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0997U - 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0997U
CN218230997U CN202222867324.8U CN202222867324U CN218230997U CN 218230997 U CN218230997 U CN 218230997U CN 202222867324 U CN202222867324 U CN 202222867324U CN 218230997 U CN218230997 U CN 218230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workshop
frame
chain wheel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673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飞
张世钦
王军伟
何延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Yir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Yir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Yir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Yir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673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0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0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0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加工行业物料输送技术领域。一种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用于加工车间与成品车间之间的物料输送,包括地下连廊、提升机、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地下连廊的其中一端延伸至加工车间的下部,地下连廊的另一端延伸至成品车间的下部;在加工车间和成品车间内均布设有至少一个提升机,提升机的上端延伸至地面上部,提升机的下端与地下连廊中的第一输送单元对应;第一输送单元布设在地下连廊内,第一输送单元用于两提升机之间的物料的输送;在加工车间和成品车间的地面上部均布设有第二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用于将物料输送至对应的提升机上。本申请能够大大提高运送效率,降低运送成本,解决厂区道路拥堵繁忙问题。

Description

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加工行业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铝加工行业中,板材或者卷材的生产后,需要在厂区内进行板材和卷材的周转输送,厂区的车间布置一般包括有加工车间、布设在加工车间内的板材卷材暂存区、成品车间,成品车间用于对加工完成的板材卷材的集中存放。
现有的运输方式多采用卡车、吊车、叉车等地面作业设备进行成品的周转输送,由于在进行板材和卷材的运输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在厂区道路和车间内部进行穿梭,主厂区道路繁忙,会发生经常性的堵车,并且安全隐患较大;在安全风险的防护措施上投入很大,对运输成本和整个厂区内的工作效率影响巨大,无法对厂区设备、生产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大大提高运送效率,降低运送成本,解决厂区道路拥堵繁忙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用于加工车间与成品车间之间的物料输送,包括:
地下连廊,所述地下连廊的其中一端延伸至所述加工车间的下部,所述地下连廊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成品车间的下部;
提升机,在所述加工车间和所述成品车间内均布设有至少一个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上端延伸至地面上部,所述提升机的下端与所述地下连廊中的第一输送单元对应;
第一输送单元,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布设在所述地下连廊内,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用于两提升机之间的物料的输送;以及
第二输送单元,在所述加工车间和所述成品车间的地面上部均布设有第二输送单元,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用于将物料输送至对应的提升机上。
通过地下连廊的布置,可以为板材和卷材的输送提供专用输送通道,从而避开地面运输,解决地面运输所面临的问题,提高输送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本申请的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的布置,可以解决地面和地下的水平输送问题,提升机能够解决垂直升降的问题,使得板材和卷材物料能够有序有效的在加工车间和成品车间实现周转。
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均包括:
第一机架;
第一支撑辊,在所述第一机架上并排枢接设置有多组第一支撑辊,各所述第一支撑辊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传动链轮,相邻两所述第一支撑辊之间通过第一同步链条传动;以及
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驱动链轮,在其中一所述第一支撑辊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驱动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链条。
本申请通过第一支撑辊的布置,可以使得卷材或板材稳定的支撑于第一支撑辊上,支撑稳定,便于进行水平的定向运输,定位方便,便于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与提升机的对接,本申请采用同步链条可以使得各组第一支撑辊同步转动,避免物料在支撑辊表面打滑或发生局部侧偏。
所述提升机包括:
第二机架;
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匹配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的中部,在所述支撑框和所述第二机架之间设置有导向单元,所述支撑框的底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和多组第二支撑辊,相邻两所述第二支撑辊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链轮和第二同步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驱动链轮,在其中一所述第二支撑辊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二从动链轮,所述第二驱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链条;以及
升降驱动部,所述升降驱动部驱动所述支撑框升降动作。
本申请的第二机架和支撑框的设置,能够使得支撑框沿第二机架垂直升降动作,实现物料的垂直输送,第二支撑辊的布置,能够更方便于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进行对接,使得物料在第一输送单元与提升机之间、第二输送单元与提升机之间稳定换位。
所述升降驱动部包括液压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滑轮组,在所述滑轮组上盘绕设置有钢丝绳,所述支撑框与所述钢丝绳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钢丝绳动作。
所述升降驱动部包括:
第三驱动电机,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通过轴承座支撑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支撑轴转动;以及
卷筒,其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卷筒上的钢丝绳的活动端与所述支撑框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驱动部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液压缸顶升的形式或者钢丝绳卷筒的形式,还可以采用链轮链条的提升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灵活性高。
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布设在所述支撑框上的导向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轮上设置有U型导槽,所述导向轨道匹配卡设在所述U型导槽内。
通过导向轮和导向轨道的布置,可以使得支撑框的运动轨迹受到约束,避免发生侧偏,垂直度更好,保障支撑框整体运行平稳。
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均为轨道小车,所述地下连廊、加工车间和成品车间内均设有输送轨道,所述轨道小车设置在输送轨道上。
根据相应的配套结构可以选择该运送方式,相对于机架,输送轨道的布置可以降低车间内的空间占用面积,提高输送轨道的延伸长度,方便于不同位置的板材和卷材的输送。
所述成品车间内布设有多个提升机,各所述提升机均与所述地下连廊对应设置。
由于成品车间区域较大,通常都会分为一跨、二跨、三跨、四跨等多个区域,为了便于直接将物料输送至相应的区域,本申请在成品车间内布置多个提升机,从而实现在目标工位进行定点存放物料。
加工车间地面上的第二输送单元上设置有外观检测单元,所述外观检测单元用于对物料的外形尺寸进行检测。
通过外观检测单元的设置,可以对外形尺寸进行检测,一方面保障物料摆放对位准确,避免物料侧偏,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出现残次品。
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和提升机上均设置有位置检测单元,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物料的行进位置。
为了实现对整个输送过程的自动化运行,本申请设置有位置检测单元,实现对物料的运输状态进行检测,保障不同工位上的周转顺利进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地下连廊的布置,可以为板材和卷材的输送提供专用输送通道,从而避开地面运输,解决地面运输所面临的问题,提高输送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能够大大提高运送效率,降低运送成本,解决厂区道路拥堵繁忙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输送单元与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
110为加工车架、120为成品车间;
210为地下连廊、220为第一输送单元、221为第一机架、222为第一支撑辊、223为第一驱动电机、224为第一传动链轮、225为侧挡盘、230为第二输送单元、240为提升机、241为第二机架、242为支撑框、243为第三驱动电机、250为外观检测单元;
300为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的表述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制,而只是用来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应注意到,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存在“连接”、“耦合”或者“相连”的表述时,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耦合或相连,但应当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即涵盖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的位置关系。
应当注意到,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应注意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其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的改变。
参见图1-图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用于加工车间110与成品车间120之间的物料输送,包括地下连廊210、提升机240、第一输送单元220和第二输送单元230,所述地下连廊210的其中一端延伸至所述加工车间110的下部,所述地下连廊21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成品车间120的下部;在所述加工车间110和所述成品车间120内均布设有至少一个提升机240,所述提升机240的上端延伸至地面上部,所述提升机240的下端与所述地下连廊210中的第一输送单元220对应;所述第一输送单元220布设在所述地下连廊210内,所述第一输送单元220用于两提升机240之间的物料的输送;在所述加工车间110和所述成品车间120的地面上部均布设有第二输送单元230,所述第二输送单元230用于将物料输送至对应的提升机240上。
通过地下连廊210的布置,可以为板材和卷材的输送提供专用输送通道,从而避开地面运输,解决地面运输所面临的问题,提高输送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本申请的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的布置,可以解决地面和地下的水平输送问题,提升机能够解决垂直升降的问题,使得板材和卷材物料能够有序有效的在加工车间和成品车间实现周转。
第一输送单元220和第二输送单元230的结构:
第一输送单元220和第二输送单元230均包括第一机架221、第一支撑辊222和第一驱动电机223,在所述第一机架221上并排枢接设置有多组第一支撑辊222,各所述第一支撑辊222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传动链轮224,相邻两所述第一支撑辊222之间通过第一同步链条传动,第一支撑辊222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挡盘22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23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驱动链轮,在其中一所述第一支撑辊222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驱动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链条。本申请通过第一支撑辊222的布置,可以使得卷材或板材稳定的支撑于第一支撑辊上,支撑稳定,便于进行水平的定向运输,定位方便,便于第一输送单元220和第二输送单元230与提升机240的对接,本申请采用同步链条可以使得各组第一支撑辊222同步转动,避免物料在支撑辊表面打滑或发生局部侧偏。
除了上述的结构外,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还可以设置为轨道小车,在地下连廊、加工车间和成品车间内均设有输送轨道,轨道小车设置在输送轨道上。选择该运送方式,相对于机架,输送轨道的布置可以降低车间内的空间占用面积,提高输送轨道的延伸长度,方便于不同位置的板材和卷材的输送。
提升机的结构:
提升机包括第二机架241、支撑框242和升降驱动部,所述支撑框242匹配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241的中部,在所述支撑框242和所述第二机架241之间设置有导向单元,所述支撑框242的底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和多组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二支撑辊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挡盘,相邻两所述第二支撑辊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链轮和第二同步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驱动链轮,在其中一所述第二支撑辊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二从动链轮,所述第二驱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链条;所述升降驱动部驱动所述支撑框升降动作。本申请的第二机架和支撑框的设置,能够使得支撑框沿第二机架垂直升降动作,实现物料的垂直输送,第二支撑辊的布置,能够更方便于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进行对接,使得物料在第一输送单元与提升机之间、第二输送单元与提升机之间稳定换位。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升降驱动部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液压缸顶升的形式或者钢丝绳卷筒的形式,还可以采用链轮链条的提升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灵活性高。具体给出了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升降驱动部的结构形式一:升降驱动部包括液压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滑轮组,在所述滑轮组上盘绕设置有钢丝绳,所述支撑框与所述钢丝绳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钢丝绳动作。
升降驱动部的结构形式二:升降驱动部包括第三驱动电机243、支撑轴和卷筒,第三驱动电机243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241上;所述支撑轴通过轴承座支撑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支撑轴转动;卷筒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卷筒上的钢丝绳的活动端与所述支撑框242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导向单元包括布设在所述支撑框242上的导向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轮上设置有U型导槽,所述导向轨道匹配卡设在所述U型导槽内。通过导向轮和导向轨道的布置,可以使得支撑框的运动轨迹受到约束,避免发生侧偏,垂直度更好,保障支撑框整体运行平稳。
如图中所示,由于成品车间区域较大,通常都会分为一跨、二跨、三跨、四跨等多个区域,为了降低物料才地面上的运送距离和难度,本申请在成品车间内布设有多个提升机,各所述提升机均与所述地下连廊对应设置,当其中一提升机不进行提升工作,仅作为支撑时,则该提升机上的第二支撑辊作为第一输送单元的一部分,能够起到稳定的支撑和传送效果。本申请可以实现在目标区域进行定点存放物料目的,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加工车间地面上的第二输送单元上设置有外观检测单元250,所述外观检测单元250用于对物料的外形尺寸进行检测,可以通过摄像头拍照成像,通过对物料的外周轮廓进行比对分析,进而判断物料外观尺寸是否有缺陷。通过外观检测单元250的设置,可以对外形尺寸进行检测,一方面保障物料摆放对位准确,避免物料侧偏,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出现残次品。
第一输送单元220、第二输送单元230和提升机240上均设置有位置检测单元,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物料的行进位置。为了实现对整个输送过程的自动化运行,本申请设置有位置检测单元,实现对物料的运输状态进行检测,保障不同工位上的周转顺利进行。位置检测单元可以是限位碰块、红外检测传感器等检测单元。
工作时,需要输送的物料被吊放在第二输送单元上,启动第二输送单元将物料输送至加工车间的提升机中,该提升机将物料从地面输送至地下连廊中,待提升机的支撑框与第一输送单元对位后,物料被转移至第一输送单元上,并在第一输送单元上进行至成品车间,根据区域的划分,确定对应的提升机的位置,并使得物料输送至该提升机上,由该提升机提升至成品车间的地面上,在成品车间的地面上也设置有第二输送单元,最终提升机上的物料卸料至第二输送单元,再通过叉车或起吊设备摆放至成品车间内。
上文已详细描述了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这些实施例的作用仅在于举例,而不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适用或构造。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限定。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对前述各实施例作出诸多改变,这些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用于加工车间与成品车间之间的物料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下连廊,所述地下连廊的其中一端延伸至所述加工车间的下部,所述地下连廊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成品车间的下部;
提升机,在所述加工车间和所述成品车间内均布设有至少一个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上端延伸至地面上部,所述提升机的下端与所述地下连廊中的第一输送单元对应;
第一输送单元,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布设在所述地下连廊内,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用于两提升机之间的物料的输送;以及
第二输送单元,在所述加工车间和所述成品车间的地面上部均布设有第二输送单元,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用于将物料输送至对应的提升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均包括:
第一机架;
第一支撑辊,在所述第一机架上并排枢接设置有多组第一支撑辊,各所述第一支撑辊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传动链轮,相邻两所述第一支撑辊之间通过第一同步链条传动;以及
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驱动链轮,在其中一所述第一支撑辊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驱动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链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包括:
第二机架;
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匹配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的中部,在所述支撑框和所述第二机架之间设置有导向单元,所述支撑框的底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和多组第二支撑辊,相邻两所述第二支撑辊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链轮和第二同步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驱动链轮,在其中一所述第二支撑辊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二从动链轮,所述第二驱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链条;以及
升降驱动部,所述升降驱动部驱动所述支撑框升降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部包括液压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滑轮组,在所述滑轮组上盘绕设置有钢丝绳,所述支撑框与所述钢丝绳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钢丝绳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部包括:
第三驱动电机,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通过轴承座支撑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支撑轴转动;以及
卷筒,其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卷筒上的钢丝绳的活动端与所述支撑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布设在所述支撑框上的导向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轮上设置有U型导槽,所述导向轨道匹配卡设在所述U型导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均为轨道小车,所述地下连廊、加工车间和成品车间内均设有输送轨道,所述轨道小车设置在输送轨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车间内布设有多个提升机,各所述提升机均与所述地下连廊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车间地面上的第二输送单元上设置有外观检测单元,所述外观检测单元用于对物料的外形尺寸进行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和提升机上均设置有位置检测单元,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物料的行进位置。
CN202222867324.8U 2022-10-29 2022-10-29 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 Active CN218230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7324.8U CN218230997U (zh) 2022-10-29 2022-10-29 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7324.8U CN218230997U (zh) 2022-10-29 2022-10-29 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0997U true CN218230997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9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67324.8U Active CN218230997U (zh) 2022-10-29 2022-10-29 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0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67905U (zh) 一种配备传输机构的仓储搬运小车
CN106081453B (zh) 一种自动化立体仓储设备
CN110104404A (zh) 一种高铁物流装卸系统
CN210709106U (zh) 管材类自动化立体仓库
CN112811061A (zh) 一种饰面材料印刷机凹版辊仓储存取车
KR20020092780A (ko) 주차기, 주차장치 및 주차방법
CN218230997U (zh) 新型的板材、卷材运输系统
GB2276874A (en) System for storage,retrieval and supply of steel plates
KR910006193B1 (ko) 입체주차장
CN105538491A (zh) 一种全自动水泥砖自动养护系统及养护工艺流程
CN217349274U (zh) 提升机及仓储系统
CN214455123U (zh) 一种饰面材料印刷机凹版辊仓储中转平台
CN211225041U (zh) 一种双工位卷材转运装置
CN112919089A (zh) 一种兼容准时化和存储模式汽车座椅发货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15754487U (zh) 一种饰面材料印刷机凹版辊仓储存取车
JPS5919017A (ja) 鋼片移載装置
CN110861872A (zh) 一种双工位卷材转运装置及方法
CN211839570U (zh) 一种带卷物流运输系统
JP2006225913A (ja) 覆工セグメントの搬送システム
CN215100414U (zh) 一种兼容准时化和存储模式汽车座椅发货平台
KR100554971B1 (ko) 타이어 스트립의 운반 및 적재 자동화장치
CN214692171U (zh) 堆垛装置
JP3592933B2 (ja) 資材ストック装置
KR100276956B1 (ko) 권취물의 운반 및 저장장치
CN219858849U (zh) 一种出入库装卸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