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0545U - 一种座椅头枕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头枕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0545U
CN218270545U CN202222258128.0U CN202222258128U CN218270545U CN 218270545 U CN218270545 U CN 218270545U CN 202222258128 U CN202222258128 U CN 202222258128U CN 218270545 U CN218270545 U CN 218270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seat
detection
contou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581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浦道北
童杰
张健
周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aosite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aosit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aosite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aosit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581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0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0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05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座椅头枕检具,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分别用于固定第一头枕杆和第二头枕杆的第一锁紧结构和第二锁紧结构、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对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的翘曲角度和幅度进行检测的翘曲检测装置;翘曲检测装置包括与底板固接的座体、以及与座体滑动连接的检测管,检测管的轴线与合格的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的轴线同轴,滑动检测管,检测管能够套设在合格的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观察检测管是否可套设在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外,来判定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的折弯角度和翘曲幅度是否合格,相比人工检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头枕检具检测的效率高,准确率高,良品判定速度块。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头枕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头枕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头枕检具。
背景技术
座椅头枕(以下简称头枕)一般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上部,座椅的乘坐者将头靠在头枕上,提高头部舒适度;并且在汽车事故中,尤其是尾部碰撞引起乘坐者突然向后运动,头枕还可防止乘坐者颈部和头部受伤。
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和与头枕本体连接的两根头枕杆,头枕本体通过两根头枕杆与汽车座椅连接。为了满足不同座椅的要求,两根头枕杆的结构略有区别,有些头枕的其中一根头枕杆的端部需要折弯而翘曲,头枕杆折弯后的折弯角度和翘曲幅度需满足要求,否则两根头枕杆无法同时与汽车座椅连接而导致头枕杆无法安装在汽车座椅上。为此,头枕在出厂前需要满足各方面的规定要求,目前,头枕杆的检测主要通过人工检查,检测速度慢,导致效率低下、良品判定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头枕检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头枕检具,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和与头枕本体固接的两根头枕杆,两根头枕杆分别为第一头枕杆和第二头枕杆,第二头枕杆位于头枕本体外的端部具有翘曲部;座椅头枕检具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一头枕杆的第一锁紧结构、安装在底板上的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二头枕杆的第二锁紧结构、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对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的折弯角度和翘曲幅度进行检测的翘曲检测装置;翘曲检测装置包括与底板固接的座体、以及与座体滑动连接的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二头枕杆的中空的检测管,检测管的轴线与安装上的合格的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的轴线同轴,滑动检测管,检测管能够套设在合格的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外。
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好两根头枕杆后,第一锁紧结构先固定第一头枕杆,以第一头枕杆作为基准,之后第二锁紧结构再固定第二头枕杆,然后使检测管滑动,通过观察检测管是否可套设在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外,来判定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的折弯角度和翘曲幅度是否合格,还可判定两根头枕杆之间的距离是否合格。相比人工检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头枕检具检测的效率高,准确率高,良品判定速度块,而且还方便根据检测结果对不合格的第二头枕杆进行矫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锁紧结构包括沿第一头枕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对第一头枕杆进行支撑的至少两个第一支座、以及对第一支座上的第一头枕杆进行固定的第一快速夹钳;第二锁紧结构包括对第二头枕杆进行支撑的第二支座、以及对第二支座上的第二头枕杆进行固定的第二快速夹钳。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第一支座和一个第二支座形成至少三个支撑点,然后再通过第一快速夹钳和第二快速夹钳分别对两根头枕杆进行固定,能够保证头枕在该检具上的稳定支撑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快速夹钳和第一支座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快速夹钳与两个第一支座一一对应设置,两个第一快速夹钳的结构相同或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支座为顶部具有V形块的V形支座,第二支座的顶部具有横向设置的直垫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支座为V形支座,便于对第一头枕杆的左右位置快速定位,固定第一头枕杆作为基准后,由于第二支座的顶部为直垫块,无论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是否合格均不影响第二头枕杆在第二支座上的左右移动,不妨碍该检具对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的测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头枕杆的外壁上具有定位槽,底板上固接有定位底座,定位底座上滑动连接有与定位槽配合且能够插入定位槽中的基准插销。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基准插销和定位槽,在安装第一头枕杆时,便于对第一头枕杆的前后位置快速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底板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头枕本体外形轮廓的轮廓检测装置,轮廓检测装置具有与头枕本体外形轮廓相适应的检测腔,头枕本体能够置于检测腔中,头枕本体整周的外表面与检测腔内壁之间均具有检测间隙,轮廓检测装置具有与检测腔相通的检测口,通止规能够通过检测口对检测间隙的尺寸进行检测,合格的头枕本体的检测间隙的尺寸位于通止规的通端尺寸和止端尺寸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使用第一锁紧结构和第二锁紧结构分别固定第一头枕杆和第二头枕杆后,头枕本体也固定,且头枕本体处于悬空状态,保证头枕本体整周的外表面与检测腔内壁之间均具有检测间隙,通过将通止规测量检测间隙是否合格,便可判定头枕本体外形轮廓是否合格,由此无需单独设置检测头枕本体外形轮廓的检具,达到一物多用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轮廓检测装置包括与底板固定连接的下部轮廓座体、以及与下部轮廓座体扣合且可拆卸连接的上部轮廓座体,下部轮廓座体与上部轮廓座体扣合围成检测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轮廓检测装置由下部轮廓座体和上部轮廓座体两部分组成,通过拆卸上部轮廓座体,便于将头枕本体置于检测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下部轮廓座体具有至少两个卡柱,上部轮廓座体具有与卡柱对应设置且与之卡接配合的卡槽;或者卡槽设在下部轮廓座体上,卡柱设在上部轮廓座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下部轮廓座体和上部轮廓座体通过卡柱和卡槽的卡接配合,结构简单可靠,拆装上部轮廓座体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下部轮廓座体和上部轮廓座体均具有设置卡柱/卡槽的卡板,卡柱的两端均具有限位板,上部轮廓座体和下部轮廓座体通过卡柱和卡槽扣合后,卡柱两端的限位板分别对上部轮廓座体的卡板的两个侧面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卡柱两端的限位板对上部轮廓座体的卡板的两个侧面限位,可实现上部轮廓座体在卡柱长度方向的快速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下部轮廓座体具有定位槽,上部轮廓座体具有与定位槽对应设置且与之插接配合的定位柱;或者定位柱设在下部轮廓座体上,定位槽设在上部轮廓座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槽和定位柱一方面起导向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使上部轮廓座体和下部轮廓座体的连接更牢固,在插入通止规时,上部轮廓座体和下部轮廓座体不会发生相对移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座椅头枕检具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使用实施例一的座椅头枕检具检测头枕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使用实施例二的座椅头枕检具检测头枕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的座椅头枕检具未扣合上部轮廓座体的立体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头枕10、头枕本体11、第一头枕杆12、定位槽121、第二头枕杆13、底板20、把手21、卡夹22、第一锁紧结构30、第一支座31、V形块311、第一快速夹钳32、第二锁紧结构40、第二支座41、直垫块411、第二快速夹钳42、翘曲检测装置50、座体51、检测管52、拉手53、定位底座60、基准插销61、弹簧62、轮廓检测装置70、下部轮廓座体71、卡柱711、限位板712、定位槽713、上部轮廓座体72、卡板73、卡板固定支座74、检测间隙80、通止规90、通端91、止端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头枕检具(以下简称检具),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头枕10包括头枕本体11和与头枕本体11固接的两根头枕杆,两根头枕杆分别为第一头枕杆12和第二头枕杆13,图2所示为第一头枕杆12位于第二头枕杆13的右侧,头枕本体11位于两根头枕杆的后侧。第一头枕杆12位于头枕本体11外的端部为直杆,第二头枕杆13位于头枕本体11外的端部具有翘曲部,比如图5所示的第二头枕杆13位于头枕本体11外的端部整体向上折弯而上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检具包括底板20、安装在底板20上的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一头枕杆12的第一锁紧结构30、安装在底板20上的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二头枕杆13的第二锁紧结构40、以及安装在底板20上的对第二头枕杆13的翘曲部的折弯角度和翘曲幅度进行检测的翘曲检测装置50。
其中,翘曲检测装置50设在第二锁紧结构40的前侧,翘曲检测装置50包括与底板20固接的座体51、以及与座体51滑动连接的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二头枕杆13的中空的检测管52,检测管52的前端固接有拉手53。结合图5所示,检测管52的轴线与安装上的合格的第二头枕杆13的翘曲部的轴线同轴,即两者的轴线共线,在座体51上前后滑动检测管52,检测管52能够套设在合格的第二头枕杆13的翘曲部外。
使用该检具时,将待检测的头枕10安装在该检具中,安装好两根头枕10杆后,先通过第一锁紧结构30固定第一头枕杆12,第一头枕杆12相对底板20平行,以第一头枕杆12作为基准,再通过第二锁紧结构40固定第二头枕杆13。然后通过拉动拉手53使检测管52向后滑动,若检测管52能够套设在第二头枕杆13的翘曲部外,说明第二头枕杆13的翘曲部的折弯角度和翘曲幅度符合要求而合格,同时第一头枕杆12和第二头枕杆13在左右方向的距离也合格;反之,若检测管52不能套设在第二头枕杆13的翘曲部外,两者错位,则判定第二头枕杆13的翘曲部不合格。当第二头枕杆13的翘曲部不合格时,可根据第二头枕杆13的翘曲部相对检测管52的位置关系对其进行矫形,从而达到合格的要求,提高良品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锁紧结构30包括沿第一头枕杆1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对第一头枕杆12进行支撑的至少两个第一支座31、以及对第一支座31上的第一头枕杆12进行固定的第一快速夹钳32。根据第一头枕杆12的长度,图1和图2所示为设置两个第一支座31,两个第一支座31的结构相同。优选地,第一快速夹钳32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第一快速夹钳32与两个第一支座31一一对应设置,两个第一快速夹钳32的结构相同或不同。第二锁紧结构40包括对第二头枕杆13进行支撑的第二支座41、以及对第二支座41上的第二头枕杆13进行固定的第二快速夹钳42,第二快速夹钳42的结构与第一快速夹钳32相同或不同。
快速夹钳为本领域常用的快速固定并夹紧零部件的快速夹具,可采用手动或气动的方式驱动,其结构和原理在此不详述,比如101D型或203F型快速夹钳,快速夹钳通过螺栓安装在与底板20固接的支座上;当然也可采用CN201711047178.1、CN202021103427.1、CN201920821628.6、CN201921259282.1或者CN202021104402.3中公开的快速夹钳。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支座31均为顶部具有V形块311的V形支座,由此便于对第一头枕杆12的左右位置快速定位;第二支座41的顶部具有横向设置的直垫块411,由此不限制第二头枕杆13的左右移动。在第一快速夹钳32对第一支座31上的第一头枕杆12固定并以第一头枕杆12作为基准后,无论第二头枕杆13的翘曲部是否合格均不影响第二头枕杆13在第二支座41上的左右移动,不妨碍该检具对第二头枕杆13的翘曲部的测量。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头枕杆12的左侧外壁上具有定位槽121,底板20上固接有定位底座60,定位底座60上横向滑动连接有与定位槽121配合且能够插入定位槽121中的基准插销61,基准插销61横向的贯穿定位底座60设置,优选基准插销61通过弹簧62与定位底座60弹性连接。在安装第一头枕杆12时,将基准插销61插入定位槽121中,便于对第一头枕杆12的前后位置快速定位。
如图1所示,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底板20的前端和后端均固接有把手21,人们可通过把手21将该检具移动至操作台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检具还可对头枕本体11的外形轮廓是否合格进行检测。如图4-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0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头枕本体11外形轮廓的轮廓检测装置70,轮廓检测装置70具有与头枕本体11外形轮廓相适应的检测腔,头枕本体11能够置于检测腔中。在第一锁紧结构30和第二锁紧结构40分别固定第一头枕杆12和第二头枕杆13后,头枕本体11整周的外表面与检测腔内壁之间均具有检测间隙80。轮廓检测装置70具有与检测腔相通的检测口,通止规90能够通过检测口对检测间隙80的尺寸进行检测,合格的头枕本体11的检测间隙80的尺寸位于通止规90的通端91尺寸和止端92尺寸之间。通止规90可通过固定在底部上的卡夹22安装于底板20上,通止规90为本领域常用的检具,其结构和原理在此不详述。
比如头枕本体11外形轮廓的尺寸设计值为A±3mm,检测腔的内腔尺寸为A+5mm,通止规90的通端91直径为2mm,通止规90的止端92直径为8mm。使用通止规90检测头枕本体11外形轮廓是否合格时,将通止规90的通端91和止端92分别插入检测间隙80中,通止规90的通端91能够通过检测间隙80且止端92无法通过时,判定头枕本体11外形轮廓合格,反之不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头枕本体11的内部具有泡沫,头枕本体11表面是柔性的,通止规90的通端91能够轻松插入检测间隙80则合格,反义不合格,通止规90的止端92不能插入或较费劲的插入检测间隙80为合格,反义不合格。
在本实施例中,轮廓检测装置70包括与底板20固定连接的下部轮廓座体71、以及与下部轮廓座体71扣合且可拆卸连接的上部轮廓座体72,下部轮廓座体71与上部轮廓座体72扣合围成检测腔。具体地,下部轮廓座体71由纵横交错设置的多块卡板73固接而成,上部轮廓座体72也由纵横交错设置的多块卡板73固接而成,下部轮廓座体71的多块卡板73卡紧固定在与底板20固接的前后左右四个卡板固定支座74上,上部轮廓座体72的卡板73与下部轮廓座体71卡接。
将通止规90插入检测间隙80时,在上部轮廓座体72的自重下,上部轮廓座体72不会相对下部轮廓座体71发生移位,因此上部轮廓座体72仅扣合在下部轮廓座体71上即可,两者无需紧固。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部轮廓座体71具有至少两个卡柱711,上部轮廓座体72具有与卡柱711对应设置且与之卡接配合的卡槽。比如在下部轮廓座体71横向设置的每块卡板73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一个柱面的卡柱711,上部轮廓座体72横向设置的每块卡板73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一个与卡柱711配合的卡槽,下部轮廓座体71与上部轮廓座体72通过卡柱711和卡槽卡接。需要说明的是,也可将卡槽设在下部轮廓座体71的卡板73上,将卡柱711设在上部轮廓座体72的卡板73上。
如图4和图6所示,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卡柱711的前后两端均具有限位板712,上部轮廓座体72和下部轮廓座体71通过卡柱711和卡槽扣合后,卡柱711两端的限位板712分别对上部轮廓座体72横向设置的卡板73的两个侧面限位。
如图4和图6所示,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部轮廓座体71具有定位槽121,上部轮廓座体72具有与定位槽121对应设置且与之插接配合的定位柱。比如将定位槽121设在前侧和后侧的卡板固定支座74上,前侧和后侧的卡板固定支座74上各设置三条竖向延伸的定位槽121,上部轮廓座体72的三块纵向设置的卡板7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为定位柱。需要说明的是,也可将定位柱设在下部轮廓座体71的纵向设置的卡板73的端部,将定位槽121设在上部轮廓座体72的卡板73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座椅头枕检具,所述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和与头枕本体固接的两根头枕杆,两根头枕杆分别为第一头枕杆和第二头枕杆,所述第二头枕杆位于头枕本体外的端部具有翘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头枕检具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一头枕杆的第一锁紧结构、安装在底板上的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二头枕杆的第二锁紧结构、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对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的折弯角度和翘曲幅度进行检测的翘曲检测装置;
所述翘曲检测装置包括与底板固接的座体、以及与座体滑动连接的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二头枕杆的中空的检测管,所述检测管的轴线与安装上的合格的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的轴线同轴,滑动所述检测管,所述检测管能够套设在合格的第二头枕杆的翘曲部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结构包括沿第一头枕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对第一头枕杆进行支撑的至少两个第一支座、以及对第一支座上的第一头枕杆进行固定的第一快速夹钳;
所述第二锁紧结构包括对第二头枕杆进行支撑的第二支座、以及对第二支座上的第二头枕杆进行固定的第二快速夹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快速夹钳和第一支座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快速夹钳与两个第一支座一一对应设置,两个第一快速夹钳的结构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为顶部具有V形块的V形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顶部具有横向设置的直垫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枕杆的外壁上具有定位槽,所述底板上固接有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上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且能够插入所述定位槽中的基准插销。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头枕本体外形轮廓的轮廓检测装置,所述轮廓检测装置具有与头枕本体外形轮廓相适应的检测腔,所述头枕本体能够置于所述检测腔中,所述头枕本体整周的外表面与检测腔内壁之间均具有检测间隙,所述轮廓检测装置具有与所述检测腔相通的检测口,通止规能够通过所述检测口对所述检测间隙的尺寸进行检测,合格的头枕本体的检测间隙的尺寸位于通止规的通端尺寸和止端尺寸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检测装置包括与底板固定连接的下部轮廓座体、以及与下部轮廓座体扣合且可拆卸连接的上部轮廓座体,所述下部轮廓座体与上部轮廓座体扣合围成所述检测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轮廓座体具有至少两个卡柱,所述上部轮廓座体具有与所述卡柱对应设置且与之卡接配合的卡槽;
或者所述卡槽设在下部轮廓座体上,所述卡柱设在上部轮廓座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轮廓座体和上部轮廓座体均具有设置卡柱/卡槽的卡板,所述卡柱的两端均具有限位板,所述上部轮廓座体和下部轮廓座体通过卡柱和卡槽扣合后,卡柱两端的限位板分别对上部轮廓座体的卡板的两个侧面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轮廓座体具有定位槽,所述上部轮廓座体具有与所述定位槽对应设置且与之插接配合的定位柱;
或者所述定位柱设在下部轮廓座体上,所述定位槽设在上部轮廓座体上。
CN202222258128.0U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座椅头枕检具 Active CN218270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8128.0U CN218270545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座椅头枕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8128.0U CN218270545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座椅头枕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0545U true CN218270545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10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58128.0U Active CN218270545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座椅头枕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05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4698B2 (en) Sample hold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holding a rodent or an MR phantom in an MRT device
CN218270545U (zh) 一种座椅头枕检具
CN213600633U (zh) 一种基于超声检测的金属探伤仪
CN2109532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端子拉脱力检测装置
CN218937271U (zh) 一种铜排检验治具
CN111089802A (zh) 一种电力金具测试附具
CN215865025U (zh) 一种销轴生产加工用圆柱度检测组件
CN214173630U (zh) 一种扇叶平衡偏摆检测工装
CN210293640U (zh) 一种可更换夹具的背板检测装置
CN208476153U (zh) 一种辊压件检具
CN220356619U (zh) 一种汽车座椅弹簧座检具
CN219841871U (zh) 一种量具检定装置
CN217638403U (zh) 一种前排座椅后横梁左右连接板专用检具
CN216898699U (zh) 一种曲面玻璃检测弯曲度夹具
CN218583950U (zh) 一种密封盘内外端面高度差测量装置
CN211629041U (zh) 一种快切太阳能电池片探针排测试工装
CN202304653U (zh) 大型外径千分尺示值误差检测工具
CN111981941A (zh) 一种散热器固定支架空间精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8583921U (zh) 一种用于二合一集成电源箱体的检具
CN220230369U (zh) 一种汽车用直管长度检具
CN220854939U (zh) 一种电池检测夹具
CN211120946U (zh) 弯管检测装置
CN218726079U (zh) 一种床板质量检测装置
CN217358955U (zh) 一种夹具及检测设备
CN216484865U (zh) 一种便于户外固定安放的二氧化碳浓度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Pu Daobei

Inventor after: Tong Jie

Inventor after: Zhang Jian

Inventor after: Zhou Jun

Inventor before: Pu Daobei

Inventor before: Tong Jie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an

Inventor before: Zhou J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