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54261U - 抛光打磨治具 - Google Patents

抛光打磨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54261U
CN218254261U CN202222045750.3U CN202222045750U CN218254261U CN 218254261 U CN218254261 U CN 218254261U CN 202222045750 U CN202222045750 U CN 202222045750U CN 218254261 U CN218254261 U CN 218254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hole
block
polishing
f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457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福祥
李纪利
张真
黄宝贤
刘翠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457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54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54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54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抛光打磨治具,其包括底座、仿形块和填充组件。仿形块为中空结构,仿形块连接于底座并形成一收容空间,仿形块的形状及外表面结构与工件相适配,用以固持工件,仿形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填充组件与底座相连接并设置于收容空间内,用于可活动地穿过安装孔,以将安装在仿形块上的工件的孔填满。该抛光打磨治具定位工件稳定,可有效避免孔出现塌边的现象。

Description

抛光打磨治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头外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光打磨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摄像头外部通常会安装一个用于保护摄像头的外壳,对于刚从模具中取出的外壳,外壳的表面通常会带有合模线和毛刺等缺陷,为了消除缺陷,需要将外壳放置到打磨设备上以进行打磨抛光,从而使外壳的表面光洁度满足使用要求。
然而,外壳上通常开设有通孔,当对外壳打磨时,会造成通孔的边缘磨损,或出现塌边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抛光打磨治具,能够在打磨过程中保护工件的孔,避免工件的孔被磨损或出现塌边的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光打磨治具,用于定位工件,所述工件上开设有孔,所述抛光打磨治具包括底座、仿形块和填充组件;所述仿形块为中空结构,所述仿形块连接于所述底座并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仿形块的形状及外表面结构与所述工件相适配,用以固持所述工件,所述仿形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填充组件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用于可活动地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将安装在所述仿形块上的所述工件的孔填满。
上述抛光打磨治具,在对工件进行定位时,作业人员或机械手将工件装设在仿形块上,由于仿形块与工件相适配,使得工件和仿形块之间紧密贴合,填充组件插接于工件的孔,从而对工件实现了定位,该操作流程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操作便捷,能够快速实现工件的装夹定位;在打磨工件过程中,由于填充组件对工件进行了定位,工件既不易从仿形块上脱离,又不会与仿形块发生相对的转动,从而填充组件对工件实现了稳定地定位。此外,由于填充组件插接于工件的孔,填充组件对工件的孔起到了填充的作用,使得打磨设备在打磨工件时,不易打磨到孔的边缘,从而有效避免孔出现塌边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件的孔包括第一通孔;所述填充组件包括驱动件和第一填充块;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填充块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填充块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工件的表面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件的孔还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间隔设置;所述填充组件还包括第二填充块;所述第二填充块与所述第一填充块间隔设置,且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填充块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工件的表面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块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为0.2mm~0.2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填充块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时,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为0.1mm~0.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组件还包括垫板和限位板;所述垫板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工件的表面和所述第一填充块之间的间距,及调节所述工件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填充块之间的间距,以使所述第一填充块、所述第二填充块分别与所述工件的表面相适配;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垫板连接,所述第一填充块和所述第二填充块通过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打磨治具还包括耐磨环;所述耐磨环一侧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侧和所述仿形块连接,所述耐磨环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工件的直径尺寸且大于所述底座的直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块的周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与所述工件配合,以限制所述工件与所述仿形块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块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弧形环面,以使所述仿形块与所述工件相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件的孔包括第三通孔;所述抛光打磨治具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仿形块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限位块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工件的表面相适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打磨治具和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工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抛光打磨治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仿形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仿形块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填充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抛光打磨治具 100
底座 10
底板 11
连接柱 12
连接孔 121
支撑板 13
安装座 20
连接环 21
安装柱 22
安装槽 221
通水孔 222
仿形块 30
收容空间 31
安装孔 32
定位槽 33
插孔 34
插槽 35
收容槽 36
长槽 37
弧形环面 38
驱动件 40
填充组件 50
固定板 51
限位板 52
垫板 53
第一填充块 54
第二填充块 55
限位块 60
耐磨环 70
工件 200
弧顶部 210
第一通孔 2101
第三通孔 2102
主体部 220
第二通孔 2201
插接柱 230
插接条 2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抛光打磨治具100。抛光打磨治具100用于定位工件200,以使打磨设备对工件200的外表面进行打磨。本实施例中,工件200具体为摄像头的外壳,外壳为注塑件,且外壳上开设有孔,外壳刚被从模具中取出时,外壳的表面上一般都具有合模线、毛刺等缺陷,为了使外壳的表面满足光洁度的要求,需要将外壳放到打磨设备上进行打磨。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工件200包括弧顶部210、主体部220、插接柱230和插接条240。弧顶部210可为半球形盖体,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多个插接柱230连接于弧顶部210的内侧;主体部220为中空环形结构,弧顶部210盖设于主体部220上,当然主体部220也可以与弧顶部210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多个插接条,多个插接条240依次设置在主体部220的内侧,且多个插接条240相互之间间隔设置以便于固定设置在图1所示抛光打磨治具100上。
弧顶部2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01和第三通孔2102,主体部22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201,第一通孔2101和第二通孔2201间隔设置,第三通孔2102位于弧顶部210的中心位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工件200侧面上开设孔的数量可以为更多个或更少。
请参阅图1和图4,抛光打磨治具100包括底座10、安装座20、仿形块30和填充组件50;底座10包括底板11、连接柱12和支撑板13;底板11和支撑板13均为圆环状,底板11的直径尺寸小于支撑板13的直径尺寸,连接柱12为中空的环形结构,连接柱12的直径尺寸既小于底板11的直径尺寸,也小于支撑板13的直径尺寸,连接柱12的一端与底板11固定连接,连接柱12的另一端与支撑板13固定连接,连接柱12的侧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孔121,底座10可以通过连接孔121安装在其它打磨设备上,从而使得打磨设备对抛光打磨治具100上的工件200的外表面进行打磨。
请参阅图4和图5,安装座20包括连接环21和安装柱22;连接环21的直径与支撑板13的直径相同,连接环21与支撑板13通过多个定位销定位,并且通过多个螺栓实现连接,安装柱22为圆柱状,安装柱22的直径尺寸小于支撑板13的直径尺寸,安装柱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环21上,安装柱22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槽221;由于打磨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冷却液体对工件200进行降温,为了不使抛光打磨治具100内积存冷却液体,安装柱22靠近连接环21的一端开设有通水孔222,安装槽221与通水孔222连通,通水孔222与中空的连接柱12连通,冷却液体可以通过通水孔222从底座10排出。本实施例中,冷却液体可以采用水,其它实施例中,冷却液体可以采用其它冷却液。
请参阅图4和图6,仿形块30的形状及外表面结构与工件200的内侧结构相适配,且仿形块30连接于安装座20上,仿形块30朝向安装座20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安装柱22的收容空间31,仿形块30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孔32,安装孔32与收容空间31连通,当工件200罩设于仿形块30上时,第一通孔2101、第二通孔2201正好与安装孔32对应。
请参阅图4,当工件200未罩设于仿形块30上时,填充组件50收容于仿形块30的收容空间31内,当工件200罩设于仿形块30上时,填充组件50穿过安装孔32,并使填充组件50插接于工件200上的第一通孔2101和第二通孔2201,从而使第一通孔2101和第二通孔2201被填满以及对工件200进行定位。
如此,作业人员首先将工件200罩设在仿形块30上,然后填充组件50穿过安装孔32,并插接于工件200上的孔,在工件200打磨过程中,填充组件50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工件200与仿形块3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也使得工件200不易与仿形块30脱离,填充组件50使得工件200稳定地定位于仿形块30上。
此外,由于填充组件50插接于工件200上的孔,填充组件50会填满工件200上的孔,使得打磨设备在打磨工件200的外表面时,不易打磨到孔的边缘,从而有效避免孔边缘出现磨损或孔出现塌边的现象。
在工件200打磨过程中,打磨设备(图未示)会对工件200施加一定的压力,由于连接环21与支撑板13之间通过定位销定位,使得安装座20和底座10之间不易发生偏移,从而使工件200的定位效果更加稳定。
请参阅图3和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仿形块30的外周侧设有多个定位槽33,多个定位槽33间隔设置,且多个定位槽33与多个插接条240一一对应,定位槽33沿图6中三维坐标轴的Z轴方向延伸设置,当工件200安装于仿形块30时,多个插接条240插接于对应的定位槽33中。
如此,通过在仿形块30上设置多个定位槽33,不仅可以对工件200上的插接条240进行让位,使得工件200能够罩设于仿形块30上,而且对工件200起到防转的作用,使得工件200不易与仿形块3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请参阅图3、图4和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仿形块30远离安装座20的一侧设有两个插孔34和多个插槽35,两个插孔34和多个插槽35用于与多个插接柱230配合使用,工件200安装于仿形块30上时,其中的两个插接柱230分别插接于两个插孔34内,其余的插接柱230分别插接于多个插槽35中。
如此,插孔34和插槽35不仅可以对工件200上的插接柱230进行让位,使得工件200能够罩设于仿形块30上,而且对工件200也起到了防转的作用,使得工件200不易与仿形块3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请参阅图2和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仿形块30上设有弧形环面38,用于与主体部220远离弧顶部210的端部配合,使得主体部220能够与仿形块30更好的贴合,从而使得工件200定位更加稳定。此外,弧形环面38凸出主体部220的表面,当工件200安装于仿形块30时,弧形环面38可以撑紧工件200,使得工件200固定更加牢固。
请参阅图2、图4和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抛光打磨治具100包括限位块60;仿形块30上远离安装座20的一侧设有收容槽36,收容槽36位于两个插孔34的中间,收容槽36与插孔34中间设有长槽37,收容槽36与插孔34通过长槽37连通,限位块60装设在收容槽36内,当工件200安装于仿形块30时,限位块60插接于第三通孔2102,且限位块60与工件200的外表面相适配。
如此,由于限位块60插接于第三通孔2102中,限位块60起到填充第三通孔2102的作用,使得打磨设备在打磨工件200过程中不易打磨到第三通孔2102的孔边缘,从而有效避免第三通孔2102出现磨损或塌边的现象。
此外,当作业人员需要将限位块60从收容槽36中取出时,可以将手指伸入长槽37中并捏住限位块60的侧面,然后取出限位块60,长槽37使作业人员便于将限位块60从收容槽36中取出,从而为作业人员提供了便利性。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抛光打磨治具100包括耐磨环70,耐磨环70由陶瓷材料制成;耐磨环70套设在安装柱22上,且与连接环21抵接,仿形块30、耐磨环70和连接环21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耐磨环70的直径尺寸小于主体部220的直径尺寸,且大于连接环21的直径尺寸。
如此,由于耐磨环70的直径尺寸小于主体部220的直径尺寸,在打磨工件200过程中,打磨设备不易先打磨到耐磨环70,从而避免发生打磨不到工件200的情况;由于耐磨环70的直径尺寸大于连接环21的直径尺寸,打磨设备不易打磨到安装座20,从而使得耐磨环70对安装座20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安装座20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2、图4和图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填充组件50包括驱动件40、固定板51、限位板52、垫板53、第一填充块54和第二填充块55;驱动件40安装在安装柱22上,且位于安装槽221内;固定板51与驱动件40连接,限位板52安装于固定板51上,垫板53安装于固定板51与限位板52之间,第一填充块54和第二填充块5间隔安装于限位板52上,第一填充块54和第二填充块55均由陶瓷制成,当第一填充块54插接于第一通孔2101时,第一填充块54与工件200的外表面相适配,第二填充块55插接于第二通孔2201时,第二填充块55与工件200的外表面相适配,当对工件200的外表面进行打磨时,打磨设备会打磨到第一填充块54和第二填充块55,由于第一填充块54和第二填充块55均由陶瓷制成,使得第一填充块54和第二填充块55在使用时更加耐磨。
如此,当工件200安装于仿形块30上时,驱动件40驱动固定板51运动以带动第一填充块54和第二填充块55靠近工件200,第一填充块54插接于第一通孔2101,第二填充块55插接于第二通孔2201,第一填充块54起到填充第一通孔2101的作用,第二填充块55起到填充第二通孔2201的作用,使得打磨设备在打磨工件200过程中不易打磨到第一通孔2101和第二通孔2201的孔边缘,从而有效避免第一通孔2101和第二通孔2201出现磨损或塌边的现象。
此外,当第一填充块54和第二填充块55磨损时,作业人员可以通过增加垫板53的数量以调节第一填充块54和工件200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及调节第二填充块55和工件200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填充块54、第二填充块55始终与工件200外表面相适配。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填充块54插接于第一通孔2101时,第一填充块54与第一通孔2101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为0.2mm~0.25mm,如此,使得第一填充块54能够顺畅插入第一通孔2101的同时又能满足工件200打磨的精度。然而,当第一填充块54与第一通孔2101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值小于0.2mm时,第一填充块54易与工件200发生碰撞,从而造成干涉现象,当第一填充块54与第一通孔2101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值大于0.25mm时,第一填充块54对第一通孔2101的保护作用降低,从而容易造成第一通孔2101塌边。
当第二填充块55插接于第二通孔2201时,第二填充块55与第二通孔2201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为0.1mm~0.15mm。如此,使得第二填充块55能够顺畅插入第二通孔2201的同时又能满足工件200打磨的精度。然而,当第二填充块55与第二通孔2201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值小于0.1mm时,第二填充块55易与工件200发生碰撞,从而造成干涉现象。当第二填充块55与第二通孔2201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值大于0.15mm时,第二填充块55对第二通孔2201的保护作用降低,从而容易造成第二通孔2201塌边。
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打磨治具100的工作过程大致为:
首先,作业人员将工件200罩设在仿形块30上,此时,工件200上的多个插接柱230分别插接于对应的插孔34和插槽35中,多个插接条240插接于对应的定位槽33中,限位块60插接于第三通孔2102,且限位块60与工件200的外表面相适配;然后,启动驱动件40以带动第一填充块54和第二填充块55穿过安装孔32,并使第一填充块54填满于第一通孔2101,第二填充块55填满于第二通孔2201,且第一填充块54、第二填充块55分别与工件200的外表面相适配,填充组件50既限制了工件200沿Z轴的运动,又限制了工件200绕Z轴的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打磨治具100,当工件200安装于仿形块30上时,插孔34、插槽35和定位槽33既对工件200起到了让位作用,使得工件200能够更好的贴合于仿形块30,同时对工件200实现了定位,使得在打磨工件200的过程中,工件200不会因受力而相对抛光打磨治具100发生转动或脱离抛光打磨治具100,从而使得工件200定位更加稳固。
此外,当安装工件200时,填充组件50收容于仿形块30内,从而对工件200起到让位作用,不会对工件200形成干涉,当工件200安装完毕,填充组件50凸伸出仿形块30,以填充第一通孔2101和第二通孔2201。其中,第一填充块54、第二填充块55和限位块60对第一通孔2101、第二通孔2201和第三通孔2102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在打磨工件200外表面的过程中,第一通孔2101、第二通孔2201和第三通孔2102不易出现磨损或塌边的现象。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抛光打磨治具,用于定位工件以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所述工件上开设有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仿形块,所述仿形块为中空结构,所述仿形块连接于所述底座并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仿形块的形状及外表面结构与所述工件相适配,用以固持所述工件,所述仿形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
填充组件,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用于可活动地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将安装在所述仿形块上的所述工件的孔填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的孔包括第一通孔;
所述填充组件包括:
驱动件,连接于底座且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第一填充块,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填充块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工件的表面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的孔还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间隔设置;
所述填充组件还包括:
第二填充块,与所述第一填充块间隔设置,且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填充块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工件的表面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填充块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为0.2mm~0.25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填充块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时,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为0.1mm~0.15m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组件还包括:
垫板,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工件的表面和所述第一填充块之间的间距,及调节所述工件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填充块之间的间距,以使所述第一填充块、所述第二填充块分别与所述工件的表面相适配;
限位板,与所述垫板连接,所述第一填充块和所述第二填充块通过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光打磨治具还包括:
耐磨环,一侧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侧和所述仿形块连接,所述耐磨环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工件的直径尺寸且大于所述底座的直径尺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形块的周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与所述工件配合,以限制所述工件与所述仿形块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形块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弧形环面,以使所述仿形块与所述工件相贴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打磨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的孔包括第三通孔;
所述抛光打磨治具还包括:
限位块,设置于所述仿形块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限位块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工件的表面相适配。
CN202222045750.3U 2022-08-04 2022-08-04 抛光打磨治具 Active CN218254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5750.3U CN218254261U (zh) 2022-08-04 2022-08-04 抛光打磨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5750.3U CN218254261U (zh) 2022-08-04 2022-08-04 抛光打磨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54261U true CN218254261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66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45750.3U Active CN218254261U (zh) 2022-08-04 2022-08-04 抛光打磨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54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211390T3 (es) Maquina de rectificar con husillo flesible fijo a una plataforma.
US6932678B2 (en) Polishing apparatus
US521684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inding foremost end surface of a ferrule
TWI602227B (zh) Dresser
CN111604735B (zh) 一种用于环形材料内外壁打磨的一体化装置
CN113500502B (zh) 一种半导体外延石英部件加工砂轮、研磨装置以及磨床
CN218254261U (zh) 抛光打磨治具
CN112122799A (zh) 一种电脑芯片加工用便于调节的切割打磨一体化设备
GB2360965A (en) Grooved notch grinding pin for semiconductor wafers
US7542648B2 (en) Holder for optical fiber ferrule end face grinding apparatus
CN215433135U (zh) 一种磨粒流去毛刺装置
CN101163570B (zh) 用于打磨机的打磨垫锁定件
CN219685014U (zh) 抛光机构及抛光装置
US5140782A (en) Tool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lens
US6220938B1 (en) Grinding machines
CN113070762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钢管管口打磨装置
CN212735485U (zh) 一种浮动式多头打磨机构
CN210757116U (zh) 一种不锈钢瓶内壁研磨机
CN211388289U (zh) 一种工件平面研磨夹具
CN220408252U (zh) 一种打磨万向浮动机构
CN216327138U (zh) 一种管件精确加工装置
CN212635419U (zh) 一种打磨刀架
CN219562505U (zh) 一种透镜研磨抛光设备
CN219275298U (zh) 一种便于拆卸和安装的壳罩
CN218341966U (zh) 一种差速器壳体定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