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0903U -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0903U
CN218200903U CN202222406897.0U CN202222406897U CN218200903U CN 218200903 U CN218200903 U CN 218200903U CN 202222406897 U CN202222406897 U CN 202222406897U CN 218200903 U CN218200903 U CN 218200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line
guide rail
line unit
conveyor
conveyo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68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永强
吴鑫
叶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nhe Intelligent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nhe Intellige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nhe Intelligen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nhe Intellige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068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0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0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0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生产线单元和位于生产线单元左右两端的升降回流台,所述生产线单元包括两组传输装置,两组传输装置分上下布置对齐且两组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升降回流台包括同步带输送机和活动端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同步带输送机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的活动端;其中,当同步带输送机移动至最上方时与位于上方的传输装置对齐,当同步带输送机移动至最下方时与位于下方的传输装置对齐,所述生产线单元用于传送待加工物料或承载待加工物料的载具,所述位于生产线单元左右两端的升降回流台用于配合生产线单元将代加工物料的不良品或承载待加工物料的载具的返回。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是指由自动化机器体系实现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在连续流水线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特点是:加工对象自动地由一台机床传送到另一台机床,并由机床自动地进行加工、装卸、检验等;工人的任务仅是调整、监督和管理自动线,不参加直接操作;所有的机器设备都按统一的节拍运转,生产过程是高度连续的,采用自动线进行生产的产品应有足够大的产量;产品设计和工艺应先进、稳定、可靠,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不变。在大批、大量生产中采用自动线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缩减生产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保证生产均衡性,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单向传送装置进行传输待加工物料,单向传送装置一方面不便将位于传送装置上的不良品统一回收,另一方面在一些加工较为精细的物料或需要将待加工物料以特定的方向摆放,以便机械手臂更好的抓取物料时,此时需要有配套的载具用于放置物料,单向传送装置不能将载具循环传输,因此需要准备更多的载具,造成的的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这样的背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生产线单元和位于生产线单元左右两端的升降回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单元包括两组传输装置,两组传输装置分上下布置对齐且两组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升降回流台包括同步带输送机和活动端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同步带输送机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的活动端;其中,当同步带输送机移动至最上方时与位于上方的传输装置对齐,当同步带输送机移动至最下方时与位于下方的传输装置对齐
具体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组件和第二传送带组件,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包括第一导轨、设置在第一导轨两端的第一转向轮以及第一导轨和第一转向轮外沿的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能够在第一转向轮的作用下与第一导轨相对滑动;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包括第二导轨、设置在第二导轨两端的第二转向轮以及第二导轨和第二转向轮外沿的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能够在第二转向轮的作用下与第二导轨相对滑动。
具体的,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和第二传送带组件分别包括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一转向轮与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轮与第二联轴器连接,第一联轴器与第二联轴器之间通过内侧从动轴连接,以使得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能够同步转动。
具体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还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导轨的一端;驱动部的活动端与第一联轴器连接。
具体的,所述生产线单元包括支架和固定在支架上方的若干个支腿,所述支腿以对称的方式设置在支架的前后方,且位于同一方向的支腿等间距间隔设置;所述传输装置固定在支腿上。
具体的,所述传输装置上放置有至少一个载具,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底板设置有滑槽,载具下方设有滑块,载具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且滑块位于滑槽内,载具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还是设有若干个连接条。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还固定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方安装有机械手臂,所述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设有若干挡停器。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该装置通过生产线单元和位于生产线单元左右两端的升降回流台配合,一方面可以将待加工物料的不良品返回,另一方面,在加工一些精细的待加工物料时,需要有待加工物料配套的载具,此时在生产线单元上放置用于承载待加工物料的载具,该载具能够在回流输送装置上循环传输,极大的节省了载具数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生产线单元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升降回流台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生产线单元局部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载具和第一导轨、第二导轨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为一个生产线单元;如图2所示,为生产线单元左右两端的升降回流台(图中示出为一个),所述生产线单元包括两组传输装置11,两组传输装置11分上下布置对齐且两组传输装置11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升降回流台包括同步带输送机21和活动端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22,所述同步带输送机21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22的活动端;其中,当同步带输送机21移动至最上方时与位于上方的传输装置11对齐,当同步带输送机21移动至最下方时与位于下方的传输装置11对齐。
本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生产线单元和位于生产线单元左右两端的升降回流台,所述生产线单元用于传送待加工物料或承载待加工物料的载具,所述位于生产线单元左右两端的升降回流台用于配合生产线单元将代加工物料的不良品或承载待加工物料的载具的返回。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生产线单元包括两组传输装置11,布置在上方的传输装置11用于传输待加工物料沿着生产线流程方向以便配合其它加工装置对代加工物料加工,在一些具体实例中,本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还包括布置下方的传输装置11,用于将不良品或承载待加工物料的载具的返回。
如图2所示,升降回流台包括同步带输送机21和活动端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22;其中,位于生产线右端的升降回流台,其同步带输送机21用于接收从上方的传输装置11传送过来的代加工物料或载具,若代加工物料或载具不需要返回,此时同步带输送机作为过度装置,同步带输送机21移动至最上方与位于上方的传输装置11对齐,将代加工物料或载具继续输送至下一处工位,若代加工物料或载具需要返回,所述同步带输送机21在接收到代加工物料或载具后,驱动装置22驱动同步带输送机21向下移动与位于下方的传输装置11对其,并将代加工物料或载具传送至位于下方的传输装置11;同理,位于生产线左端的升降回流台,其同步带输送机21用于接收从下方的传输装置11传送过来的待加工物料或载具(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在生产线单元11和位于生产线单元左右两端的升降回流台配合下,形成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代加工物料的加工工序的数量,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线单元进行首位拼接,相对于现有的较长的生产线单元,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拼接式,使得维修、更换配件更加方便。
所述驱动装置22为马达背装式滚珠丝杆滑台。
在一具体实施中,如图3所示,所述传输装置11包括第一传送带组件111和第二传送带组件112,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111包括第一导轨1111、设置在第一导轨1111两端的第一转向轮1112以及第一导轨1111和第一转向轮外沿的第一传送带1113,第一传送带1113能够在第一转向轮1112的作用下与第一导轨1111相对滑动;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112包括第二导轨1121、设置在第二导轨1121两端的第二转向轮1122以及第二导轨1121和第二转向轮1122外沿的第二传送带1123,第二传送带1123能够在第二转向轮1122的作用下与第二导轨1121相对滑动。
在一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111和第二传送带组件112分别包括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一转向轮1112与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轮1122与第二联轴器连接,第一联轴器与第二联轴器之间通过内侧从动轴连接113,以使得第一转向轮1112和第二转向轮1122能够同步转动;本实施中,第一转向轮1112和第二转向轮1122同步转动,使得第一传送带1113和第二传送带1123能够朝着相同的方向输送待加工物料或载具。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还驱动部114,所述驱动部114固定安装在第一导轨1111的一端;驱动部114的活动端与第一联轴器连接;本实施中,驱动部114作为动力来源,以驱使生产线单元工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生产线单元包括支架12和固定在支架12上方的若干个支腿13,所述支腿13以对称的方式设置在支架12的前后方,且位于同一方向的支腿13等间距间隔设置;所述传输装置11固定在支腿上;本实施例中为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在支架12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支腿13,通过若干个支腿将传输装置11固定,所述支腿13采用对称和等间距间隔分布也能够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所述传输装置上放置有至少一个载具14,其中,所述第一导轨1111和第二导轨1121设置有滑槽,载具12上设有滑块,载具设置在第一导轨1111和第二导轨1121之间,且滑块位于滑槽内,载具14与第一导轨1111和第二导轨1121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具14可以用于放置待加工物料,载具14在传输装置11的作用下移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导轨1111和第二导轨1121之间还是设有若干个连接条15;所述连接条15将第一导轨1111和第二导轨1121进一步固定,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的稳定。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上还固定设置有安装架16,安装架16上方安装有机械手臂17,所述第一导轨1111和/或第二导轨1121设有若干挡停器18。
本实施例中,机械手臂17用于对位于载具14上的待加工物料进行抓取,而后放置在其他加工设备中进行加工,进一步的,加工完成后机械手臂17再将待加工物料放回载具14,传输装置11又将传输装置11输送至下下一道工序;
本实施例中还第一导轨1111和/或第二导轨1121设有若干挡停器18,所述挡停器18用于将载具14限停,从而让机械手臂17能够更精准的抓取到位于载具14上的待加工物料。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生产线单元和位于生产线单元左右两端的升降回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单元包括两组传输装置,两组传输装置分上下布置对齐且两组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升降回流台包括同步带输送机和活动端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同步带输送机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的活动端;其中,当同步带输送机移动至最上方时与位于上方的传输装置对齐,当同步带输送机移动至最下方时与位于下方的传输装置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组件和第二传送带组件,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包括第一导轨、设置在第一导轨两端的第一转向轮以及第一导轨和第一转向轮外沿的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能够在第一转向轮的作用下与第一导轨相对滑动;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包括第二导轨、设置在第二导轨两端的第二转向轮以及第二导轨和第二转向轮外沿的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能够在第二转向轮的作用下与第二导轨相对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和第二传送带组件分别包括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一转向轮与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轮与第二联轴器连接,第一联轴器与第二联轴器之间通过内侧从动轴连接,以使得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能够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还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导轨的一端;驱动部的活动端与第一联轴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单元包括支架和固定在支架上方的若干个支腿,所述支腿以对称的方式设置在支架的前后方,且位于同一方向的支腿等间距间隔设置;所述传输装置固定在支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上放置有至少一个载具,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底板设置有滑槽,载具下方设有滑块,载具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且滑块位于滑槽内,载具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还是设有若干个连接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固定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方安装有机械手臂,所述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设有若干挡停器。
CN202222406897.0U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 Active CN218200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6897.0U CN218200903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6897.0U CN218200903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0903U true CN218200903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30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6897.0U Active CN218200903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0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27117B1 (ko) 대형프레스의 소재 이송시스템
KR101727118B1 (ko) 소재 반송 시스템
CN110465763B (zh) 一种电池板与汇流条焊接设备
CN107030077B (zh) 改进型玻璃镀膜擦拭设备
CN106672588A (zh) 产品部件的精确输送定位系统
CN218200903U (zh)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回流输送装置
CN212424463U (zh) 一种自动移载机
CN217451866U (zh) 一种用于连续冲压机的片料自动上料及转运系统
CN114955429B (zh) 一种架空产线物料输送设备
CN106994565B (zh) 一种紧凑型上下料装置
CN21222029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转运设备
CN210635344U (zh) 一种花篮流转装置
CN210556080U (zh) 一种自动在线贴标机
CN210213820U (zh) 搬运机构
CN110459645B (zh) 电池板与汇流条的焊接方法
CN220131283U (zh) 一种硅片机械手上料机构
CN217946620U (zh) 一种自动流转式加工装置
CN215973600U (zh) 一种环形送料装置
CN216837684U (zh) 一种tft玻璃激光切割自动上料设备
CN217096232U (zh) 一种用于线路板的激光切割装置
CN210781951U (zh) 一列式自动贴装设备和系统
CN217989854U (zh) 在线式输送的点胶机
CN216784759U (zh) 一种可实现循环生产的生产线
CN216836040U (zh) 一种用于注浆机的取料装置
CN216354106U (zh) 一种花篮移栽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