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7749U - 一种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47749U CN218247749U CN202221742194.9U CN202221742194U CN218247749U CN 218247749 U CN218247749 U CN 218247749U CN 202221742194 U CN202221742194 U CN 202221742194U CN 218247749 U CN218247749 U CN 2182477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fixed
- inflatable
- fixedly connected
- so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包括充气式软膜、连杆机构、软膜固定件、牵引连杆机构进行弯曲的第一牵引机构以及牵引连杆机构保持形态的第二牵引机构;充气式软膜的连接端向内形成有连杆装配腔;充气式软膜的连接端与软膜固定件固定连接;连杆机构的一端插入至连杆装配腔内并与连杆装配腔的顶壁固定连接;第一牵引机构与连杆机构的两侧相连接,第二牵引机构与连杆机构的中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充气式软膜与连杆机构相结合的方式来形成支撑结构,使得整个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能够与刚性结构相当,可以给予使用者足够力度的支撑;同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体型、坐姿等对充气式软膜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够很好地提升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支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场合中需要使用到辅助行走装置;例如,对于腿脚不方便的人员,就需要借助轮椅出行。支撑结构是辅助行走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于使用者在从椅子上站立时可以支撑其身体重量;而坐下时可以支撑使用者的手部。
但是,现有辅助行走装置的支撑结构都采用刚性支撑,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根据使用者的不同体型、坐姿等进行调整,导致使用舒适性差。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案发明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解决现有辅助行走装置的支撑结构都采用刚性支撑,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根据使用者的不同体型、坐姿等进行调整,导致使用舒适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包括充气式软膜、连杆机构、软膜固定件、牵引所述连杆机构进行弯曲的第一牵引机构以及牵引所述连杆机构保持形态的第二牵引机构;
所述充气式软膜的连接端向内形成有连杆装配腔;所述充气式软膜的连接端与所述软膜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插入至所述连杆装配腔内并与连杆装配腔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牵引机构与所述连杆机构的两侧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机构与所述连杆机构的中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关节单元,各所述关节单元之间以串联的方式铰接在一起;
每所述关节单元均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均设置有铰接盘,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U型铰接架;所述第一连杆的铰接盘与所述第二连杆的U型铰接架相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U型铰接架上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连杆向下旋转的挡止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包括从所述连杆机构的一侧穿过的第一伸缩绳、从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侧穿过的第二伸缩绳、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的第一收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的第二收线轮;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均设置在远离所述充气式软膜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收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收线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牵引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软膜固定件一侧的第三固定架、固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架上的气动推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气动推杆的活动端的固定轮;所述第一伸缩绳和第二伸缩绳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固定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牵引机构包括从所述连杆机构的中间穿过的固定绳、第四固定架、固设于所述第四固定架上的第三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的第三收线轮;所述第四固定架设置在远离所述充气式软膜的一端;所述固定绳的一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的头部固定连接,固定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收线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软膜固定件为套设在所述连杆机构的外部的筒状壳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软膜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充气式软膜与连杆机构相结合的方式来形成支撑结构,使得整个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能够与刚性结构相当,从而可以给予使用者足够力度的支撑;同时,可以利用第一牵引机构牵引连杆机构的两侧实现弯曲,可以利用第二牵引机构连杆机构的中部实现状态维持,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体型、坐姿等对充气式软膜的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使用者,能够很好地提升使用舒适性。
2、在整个支撑的过程中都是充气式软膜与使用者的手部接触,而充气式软膜具有柔软的特点,因此可以有效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使用者的手部造成伤害,从而进一步提升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在去除充气式软膜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杆机构的水平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杆机构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固定架、第二电机和第二收线轮组装后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牵引机构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撑机构,1-充气式软膜,2-连杆机构,21-关节单元,211-第一连杆,212-第二连杆,213-铰接盘,214-U型铰接架,2141-挡止部,215-第一通孔,216-第二通孔,3-软膜固定件,4-第一牵引机构,41-第一伸缩绳,42-第二伸缩绳,43-第一固定架,44-第二固定架,45-第一电机,46-第二电机,47-第一收线轮,48-第二收线轮,4a-第三固定架,4b-气动推杆,4c-固定轮,5-第二牵引机构,51-固定绳,52-第四固定架,53-第三电机,54-第三收线轮,6-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这些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100,支撑机构100包括充气式软膜1、连杆机构2、软膜固定件3、牵引所述连杆机构2进行弯曲的第一牵引机构4以及牵引所述连杆机构2保持形态的第二牵引机构5;其中,所述充气式软膜1可以采用塑料薄膜或者橡胶薄膜,在往所述充气式软膜1内充气时,整个充气式软膜1可以膨胀鼓起,而在对所述充气式软膜1放气时,整个充气式软膜1可以收缩变小;所述连杆机构2可以向两侧弯曲和向上实现折叠,但是无法向下弯曲;所述软膜固定件3用于对充气式软膜1的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一牵引机构4用于牵引连杆机构2实现弯曲;所述第二牵引机构5用于牵引连杆机构2在弯曲后可以保持形态。
所述充气式软膜1的连接端向内形成有连杆装配腔(未图示);所述充气式软膜1的连接端与所述软膜固定件3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充气式软膜1的固定;所述连杆机构2的一端插入至所述连杆装配腔内并与连杆装配腔的顶壁固定连接,在对所述充气式软膜1进行充气的过程中,所述充气式软膜1会膨胀鼓起并带动连杆机构2的头部向前运动,此时充气式软膜1和连杆机构2的头部相结合正好可以形成支撑结构,使用者可以将手部支撑在充气式软膜1的表面;所述第一牵引机构4与所述连杆机构2的两侧相连接,以利用第一牵引机构4牵引连杆机构2的两侧实现弯曲;所述第二牵引机构5与所述连杆机构2的中部相连接,以利用第二牵引机构5牵引连杆机构2的中部实现状态维持。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充气式软膜1与连杆机构2相结合的方式来形成支撑结构,使得整个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能够与刚性结构相当,从而可以给予使用者足够力度的支撑;同时,可以利用第一牵引机构4牵引连杆机构2的两侧实现弯曲,可以利用第二牵引机构5连杆机构2的中部实现状态维持,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体型、坐姿等对充气式软膜1的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使用者,能够很好地提升使用舒适性。
2、在整个支撑的过程中都是充气式软膜1与使用者的手部接触,而充气式软膜1具有柔软的特点,因此可以有效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使用者的手部造成伤害,从而进一步提升使用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2包括至少两个关节单元21,各所述关节单元21之间以串联的方式铰接在一起,这样整个连杆机构2正好可以形成一个支撑臂;
每所述关节单元21均包括第一连杆211和第二连杆212,且所述第一连杆211和第二连杆212的一端均设置有铰接盘213,所述第一连杆211和第二连杆21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U型铰接架214;所述第一连杆211的铰接盘213与所述第二连杆212的U型铰接架214相铰接。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铰接盘213采用圆弧形结构,并且所述U型铰接架214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铰接盘213接触配合的弧形凹面,这样在将铰接盘213与U型铰接架214铰接在一起时,铰接盘213的外缘可以与U型铰接架214的底部保持接触,当利用第二牵引机构5牵引连杆机构2的中部时,可以增加铰接盘213与U型铰接架214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增加第一连杆211与第二连杆212之间的静摩擦力,保证整个连杆机构2在弯曲后可以保持形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U型铰接架214上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连杆211向下旋转的挡止部2141。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U型铰接架214最多可向上旋转90°,以实现对连杆机构2进行旋转折叠;同时,因为U型铰接架214上设置有限制第一连杆211向下旋转的挡止部2141,因此整个连杆机构2是无法向下旋转折叠的,这样才能够支撑住使用者的重量并保持水平位置,而不会向下弯曲。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机构4包括从所述连杆机构2的一侧穿过的第一伸缩绳41、从所述连杆机构2的另一侧穿过的第二伸缩绳42、第一固定架43、第二固定架44、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43上的第一电机45、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44上的第二电机46、与所述第一电机45固定连接的第一收线轮47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46固定连接的第二收线轮48;所述第一固定架43和第二固定架44均设置在远离所述充气式软膜1的一端,以方便第一电机45对第一伸缩绳41进行牵引操作和第二电机46对第二伸缩绳42进行牵引操作;所述第一伸缩绳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收线轮4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绳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收线轮48固定连接,这样在第一电机45带动第一收线轮47旋转或者第二电机46带动第二收线轮48旋转时,就可以实现对第一伸缩绳41或者第二伸缩绳42进行收放操作。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在所述第一连杆211和第二连杆212上的两侧均形成有第一通孔215,以方便第一伸缩绳41和第二伸缩绳42可以穿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第一牵引机构4包括从连杆机构2的两侧穿过的第一伸缩绳41和第二伸缩绳42,第一伸缩绳41在第一电机45的带动下可进行收放,第二伸缩绳42在第二电机46的带动下可进行收放,并且第一电机45和第二电机46都可独立工作;使得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利用第一电机45牵引连杆机构2向一侧进行弯曲调节,进而带动充气式软膜1进行位置调节;也可以利用第二电机46牵引连杆机构2向另一侧进行弯曲调节,进而带动充气式软膜1进行位置调节,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不同体型、坐姿等,提升使用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软膜固定件3一侧的第三固定架4a、固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架4a上的气动推杆4b以及设置在所述气动推杆4b的活动端的固定轮4c;所述第一伸缩绳41和第二伸缩绳42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固定轮4c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第一牵引机构4还包括与第一伸缩绳41和第二伸缩绳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气动推杆4b,使得在对充气式软膜1进行充气时,可以利用气动推杆4b将第一伸缩绳41和第二伸缩绳42的另一端往前推出,从而方便连杆机构2的头部跟随充气式软膜1一起向前运动;而在对充气式软膜1进行放气时,可以利用气动推杆4b将第一伸缩绳41和第二伸缩绳42的另一端往后拉回,进而带动连杆机构2的头部和充气式软膜1一起向后回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牵引机构5包括从所述连杆机构2的中间穿过的固定绳51、第四固定架52、固设于所述第四固定架52上的第三电机53以及与所述第三电机53固定连接的第三收线轮54;所述第四固定架52设置在远离所述充气式软膜1的一端,以方便第三电机53对连杆机构2进行牵引操作;所述固定绳51的一端与所述连杆机构2的头部固定连接,固定绳5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收线轮54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在所述第一连杆211和第二连杆212的中部均形成有第二通孔216,以方便固定绳51的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牵引机构5在具体工作时,当将所述连杆机构2和充气式软膜1调节至所需的状态时,利用第三电机53驱使第三收线轮54将整个连杆机构2往后拉紧,增加各个关节单元21中铰接盘213与U型铰接架214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增加各个关节单元21中第一连杆211与第二连杆212之间的静摩擦力,进而保证整个连杆机构2在调整完后可以保持形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软膜固定件3为套设在所述连杆机构2的外部的筒状壳体,这样既可以利用软膜固定件3对连杆机构2起到保护作用,又可以实现对充气式软膜1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100还包括固定支架6;所述软膜固定件3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6上,以实现对软膜固定件3进行支撑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需要利用充气式软膜1进行支撑时,对充气式软膜1进行充气,同时利用气动推杆4b将第一伸缩绳41和第二伸缩绳42的另一端往前推出,此时连杆机构2的头部可以跟随充气式软膜1的鼓起而一起向前运动,从而形成支撑结构,使用者可以将手部支撑在该支撑结构上。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对充气式软膜1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先通过第三电机53驱使第三收线轮54放线松开,再利用第一电机45牵引第一伸缩绳41对连杆机构2进行弯曲调节或者利用第二电机46牵引第二伸缩绳42对连杆机构2进行弯曲调节,连杆机构2在弯曲时会带动充气式软膜1进行弯曲实现调节;当调节好充气式软膜1的位置后,通过第三电机53驱使第三收线轮54收线拉紧,从而使连杆机构2保持弯曲后的状态。在不需要使用充气式软膜1进行支撑时,对充气式软膜1进行放气操作,同时利用气动推杆4b将第一伸缩绳41和第二伸缩绳42的另一端往后拉回,从而带动连杆机构2的头部和充气式软膜1一起向后回缩。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式软膜、连杆机构、软膜固定件、牵引所述连杆机构进行弯曲的第一牵引机构以及牵引所述连杆机构保持形态的第二牵引机构;
所述充气式软膜的连接端向内形成有连杆装配腔;所述充气式软膜的连接端与所述软膜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插入至所述连杆装配腔内并与连杆装配腔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牵引机构与所述连杆机构的两侧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机构与所述连杆机构的中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关节单元,各所述关节单元之间以串联的方式铰接在一起;
每所述关节单元均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均设置有铰接盘,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U型铰接架;所述第一连杆的铰接盘与所述第二连杆的U型铰接架相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铰接架上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连杆向下旋转的挡止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包括从所述连杆机构的一侧穿过的第一伸缩绳、从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侧穿过的第二伸缩绳、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的第一收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的第二收线轮;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均设置在远离所述充气式软膜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收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收线轮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软膜固定件一侧的第三固定架、固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架上的气动推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气动推杆的活动端的固定轮;所述第一伸缩绳和第二伸缩绳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固定轮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机构包括从所述连杆机构的中间穿过的固定绳、第四固定架、固设于所述第四固定架上的第三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的第三收线轮;所述第四固定架设置在远离所述充气式软膜的一端;所述固定绳的一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的头部固定连接,固定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收线轮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膜固定件为套设在所述连杆机构的外部的筒状壳体。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软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软膜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42194.9U CN218247749U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一种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42194.9U CN218247749U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一种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47749U true CN218247749U (zh) | 2023-01-10 |
Family
ID=84759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742194.9U Active CN218247749U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一种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47749U (zh) |
-
2022
- 2022-07-06 CN CN202221742194.9U patent/CN2182477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44288B (zh) | 一种带靠背座椅及设有该座椅的站立康复轮椅车 | |
CN211433838U (zh) | 一种妇产科用辅助起床装置 | |
CN110664567B (zh) | 一种不改变坐姿的转乘护理机器人 | |
CN218247749U (zh) | 一种充气式软体支撑机构 | |
CN114191266B (zh) | 一种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臀部受力托起装置 | |
CN206424230U (zh) | 一种带靠背座椅及设有该座椅的站立康复轮椅车 | |
CN111870442B (zh) | 一种用于转移失能人群的可折叠轮椅 | |
CN212038017U (zh) | 智能护理床 | |
CN114681229A (zh) | 一种适用于脑瘫儿童的多功能医疗床 | |
CN212037773U (zh) | 支气管镜手术用躯体固定装置 | |
CN210843503U (zh) | 一种辅助婴幼儿穿刺固定器 | |
CN113545624B (zh) | 一种安全可调式家用床 | |
CN213962676U (zh) | 一种婴幼儿座椅省力装置 | |
CN111345951A (zh) | 智能护理床 | |
CN114432049B (zh) | 一种床板担架折叠组装式医疗手术床及组装方法 | |
CN218010302U (zh) | 座背架机芯行走机构及按摩椅 | |
CN213218373U (zh) | 带复健功能的陪护床 | |
CN113230079B (zh) | 一种直肠癌手术体位垫 | |
CN217447209U (zh) | 一种医用充气气垫 | |
CN220237204U (zh) | 帮助站起的辅助装置 | |
CN219115435U (zh) | 一种座椅座垫结构 | |
CN217660621U (zh) | 一种踝关节康复器 | |
CN220937383U (zh) | 一种高抗压型塑胶座椅底壳 | |
CN215776798U (zh) | 一种安全可调式家用床 | |
CN219307302U (zh) | 防跌倒行走辅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