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26748U - 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26748U
CN218226748U CN202222764434.1U CN202222764434U CN218226748U CN 218226748 U CN218226748 U CN 218226748U CN 202222764434 U CN202222764434 U CN 202222764434U CN 218226748 U CN218226748 U CN 218226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air
limiting
housing
a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644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644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26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26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2674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9426 priority patent/WO2024082900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9/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nipulators, e.g. for monitoring, for viewing; Safety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nipu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7/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a part of or on one member entering a hole in the other and involving plastic de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该安装结构通过安装插件和安装凹槽将两个壳体对接安装;具体而言,安装凹槽的内壁凸出有一对限位凸缘,安装插件包括一对限位臂,通过限位凸缘对限位臂的卡接实现两个壳体的对接安装;相较两个壳体的螺钉安装,不必使用螺丝刀等专业工具,并且装配效率高。

Description

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一些装置的内部零部件、壳体等需要对接安装。譬如对于智能移动机器人(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来说,智能移动机器人的车身与上盖需要对接安装。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螺钉等将智能移动机器人的车身和上盖对接安装在一起。
然而,采用螺钉等安装需要使用专业工具,并且装配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该安装结构通过安装插件和安装凹槽将两个壳体对接安装;具体而言,安装凹槽的内壁凸出有一对限位凸缘,安装插件包括一对限位臂,通过限位凸缘对限位臂的卡接实现两个壳体的对接安装;相较两个壳体的螺钉安装,不必使用螺丝刀等专业工具,并且装配效率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用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对接安装,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安装插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安装插件自所述第一表面沿第一方向延伸;
安装凹槽,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表面,所述安装凹槽自所述第二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安装凹槽用于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对接时供所述安装插件插入;
其中,在相对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形成所述安装凹槽的内壁凸出有一对限位凸缘,所述安装插件包括一对限位臂;
并且,一对所述限位臂之间的间距自所述安装插件的顶部向所述安装插件的根部方向逐渐增大,以使在所述安装插件插入所述安装凹槽时,一对所述限位凸缘卡接一对所述限位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插件包括插接柱,所述插接柱自所述第一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插接柱相对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所述限位臂;
其中,所述限位臂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自所述插接柱的顶部向所述插接柱的根部方向呈逐渐远离所述插接柱地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臂自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端部向所述插接柱的根部方向呈逐渐接近所述插接柱地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插件还包括限位卡扣,所述限位卡扣包括固定帽,所述固定帽用于外套于所述插接柱的顶端,所述固定帽相对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并通过第一折弯形成一对所述限位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帽相对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还分别延伸有一对固定臂,一对所述固定臂位于一对所述限位臂的相对内侧,并且,所述固定臂设有与所述第一折弯反向的第二折弯,以使一对所述固定臂夹持于所述插接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臂与所述插接柱为一体成型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凹槽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插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一对所述限位凸缘卡接一对所述限位臂的第三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缘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所述限位凸缘的端部固定有压铆金属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缘设于所述安装凹槽的开孔处。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所述智能移动机器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如上所述的安装结构对接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多个所述安装结构对接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智能移动机器人的上盖,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智能移动机器人的车身。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安装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的安装插件和设于第二壳体的第二表面的安装凹槽,安装插件和安装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在相对第一方向的两侧,该安装凹槽的内壁凸出有一对限位凸缘,该安装插件包括一对限位臂;并且,一对限位臂之间的间距从安装插件的顶部向根部方向逐渐增大;能够理解,这样在将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二壳体的第二表面对接安装时,也即安装插件插入安装凹槽时,该安装插件的一对限位臂由于受限于一对限位凸缘首先发生聚拢的形变,然后,在限位臂插入安装凹槽内后再恢复至原始位置,从而由于限位凸缘的阻挡,可将安装插件在第一方向限位于安装凹槽内,进而实现两个壳体的对接安装;相较两个壳体的螺钉安装,本申请的安装结构不必使用螺丝刀等专业工具,只需沿第一方向的插接即可实现两个壳体的装配过程,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缘的端部固定有所述压铆金属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多个所述安装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第一壳体,200-第二壳体,101-第一表面,201-第二表面,
10-安装插件,11-插接柱,12-限位卡扣,
121-固定帽,122-限位臂,123-固定臂,
1221-第一弹性臂,1222-第二弹性臂,
20-安装凹槽,21-限位凸缘,22-压铆金属环,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安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请结合图1,一种壳体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用于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对接安装,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插件10和安装凹槽20,安装插件10设于第一壳体100的第一表面101,该安装插件10自第一表面101沿第一方向X延伸;安装凹槽20设于第二壳体200的第二表面201,该安装凹槽20自第二表面201沿第一方向X延伸,该安装凹槽20用于在第一表面101与第二表面201对接时供该安装插件10插入;其中,在相对第一方向X的两侧,形成安装凹槽20的内壁凸出有一对限位凸缘21,安装插件10包括一对限位臂122;并且,一对限位臂122之间的间距自安装插件10的顶部向安装插件10的根部方向逐渐增大,以使在安装插件10插入安装凹槽20时,一对限位凸缘21卡接一对限位臂122。
本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用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对接安装,具体为第一壳体第一表面和第二壳体第二表面的对接安装。
其中,自第一表面沿第一方向延伸有安装插件。即,如图1中所示,该第一方向X例如为竖直方向,第一壳体位于上端,第二壳体位于下端,安装插件自第一表面竖直向下延伸;在相对第一方向的两侧,该安装插件包括一对限位臂,并且,一对限位臂之间的间距自安装插件的顶部向安装插件的根部方向逐渐增大;其中,结合图1,沿第一方向X,安装插件10远离第一壳体100的一端为顶部,安装插件10靠近第一壳体100的一端为根部,也就是,图1中安装插件的一对限位臂之间的间距自下而上逐渐增大。
其中,自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延伸有安装凹槽。即图1中,第二表面的开孔处竖直向下形成有安装凹槽,该安装凹槽用于容纳上述的安装插件;并且,在相对第一方向的两侧,形成该安装凹槽的内壁凸出有一对限位凸缘;也就是说,如图1中所示,安装凹槽相对的两内壁凸出有一对限位凸缘。
其中,一对限位凸缘卡接一对限位臂。具体而言,图1中第三方向Z为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一水平方向,沿第三方向Z,一对限位凸缘的两端部之间的间距应小于一对限位臂之间的最大间距,从而,在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壳体的第二表面上下对接安装时,也就是安装插件和安装凹槽对接安装时,一对限位臂插入安装凹槽,并且由于两限位臂之间的间距自下而上逐渐增大,两限位臂受限于两侧的限位凸缘逐渐变形、聚拢,直至两限位臂间距最大处伸入安装凹槽后,两限位臂恢复至原始位置。此时,如上所述,由于两限位凸缘的两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两限位臂之间的最大间距,限位凸缘会对限位臂在第一方向上进行限位,也就是一对限位凸缘卡接一对限位臂,从而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第一方向对接安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安装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的安装插件和设于第二壳体的第二表面的安装凹槽,安装插件和安装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在相对第一方向的两侧,该安装凹槽的内壁凸出有一对限位凸缘,该安装插件包括一对限位臂;并且,一对限位臂之间的间距从安装插件的顶部向根部方向逐渐增大;能够理解,这样在将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二壳体的第二表面对接安装时,也即安装插件插入安装凹槽时,该安装插件的一对限位臂由于受限于一对限位凸缘首先发生聚拢的形变,然后,在限位臂插入安装凹槽内后再恢复至原始位置,从而由于限位凸缘的阻挡,可将安装插件在第一方向限位于安装凹槽内,进而实现两个壳体的对接安装;相较两个壳体的螺钉安装,本申请的安装结构不必使用螺丝刀等专业工具,只需沿第一方向的插接即可实现两个壳体的装配过程,装配效率高。
应理解的,限位臂为实现上述的逐渐变形、聚拢、以及恢复至原始状态的过程,该限位臂应为一种弹性臂,例如采用弹簧钢等材质制成。
此外,该安装凹槽用于供安装插件插入,即在第一方向X,安装凹槽的深度至少应大于两限位臂之间的间距最大处到安装插件顶端的直线距离。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安装插件10包括插接柱11,插接柱11自第一表面101沿第一方向X延伸,插接柱11相对第一方向X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限位臂122;其中,限位臂122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弹性臂1221和第二弹性臂1222,第一弹性臂1221自插接柱11的顶部向插接柱11的根部方向呈逐渐远离插接柱11地延伸,第二弹性臂1222自第一弹性臂1221的端部向插接柱11的根部方向呈逐渐接近插接柱11地延伸。
本实施例的一对限位臂对称的设于插接柱相对第一方向的两侧。
具体而言,请参看图2,插接柱自第一表面沿第一方向竖直向下延伸,插接柱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限位臂;其中,自插接柱的顶部向插接柱的根部方向,即图2中自下而上的方向,限位臂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并且,第一弹性臂呈逐渐远离插接柱地延伸,第二弹性臂呈逐渐靠近插接柱地延伸;或者可以说,沿插接柱的自下而上方向,一对限位臂之间的间距先是逐渐增大,然后再逐渐减小。
这样,能够理解,一方面,该插接柱提供了一对限位臂的固定位置;另一方面,在将安装插件与安装凹槽拆卸时,只需将一对第二弹性臂聚拢的夹紧,即可方便的将安装插件从安装凹槽内取出,从而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快速拆卸,拆卸效率较高。
至于上述插接柱11与限位臂122的连接关系,在一实施例中,该限位臂122与插接柱11可为一体成型设置。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插件10还包括限位卡扣12,限位卡扣12包括固定帽121,固定帽121用于外套于插接柱11的顶端,固定帽121相对第一方向X的两端分别延伸并通过第一折弯形成一对限位臂122。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限位卡扣上形成有上述的限位臂,然后该限位卡扣可拆卸的安装于插接柱。
具体请结合图3,限位卡扣包括固定帽,固定帽用于外套在插接柱的顶端,也就是图3中插接柱的竖直下端,然后,该固定帽相对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并通过第一折弯形成上述的一对限位臂;其中,从图3中可知,该第一折弯为折弯角朝向插接柱的折弯。
本实施例的限位臂形成于限位卡扣上,并且该限位卡扣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一壳体的插接柱,从而限位卡扣可作为一种批量生产的零部件标准化、大量生产,节约成本,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两个壳体对接安装的精度。
此外,为了加强上述限位卡扣12与插接柱11的安装,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帽121相对第一方向X的两端还分别延伸有一对固定臂123,一对固定臂123位于一对限位臂122的相对内侧,并且,固定臂123设有与第一折弯反向的第二折弯,以使一对固定臂123夹持于插接柱11。
继续参看图3,与一对限位臂类似的,该固定帽相对第一方向的两端还分别延伸有一对固定臂,即,该限位卡扣上还形成有一对固定臂。
一对固定臂位于一对限位臂的相对内侧,并且,固定臂上设有第二折弯,从图3中可知,第二折弯与第一折弯反向,该第二折弯为折弯角背向插接柱的折弯;能够理解,通过上述第二折弯,一对固定臂即可弹性的夹持插接柱,从而使限位卡扣可拆卸的夹持固定在插接柱上。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安装凹槽20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大于安装插件10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其中,第二方向Y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X以及一对限位凸缘21卡接一对限位臂122的第三方向Z。
其中,请参看图4,该第二方向Y同时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安装凹槽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安装插件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这样即在第二方向吸收安装公差,也就是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对接安装时,可吸收第二方向的安装累计公差,提高了两个壳体的对接安装精度。
此外,应理解的,上述一对限位臂还可通过弹性形变吸收第三方向的安装公差。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凸缘21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且,限位凸缘21的端部固定有压铆金属环23。
请结合图5,考虑到第二壳体通常可为塑料材质,耐磨性差,本实施例在限位凸缘21的端部固定压铆金属环22,这样,在安装和拆卸安装插件时,安装插件的限位臂122直接与压铆金属环22接触并摩擦,避免了限位臂122对第二壳体上限位凸缘21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该限位凸缘21设于安装凹槽20的开孔处;也就是说,例如请参看图3或图5,第二表面在安装凹槽的开孔处凸出有限位凹槽。
基于上述的安装结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该智能移动机器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如上所述的安装结构对接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考虑到两个壳体的尺寸可能较大,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通过多个安装结构对接安装,并且,多个安装结构均匀分布,例如请参看图6,图6示出了第一壳体100设有多个安装插件10;从而防止两个壳体之间出现翘曲、晃动等,装配简单、方便,节省了大量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包括智能移动机器人的上盖,该第二壳体包括智能移动机器人的车身。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壳体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用于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对接安装,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安装插件(10),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00)的第一表面(101),所述安装插件(10)自所述第一表面(101)沿第一方向(X)延伸;
安装凹槽(20),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第二表面(201),所述安装凹槽(20)自所述第二表面(201)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安装凹槽(20)用于在所述第一表面(101)与所述第二表面(201)对接时供所述安装插件(10)插入;
其中,在相对所述第一方向(X)的两侧,形成所述安装凹槽(20)的内壁凸出有一对限位凸缘(21),所述安装插件(10)包括一对限位臂(122);
并且,一对所述限位臂(122)之间的间距自所述安装插件(10)的顶部向所述安装插件(10)的根部方向逐渐增大,以使在所述安装插件(10)插入所述安装凹槽(20)时,一对所述限位凸缘(21)卡接一对所述限位臂(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插件(10)包括插接柱(11),所述插接柱(11)自所述第一表面(101)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插接柱(11)相对所述第一方向(X)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所述限位臂(122);
其中,所述限位臂(122)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弹性臂(1221)和第二弹性臂(1222),所述第一弹性臂(1221)自所述插接柱(11)的顶部向所述插接柱(11)的根部方向呈逐渐远离所述插接柱(11)地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臂(1222)自所述第一弹性臂(1221)的端部向所述插接柱(11)的根部方向呈逐渐接近所述插接柱(11)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插件(10)还包括限位卡扣(12),所述限位卡扣(12)包括固定帽(121),所述固定帽(121)用于外套于所述插接柱(11)的顶端,所述固定帽(121)相对所述第一方向(X)的两端分别延伸并通过第一折弯形成一对所述限位臂(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帽(121)相对所述第一方向(X)的两端还分别延伸有一对固定臂(123),一对所述固定臂(123)位于一对所述限位臂(122)的相对内侧,并且,所述固定臂(123)设有与所述第一折弯反向的第二折弯,以使一对所述固定臂(123)夹持于所述插接柱(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122)与所述插接柱(11)为一体成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20)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插件(10)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二方向(Y)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以及一对所述限位凸缘(21)卡接一对所述限位臂(122)的第三方向(Z)。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缘(21)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并且,所述限位凸缘(21)的端部固定有压铆金属环(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缘(21)设于所述安装凹槽(20)的开孔处。
9.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机器人包括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所述第一壳体(100)和所述第二壳体(200)通过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对接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和所述第二壳体(200)通过多个所述安装结构对接安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包括智能移动机器人的上盖,所述第二壳体(200)包括智能移动机器人的车身。
CN202222764434.1U 2022-10-20 2022-10-20 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Active CN218226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4434.1U CN218226748U (zh) 2022-10-20 2022-10-20 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PCT/CN2023/119426 WO2024082900A1 (zh) 2022-10-20 2023-09-18 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4434.1U CN218226748U (zh) 2022-10-20 2022-10-20 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26748U true CN218226748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9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64434.1U Active CN218226748U (zh) 2022-10-20 2022-10-20 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26748U (zh)
WO (1) WO20240829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2900A1 (zh) * 2022-10-20 2024-04-25 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8246A (en) * 1994-06-15 1995-12-2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Guiding and protecting housing for memory card connector
US6968661B2 (en) * 2003-01-17 2005-11-29 Krueger International, Inc. Stiffener construction having a snap-on connector, for use with a wall panel shell in a wall system
TW588145B (en) * 2003-10-03 2004-05-21 Asustek Comp Inc Easily assembled device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thereof
FR2861439B1 (fr) * 2003-10-23 2007-06-15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avec jeux d'une premiere piece a une seconde piece
CN201554731U (zh) * 2009-11-27 2010-08-18 康扬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拆结构及其防拆扣件
CN202221702U (zh) * 2011-09-08 2012-05-16 上海皓月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锚式快速插接电容器用塑料外壳
US9932941B2 (en) * 2015-02-10 2018-04-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nap-in spring clip assembly
CN207455511U (zh) * 2017-09-11 2018-06-05 佛山市睿锋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卡扣结构及led灯
CN207834636U (zh) * 2018-01-22 2018-09-07 乐清市恒源阳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插座、插件配合结构
CN208714035U (zh) * 2018-07-26 2019-04-09 深圳市大道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外壳的连接结构
CN209146048U (zh) * 2018-09-04 2019-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连接结构、壳体及电器设备
CN210397376U (zh) * 2019-06-28 2020-04-24 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组件与电子装置
CN211702598U (zh) * 2019-09-18 2020-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卡扣连接的壳体结构和电子设备
CH717236A2 (de) * 2020-03-17 2021-09-30 Scherer Karl Klick-Verbindung.
CN218226748U (zh) * 2022-10-20 2023-01-06 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2900A1 (zh) * 2022-10-20 2024-04-25 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82900A1 (zh) 2024-04-25
WO2024082900A9 (zh) 2024-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26748U (zh) 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US9985376B2 (en) Connection member and connection assembly
CN110537298B (zh) 用于插接式连接器的保持框架及其装配方法
EP1701413B1 (en) Self-aligning connector
CN109962367B (zh) 一种具有自回位功能浮动式母座以及包括它的同轴连接器
CN104063027A (zh) 电子装置
JP4238227B2 (ja) 電子部品板収容箱
EP3974707A1 (en) Lamp
CN2415473Y (zh) 连接器装置
US2008020705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0797274A2 (en) Connector connecting structure
US6496363B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mounting a peripheral device on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5190720A (ja) 自己調芯型コネクタ
JP2006114288A (ja) コネクタ
JP2004235156A (ja) 差込みコネクタケーシング内に差込みコネクタ接点挿入体を固定する装置
CN220604995U (zh) 一种接线结构、公插件以及母插件
CN216981047U (zh) 一种接地弹片
CN211828936U (zh) 一种兼容电池盒
CN211176681U (zh) 一种汽车内部l型灯泡座
CN213775838U (zh) 一种风机固定装置及应用有该风机固定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16595692U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9800084U (zh) PCIe框架
CN209963286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209571601U (zh) 连接器组合
CN216286392U (zh) 支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