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2654U - 线圈测试治具及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圈测试治具及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2654U
CN218272654U CN202221111009.6U CN202221111009U CN218272654U CN 218272654 U CN218272654 U CN 218272654U CN 202221111009 U CN202221111009 U CN 202221111009U CN 218272654 U CN218272654 U CN 218272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test fixture
jig
welding
prob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110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加焱
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in Hube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in Hube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in Hube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in Hube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110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2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2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2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测试治具,线圈测试治具的底部设有若干探针组,各探针组沿线圈测试治具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一探针组包括四个探针,每组内的四个探针沿线圈测试治具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线圈测试治具上设有一个供电电源和若干LED灯,每一探针组内的两个探针均与供电电源相连,每一探针组内的另两个探针均与一LED灯相连,探针组与LED灯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包括焊接治具以及上述的线圈测试治具,线圈测试治具的底部设有若干导向顶针,焊接治具上开设有供导向顶针插入的若干定位孔,焊接治具上设有卡接FPC柔性电路板的若干卡槽组,FPC柔性电路板上焊接有四个防抖线圈。

Description

线圈测试治具及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抖模组线圈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测试治具及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防抖线圈是防抖镜头中的一个小部件,防抖线圈通过电磁效应驱动防抖镜片运动来补偿镜头的抖动,现有的镜头基座上设有四个线圈,四个线圈先是焊接到FPC柔性电路板上,然后将FPC柔性电路板安装到镜头基座上。对于焊接到FPC柔性电路板上的线圈需要进行电气通断测试以判断焊接效果,当前的测试方式是人工采用万用表笔分别对各个焊点进行逐个测试测量,容易漏检、操作方式繁琐、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测试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线圈测试治具及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以提高线圈进行电气通断测试的效率,本实用新型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测试治具,所述线圈测试治具的底部设有若干探针组,各探针组沿所述线圈测试治具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一探针组包括用于测试防抖线圈与FPC柔性电路板焊接效果的四个探针,每组内的四个探针沿所述线圈测试治具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线圈测试治具上设有一个供电电源和若干LED灯,每一探针组内的两个探针均与供电电源相连,每一探针组内的另两个探针均与一LED灯相连,探针组与LED灯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各所述LED灯均设于线圈测试治具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测试治具的顶部设有便于手持的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设于线圈测试治具顶部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包括焊接治具以及上述的线圈测试治具,所述线圈测试治具的底部设有用于在焊接治具上进行定位的若干导向顶针,所述焊接治具上开设有供导向顶针插入的若干定位孔,所述导向顶针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焊接治具上设有卡接FPC柔性电路板的若干卡槽组,卡槽组与FPC柔性电路板一一对应,各所述卡槽组沿所述焊接治具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FPC柔性电路板上焊接有四个防抖线圈。
进一步地,每一卡槽组包括两个卡槽,两所述卡槽沿所述焊接治具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顶针有三个,沿线圈测试治具的长度方向,线圈测试治具的一端设有两个导向顶针,线圈测试治具的另一端设有一个导向顶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测试治具及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提高了防抖线圈进行电气通断测试的效率,不易漏检,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测试治具,为手持式设备,一次可测试多组线圈(每组四个线圈),线圈测试治具上的LED灯具有醒目提示的功能,能通过LED灯的亮灭情况迅速判断每组线圈的焊接效果,本治具能够准确高效完全地测试线圈焊接电气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圈测试治具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圈测试治具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圈测试治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焊接治具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线圈测试治具,所述线圈测试治具1的底部设有若干探针组,各探针组沿所述线圈测试治具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一探针组包括用于测试防抖线圈10与FPC柔性电路板焊接效果的四个探针2,每组内的四个探针2沿所述线圈测试治具1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线圈测试治具1上设有一个供电电源3(未图示)和若干LED灯4,每一探针组内的两个探针均与供电电源3相连,每一探针组内的另两个探针均与一LED灯4相连,探针组与LED灯4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3为3V电源,供电电源3采用两节五号电池。
各所述LED灯4均设于线圈测试治具1的顶部,便于操作人员及时了解测试结果。所述线圈测试治具1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便于手持的把手6,方便操作人员拿着线圈测试治具去测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包括焊接治具7以及上述的线圈测试治具1,所述线圈测试治具1的底部设有用于在焊接治具上进行定位的若干导向顶针5,所述焊接治具7上开设有供导向顶针5插入的若干定位孔9,所述导向顶针5与所述定位孔9一一对应,所述焊接治具7上设有卡接FPC柔性电路板的若干卡槽组,卡槽组与FPC柔性电路板一一对应,各所述卡槽组沿所述焊接治具7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FPC柔性电路板上焊接有四个防抖线圈10。在本领域现有技术中,一块FPC柔性电路板上焊接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防抖线圈,第一防抖线圈、第二防抖线圈、第三防抖线圈和第四防抖线圈依次相连(物理连接);其中,第一/第三防抖线圈在FPC柔性电路板上焊接形成串联关系,第二/第四防抖线圈在FPC柔性电路板上焊接形成串联关系,两组串联关系的线圈组之间并无电气连接关系;两组线圈组各取两端焊盘作为探针测试点(即4个探针测试点11);两组线圈组之间通过两个探针测试点用LED灯4串接起来、另两个探针测试点分别接供电电源3正负极使两组线圈组形成回路;如图5所示,每一探针组内,与供电电源3相连的两个探针、与LED灯4相连的另两个探针将第一防抖线圈、第二防抖线圈、第三防抖线圈、第四防抖线圈串联为一个测试电路回路,操作人员可根据该测试电路回路上的LED灯的亮灭判断探针组的四个防抖线圈在FPC柔性电路板上是否得到了有效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线圈测试治具1的底部设有十个探针组和十个LED灯,每个探针组包括四个探针,焊接治具7上设有十个卡槽组,每个卡槽组包括两个卡槽8,两所述卡槽8沿所述焊接治具7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FPC柔性电路板具有伸入卡槽8内与卡槽8对应卡接的卡接部,便于将FPC柔性电路板固定到焊接治具7上,方便线圈测试治具1测试。
所述导向顶针5有三个,沿线圈测试治具1的长度方向,线圈测试治具1的一端设有两个导向顶针5,线圈测试治具1的另一端设有一个导向顶针5。
本实用新型采用探针接触测试点(焊接点)方式,具体采用φ1.3mm探针将线圈测试点(焊接点)完全覆盖、确保每个测试点/线圈能测试到;本实用新型采用导向顶针在焊接治具上进行精准定位,确保测试探针精准定位到各测试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外挂电路(即图5中的测试电路)、用LED通过串并结合的方式将待测试线圈接入到测试电路中(焊接治具上设有十组线圈,每组线圈内的四个线圈串联,十组线圈间并联,每组线圈串联一个LED灯,十个LED灯与十组线圈一一对应,十组线圈均接至同一供电电源上,供电电源可采用两节五号电池),通过LED点亮与否确定待测试工件操作OK/NG(即确定每组线圈是否焊接到位,是否电气导通)。
每板焊接治具上设有十组线圈,每组线圈包括串联的四个线圈,线圈与FPC柔性电路板的焊点处须测试焊接通断特性。本实用新型采用新设计的线圈测试治具搭载电路进行测试,新设计的线圈测试治具可以将十组线圈一次性完成测试。导向顶针插入到焊接治具上的定位孔后,线圈测试治具上的探针与焊接治具上的线圈焊接点(测试点)接触,每组线圈形成一个图5中的测试电路,若每组线圈中的四个线圈焊接到位(与与FPC柔性电路板焊接有效),则电气导通,串联在对应组的LED灯会变亮,否则LED灯为熄灭的状态。线圈测试治具上的十个LED灯亮灭对应十组线圈通断情况,使用该线圈测试治具,每板焊接治具上十组线圈的测试周期:8秒/板。
原有测试操作工艺,每组线圈分别用万用表笔搭载在测试点测试焊接通断特性,测试周期:150秒/板。改善前后,每板工件(每板焊接治具)测试周期由150秒/板,改善为8秒/板,效率提升约20倍。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当前测试UPH(每小时产能)值低,操作误差性大的工艺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自主治具设计,采用载具方便手持测试,效率提升20倍,满足了产品线圈焊接后电气测试要求。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线圈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测试治具的底部设有若干探针组,各探针组沿所述线圈测试治具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一探针组包括用于测试防抖线圈与FPC柔性电路板焊接效果的四个探针,每组内的四个探针沿所述线圈测试治具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线圈测试治具上设有一个供电电源和若干LED灯,每一探针组内的两个探针均与供电电源相连,每一探针组内的另两个探针均与一LED灯相连,探针组与LED灯一一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LED灯均设于线圈测试治具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测试治具的顶部设有便于手持的把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设于线圈测试治具顶部的中间位置。
5.一种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治具以及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线圈测试治具,所述线圈测试治具的底部设有用于在焊接治具上进行定位的若干导向顶针,所述焊接治具上开设有供导向顶针插入的若干定位孔,所述导向顶针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焊接治具上设有卡接FPC柔性电路板的若干卡槽组,卡槽组与FPC柔性电路板一一对应,各所述卡槽组沿所述焊接治具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FPC柔性电路板上焊接有四个防抖线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卡槽组包括两个卡槽,两所述卡槽沿所述焊接治具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顶针有三个,沿线圈测试治具的长度方向,线圈测试治具的一端设有两个导向顶针,线圈测试治具的另一端设有一个导向顶针。
CN202221111009.6U 2022-05-10 2022-05-10 线圈测试治具及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 Active CN218272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1009.6U CN218272654U (zh) 2022-05-10 2022-05-10 线圈测试治具及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1009.6U CN218272654U (zh) 2022-05-10 2022-05-10 线圈测试治具及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2654U true CN218272654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6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11009.6U Active CN218272654U (zh) 2022-05-10 2022-05-10 线圈测试治具及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2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43272B (zh) 激光器bar条测试方法及设备
JP2012044174A (ja) テスト接触部を有する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CN218272654U (zh) 线圈测试治具及防抖模组线圈测试装置
KR920004499B1 (ko) 용접 로보트용 공구 교환기기
CN110954718B (zh) 一种smd环行器的测试方法
CN209946352U (zh) 一种HiL线束测试装置
KR20160093033A (ko) Ic 핸들러
CN209148802U (zh) 极性检测机构
CN109188178A (zh) 极性检测机构
CN108767183A (zh) 电极片、电极板及电池模组
CN219266358U (zh) 一种找点治具
CN214277352U (zh) 一种棱镜组件功能测试台
CN214278369U (zh) 一种电机组件功能测试台
CN220752283U (zh) 一种电源模块测试台
CN214225379U (zh) 电池极性检查装置
CN215525904U (zh) 一种电源高压测试治具
CN212514896U (zh) 一种用于pcb板的测试工装
CN215529426U (zh) Pcb封装
CN216670189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led灯电路板检测设备
CN212965296U (zh) 一种不良报点亮灯功能的fpc电测治具
CN215728621U (zh) 一种模块的集成电路测试治具
CN214748767U (zh) 摄像头调焦测试转接板
CN220085032U (zh) 一种线束快速测试工装板
CN212379434U (zh) 一种电子元件测试装置
CN211453689U (zh) 一种管对管大电流产品的测试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