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28974U - 气垫车 - Google Patents
气垫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28974U CN218228974U CN202221673181.0U CN202221673181U CN218228974U CN 218228974 U CN218228974 U CN 218228974U CN 202221673181 U CN202221673181 U CN 202221673181U CN 218228974 U CN218228974 U CN 2182289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air
- air cushion
- driving
- driving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垫车,该气垫车包括:车架;气垫,设置在车架的下方;驱动组件,设置在车架上,驱动组件包括气动马达、气囊、驱动轮以及连接架,气动马达与驱动轮驱动连接,连接架与车架可活动连接,气动马达和驱动轮均设置在连接架上,气囊的上端与车架连接,气囊的下端与连接架连接;供气组件,包括供气件以及与供气件相连通的连接管路,连接管路包括主气管以及与主气管相连通的多个支气管,气垫、气囊以及气动马达的通气口分别与支气管相连通。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气垫车的气垫和驱动轮配合程度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载运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垫车。
背景技术
常规车辆以车轮或履带等作为行走机构,是依靠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作为着力点来行走的,车辆的行走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其行走需要一定的能耗或者外力推动,因此现有车辆的使用环境以及行走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在不增加能耗或外力的情况下提高车辆的行走速度,人们发明了气垫车。随着工业发展,气垫车的使用范围逐步得到推广,气垫车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拱了便利,使用气垫车来协助作业,既提高了运送的效率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气垫车的气垫和驱动轮采用两套动力系统,使得气垫车具有气垫和驱动轮的配合程度低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垫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气垫车的气垫和驱动轮配合程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垫车,气垫车包括:车架;气垫,设置在车架的下方;驱动组件,设置在车架上,驱动组件包括气动马达、气囊、驱动轮以及连接架,气动马达与驱动轮驱动连接,连接架与车架可活动连接,气动马达和驱动轮均设置在连接架上,气囊的上端与车架连接,气囊的下端与连接架连接;供气组件,包括供气件以及与供气件相连通的连接管路,连接管路包括主气管以及与主气管相连通的多个支气管,气垫、气囊以及气动马达的通气口分别与支气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连接架的第一端与车架相铰接,气囊的下端与连接架的第二端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段、竖直段以及第二水平段,第一水平段的第一端与车架相铰接,第一水平段的第二端与竖直段的上端相连接,竖直段的下端与第二水平段的一端相连接,气囊的下端与第二水平段的上表面连接,驱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水平段。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弹簧,弹簧的上端与车架连接,弹簧的下端与连接架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传动带,主动轮套设在气动马达的输出轴上,从动轮与驱动轮驱动连接,传动带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
进一步地,气垫车还包括信号连接的控制件和遥控件,控制件能够控制供气组件工作。
进一步地,车架包括架体以及与架体的下端连接的底板,底板具有避让气垫的第一避让槽以及避让驱动轮的第二避让槽,架体的上端设置有接料槽。
进一步地,气垫车还包括吊装结构,车架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吊装结构。
进一步地,车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防撞柱,防撞柱的端部设置有弹性件。
进一步地,车架具有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气垫的数量为六个,驱动组件的数量为四个,车架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垫,两个短边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组件,两个长边上均间隔设置有一个气垫和一个驱动组件,且六个气垫和四个驱动组件分别中心对称地分布在车架上;车架还包括驱动安装座,驱动安装座固定在车架上,驱动组件设置在驱动安装座上;气垫的中部具有内凹结构,气垫的内凹结构处设置有多个出气孔。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气垫车包括车架、气垫、驱动组件以及供气组件,在应用气垫车进行运输时,通过供气组件对气垫、气囊以及气动马达进行充气,使得气囊驱动驱动轮相对车架向下运动,车架通过驱动轮与地面接触,气动马达驱动驱动轮转动,从而气垫车的行走需要克服驱动轮的滚动摩擦力做功,减小气垫车所需的驱动力,在气垫车不进行运输时,通过供气组件对气垫、气囊以及气动马达进行放气,气动马达停止转动,气垫和气囊排气,气囊驱动驱动轮相对车架向上运动,驱动轮不再与地面接触,由于气垫充气,气垫向地面吹气,从而气垫对车架起到支撑作用,在气垫车的行走过程中,进一步减小驱动轮的摩擦力,减小气垫车的移动阻力,并且,通过供气组件对气垫、气囊以及气动马达进行充气,保证气垫、气囊以及气动马达采用同一套动力系统,提高气垫车的气垫和驱动轮之间的配合程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气垫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气垫车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气垫车的驱动组件的仰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气垫车的仰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车架;11、架体;111、接料槽;12、底板;122、第二避让槽;123、支撑板;13、吊装结构;14、防撞柱;141、弹性件;15、驱动安装座;16、长边;17、短边;18、气动马达安装座;19、轴承座;
20、气垫;
30、驱动组件;31、气动马达;32、气囊;33、驱动轮;34、连接架;341、第一水平段;342、竖直段;343、第二水平段;35、弹簧;36、主动轮;37、从动轮;38、传动带;
40、供气组件;41、连接管路;411、主气管;412、支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垫车,该气垫车包括车架10、气垫20、驱动组件30以及供气组件40,气垫20设置在车架10的下方,驱动组件30设置在车架10上,驱动组件30包括气动马达31、气囊32、驱动轮33以及连接架34,气动马达31与驱动轮33驱动连接,连接架34与车架10可活动连接,气动马达31和驱动轮33均设置在连接架34上,气囊32的上端与车架10连接,气囊32的下端与连接架34连接,供气组件40包括供气件以及与供气件相连通的连接管路41,连接管路41包括主气管411以及与主气管411相连通的多个支气管412,气垫20、气囊32以及气动马达31的通气口分别与支气管412相连通。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垫车,气垫车包括车架10、气垫20、驱动组件30以及供气组件40,在应用气垫车进行运输时,通过供气组件40对气垫20、气囊32以及气动马达31进行充气,使得气囊32驱动驱动轮33相对车架10向下运动,车架通过驱动轮33与地面接触,气动马达31驱动驱动轮33转动,从而气垫车的行走需要克服驱动轮33的滚动摩擦力做功,减小气垫车所需的驱动力,在气垫车不进行运输时,通过供气组件40对气垫20、气囊32以及气动马达31进行放气,气动马达31停止转动,气垫20和气囊32排气,气囊32驱动驱动轮33相对车架10向上运动,驱动轮33不再与地面接触,由于气垫20充气,气垫20向地面吹气,从而气垫20对车架10起到支撑作用,在气垫车的行走过程中,进一步减小驱动轮33的摩擦力,减小气垫车的移动阻力,并且,通过供气组件40对气垫20、气囊32以及气动马达31进行充气,保证气垫20、气囊32以及气动马达31采用同一套动力系统,提高气垫车的气垫和驱动轮之间的配合程度。
具体地,各个支气管412上设置有控制阀,通过控制阀控制支气管412的通气量,主气管411通过快接头与供气件连接,使得供气组件40的连接结构简单。
如图2所示,连接架34的第一端与车架10相铰接,气囊32的下端与连接架34的第二端驱动连接。在气囊32充气时,气囊32驱动连接架34的第二端相对于车架10向下运动,由于连接架34的第一端与车架10相铰接,使得连接架34绕铰接点相对于车架10进行转动,进而连接架34驱动驱动轮33相对车架10向下运动。
具体地,连接架34采用不锈钢材质。
如图2所示,连接架34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段341、竖直段342以及第二水平段343,第一水平段341的第一端与车架10相铰接,第一水平段341的第二端与竖直段342的上端相连接,竖直段342的下端与第二水平段343的一端相连接,气囊32的下端与第二水平段343的上表面连接,驱动轮33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水平段341。采用上述结构的连接架34,在空间布局上,使得气囊32、驱动轮33以及连接架34的布局紧凑,气垫车的结构紧凑。在气囊32充气时,气囊32驱动第二水平段343相对于车架10向下运动,由于第一水平段341与车架10相铰接,使得连接架34绕铰接点相对于车架10进行转动,进而连接架34驱动驱动轮33相对车架10向下运动。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30还包括弹簧35,弹簧35的上端与车架10连接,弹簧35的下端与连接架34的第二端连接。在气垫车进行运输时,通过供气组件40对气囊32充气,连接架34的第二端相对于车架10向下运动,弹簧35发生拉伸变形,在气垫车不进行运输时,通过供气组件40对气囊32进行放气,弹簧35的弹性复位力驱动连接架34的第二端向上运动,驱动轮33不再与地面接触。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30还包括主动轮36、从动轮37以及传动带38,主动轮36套设在气动马达31的输出轴上,从动轮37与驱动轮33驱动连接,传动带38套设在主动轮36和从动轮37上。在气垫车进行运输时,通过供气组件40对气动马达31充气,气动马达31运转,气动马达31驱动主动轮36转动,由于传动带38套设在主动轮36和从动轮37上,从动轮37与驱动轮33驱动连接,从而气动马达31通过传动带38带动驱动轮33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气垫车还包括信号连接的控制件和遥控件,控制件能够控制供气组件40工作。通过遥控件向控制件发送信号,控制件控制供气组件40工作,从而使气垫车的移动作业更为省力,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信号连接指的是,控制件和遥控件通过红外线、蓝牙或WIFI等方式实现无线连接。
如图1所示,车架10包括架体11以及与架体11的下端连接的底板12,底板12具有避让气垫20的第一避让槽以及避让驱动轮33的第二避让槽122,架体11的上端设置有接料槽111。采用上述结构的车架10,在气垫车不进行运输时,气垫20和气囊32排气,气囊32驱动驱动轮33相对车架10向上运动,驱动轮33收回到第二避让槽122中,气垫20收回到第一避让槽中。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2采用不锈钢材质焊接完成,架体11采用一整块钢板与底板12螺栓连接,在保证气垫车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又保证气垫车的维修方便。
如图1所示,底板12的下表面还设置有支撑板123,支撑板123采用黑色尼龙板制成,在其气垫车不进行运输时,通过支撑板123与地面接触,减小气垫车对地面的损伤。
如图1所示,气垫车还包括吊装结构13,车架10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吊装结构13。通过在车架10的边角处设置有吊装结构13,从而可以对气垫车整车进行吊装。
如图1所示,车架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防撞柱14,防撞柱14的端部设置有弹性件141。在气垫车行走过程中,通过防撞柱14,避免发生碰撞,并减小碰撞产生的振荡对气垫车的平稳性的影响。
如图4所示,车架10具有两个长边16和两个短边17,气囊32的数量为六个,驱动组件30的数量为四个,车架10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囊32,两个短边17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组件30,两个长边16上均间隔设置有一个气囊32和一个驱动组件30,且六个气囊32和四个驱动组件30分别中心对称地分布在车架10上。采用上述的四个驱动组件30,通过每组驱动装置分别下压可实现气垫车前进、后退、左平移、右平移等动作,同时还可控制气垫车围绕自身轴旋转。
如图2所示,车架10还包括驱动安装座15,驱动安装座15固定在车架10上,驱动组件30设置在驱动安装座15上。连接架34的第一端与驱动安装座相铰接,气囊32的上端与驱动安装座15的下表面相贴合。
如图2所示,车架10还包括气动马达安装座18,气动马达安装座18固定在驱动安装座15的下表面上,气动马达31设置在气动马达安装座18上。
如图2所示,车架10还包括轴承座19,轴承座19固定在驱动安装座15的下表面上,驱动轮33可转动地设置在轴承座19上。
如图1所示,气垫20的中部具有内凹结构,气垫20的内凹结构处设置有多个出气孔,从而在气垫20充气时,气垫20通过多个出气孔向地面吹气,进而气垫20对车架10起到支撑作用,并且出气孔设置在气垫20的内凹处,使得气垫20向地面吹气均匀。
具体地,气垫20采用橡胶材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应用气垫车进行运输时,通过供气组件40对气垫20、气囊32以及气动马达31进行充气,保证气垫20、气囊32以及气动马达31采用同一套动力系统,提高气垫车的气垫和驱动轮之间的配合程度;
(2)在应用气垫车进行运输时,通过供气组件40对气垫20、气囊32以及气动马达31进行充气,使得气囊32驱动驱动轮33相对车架10向下运动,车架通过驱动轮33与地面接触,气动马达31驱动驱动轮33转动,从而气垫车的行走需要克服驱动轮33的滚动摩擦力做功,减小气垫车所需的驱动力;
(3)通过遥控件向控制件发送信号,控制件控制供气组件40工作,从而使气垫车的移动作业更为省力,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车包括:
车架(10);
气垫(20),设置在所述车架(10)的下方;
驱动组件(30),设置在所述车架(10)上,所述驱动组件(30)包括气动马达(31)、气囊(32)、驱动轮(33)以及连接架(34),所述气动马达(31)与所述驱动轮(33)驱动连接,所述连接架(34)与所述车架(10)可活动连接,所述气动马达(31)和所述驱动轮(33)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架(34)上,所述气囊(32)的上端与所述车架(10)连接,所述气囊(32)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架(34)连接;
供气组件(40),包括供气件以及与所述供气件相连通的连接管路(41),所述连接管路(41)包括主气管(411)以及与所述主气管(411)相连通的多个支气管(412),所述气垫(20)、所述气囊(32)以及所述气动马达(31)的通气口分别与所述支气管(4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4)的第一端与所述车架(10)相铰接,所述气囊(32)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架(34)的第二端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4)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段(341)、竖直段(342)以及第二水平段(343),所述第一水平段(341)的第一端与所述车架(10)相铰接,所述第一水平段(341)的第二端与所述竖直段(342)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竖直段(34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段(34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气囊(3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段(343)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驱动轮(3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段(3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还包括弹簧(35),所述弹簧(35)的上端与所述车架(10)连接,所述弹簧(35)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架(34)的第二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还包括主动轮(36)、从动轮(37)以及传动带(38),所述主动轮(36)套设在所述气动马达(31)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37)与所述驱动轮(33)驱动连接,所述传动带(38)套设在所述主动轮(36)和所述从动轮(3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车还包括信号连接的控制件和遥控件,所述控制件能够控制所述供气组件(40)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包括架体(11)以及与所述架体(11)的下端连接的底板(12),所述底板(12)具有避让所述气垫(20)的第一避让槽以及避让所述驱动轮(33)的第二避让槽(122),所述架体(11)的上端设置有接料槽(11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车还包括吊装结构(13),所述车架(10)的边角处均设置有所述吊装结构(1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防撞柱(14),所述防撞柱(14)的端部设置有弹性件(14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垫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10)具有两个长边(16)和两个短边(17),所述气垫(20)的数量为六个,所述驱动组件(3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车架(10)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气垫(20),两个所述短边(17)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驱动组件(30),两个所述长边(16)上均间隔设置有一个所述气垫(20)和一个所述驱动组件(30),且六个所述气垫(20)和四个所述驱动组件(30)分别中心对称地分布在所述车架(10)上;
所述车架(10)还包括驱动安装座(15),所述驱动安装座(15)固定在所述车架(10)上,所述驱动组件(30)设置在所述驱动安装座(15)上;
所述气垫(20)的中部具有内凹结构,所述气垫(20)的内凹结构处设置有多个出气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73181.0U CN218228974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气垫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73181.0U CN218228974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气垫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28974U true CN218228974U (zh) | 2023-01-06 |
Family
ID=84673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73181.0U Active CN218228974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气垫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28974U (zh) |
-
2022
- 2022-06-30 CN CN202221673181.0U patent/CN2182289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11126B2 (en) | Lift device and pneumatic actuator therefor | |
CN108000483A (zh) | 一种基于混联式移动机器人的协同搬运平台及控制方法 | |
CN101657347A (zh) | 全方向驱动装置以及使用该全方向驱动装置的全方向移动车 | |
CN111280580B (zh) | 智能头盔生产装配装置 | |
CN107235087A (zh) | 一种机器车 | |
US9610511B1 (en) | Amusement park ride vehicle including a chassis driven to have heave and sway motions | |
WO2019001100A1 (zh) | 移动平台 | |
CN218228974U (zh) | 气垫车 | |
US11471343B2 (en) | Travelling apparatus | |
CN114619829A (zh) | 用于电动中型车辆的跪下位置 | |
CN203958098U (zh) | 一种停车辅助装置 | |
JP7409278B2 (ja) | 全方向性ホイール搭載車両 | |
CN102785657B (zh) | 一种用于气垫车的驱动装置及其应用 | |
JP2000062616A (ja) | 手押し式搬送台車 | |
CN207120620U (zh) | 一种可升降气囊脚轮 | |
WO2022262631A1 (zh) | 底盘结构及运输车 | |
CN105644545A (zh) | 气垫悬浮小车双驱动控制方法 | |
CN210941732U (zh) | 一种舞台用转台气垫车 | |
KR100831700B1 (ko) | 중량물 이동장치 | |
CN114699016A (zh) | 清洁机器人 | |
CN113370882B (zh) | 移动机器人组件和移动机器人多机协作搬运系统 | |
CN212447843U (zh) | 多腔室旋流吸附式爬墙车 | |
KR20230131566A (ko) | 무인운반대차용 휠의 주행 발란싱장치 | |
CN108861267B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的现代化智能物流系统 | |
CN218859816U (zh) | 一种转运平台连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