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53709U - 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53709U
CN218253709U CN202222427995.2U CN202222427995U CN218253709U CN 218253709 U CN218253709 U CN 218253709U CN 202222427995 U CN202222427995 U CN 202222427995U CN 218253709 U CN218253709 U CN 218253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otor
wall
fixed plate
j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79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达
董立学
崔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Ward Watercra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Ward Watercraf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Ward Watercraf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Ward Watercraf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279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53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53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53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有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的前端转动连接在工作台的前内侧壁中心处,所述工作台的后侧壁中心靠下端处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后侧壁上,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下内壁上,所述垫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垫块的上端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有双向丝杠,利用第一电机带着双向丝杠进行正反转,再与两个连接套的配合下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进行反方向运动,从而对模具进行夹持与放松,方便夹持固定,调节方向时效率更快。

Description

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
背景技术
模具制造用夹具是指模具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夹具通常由定位元件(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夹紧装置、对刀引导元件(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或导引刀具方向)、分度装置(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能完成数个工位的加工,有回转分度装置和直线移动分度装置两类)、连接元件以及夹具体(夹具底座)等组成,模具制造用焊接夹可以保证焊件尺寸大小,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
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12311259U)公开了一种模具制造用焊接夹具,涉及焊接夹具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随身携带且无法针对不同的模具进行夹板的更换的问题。所述连接板的后端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前端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夹板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螺栓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板和夹板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连接。
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对模具进行旋转或者更换方向,然而现有的设置大都是采用人工手动控制夹板对模具进行夹持和固定,且角度与旋转均不方便,使得调节模具时比较麻烦,为此提出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有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的前端转动连接在工作台的前内侧壁中心处,所述工作台的后侧壁中心靠下端处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后侧壁上,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下内壁上,所述垫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垫块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工作台的后侧壁,且端部固定连接在双向丝杠的后端,所述双向丝杠的侧壁上对称套设有连接套,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中心处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下端贯穿工作台的上端面,两个所述连接套的上端面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分别贯穿活动槽,且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前侧壁中心处与第二固定板的后侧壁中心处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配合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侧壁靠后端处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连接槽的上内壁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端面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下端贯穿第一固定板的上端面,且端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后侧壁中心处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前侧壁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后侧壁上,所述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固定板的后侧壁,且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夹持板的后端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配合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侧壁靠前端处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上内壁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面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下端贯穿第二固定板的上端面,且端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前内侧壁中心处设置有连接栓,所述连接栓的前端活动连接在第一夹持板前端面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另一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防护颗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壁中心靠前侧边缘处设置有控制面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的形状均为圆弧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套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固定套与第二卡槽的尺寸互相适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面板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均采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设置对比,通过在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有双向丝杠,利用第一电机带着双向丝杠进行正反转,再与两个连接套的配合下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进行反方向运动,从而对模具进行夹持与放松,方便夹持固定,调节方向时效率更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设置对比,夹持完成后,利用第一固定板的内部设置第二夹持板,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带着第二夹持板和第一夹持板进行正反转,在加工时方便调节模具的位置与方向,调节完成后通过旋紧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在第一固定套与第一卡槽的配合和第二固定套与第二卡槽的配合下,使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转动位置停止并且固定,方便后面加工使用,灵活性好,方便加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第二固定板的正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工作台的正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第一固定板的正剖视图。
图例说明:
1、工作台;2、第一螺栓;3、第一固定板;4、防护壳;5、壳体;6、活动槽;7、连接板;8、控制面板;9、防护颗粒;10、第一夹持板;11、第二螺栓;12、第二固定板;13、第一卡槽;14、第一连接槽;15、连接栓;16、第一固定套;17、第一放置槽;18、第一电机;19、垫块;20、双向丝杠;21、连接套;22、第二电机;23、第二夹持板;24、第二固定套;25、第二卡槽;26、第二放置槽;27、第二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双向丝杠20,双向丝杠20的前端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的前内侧壁中心处,工作台1的后侧壁中心靠下端处设置有壳体5,壳体5的前侧壁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后侧壁上,壳体5的内部设置有垫块19,垫块19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壳体5的下内壁上,垫块19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8,第一电机18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垫块19的上端面上,第一电机18的输出端贯穿工作台1的后侧壁,且端部固定连接在双向丝杠20的后端,双向丝杠20的侧壁上对称套设有连接套21,工作台1的上端面中心处设置有活动槽6,活动槽6的下端贯穿工作台1的上端面,两个连接套21的上端面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两个连接板7的上端分别贯穿活动槽6,且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3的前侧壁中心处与第二固定板12的后侧壁中心处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4和第二连接槽27,第一连接槽14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装置,第二连接槽27的内部设置有配合装置。
转动装置包括第二夹持板23,第二夹持板23侧壁靠后端处设置有第二卡槽25,第二连接槽27的上内壁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放置槽26,第一固定板3的上端面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螺栓2,第一螺栓2的下端贯穿第一固定板3的上端面,且端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套24,第一固定板3的后侧壁中心处设置有防护壳4,防护壳4的前侧壁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的后侧壁上,防护壳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22,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固定板3的后侧壁,且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夹持板23的后端面上。
配合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10,第一夹持板10的侧壁靠前端处设置有第一卡槽13,第一连接槽14的上内壁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放置槽17,第二固定板12的上端面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螺栓11,第二螺栓11的下端贯穿第二固定板12的上端面,且端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套16,第一连接槽14的前内侧壁中心处设置有连接栓15,连接栓15的前端活动连接在第一夹持板10前端面的内部,第一夹持板10与第二夹持板23的另一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防护颗粒9,工作台1的一侧壁中心靠前侧边缘处设置有控制面板8,控制面板8与第一电机18和第二电机22之间均采用电性连接,第一固定套16与第二固定套24的形状均为圆弧状,第一固定套16与第一卡槽13和第二固定套24与第二卡槽25的尺寸互相适配。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通过在工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双向丝杠20,利用第一电机18带着双向丝杠20进行正反转,再与两个连接套21的配合下使得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12进行反方向运动,从而对模具进行夹持与放松,方便夹持固定,调节方向时效率更快,夹持完成后,利用第一固定板3的内部设置第二夹持板23,在第二电机22的驱动下,带着第二夹持板23和第一夹持板10进行正反转,在加工时方便调节模具的位置与方向,调节完成后通过旋紧第一螺栓2和第二螺栓11,在第一固定套16与第一卡槽13的配合和第二固定套24与第二卡槽25的配合下,使第一夹持板10与第二夹持板23的转动位置停止并且固定,方便后面加工使用,灵活性好,方便加工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双向丝杠(20),所述双向丝杠(20)的前端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的前内侧壁中心处,所述工作台(1)的后侧壁中心靠下端处设置有壳体(5),所述壳体(5)的前侧壁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后侧壁上,所述壳体(5)的内部设置有垫块(19),所述垫块(19)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壳体(5)的下内壁上,所述垫块(19)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8),所述第一电机(18)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垫块(19)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电机(18)的输出端贯穿工作台(1)的后侧壁,且端部固定连接在双向丝杠(20)的后端,所述双向丝杠(20)的侧壁上对称套设有连接套(21),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面中心处设置有活动槽(6),所述活动槽(6)的下端贯穿工作台(1)的上端面,两个所述连接套(21)的上端面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两个所述连接板(7)的上端分别贯穿活动槽(6),且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前侧壁中心处与第二固定板(12)的后侧壁中心处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4)和第二连接槽(27),所述第一连接槽(14)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第二连接槽(27)的内部设置有配合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二夹持板(23),所述第二夹持板(23)侧壁靠后端处设置有第二卡槽(25),所述第二连接槽(27)的上内壁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放置槽(26),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上端面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螺栓(2),所述第一螺栓(2)的下端贯穿第一固定板(3)的上端面,且端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套(24),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后侧壁中心处设置有防护壳(4),所述防护壳(4)的前侧壁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的后侧壁上,所述防护壳(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22),所述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固定板(3)的后侧壁,且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夹持板(23)的后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10),所述第一夹持板(10)的侧壁靠前端处设置有第一卡槽(13),所述第一连接槽(14)的上内壁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放置槽(17),所述第二固定板(12)的上端面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螺栓(11),所述第二螺栓(11)的下端贯穿第二固定板(12)的上端面,且端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套(16),所述第一连接槽(14)的前内侧壁中心处设置有连接栓(15),所述连接栓(15)的前端活动连接在第一夹持板(10)前端面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10)与第二夹持板(23)的另一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防护颗粒(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壁中心靠前侧边缘处设置有控制面板(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套(16)与第二固定套(24)的形状均为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套(16)与第一卡槽(13)和第二固定套(24)与第二卡槽(25)的尺寸互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8)与第一电机(18)和第二电机(22)之间均采用电性连接。
CN202222427995.2U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 Active CN218253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7995.2U CN218253709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7995.2U CN218253709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53709U true CN218253709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12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7995.2U Active CN218253709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53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53709U (zh) 一种高精度模具制造用夹具
CN213614217U (zh) 一种智能机床用三爪卡盘
CN212683216U (zh) 一种360°等分定位旋转夹具
CN211589264U (zh) 一种后套加工夹具
CN210024660U (zh) 万能分度卡盘
CN112008625A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的加工夹装装置
CN213380370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
CN217529336U (zh) 一种固定型龙门铣床
CN213439715U (zh) 带有保护结构的机器人夹具
CN219043754U (zh) 新型机械加工用夹具装置
CN215847048U (zh) 一种加工中心用的旋转夹具
CN215357258U (zh) 一种铣床快速装卸夹具
CN212444354U (zh) 一种角阀加工夹具
CN220945017U (zh) 一种新型夹紧机构
CN219944386U (zh) 一种可调整折弯角度的工件折弯装置
CN212762296U (zh) 吊索钩自定心钻孔气动夹具
CN213672985U (zh) 一种利用普通车床加工矩形缸筒内孔的工装
CN210307421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便于调节的定位夹具工装
CN209867506U (zh) 一种加工斜铁平面用刨床夹具
CN216882803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机械固定夹具
CN220839049U (zh) 一种三通管件用加工工装
CN212239394U (zh) 一种卧拉加工断面齿用旋转夹具
CN214186161U (zh) 一种加工中心偏心轴定位夹具
CN215201435U (zh) 一种cnc平面磨床专用固定装置
CN214920993U (zh) 一种分体式可调节精准位置度的拉床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