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1949U - 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 - Google Patents
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11949U CN218211949U CN202222862410.XU CN202222862410U CN218211949U CN 218211949 U CN218211949 U CN 218211949U CN 202222862410 U CN202222862410 U CN 202222862410U CN 218211949 U CN218211949 U CN 2182119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uator
- vertical
- quarter
- rod
- c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包括:龙门架、垂向作动器、横向作动器和工装夹具;多个垂向作动器竖直安装在龙门架上;横向作动器横向安装在龙门架上;多个直线阵列的工装夹位于龙门架下,且工装夹具与垂向作动器一一对应,工装夹具包括定夹具和动夹具;动夹具将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节夹持固定;定夹具将剩余待夹持部分进行夹持固定;垂向作动器带动动夹具竖向动作,横向作动器与每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拉杆连接,横向作动器带动转向拉杆横向动作。通过一个作动器实现多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运动,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通过工装夹具的紧凑布置,能够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环境仓容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架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
背景技术
悬架是汽车的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在汽车产品开发中,耐久性能是一项重要指标。在对四分之一悬架的耐久性能进行试验时,通常在环境仓内进行试验,以此来模拟真实道路环境,在环境仓内进行试验时,一个试验台通常只能对一个四分之一悬架进行耐久性能试验,不能对多个四分之一悬架进行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环境仓内进行试验时,一个试验台通常只能对一个四分之一悬架进行耐久性能试验,不能对多个四分之一悬架进行试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包括:龙门架、垂向作动器、横向作动器和工装夹具;多个所述垂向作动器竖直安装在龙门架上;所述横向作动器横向安装在龙门架上;多个直线阵列的所述工装夹位于龙门架下,且所述工装夹具与垂向作动器一一对应,所述工装夹具包括定夹具和动夹具;所述动夹具将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节夹持固定;所述定夹具将剩余待夹持部分进行夹持固定;所述垂向作动器带动动夹具竖向动作,所述横向作动器与每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拉杆连接,横向作动器带动转向拉杆横向动作。
本实用新型中,将动夹具和定夹具布置在环境仓内,将龙门架布置在环境仓外,通过环境仓开孔将垂向作动器和动夹具连接,通过环境仓开孔将横向作动器与每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拉杆连接;通过动夹具将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节夹持固定,通过定夹具将剩余待夹持部分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在垂向作动器的动作下,带动动夹具竖向往复动作,以此来模拟车辆震动,通过横向作动器带动转向拉杆横向往复动作,转向拉杆带动四分之一悬架转动,以此来模拟汽车转向运动。通过多个在环境仓内直线布置的工装夹具,来对多个四分之一悬架进行耐久性能试验,从而能够通过一个试验台进行多个四分之一悬架进行耐久性能试验,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同时,通过一个作动器实现多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运动,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通过工装夹具的紧凑布置,能够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环境仓容积。
优选的,所述垂向作动器通过垂向连接机构带动动夹具竖向动作;所述垂向连接机构包括垂向延伸杆、第一鱼眼轴承和第二鱼眼轴承;所述垂向延伸杆的一端与垂向作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垂向延伸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鱼眼轴承的轴承端铰接;所述第一鱼眼轴承的杆端与第二鱼眼轴承的杆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鱼眼轴承的轴承端与动夹具铰接。垂向作动器动作,垂向作动器通过垂向延伸杆带动,延伸杆依次通过第一鱼眼轴承、和第二鱼眼轴承带动动夹具竖向往复动作;第一鱼眼轴承和第二鱼眼轴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消除径向位移。
垂向作动器动作,垂向作动器通过垂向延伸杆带动,延伸杆依次通过第一鱼眼轴承、鱼眼轴承连接座和第二鱼眼轴承带动动夹具竖向往复动作;第一鱼眼轴承、第二鱼眼轴承和鱼眼轴承连接座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消除径向位移。
优选的,所述横向作动器通过横向连接机构与每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拉杆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机构包括横向延伸杆和连接组件;所述横向延伸杆的一端与横向作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延伸杆上安装有多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动夹具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板安装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转向拉杆球铰连接。横向作动器动作,横向作动器通过横向延伸杆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通过连接杆带动转向拉杆移动,转向拉杆推动四分之一悬架转向,从而能够模拟汽车转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定夹具包括安装底板、空气弹簧安装点、上叉臂安装点和下叉臂安装点;所述安装底板一侧分别安装有空气弹簧安装点、上叉臂安装点和下叉臂安装点。将四分之一悬架的对应位置分别安装在空气弹簧安装点、上叉臂安装点和下叉臂安装点上,以此来对四分之一悬架进行夹持固定。
优选的,所述动夹具包括安装吊板和转向节安装点;所述转向节安装点安装在安装吊板上。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节安装在转向节安装点上,垂向作动器带动安装吊板竖向往复移动,以此来带动转向节动作,从而模拟车辆震动。
优选的,还包括稳定架,所述稳定架上设有通孔,所述垂向延伸杆滑动延伸入通孔内。稳定架安装在安装底板上,稳定架能够有效的防止垂向延伸杆过长而发生晃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能够同时模拟车辆震动和汽车转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中,将动夹具和定夹具布置在环境仓内,将龙门架布置在环境仓外,通过环境仓开孔将垂向作动器和动夹具连接,通过环境仓开孔将横向作动器与每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拉杆连接;通过动夹具将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节夹持固定,通过定夹具将剩余待夹持部分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在垂向作动器的动作下,带动动夹具竖向往复动作,以此来模拟车辆震动,通过横向作动器带动转向拉杆横向往复动作,转向拉杆带动四分之一悬架转动,以此来模拟汽车转向运动。
2.能够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环境仓容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个在环境仓内直线布置的工装夹具,来对多个四分之一悬架进行耐久性能试验,从而能够通过一个试验台进行多个四分之一悬架进行耐久性能试验,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同时,通过一个作动器实现多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运动,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通过工装夹具的紧凑布置,能够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环境仓容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定夹具的立体图。
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动夹具和垂向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龙门架,2-垂向作动器,3-横向作动器,4-工装夹具,41-定夹具,411-安装底板,412-空气弹簧安装点,413-上叉臂安装点,414-下叉臂安装点,42-动夹具,421-安装吊板,422-转向节安装点,5-垂向连接机构,51-垂向延伸杆,52-第一鱼眼轴承,53-第二鱼眼轴承,6-横向连接机构,61-横向延伸杆,62-连接板,63-连接杆,7-稳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包括:龙门架1、垂向作动器2、横向作动器3和工装夹具4;多个垂向作动器2竖直安装在龙门架1上;横向作动器3横向安装在龙门架1上;多个直线阵列的工装夹位于龙门架1下,且工装夹具4与垂向作动器2一一对应,工装夹具4包括定夹具41和动夹具42;动夹具42将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节夹持固定;定夹具41将剩余待夹持部分进行夹持固定;垂向作动器2带动动夹具42竖向动作,横向作动器3与每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拉杆连接,横向作动器3带动转向拉杆横向动作。
具体实施时,将动夹具42和定夹具41布置在环境仓内,将龙门架1布置在环境仓外,通过环境仓开孔将垂向作动器2和动夹具42连接,通过环境仓开孔将横向作动器3与每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拉杆连接;通过动夹具42将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节夹持固定,通过定夹具41将剩余待夹持部分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在垂向作动器2的动作下,带动动夹具42竖向往复动作,以此来模拟车辆震动,通过横向作动器3带动转向拉杆横向往复动作,转向拉杆带动四分之一悬架转动,以此来模拟汽车转向运动。通过多个在环境仓内直线布置的工装夹具4,来对多个四分之一悬架进行耐久性能试验,从而能够通过一个试验台进行多个四分之一悬架进行耐久性能试验,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同时,通过一个作动器实现多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运动,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通过工装夹具4的紧凑布置,能够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环境仓容积。
参见图1-图4,在其他实施例中,垂向作动器2通过垂向连接机构5带动动夹具42竖向动作;垂向连接机构5包括垂向延伸杆51、第一鱼眼轴承52和第二鱼眼轴承53;垂向延伸杆51的一端与垂向作动器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垂向延伸杆51的另一端与第一鱼眼轴承52的轴承端铰接;第一鱼眼轴承52的杆端与第二鱼眼轴承53的杆端可转动连接;第二鱼眼轴承53的轴承端与动夹具42铰接。具体实施时,垂向作动器2动作,垂向作动器2通过垂向延伸杆51带动,延伸杆51依次通过第一鱼眼轴承52、和第二鱼眼轴承53带动动夹具42竖向往复动作;第一鱼眼轴承52和第二鱼眼轴承53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消除径向位移,且第一鱼眼轴承52和第二鱼眼轴承53铰接的方向不同。
参见图1-图2,在其他实施例中,横向作动器3通过横向连接机构6与每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拉杆连接;横向连接机构6包括横向延伸杆61和连接组件;横向延伸杆61的一端与横向作动器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横向延伸杆61上安装有多个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动夹具42一一对应;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62和连接杆63;连接板62安装在连接杆63上,连接杆63的一端安装在连接板62上,连接杆63的另一端与转向拉杆球铰连接。具体实施时,横向作动器3动作,横向作动器3通过横向延伸杆61带动连接板62移动,连接板62通过连接杆63带动转向拉杆移动,转向拉杆推动四分之一悬架转向,从而能够模拟汽车转向运动。
参见图1-图3,在其他实施例中,定夹具41包括安装底板411、空气弹簧安装点412、上叉臂安装点413和下叉臂安装点414;安装底板411一侧分别安装有空气弹簧安装点412、上叉臂安装点413和下叉臂安装点414。具体实施时,将四分之一悬架的对应位置分别安装在空气弹簧安装点412、上叉臂安装点413和下叉臂安装点414上,以此来对四分之一悬架进行夹持固定。
参见图1-图4,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夹具42包括安装吊板421和转向节安装点422;转向节安装点422安装在安装吊板421上。具体实施时,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节安装在转向节安装点422上,垂向作动器2带动安装吊板421竖向往复移动,以此来带动转向节动作,从而模拟车辆震动。
参见图1-图2,在又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稳定架7,稳定架7上设有通孔,垂向延伸杆51滑动延伸入通孔内。具体实施时,稳定架7安装在安装底板411上,稳定架7能够有效的防止垂向延伸杆51过长而发生晃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6)
1.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1)、垂向作动器(2)、横向作动器(3)和工装夹具(4);
多个所述垂向作动器(2)竖直安装在龙门架(1)上;
所述横向作动器(3)横向安装在龙门架(1)上;
多个直线阵列的所述工装夹位于龙门架(1)下,且所述工装夹具(4)与垂向作动器(2)一一对应,所述工装夹具(4)包括定夹具(41)和动夹具(42);所述动夹具(42)将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节夹持固定;所述定夹具(41)将剩余待夹持部分进行夹持固定;所述垂向作动器(2)带动动夹具(42)竖向动作,所述横向作动器(3)与每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拉杆连接,横向作动器(3)带动转向拉杆横向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作动器(2)通过垂向连接机构(5)带动动夹具(42)竖向动作;所述垂向连接机构(5)包括垂向延伸杆(51)、第一鱼眼轴承(52)和第二鱼眼轴承(53);所述垂向延伸杆(51)的一端与垂向作动器(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垂向延伸杆(51)的另一端与第一鱼眼轴承(52)的轴承端铰接;所述第一鱼眼轴承(52)的杆端与第二鱼眼轴承(53)的杆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鱼眼轴承(53)的轴承端与动夹具(4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作动器(3)通过横向连接机构(6)与每个四分之一悬架的转向拉杆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机构(6)包括横向延伸杆(61)和连接组件;所述横向延伸杆(61)的一端与横向作动器(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延伸杆(61)上安装有多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动夹具(42)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62)和连接杆(63);所述连接板(62)安装在连接杆(63)上,所述连接杆(63)的一端安装在连接板(62)上,所述连接杆(63)的另一端与转向拉杆球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夹具(41)包括安装底板(411)、空气弹簧安装点(412)、上叉臂安装点(413)和下叉臂安装点(414);所述安装底板(411)一侧分别安装有空气弹簧安装点(412)、上叉臂安装点(413)和下叉臂安装点(4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夹具(42)包括安装吊板(421)和转向节安装点(422);所述转向节安装点(422)安装在安装吊板(4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定架(7),所述稳定架(7)上设有通孔,所述垂向延伸杆(51)滑动延伸入通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62410.XU CN218211949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62410.XU CN218211949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11949U true CN218211949U (zh) | 2023-01-03 |
Family
ID=84643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62410.XU Active CN218211949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11949U (zh) |
-
2022
- 2022-10-28 CN CN202222862410.XU patent/CN2182119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89738B (zh) | 二通道模拟道路的扭转梁疲劳强度试验台架及试验方法 | |
KR101635245B1 (ko) | 통합된 스프링부 및 댐핑부를 포함하는 와트 링키지 서스펜션 장치 | |
CN112368160B (zh) | 用于交通工具的轮内三臂悬架 | |
CN105814424A (zh) | 轴承测试机 | |
CN107356426B (zh) | 纵置板弹簧垂侧向疲劳实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8332981A (zh) | 用于汽车悬架性能测试的试验工装 | |
JPH01289708A (ja) | 車両用懸架装置 | |
CN110715810B (zh) | 一种悬架零部件多轴台架试验装置 | |
CN114623992B (zh) | 一种钢板弹簧加载试验台架 | |
CN105818723A (zh) | 用于机动车座椅的多自由度并联机构减振平台 | |
CN110243579B (zh) | 一种橡胶衬套试验系统 | |
CN218211949U (zh) | 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 | |
MXPA04006583A (es) | Suspension de varilla de control con absorbedor de choque exterior. | |
CN201023405Y (zh) | 一种汽车下控制臂总成 | |
KR100350134B1 (ko) | 차량용 서스펜션 부시 내구 시험장치 | |
CN113029783A (zh) | 一种钢板弹簧二自由度加载台架试验设备 | |
CN219495636U (zh) | 一种扭力梁后桥台架试验装置 | |
CN105793688A (zh) | 全运动赛车模拟器 | |
CN213091190U (zh) | 一种减振器总成耐久试验装置 | |
CN107655666B (zh) | 纵置板弹簧垂纵向疲劳实验装置及方法 | |
CN209470892U (zh) | 一种悬架三轴耐久试验工装 | |
CN210243157U (zh) | 一种汽车悬架螺旋弹簧耐久试验装置 | |
CN208140379U (zh) | 用于汽车悬架性能测试的试验工装 | |
CN114354225A (zh) | 一种汽车后悬架纵臂动态测试设备 | |
CN112254990A (zh) | 一种减振器总成耐久试验装置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