行手动调节时用户很难保证四角的紧固螺栓和从动受力块移动距离的一致性,如此使得调节后四角的四个挤压缓冲弹簧对侧板支撑压柱的压缩程度不一致,导致四个侧板支撑压柱在晃动过程中受到的力也不相同,进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四个侧板支撑压柱很容易受力不均影响整个减震的效果,甚至侧板支撑压柱本身还会遭到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能够通过设置的构件在对用于减震的弹簧压缩程度进行调节时,可以使得弹簧的调节距离保持一致,从而更好的保证整个装置的减震防护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包括外防护架、安装防护壳、功放本体、连接柱、减震弹簧和阻尼器,所述功放本体安装在所述安装防护壳内,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安装防护壳固定连接,并滑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减震弹簧与所述连接柱连接,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内,所述阻尼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外防护架和所述安装防护壳连接,还包括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接触板、带动架、驱动构件和控制构件,所述接触板与所述减震弹簧连接,并滑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内,所述带动架与所述接触板固定连接,并滑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驱动构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控制构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
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夹持架、驱动螺杆、转动部件和带动部件,所述夹持架与所述带动架滑动连接,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带动架螺纹连接,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夹持架的一侧;所述转动部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带动部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
其中,所述转动部件包括驱动齿轮、转动轴和方形滑板,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螺杆固定连接,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内;所述方形滑板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
其中,所述带动部件包括旋转架、连接轴和带动齿轮,所述旋转架与所述外防护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旋转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旋转架的一侧;所述带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并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
其中,所述控制构件包括滑动套、齿形配合台、转手和复位弹簧,所述滑动套与所述方形滑板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齿形配合台与所述外防护架连接,并固定套设在所述滑动套上;所述转手与所述滑动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套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方形滑板和所述滑动套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通过所述连接柱和所述接触板之间的所述减震弹簧可以对所述安装防护壳及其所述功放本体进行减震防护,同时在通过所述减震弹簧进行减震时还能通过设置的所述阻尼器来避免所述减震弹簧出现不停晃动的情况,当用户需要对所述减震弹簧的松紧进行调节时,只需要通过所述控制构件来驱动所述方形滑板和所述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通过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驱动螺杆进行转动,当对应一侧的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驱动螺杆转动时,便可以通过对应设置的所述带动齿轮和所述连接轴来带动另一侧的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驱动螺杆同步进行转动,从而在两侧同步转动所述驱动螺杆的驱动下,对应一侧的所述带动架便会驱动对应的所述接触板进行移动,如此便可通过对所述接触板位置的调节来对所述减震弹簧的压缩情况进行调整,实现了能够通过设置的构件在对用于减震的弹簧压缩程度进行调节时,可以使得弹簧的调节距离保持一致,从而更好的保证整个装置的减震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减震弹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带动部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滑动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外防护架、102-安装防护壳、103-功放本体、104-连接柱、105-减震弹簧、106-阻尼器、107-接触板、108-带动架、109-夹持架、110-驱动螺杆、111-驱动齿轮、112-转动轴、113-方形滑板、114-旋转架、115-连接轴、116-带动齿轮、201-滑动套、202-齿形配合台、203-转手、20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为:
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中图1是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减震弹簧105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带动部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包括外防护架101、安装防护壳102、功放本体103、连接柱104、减震弹簧105、阻尼器106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接触板107、带动架108、驱动构件和控制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包括夹持架109、驱动螺杆110、转动部件和带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包括驱动齿轮111、转动轴112和方形滑板113,所述带动部件包括旋转架114、连接轴115和带动齿轮116,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在进行手动调节时用户很难保证四角的紧固螺栓和从动受力块移动距离的一致性,如此使得调节后四角的四个挤压缓冲弹簧对侧板支撑压柱的压缩程度不一致,导致四个侧板支撑压柱在晃动过程中受到的力也不相同,进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四个侧板支撑压柱很容易受力不均影响整个减震的效果,甚至侧板支撑压柱本身还会遭到损坏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可以用在用户在对用于减震的弹簧松紧进行调节时,无法使得多个弹簧的松紧保持一致,从而导致对应构件受力不均匀的情况。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功放本体103安装在所述安装防护壳102内,所述连接柱104与所述安装防护壳102固定连接,并滑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101的一侧,所述减震弹簧105与所述连接柱104连接,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101内,所述阻尼器106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外防护架101和所述安装防护壳102连接,所述安装防护壳102内部用于安装所述功放本体103的四角上设有对应的弹性垫块,所述安装防护壳102外侧四角上分别对应设有四个所述连接柱104,所述连接柱104与所述外防护架101设有的滑动槽相匹配,所述减震弹簧105便安装在对应的滑动槽内,所述减震弹簧105与所述连接柱104一一对应设置,同时在所述安装防护壳102两侧中端还设有所述阻尼器106,所述阻尼器106安装在所述防护架设置的安装凹槽内,可以通过所述阻尼器106的安装可以避免所述减震弹簧105在进行减震时出现不停晃动的情况,同时所述外防护架101和所述安装防护壳102顶部可以通过设置对应的盖板以保证整个装置的密封,在本方案中为了方便对结构进行展示在附图中所述外防护架101和所述安装防护壳102都为打开状态。
其中,所述接触板107与所述减震弹簧105连接,并滑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101内,所述带动架108与所述接触板107固定连接,并滑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101的一侧,所述驱动构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101的一侧,所述控制构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101的一侧,所述夹持架109与所述带动架108滑动连接,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101的一侧;所述驱动螺杆110与所述带动架108螺纹连接,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夹持架109的一侧;所述转动部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101的一侧;所述带动部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101的一侧,所述接触板107与所述连接柱104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接触板107和所述连接柱104之间都安装有对应的所述减震弹簧105,使得所述减震弹簧105两侧可以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柱104和所述接触板107上,所述带动架108一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带动架108对称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101的两侧,并且分别与对应一侧的所述接触板107固定连接,同时所述外防护架101在与所述带动架108安装的位置上对应设有用于所述带动架108进行移动的滑槽,所述夹持架109与所述带动架108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带动架108上还设有与所述驱动螺杆110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驱动螺杆110也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螺杆110的螺纹旋向是反向设计的,使得当两个所述驱动螺杆110在所述转动部件和所述带动部件的驱动下同时进行转动时,两侧的所述带动架108便会在对应所述驱动螺杆110的带动下同时靠拢或者同时背离,从而完成对对应所述接触板107和所述连接柱104间距的调整,进而对安装在所述接触板107和所述连接柱104之间的所述减震弹簧105松紧进行对应的调节。
其次,所述驱动齿轮111与所述驱动螺杆110固定连接,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101的一侧;所述转动轴112与所述驱动齿轮111固定连接,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101内;所述方形滑板113与所述转动轴11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轴112远离所述驱动齿轮111的一侧,所述旋转架114与所述外防护架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101的一侧;所述连接轴115与所述旋转架114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旋转架114的一侧;所述带动齿轮116与所述驱动齿轮111啮合,并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轴115上,所述驱动齿轮111与所述驱动螺杆11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轴115两端分别设有对应的所述带动齿轮116,两个所述带动齿轮116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所述驱动齿轮111啮合,使得当其中一个所述驱动齿轮111进行转动时,所述驱动齿轮111便会通过所述带动齿轮116驱动所述连接轴115在所述旋转架114上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另一个所述带动齿轮116和所述驱动齿轮111进行转动,完成两个所述驱动螺杆110的同步转动,在所述驱动齿轮111外侧还设有所述转动轴112,在所述转动轴112的末端设有所述方形滑板113,以便于和所述控制构件进行安装。
本实施例一种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所述连接柱104和所述接触板107之间的所述减震弹簧105可以对所述安装防护壳102及其所述功放本体103进行减震防护,同时在通过所述减震弹簧105进行减震时还能通过设置的所述阻尼器106来避免所述减震弹簧105出现不停晃动的情况,当用户需要对所述减震弹簧105的松紧进行调节时,只需要通过所述控制构件来驱动所述方形滑板113和所述转动轴112进行转动,从而通过所述转动轴112带动所述驱动齿轮111和所述驱动螺杆110进行转动,当对应一侧的所述驱动齿轮111和所述驱动螺杆110转动时,便可以通过对应设置的所述带动齿轮116和所述连接轴115来带动另一侧的所述驱动齿轮111和所述驱动螺杆110同步进行转动,从而在两侧同步转动所述驱动螺杆110的驱动下,对应一侧的所述带动架108便会驱动对应的所述接触板107进行移动,如此便可通过对所述接触板107位置的调节来对所述减震弹簧105的压缩情况进行调整,实现了能够通过设置的构件在对用于减震的弹簧压缩程度进行调节时,可以使得弹簧的调节距离保持一致,从而更好的保证整个装置的减震防护效果。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5和图6,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滑动套20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控制构件包括滑动套201、齿形配合台202、转手203和复位弹簧204。
其中,所述滑动套201与所述方形滑板113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101的一侧;所述齿形配合台202与所述外防护架101连接,并固定套设在所述滑动套201上;所述转手203与所述滑动套2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套201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204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方形滑板113和所述滑动套201连接,所述复位弹簧204套设在所述转动轴112上,所述滑动套201内设有与所述方形滑板113形状相匹配的移动滑槽,同时还在与所述连接轴115连接的位置设有对应大小的圆孔,使得所述滑动套201可以在所述方形滑板113上进行对应的滑动,在所述滑动套201外侧设有所述齿形配合台202,所述齿形配合台202与所述外防护架101侧边设有的配合槽相匹配,使得当所述齿形配合台202与配合槽进行配合时,所述转动套便无法在所述外防护架101侧边进行转动,当所述齿形配合台202脱离配合槽的配合时,所述转动套便可以在所述外防护架101设置的圆孔槽内进行转动,在所述转动套外侧设有“T”形的所述转手203,以便于用户驱动所述转动套进行移动或者转动,同时在所述转动套内还设有对应的所述复位弹簧204,所述复位弹簧204两侧与所述方向滑板和所述转动套设置的移动滑槽内侧进行连接,由于所述转动轴112与所述驱动齿轮111固定,使得所述转动轴112只能进行转动无法进行移动,因此当所述滑动套201在所述转动轴112和所述方形滑板113上朝外侧进行滑动时,所述滑动套201便会挤压所述复位弹簧204,当所述滑动套201上的力撤去后,所述复位弹簧204便会给所述滑动套201施加复位的弹力,进而保证所述滑动套201上的所述齿形配合台202在进行限位时可以与所述外防护架101上的配合槽更加稳定的连接。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时,可以通过所述手把来驱动所述滑动套201进行滑动,当所述滑动套201上的所述齿形配合台202与所述外防护架101设置的配合槽脱离后,用户便可自由驱动所述滑动套201进行转动,当所述滑动套201进行转动时,安装在所述滑动套201内部的所述方形滑板113便会带动所述转动轴112一起进行转动,从而完成对应所述驱动齿轮111和所述驱动螺杆110的驱动,在对所述驱动齿轮111和所述驱动螺杆110的转动驱动完成后,就可以通过所述齿形配合台202与所述外防护架101上的配合槽进行配合,从而对所述转动套的转动进行限位,而且由于所述复位弹簧204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齿形配合台202和配合槽的配合更加稳定,进而保证了所述驱动齿轮111及其所述驱动螺杆110对应位置的稳定,同时也对所述带动架108和所述接触板107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由于所述减震弹簧105出现过大的弹力使得所述接触板107产生一定,从而导致对所述减震弹簧105的松紧调节并稳定的情况,极大的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或多种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包括外防护架、安装防护壳、功放本体、连接柱、减震弹簧和阻尼器,所述功放本体安装在所述安装防护壳内,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安装防护壳固定连接,并滑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减震弹簧与所述连接柱连接,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内,所述阻尼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外防护架和所述安装防护壳连接,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接触板、带动架、驱动构件和控制构件,所述接触板与所述减震弹簧连接,并滑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内,所述带动架与所述接触板固定连接,并滑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驱动构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控制构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构件包括夹持架、驱动螺杆、转动部件和带动部件,所述夹持架与所述带动架滑动连接,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带动架螺纹连接,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夹持架的一侧;所述转动部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带动部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件包括驱动齿轮、转动轴和方形滑板,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螺杆固定连接,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外防护架内;所述方形滑板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动部件包括旋转架、连接轴和带动齿轮,所述旋转架与所述外防护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旋转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旋转架的一侧;所述带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并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构件包括滑动套、齿形配合台、转手和复位弹簧,所述滑动套与所述方形滑板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外防护架的一侧;所述齿形配合台与所述外防护架连接,并固定套设在所述滑动套上;所述转手与所述滑动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套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方形滑板和所述滑动套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
CN202222794426.1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 Active CN218277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4426.1U CN218277137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4426.1U CN218277137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7137U true CN218277137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3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94426.1U Active CN218277137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7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8196B (zh) 一种行程限位装置
CN218277137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功放
LU505124B1 (en) Stabilizing mechanism for new energy battery brackets
CN206943324U (zh) 一种新能源电机减震固定装置
CN112091864A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螺母装配装置
CN208566050U (zh) 一种带有减振装置的平板电脑用中间转动轴
CN215866965U (zh) 一种液晶屏测试夹具装置
CN210950449U (zh)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CN216037117U (zh) 一种煤矿机电设备安装专用的翻转设备
CN114604418A (zh) 一种设有可折叠起落架的无人机
CN210605215U (zh) 一种虚拟现实眼镜
CN210806386U (zh) 一种适用于配电柜安全控制器的防护装置
CN210224723U (zh) 一种可抵御地震强度的直流开关柜
CN209776720U (zh) 一种自调式减震电动助力车电池
CN207067635U (zh) 光学模组
CN215488486U (zh) 水泥固化体生产线远程运维监控辅助装置
CN220562962U (zh) 一种具有摄像头旋转功能的无人机
CN210740655U (zh) 一种新风系统用风管支架
CN221057333U (zh) 一种断路器及其安装底座
CN220526817U (zh) 一种温度保护开关安装架
CN211126661U (zh) 弱电箱用支撑装置
CN220662886U (zh) 一种无人机用的防撞支架
CN111425741A (zh) 一种影视拍摄用移动支撑装置
CN110299890A (zh) 太阳能光伏板支撑架
CN210692759U (zh) 一种5g基站安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