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5308U - 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5308U
CN218265308U CN202222329118.1U CN202222329118U CN218265308U CN 218265308 U CN218265308 U CN 218265308U CN 202222329118 U CN202222329118 U CN 202222329118U CN 218265308 U CN218265308 U CN 218265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base
fixedly connected
worm
worm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91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onglian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3291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5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5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5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蜗轮,蜗轮与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蜗杆和蜗轮的作用下通过电动的方式对第一挡板上的第二挡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折叠目的,极大了降低了围挡装置整体纵向占用的空间,方便移动的同时也方便了对装置的移动,能够通过底座底部的脚轮对装置进行移动,相比较人工手动搬运的传统方式更加的省力,提升了装置的灵活性和使用时的方便性,同时能够通过定位杆对装置进行定位固定,防止倾倒,提升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时,通常会使用施工围挡对施工区域进行围蔽与遮挡,通常高度为两米到八米左右,在工地设置施工围挡不仅可以保护行人的生命安全,还有着美化市容的作用,而现有的施工围挡在暴风等恶劣天气下,施工围挡因为风阻较大,容易被暴风吹倒,对车辆与行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中国专利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2122174135.8的"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施工现场围挡装置",该方案中记载了"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包括围挡本体,所述围挡本体的正反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围挡本体的内壁活动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正面开设有钩槽,所述围挡本体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风杯,所述转轴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通过设置风杯带动转轴旋转,转轴通过第一弹簧与滑杆带动配重块旋转,如果旋转速度过快,配重块通过钢丝绳带动活动块向上移动,活动块通过轴承与闸线控制顶块移动,顶块缩回放下滑动板,降低风阻与重心,通过此结构达到了防风性好的特点,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围挡本体和挡板是一体式的结构,无法进行折叠,导致围挡装置的纵向占用空间较大,在对围挡装置进行移动时,容易受到阻碍,同时也不方便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围挡装置大多纵向占用空间大,不方便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通槽的内部且位于蜗轮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垂直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轮,所述脚轮共有四个,四个所述脚轮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外部套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且位于升降板的下方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且位于升降板的对应两侧边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蜗轮的外部且位于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外部且位于限位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销,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插销配合使用的插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机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转动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稳定板,所述支撑架和稳定板均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底座、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通槽、蜗轮、蜗杆、第一锥齿轮、电机、转动杆与第二锥齿轮,能够在蜗杆和蜗轮的作用下通过电动的方式对第一挡板上的第二挡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折叠目的,极大了降低了围挡装置整体纵向占用的空间,方便移动的同时也方便了对装置的移动,通过设置的脚轮、丝杆、升降板、升降杆、支撑板与定位杆,能够通过底座底部的脚轮对装置进行移动,相比较人工手动搬运的传统方式更加的省力,提升了装置的灵活性和使用时的方便性,同时能够通过定位杆对装置进行定位固定,防止倾倒,提升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通槽;5、蜗轮;6、蜗杆;7、第一锥齿轮;8、电机;9、转动杆;10、第二锥齿轮;11、脚轮;12、丝杆;13、升降板;14、升降杆;15、支撑板;16、定位杆;17、限位槽;18、限位块;19、限位板;20、固定块;21、插销;22、插槽;23、控制开关;24、支撑架;25、稳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可以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2,第一挡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挡板3,第一挡板2的内部开设有通槽4,通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蜗轮5,蜗轮5与第二挡板3固定连接,通槽4的内部且位于蜗轮5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蜗杆6,蜗杆6与蜗轮5啮合连接,通过蜗杆6和蜗轮5对第二挡板3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蜗杆6和蜗轮5之间具有自锁功能,能够确保稳定性;蜗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垂直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与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0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连接,在第一锥齿轮7和第二锥齿轮10的作用下,使得电机8能够通过转动杆9带动蜗杆6转动,从而在蜗轮5的配合下带动第二挡板3转动,达到自动折叠的目的。
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轮11,脚轮11共有四个,四个脚轮11呈对称分布,通过脚轮11对装置进行移动,减少了人工搬运,方便省力;转动杆9的外部套设有丝杆12,丝杆12与转动杆9固定连接,丝杆1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升降板13,升降板13与底座1滑动连接,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升降板13的下方滑动连接有升降杆14,升降杆14与升降板13固定连接,升降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6,通过转动杆9带动丝杆12转动,使得丝杆12带动升降板13向下移动,直至定位杆16插入到土地中,确保了装置的稳定性;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升降板13的对应两侧边均开设有限位槽17,限位槽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与升降板13固定连接,用于对升降板13上下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定;蜗轮5的外部且位于第一挡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9,第二挡板3的外部且位于限位板1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销21,限位板19的内部开设有与插销21配合使用的插槽22,用于对完全展开后的第二挡板3与第一挡板2之间进行进一步锁止,提升第二挡板3与第一挡板2之间的紧固性;底座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3,电机8与控制开关23电性连接,装置中的用电设备均由外接电源提供电能,并且通过控制开关23进行控制;蜗杆6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架24,转动杆9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稳定板25,支撑架24和稳定板25均与第一挡板2固定连接,用于提升蜗杆6和转动杆9转动时的稳定性。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通过底座1底部的脚轮11将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控制开关23启动电机8正向转动,使得电机8带动转动杆9转动,在第一锥齿轮7和第二锥齿轮10的作用下带动蜗杆6转动,蜗杆6转动时会通过蜗轮5带动第一挡板2一侧的第二挡板3向上转动,直至第二挡板3转动至与第一挡板2处于同一直线的位置,此时第二挡板3的底部与第一挡板2的顶部贴合,将插销21穿过固定块20并插入到限位板19中的插槽22中,转动杆9转动的同时,会通过丝杆12带动升降板13向下移动,使得升降板13通过升降杆14带动支撑板15向下移动,直至支撑板15底部的定位杆16插入到土地中,最终完成对装置的安装工作,需要对装置再次进行移动时,只需拔出插销21并控制电机8反向转动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挡板(3),所述第一挡板(2)的内部开设有通槽(4),所述通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蜗轮(5),所述蜗轮(5)与第二挡板(3)固定连接,所述通槽(4)的内部且位于蜗轮(5)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蜗杆(6),所述蜗杆(6)与蜗轮(5)啮合连接,所述蜗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垂直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与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0),所述第二锥齿轮(10)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轮(11),所述脚轮(11)共有四个,四个所述脚轮(11)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9)的外部套设有丝杆(12),所述丝杆(12)与转动杆(9)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升降板(13),所述升降板(13)与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升降板(13)的下方滑动连接有升降杆(14),所述升降杆(14)与升降板(13)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升降板(13)的对应两侧边均开设有限位槽(17),所述限位槽(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与升降板(1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5)的外部且位于第一挡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9),所述第二挡板(3)的外部且位于限位板(1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销(21),所述限位板(19)的内部开设有与插销(21)配合使用的插槽(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3),所述电机(8)与控制开关(23)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6)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架(24),所述转动杆(9)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稳定板(25),所述支撑架(24)和稳定板(25)均与第一挡板(2)固定连接。
CN202222329118.1U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 Active CN218265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9118.1U CN218265308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9118.1U CN218265308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5308U true CN218265308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12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9118.1U Active CN218265308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5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2186B (zh) 一种具有光伏充电功能且能够充当起飞平台的无人机收纳装置
CN10893356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太阳能板调节装置
CN211720074U (zh) 一种组装式高度可调低压配电箱
CN211289888U (zh) 一种城市道路智慧路灯
CN218265308U (zh) 一种施工现场围挡装置
CN211625100U (zh) 一种可升降路灯
CN112350023A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叠放机构
CN21603387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213461630U (zh) 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光伏组件
CN213837918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充电装置的电动车充电车棚
CN213265569U (zh) 一种板车用顶升装置
CN211232722U (zh) 一种新能源路灯
CN112361287A (zh) 一种5g太阳能智慧路灯轻站系统
CN211976778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光板结构
CN215662910U (zh) 一种折叠式汽车防护罩
CN213178092U (zh) 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路灯
CN219713278U (zh) 一种可调节的光伏太阳能路灯
CN218263566U (zh) 一种夜间道路指示装置
CN219124261U (zh) 一种可移动监控装置
CN210656611U (zh) 一种污泥处理用翻抛机
CN217198691U (zh) 一种无人机平台
CN211442099U (zh) 一种可调节的移动光伏发电车
CN217816275U (zh) 一种室内电力施工用移动式照明装置
CN219548194U (zh) 一种可调节遮阳角度的遮阳结构
CN220569269U (zh) 一种用于道路施工时的临时交通信号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Zhen

Inventor after: Ye Fang

Inventor after: Sun Shuhua

Inventor after: Wang Hongduo

Inventor before: Wang Hongdu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9

Address after: 223700 no.5-906, Wancheng yujingyuan, west of Taoyuan North Road, Zhongxing Town, Siyang County,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Ronglian Project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 Minshunli, Renhe East Road, Town, Raoyang County, Hengshui City, Hebei Province, 053999

Patentee before: Wang Hongduo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