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98961U - 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98961U CN218198961U CN202222355867.1U CN202222355867U CN218198961U CN 218198961 U CN218198961 U CN 218198961U CN 202222355867 U CN202222355867 U CN 202222355867U CN 218198961 U CN218198961 U CN 2181989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piece
- plate
- knitting machine
- flat kni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领域,特指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包括捆扎装置,捆扎装置包括若干扩圈件、若干引导组件,各扩圈件在同一平面上移动,扩圈件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引导组件的引导,使扩圈件在移动过程中或互相靠拢、或互相分开;供圈装置,供圈装置通过若干螺杆旋转带动弹性圈逐一分离,并通过引导杆引到扩圈件上;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将堆叠完成的织物推入到扩张后的弹性圈中,并在捆扎完成后将织物送离。采用上述方案后,能够实现对编织完成的织物进行自动捆扎,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领域,特指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
背景技术
横编织机指由电脑控制的针纬编织横机,包括采用横机方式编织的手套机等。
申请人研发申请了一系列对编织完的织物进行自动整理、堆叠的相关专利申请,如“CN113604954A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的自动整理系统”等,在此基础上,申请人经过进一步的研发,针对堆叠完成的织物进行自动捆扎,以实现织物的编织、堆叠整理、捆扎等全部流程的自动化生产。
申请人通过初步检索,发现浙江百翔科技有限公司已申请了“CN113911426A一种手套自动捆扎机”,其主要公开了可从滑座中穿出橡筋滚筒,提供捆扎用橡筋,设置于滑座上的钩线组件,通过转盘驱动用于钩取、扩张橡筋,从而对堆叠完成的手套进行捆扎。
申请人认为,上述公开专利存在如下缺点:
首先,放橡筋装置无法实现对橡筋圈的处理:直接一捆橡筋圈套设到滚筒上时,橡筋圈之间是交错堆叠状态,不利于钩线组件钩取;如通过人工将橡筋圈单根套设到滚筒上,则事实上相当于对堆叠的手套进行人工捆扎。
其次,所有钩线组件的钩头需要对滚筒上通槽进行精准定位,以确保每个钩头都需要保证钩到橡筋圈;同时,钩线组件又分为钩线条和释放条,结构复杂,而弹簧压片又承担了所有的受力,其自身的性质导致容易造成金属疲劳失去弹性,又有可能从钩线条和释放条上脱落;而钩线条的钩头既需要保证在钩线时不让橡筋圈脱离,又需要保证在脱线时不造成过大的阻力导致释放条无法让橡筋圈脱离。
最后,通过推板对手套进行推进,容易造成手套手指部分的弯曲,且根据其公开的方案,只能对手套罗口进行捆扎,不够灵活、全面。
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能够实现对编织完成的织物进行自动捆扎,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包括
捆扎装置,捆扎装置包括若干扩圈件、若干引导组件,各扩圈件在同一平面上移动,扩圈件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引导组件的引导,使扩圈件在移动过程中或互相靠拢、或互相分开;
供圈装置,供圈装置通过若干螺杆旋转带动弹性圈逐一分离,并通过引导杆引到扩圈件上;
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将堆叠完成的织物推入到扩张后的弹性圈中,并在捆扎完成后将织物送离。
进一步,扩圈件为摆杆结构且枢接在移动座上,扩圈件和移动座之间还设置有复位件;移动座和引导组件皆设置在底座上。
进一步,扩圈件设置在移动座上,引导组件包括引导件和限位件,引导件引导移动座的移动路径,扩圈件在移动过程中受限位件限制从而保持状态或进行摆动。
进一步,引导件为直线导轨,或滑槽;驱动机构包括由扩圈电机带动的齿轮齿条驱动、滚柱丝杠驱动,或气缸驱动、液缸驱动。
进一步,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为直线形凸起结构且位于引导件一侧,第二限位件设置在底座中间,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留有空隙;
移动座移动至底座中心时,各扩圈件底端抵靠至第二限位件,扩圈件的顶端相互合拢,弹性圈套在各扩圈件上;
移动座向底座外侧移动时,扩圈件底端从第一限位件表面滑过,并使顶端保持相对扩张状态,扩圈件底端从第一限位件表面落下时,弹性圈从扩圈件顶端脱离。
进一步,供圈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螺杆,螺杆通过供圈电机带动自转;螺杆中的第一螺杆相对位置固定,通过调整螺杆中的第二螺杆的相对位置能改变两根螺杆之间的距离,螺杆上的螺旋槽能容纳单个弹性圈的嵌入,通过将成捆的弹性圈套设螺杆上,并随螺杆转动自行嵌入到螺旋槽的连续凹槽中实现弹性圈的逐一分离,并从螺杆端部脱离;螺杆上方设置有引导杆和感应开关,脱离后的弹性圈被感应开关感应到时,螺杆停止旋转。
进一步,第一螺杆设置在固定底座上,第二螺杆设置在活动底座上,固定底座上枢接有扳手,扳手上枢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动底座连接。
通过扳动扳手使活动底座移动,从而改变两根螺杆之间的距离,当两根螺杆距离变小时,方便套入复数的弹性圈,通过扳手将活动底座复位后,使弹性圈保持紧绷方便嵌入螺旋槽。
进一步,推送装置包括
旋转承接机构,旋转承接机构用于承载手套的部件为旋转板,旋转板设置在手套机的落料口外侧,旋转板通过与电机的联动,能够完成平移、自转动作;
推压机构,推压机构包括推压板,推压板相对位于旋转板上方,同时配合旋转板的动作,具有升降、平移动作。
进一步,推压机构的推压板设置在升降杆上,升降杆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实现升降;升降杆设置在滑轨上,滑轨配合滚轮结构实现平移。
进一步,旋转承接机构包括
旋转板,堆叠完成的手套放置于旋转板上;
旋转台面,旋转台面设置在旋转板下,能相对于旋转板伸缩平移,
旋转控制滑板,旋转控制滑板设置在承接平台上,能相对于承接平台平移,平移时带动旋转板和旋转台面一起移动。
为了捆扎堆叠的手套,其手套底部应当是悬空的,而一旦手套悬空则容易造成手套下垂或掉落,因此先通过旋转台面托住底部的手套,在将旋转台面和手套通过橡筋圈一起捆扎后,旋转台面缩回即可。
进一步,旋转台面能在旋转控制滑板上进行自转,旋转台面自转时旋转板跟随转动。
进一步,旋转板上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位于旋转板和堆叠的手套之间。
进一步,旋转台面和旋转控制滑板之间通过旋转齿轮和控制齿条联动,旋转齿轮设置在旋转控制滑板上,控制齿条与旋转台面固定。
进一步,旋转控制滑板或旋转板外侧设置有控制销,通过升降杆上的限位槽带动控制销使旋转控制滑板进行平移。
进一步,推压板设置有挂钩,挂钩用于承接引导杆导出的弹性圈,弹性圈在推压板的带动下套设到聚拢的扩圈件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提供弹性圈的环节,保证了弹性圈不会缠绕、扭曲,且用螺杆连续的螺旋槽可以将成捆的弹性圈逐一分离;
2、在扩圈捆扎环节,保证扩圈件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即使在将弹性圈扩张的足够大时也不受影响;
3、承接、固定织物的平台足够灵活,具有多个坐标角度上的运动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捆扎装置弹性圈扩圈前的示意图;
图4是捆扎装置扩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捆扎装置扩圈后的正面示意图;
图6是捆扎装置扩圈后的剖视图;
图7是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供圈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供圈装置采用齿轮组联动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两根螺杆扩张时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两根螺杆靠近时的示意图;
图12是供圈装置采用齿轮齿条联动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两根螺杆扩张时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两根螺杆靠近时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2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图1中C处推送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推送装置的旋转承接机构的示意图;
图18是推送装置的旋转承接机构的爆炸图;
图19是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捆扎装置1,
扩圈件11,移动座12,复位弹簧121,
底座13,滑槽131,第一限位件132,第二限位件133,齿轮134,橡筋圈14;
供圈装置2,
第一螺杆21,第一齿轮211,第二螺杆22,第二齿轮221,
固定底座23,过渡齿轮231,第一活动杆232,第二活动杆233,弹簧234,小齿轮235,活动底座24,扳手25,连杆251,
橡筋圈26,电机27,引导杆28,微动开关29;
推送装置3,
旋转板311,防滑片3111,弧形防滑板3112,
旋转台面312,控制齿条3121,条形槽3122,旋转控制滑板313,旋转齿轮3131,控制销3132,主螺栓3133,承接平台314,轴承315;推压板321,挂钩3211,升降杆322,限位槽3221,滑轨323,滑杆3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包括捆扎装置1、供圈装置2、推送装置3。
捆扎装置1(捆扎装置中标记橡筋圈14),包括底座13,底座1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扩张橡筋圈14的扩圈件11、带动扩圈件11移动的移动座12、用于引导扩圈件11动作的引导组件。
以扩圈件11为四组摆杆结构、引导件为直线滑槽131、复位件为复位弹簧121、弹性圈为橡筋圈14进行编织手套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引导组件包括引导件和限位件,引导件为分布在底座13上的四道直线型滑槽131,形成X分布;限位件分为第一限位件132和第二限位件133,第一限位件132为直线形凸起结构且位于滑槽131的一侧,第二限位件133设置在底座13中间,为凸台结构,且第二限位件133的高度相对高于第一限位件132,同时,第一限位件132和第二限位件133之间留有空隙;第一限位件132围绕第二限位件133同样呈X分布。
驱动机构主要通过一电机带动齿轮134转动,齿轮134带动齿条平移,移动座12通过滑槽131与齿条联动并受滑槽131引导。
扩圈件11枢接在移动座12上,其枢接位靠近底端,同时,相对在枢接位上方,通过复位弹簧121与移动座12连接,使扩圈件11具有摆动复位的能力。
作为优选,扩圈件11顶端设计成阶梯型结构,只需保证橡筋圈14在扩圈件11的摆动过程中能顺利套上并脱离即可。扩圈件11底端设计为弧形结构,保证扩圈件11随移动座12移动过程中,能在第一限位件132、第二限位件133的配合下作出符合上述功能同时,更好的进行滑动,降低摩擦力。
供圈装置(供圈装置中标记橡筋圈26),包括两根平行且垂直设置的螺杆,其中一螺杆的底部直接与电机27的电机27轴联动,另一螺杆通过传动机构与左侧的螺杆联动,即电机27转动时,两根螺杆皆同时转动。螺杆上方设置有引导杆28和微动开关29,脱离后的橡筋圈26触碰到微动开关29的触发杆时,螺杆停止旋转,橡筋圈26沿条形结构的引导杆28脱离螺杆;此处引导杆28的端部为三角结构但整体宽度小于橡筋圈的直径,使橡筋圈在落下时即能套入到下一步骤的机构中又不至于无法脱离引导杆28。
其中,设置在电极上方的为第一螺杆21,第一螺杆21设置在固定底座23上,且能相对于固定底座23转动,另一螺杆为第二螺杆22,第二螺杆22设置在活动底座24上,活动底座24通过滑杆设置在固定底座23中,同时第二螺杆22也需要能相对于活动底座24旋转。
具体的,固定底座23上枢接有扳手25,扳手25上枢接有连杆251,连杆251的另一端与活动底座24连接;通过扳动扳手25使活动底座24相对固定底座23移动,从而改变两根螺杆之间的距离,当两根螺杆距离变小时,方便套入复数的橡筋圈26,通过扳手25将活动底座24复位后,使橡筋圈26保持紧绷方便嵌入螺旋槽。
为了使两根螺杆之间具有旋转上的联动性,可通过齿轮组或齿轮链条等传动机构进行联动。
当采用齿轮组联动时,第一螺杆21、第二螺杆22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211、第二齿轮221,第一齿轮211通过第一活动杆232和过渡齿轮231联动,过渡齿轮231和第二齿轮221联动,第一活动杆232使过渡齿轮231在改变总能在第一齿轮211、第二齿轮221之间啮合。
当采用齿轮链条联动时,固定底座23底部设置有第二活动杆233;第二活动杆233一端与设置在固定底座23底部的弹簧234连接,另一端端部设置有小齿轮235,小齿轮235与链条联动;活动底座24移动时,第二活动杆233在弹簧234的作用下改变小齿轮235的相对位置,从而使链条始终保持张紧状态。该实施例中,齿轮齿条可以换成传动轮和传动带。
每根螺杆上的螺旋槽能且只能容纳单个橡筋圈26的嵌入,将第一螺杆21、第二螺杆22的间距通过扳手25调小,成捆的橡筋圈26套设螺杆在螺杆顶端后,再讲两根螺杆的距离恢复,使橡筋圈26处于紧绷状态,驱动电机27带动第一螺杆21、第二螺杆22转动,驱使在螺杆上的橡筋圈26在两根螺杆之间传递转动,在转动过程中逐一嵌入到两根螺杆的螺旋槽中,当其快接近底部时,所有的橡筋圈26皆嵌入到螺旋槽中,此时控制电机27反转,使橡筋圈26上升,直到螺杆顶部时脱离触碰到感应开关使螺杆停止旋转,此时橡筋圈沿引导杆28的布设路径进入下一步骤准备进行捆扎。
如果直接在此实施例中,将橡筋圈26套至螺杆底部,只需螺杆上的螺旋槽长度足够,可以在上升过程中对橡筋圈26完成逐一分圈,此时无需让电机27进行反转输送。
推送装置,包括用于堆叠、运送手套的旋转承接机构,以及用于推送、按压手套的推压机构,两者共同运行与捆扎装置1进行配合。
其中,旋转承接机构包括旋转板311、旋转台面312、旋转控制滑板313、承接平台314,旋转板311用于承接编织完的手套,为了防止手套在移动或旋转的过程中出现偏移,在旋转板311上设置有防滑片3111和弧形防滑板3112,防滑片3111和弧形防滑板3112并列设置,其它具有类似功能结构的部件皆可替换上述防滑结构。
旋转台面312设置在旋转板311下,主要具有相对于旋转板311和旋转控制滑板313的伸缩平移以及带动旋转板311自转的功能;手套底部悬空可方便捆扎,但是手套一端悬空时容易造成下垂或掉落,因此具有伸缩功能的旋转台面312可以先通过旋转台面312托住底部的手套,在将旋转台面312和手套通过橡筋圈一起捆扎后,再缩回即可;而旋转功能则能让手套在一顿捆扎完成后调转方向再次捆扎。
旋转台面312和旋转控制滑板313之间的相对移动和转动皆通过旋转齿轮3131和控制齿条3121实现,旋转齿轮3131设置在旋转控制滑板313上,通过步进电机带动电机轴上的小旋转齿轮3131进行驱动,控制齿条3121与旋转台面312固定并与旋转齿轮3131啮合;旋转板311的两侧边包裹在旋转台面312之外,旋转板311的其中一侧边和旋转台面312的其中一侧边之间设置有轴承315,轴承315用于辅助旋转台面312相对于旋转板311进行平移。旋转板311、旋转台面312、旋转齿轮3131可通过一个主螺栓3133进行连接,且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松紧度。
旋转台面312中间开设有条形槽3122供主螺栓3133穿过,条形槽3122的长度即为旋转台面312平移的行程;当旋转台面312在控制齿条3121的作用下平移时,当主螺栓3133相对移动到条形槽3122的端部时,旋转齿轮3131无法再带动控制齿条3121平移,此时旋转台面312能跟随旋转齿轮3131进行转动。
旋转控制滑板313控制旋转板311和旋转台面312的整体平移,即旋转控制滑板313设置在承接平台314上,相对于承接平台314平移,平移时带动旋转板311和旋转台面312一起移动。旋转控制滑板313侧边设置有控制销3132(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销3132从承接平台314侧边伸出),通过将控制销3132套入到升降杆322上的限位槽3221后,旋转控制滑板313会跟随升降杆322平移。
推压机构包括推压板321、升降杆322,推压板321相对位于旋转板311上方,推压板321的主体作用部分为L型结构,即用垂直部分可以用于推的动作,水平的部分用于压的动作;推压板321的连接部分与升降杆322连接。
升降杆322一侧为齿条结构,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实现升降,升降杆322底部与滑轨323连接,滑轨323两侧通过手套机侧壁上的滚轮夹持,移动时滑轨323和升降杆322一起移动。为了增加稳定性,在滑轨323上方设置有滑杆324,升降杆322背部设置一个连接件与滑杆324套接并沿滑杆324滑动。
推压板321相对捆扎装置1一侧设置有挂钩3211,挂钩3211用于承接引导杆28导出的橡筋圈,橡筋圈在推压板321的带动下能套设到下方聚拢的扩圈件11上。
扩张橡筋圈的过程为:
通过驱动机构将四个移动座12移动至底座13中心,各扩圈件11的底端抵靠至第二限位件133,由于枢接位的存在,扩圈件11的顶端相互合拢,此时很容易将橡筋圈14套至各扩圈件11上,同时需靠考虑到各扩圈件11的顶部不能过分收拢,防止橡筋圈14套上后掉落。
移动座12向底座13外侧移动,扩圈件11底端并脱离第二限位件133的限制,并在第一限位件132和第二限位件133的间隙中,各扩圈件11在复位弹簧121作用下,相对向外展开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防止扩张过程中橡筋圈14脱出;此时扩圈件11底端滑至第一限位件132的表面并受其限制,此时扩圈件11即使在橡筋圈的收缩力作用下,也不会回转。
当扩圈件11底端从第一限位件132表面落下时,在橡筋圈的收缩力作用下,各扩圈件11顶端向第二限位件133方向摆动,此时橡筋圈自动从各扩圈件11上脱离,只需在橡筋圈扩张过程中将堆叠完的织物输送到橡筋圈14中,在橡筋圈14脱离时即可完成自动捆扎。
工作时,手套从横编织机中杯夹持而出,放置到旋转板311的防滑片3111上(旋转台面312保持伸出状态),当堆叠到设定数量后,旋转台面312旋转90°角,将手套罗口一端对准捆扎装置1,此时供圈装置2将橡筋圈从螺杆上引导至推压板321的挂钩3211上;推压板321在升降杆322的带动下将橡筋圈运输到聚拢的扩圈件11处并套入,并对手套进行按压,扩圈件11对橡筋圈进行扩张,扩张后旋转控制滑板313将手套送入到扩张后的橡筋圈中,在扩圈件脱离第一限位件132上后,处于张紧状态的橡筋圈收缩捆扎到手套的罗口上,此时通过推压板321将手套推回。
如果需要对另一端进行捆扎,则通过旋转台面312的转动和伸缩,完成另一端的捆扎,最终通过推压板321将手套推出旋转板311到承接平台314上,承接平台314上设置传送带可将捆扎完成的手套输送到打包环节。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同时凡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词,仅作参考用,并非绝对限定,凡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5)
1.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捆扎装置,捆扎装置包括若干扩圈件、若干引导组件,各扩圈件在同一平面上移动,扩圈件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引导组件的引导,使扩圈件在移动过程中或互相靠拢、或互相分开;
供圈装置,供圈装置通过螺杆带动弹性圈逐一分离,并通过引导杆引入到扩圈件上;
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将堆叠完成的织物推入到扩张后的弹性圈中,并在捆扎完成后将织物送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扩圈件为摆杆结构且枢接在移动座上,扩圈件和移动座之间还设置有复位件;移动座和引导组件皆设置在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扩圈件设置在移动座上,引导组件包括引导件和限位件,引导件引导移动座的移动路径,扩圈件在移动过程中受限位件限制从而保持状态或进行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引导件为直线导轨,或滑槽;驱动机构包括由扩圈电机带动的齿轮齿条驱动、滚柱丝杠驱动,或气缸驱动、液缸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为直线形凸起结构且位于引导件一侧,第二限位件设置在底座中间,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留有空隙;
移动座移动至底座中心时,各扩圈件底端抵靠至第二限位件,扩圈件的顶端相互合拢,弹性圈套在各扩圈件上;
移动座向底座外侧移动时,扩圈件底端从第一限位件表面滑过,并使顶端保持相对扩张状态,扩圈件底端从第一限位件表面落下时,弹性圈从扩圈件顶端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供圈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螺杆,螺杆通过供圈电机带动自转;螺杆中的第一螺杆相对位置固定,通过调整螺杆中的第二螺杆的相对位置能改变两根螺杆之间的距离,螺杆上的螺旋槽能容纳单个弹性圈的嵌入,通过将成捆的弹性圈套设螺杆上,并随螺杆转动自行嵌入到螺旋槽的连续凹槽中实现弹性圈的逐一分离,并从螺杆端部脱离;螺杆上方设置有引导杆和感应开关,脱离后的弹性圈被感应开关感应到时,螺杆停止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杆设置在固定底座上,第二螺杆设置在活动底座上,固定底座上枢接有扳手,扳手上枢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动底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推送装置包括
旋转承接机构,旋转承接机构用于承载手套的部件为旋转板,旋转板设置在手套机的落料口外侧,旋转板通过与电机的联动,能够完成平移、自转动作;
推压机构,推压机构包括推压板,推压板相对位于旋转板上方,同时配合旋转板的动作,具有升降、平移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推压机构的推压板设置在升降杆上,升降杆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实现升降;升降杆设置在滑轨上,滑轨配合滚轮结构实现平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承接机构包括
旋转板,堆叠完成的手套放置于旋转板上;
旋转台面,旋转台面设置在旋转板下,能相对于旋转板伸缩平移,
旋转控制滑板,旋转控制滑板设置在承接平台上,能相对于承接平台平移,平移时带动旋转板和旋转台面一起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台面能在旋转控制滑板上进行自转,旋转台面自转时旋转板跟随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板上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位于旋转板和堆叠的手套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台面和旋转控制滑板之间通过旋转齿轮和控制齿条联动,旋转齿轮设置在旋转控制滑板上,控制齿条与旋转台面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控制滑板或旋转板外侧设置有控制销,通过升降杆上的限位槽带动控制销使旋转控制滑板进行平移。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其特征在于:推压板设置有挂钩,挂钩用于承接引导杆导出的弹性圈,弹性圈在推压板的带动下套设到聚拢的扩圈件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55867.1U CN218198961U (zh) | 2022-09-06 | 2022-09-06 | 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55867.1U CN218198961U (zh) | 2022-09-06 | 2022-09-06 | 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98961U true CN218198961U (zh) | 2023-01-03 |
Family
ID=84632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55867.1U Active CN218198961U (zh) | 2022-09-06 | 2022-09-06 | 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98961U (zh) |
-
2022
- 2022-09-06 CN CN202222355867.1U patent/CN21819896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85280B (zh) | 隔磁杆托盘上料机构 | |
CN218198961U (zh) | 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 | |
CN107986030A (zh) | 一种低工位码砖机 | |
CN107414874A (zh) | 一种夹持模块 | |
CN110541250B (zh) | 一种编织袋切断、缝制一体装置 | |
HU227930B1 (en) | Circular needling loom equipped with a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evacuating preforms | |
CN115593681A (zh) | 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工艺 | |
CN115593680A (zh) | 一种横编织机自动捆扎系统 | |
CN103952863B (zh) | 一种双针钉襻机的送料装置 | |
CN108100338A (zh) | 一种具有自动矫正和识别功能的智能型捆扎设备 | |
CN114890151A (zh) | 一种混凝土砌块升降码垛机 | |
CN116280400A (zh) | 一种手套自动绑皮筋工艺 | |
CN201700459U (zh) | 一种吊牌钉标机 | |
CN110540032B (zh) | 送料机 | |
ITFI20010163A1 (it) | Dispositivo e metodo per aprire il bordo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a maglia o simile | |
CN101198423A (zh) | 用于制造弹簧单元的设备和方法 | |
CN207672244U (zh) | 安全带的自动切割、缝纫设备 | |
CN115352679B (zh) | 一种手套机捆扎机构 | |
CN207288471U (zh) | 一种双台联动数控板料折弯机 | |
CN201700458U (zh) | 一种钉标机的顶针系统 | |
CN219545155U (zh) | 一种针织物自动绑皮筋装置 | |
US6374495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borderwires to mattress innersprings | |
CN108755079A (zh) | 全自动服饰商标裁切折边机 | |
CN205110616U (zh) | 一种u型线成型装置 | |
EP2204323A1 (en) | Wrapping machi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