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98126U - 手套箱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手套箱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98126U CN218198126U CN202222868635.6U CN202222868635U CN218198126U CN 218198126 U CN218198126 U CN 218198126U CN 202222868635 U CN202222868635 U CN 202222868635U CN 218198126 U CN218198126 U CN 2181981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ove box
- connection
- box body
- buffer member
- tubular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套箱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总成,其中的机构包括管梁、支架、架体缓冲构件和梁体缓冲构件;其中,管梁和支架均用于连接仪表板,且管梁处于支架上方。架体缓冲构件固定连接在支架上,且适于与手套箱本体的左侧相接;梁体缓冲构件固定连接在管梁上,且适于与手套箱本体的右侧相接。仪表板总成包括上述手套箱连接机构。在汽车发生碰撞导致乘客腿部撞击手套箱时,手套箱会将此冲击力传递至仪表板上;在此过程中,架体缓冲构件和梁体缓冲构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少因反作用力而对乘客造成的伤害。本申请提供的手套箱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乘客腿部受到的硬性冲击力影响,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套箱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体结构中,副驾驶座位正前方的仪表板上,通常都配备有用于储放驾驶员或乘客个人物品的手套箱。在通常情况下,乘坐汽车时,副驾驶座上的乘客腿部是朝向手套箱的,此时若汽车发生碰撞,乘员在惯性作用下身体前移,腿部会直接撞击到手套箱外侧面;由于手套箱处未设置吸能构件,因此腿部的直接撞击会导致乘员受到较大的伤害,从而影响后续的自救和营救过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套箱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总成,旨在吸收手套箱传递至仪表板的冲击力,避免乘员腿部受伤,从而提高整车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手套箱连接机构,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在仪表板内侧的管梁和支架;其中,所述管梁处于所述支架的上方,所述管梁的轴向与车身的左右方向平行,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管梁的外周壁相连,且连接位置处于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箱连接机构还包括:
架体缓冲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架体缓冲构件适于与手套箱本体的左侧相接;以及
梁体缓冲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管梁上;所述梁体缓冲构件适于与所述手套箱本体的右侧相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梁体缓冲构件包括:
平直部,采用直杆结构;所述平直部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管梁的外周壁相连,另一端沿所述管梁的径向向外延伸;以及
弯折部,采用截面为弧形的杆体结构;
其中,所述弯折部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平直部的延伸端相连;并且,在所述平直部的轴向上,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自上至下弯曲,且一体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手套箱本体的后侧面贴合的第一连接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手套箱本体的后侧面通过螺钉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架体缓冲构件采用板状结构,且所述板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另一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朝向所述手套箱本体倾斜;所述板状结构的倾斜端一体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手套箱本体的后侧面贴合的第二连接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上具有适于朝向车内的凸起结构,且所述架体缓冲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凸起结构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上具有适于朝向车内的凸起结构,且所述架体缓冲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凸起结构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强部还与所述架体缓冲构件相连,其连接位置处于所述架体缓冲构件适于朝向所述手套箱本体的侧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手套箱本体的后侧面通过螺钉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义所述架体缓冲构件和所述手套箱本体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位,所述梁体缓冲构件和所述手套箱本体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位;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位与所述第二连接位之间的间距为385mm。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车辆发生碰撞导致乘客腿部撞击手套箱时,手套箱会将此冲击力传递至仪表板;在此过程中,冲击所产生的能量会被架体缓冲构件和梁体缓冲构件相互配合吸收缓解,避免仪表板接收到能量后,以反作用力形式作用在乘客腿部,造成乘员受伤的意外状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套箱连接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免除手套箱本体和仪表板直接接触所形成的安装硬点,因此降低了手套箱本体受到外界冲击时的反作用力影响,避免乘员腿部受伤,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仪表板总成,包括前述任一项所提出的手套箱连接机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板总成的有益效果与前述手套箱连接机构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套箱连接机构的前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套箱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显示,对部分管梁进行隐藏化处理);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架体缓冲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梁体缓冲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管梁;2、支架;21、凸起结构;3、架体缓冲构件;31、第二连接部;32、加强部;4、梁体缓冲构件;41、平直部;42、弯折部;421、第一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申请提供的手套箱连接机构进行说明。本申请所提出的手套箱连接机构,包括管梁1、支架2、架体缓冲构件3和梁体缓冲构件4。
其中,管梁1和支架2均用于固定连接在仪表板内侧,即处于仪表板背向车内空间的一侧;并且,管梁1处于支架2的上方,反映到连接关系上:管梁1与仪表板朝向下方的侧面相连,且管梁1轴向与车身左右方向平行。支架2的下端与仪表板朝向车尾的侧面相连,连接位置处于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之间;支架2的上端与管梁1的外周壁相连,以共同传递仪表板上所产生的冲击力。
架体缓冲构件3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且该架体缓冲构件3适于与手套箱本体的左侧相接,起到缓解手套箱本体传递至支架2的冲击力的作用。
梁体缓冲构件4固定连接在管梁1上,且该梁体缓冲构件4适于与手套箱本体的右侧相接,起到缓解手套箱本体传递至管梁1的冲击力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车辆发生碰撞导致乘客腿部撞击手套箱时,手套箱会将此冲击力传递至仪表板;在此过程中,冲击所产生的能量会被架体缓冲构件3和梁体缓冲构件4相互配合吸收缓解,避免仪表板接收到能量后,以反作用力形式作用在乘客腿部,造成乘员受伤的意外状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套箱连接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免除手套箱本体和仪表板直接接触所形成的安装硬点,因此降低了手套箱本体受到外界冲击时的反作用力影响,避免乘员腿部受伤,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梁体缓冲构件4可以采用如图2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2和图4,梁体缓冲构件4包括平直部41和弯折部42。
平直部41采用直杆结构,定义其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管梁1的外周壁相连,第二端沿管梁1的径向向外延伸。
弯折部42采用截面为弧形的杆体结构,定义其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第三端与第二端(也即平直部41的延伸端)相连,第四端用于连接手套箱本体。
并且,在平直部41的轴向上,第四端自上至下弯曲,且一体连接有用于与手套箱本体的后侧面贴合的第一连接部421,第一连接部421通过焊接、粘合或其他方式与手套箱本体相连。
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具有弯折部42的存在,因此传递至平直部41的冲击力减少,起到行之有效的缓冲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第一连接部421和手套箱本体的后侧面通过螺钉连接,具体的:手套箱本体上预开设有定位孔,第一连接部421上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在第一连接部421和手套箱本体的后侧面相贴合时,预设的定位孔与通孔同轴连通,此时可将螺钉穿过,并将螺母拧动至配合螺钉的头部夹紧第一连接部421和手套箱本体,实现梁体缓冲构件4和手套箱本体的连接关系。
采用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的焊接方式而言,采用螺栓连接第一连接部421和手套箱本体可以节省成本,而且便于后期的拆装、更换和养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架体缓冲构件3可以采用如图2和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2和图3,架体缓冲构件3采用板状结构,且此板状结构的一端与支架2相连,另一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朝向手套箱本体倾斜。并且,此板状结构的倾斜端一体连接有用于与手套箱本体的后侧面贴合的第二连接部31,在实际组装作业时,第二连接部31通过焊接、粘合或其他方式与手套箱本体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状态的板体同样能够对支架2和手套箱本体之间的冲击力传递起到缓解作用,确保了本机构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支架2和架体缓冲构件3之间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支架2上具有适于朝向车内的凸起结构21,且架体缓冲构件3固定连接在凸起结构21上。
沿车身的前后方向,由于凸起结构21的存在,缩短了支架2距离手套箱本体内侧面的间距,进而使架体缓冲构件3的板体长度缩短;在实际参与到缓冲作业时,较短的板体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因此上述结构设计具有加强本机构使用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架体缓冲构件3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架体缓冲构件3上还一体连接有加强部32,加强部3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31相连,另一端与支架2相接。由于加强部32直接连接第二连接部31和支架2,而支架2又是固定连接在仪表板上的,因此第二连接部31相对于仪表板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加强部32和架体缓冲构件3之间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加强部32还与架体缓冲构件3相连,其连接位置处于架体缓冲构件3适于朝向手套箱本体的侧面;通过采用这一技术特征,提高了架体缓冲构件3和第二连接部31之间的结构强度,加强了本机构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第二连接部31和手套箱本体的后侧面通过螺钉连接,其连接方式和有益效果与前述第一连接部421的连接方式和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重复叙述。
定义架体缓冲构件3和手套箱本体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位,梁体缓冲构件4和手套箱本体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之间的间距为385mm,从而使本机构即能满足吸能需求,又能最大限度提升杂物箱储物空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仪表板总成,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提出的手套箱连接机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板总成的有益效果与前述手套箱连接机构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手套箱连接机构,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在仪表板内侧的管梁(1)和支架(2);其中,所述管梁(1)处于所述支架(2)的上方,所述管梁(1)的轴向与车身的左右方向平行,所述支架(2)的上端与所述管梁(1)的外周壁相连,且连接位置处于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箱连接机构还包括:
架体缓冲构件(3),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2)上;所述架体缓冲构件(3)适于与手套箱本体的左侧相接;以及
梁体缓冲构件(4),固定连接在所述管梁(1)上;所述梁体缓冲构件(4)适于与所述手套箱本体的右侧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缓冲构件(4)包括:
平直部(41),采用直杆结构;所述平直部(41)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管梁(1)的外周壁相连,另一端沿所述管梁(1)的径向向外延伸;以及
弯折部(42),采用截面为弧形的杆体结构;
其中,所述弯折部(42)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平直部(41)的延伸端相连;并且,在所述平直部(41)的轴向上,所述弯折部(42)的另一端自上至下弯曲,且一体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手套箱本体的后侧面贴合的第一连接部(4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箱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21)和所述手套箱本体的后侧面通过螺钉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缓冲构件(3)采用板状结构,且所述板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架(2)相连,另一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朝向所述手套箱本体倾斜;所述板状结构的倾斜端一体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手套箱本体的后侧面贴合的第二连接部(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套箱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具有适于朝向车内的凸起结构(21),且所述架体缓冲构件(3)固定连接在所述凸起结构(21)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套箱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缓冲构件(3)上还一体连接有加强部(32),所述加强部(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架(2)相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套箱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32)还与所述架体缓冲构件(3)相连,其连接位置处于所述架体缓冲构件(3)适于朝向所述手套箱本体的侧面。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套箱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1)和所述手套箱本体的后侧面通过螺钉连接。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套箱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架体缓冲构件(3)和所述手套箱本体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位,所述梁体缓冲构件(4)和所述手套箱本体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位;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位与所述第二连接位之间的间距为385mm。
10.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套箱连接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68635.6U CN218198126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手套箱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68635.6U CN218198126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手套箱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98126U true CN218198126U (zh) | 2023-01-03 |
Family
ID=84643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68635.6U Active CN218198126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手套箱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98126U (zh) |
-
2022
- 2022-10-28 CN CN202222868635.6U patent/CN2181981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92926B2 (en) | Vehicle end portion structure | |
WO2012060257A1 (ja) | 車体構造 | |
CN110481477B (zh) | 吸能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WO2010109891A1 (ja) | 鉄道車両 | |
JP2008056191A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US5429410A (en) | Vehicle door arrangement | |
CN110282017B (zh) | 一种车身前舱结构 | |
CN209553323U (zh) | 一种车架前段加强结构及汽车 | |
CN218198126U (zh) | 手套箱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总成 | |
CN211617879U (zh) | 车身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 |
CN213008359U (zh) |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 |
JP2002225652A (ja) | オフセット衝突性に優れたバンパー補強材 | |
JP2018154305A (ja) | 車両前部構造 | |
JP2007008346A (ja) | 車両後部構造 | |
CN214875137U (zh) | 一种防弯折前排座椅外侧纵梁 | |
CN212172149U (zh) | 一种汽车前缓冲横梁总成结构 | |
CN2652726Y (zh) | 客车碰撞缓冲装置 | |
JPH09323602A (ja) | 自動車の後方側面衝撃吸収装置 | |
KR100979649B1 (ko) | 차량용 범퍼빔 유닛 | |
CN210116495U (zh) | 制动踏板总成以及汽车 | |
CN213768724U (zh) | 汽车前端结构及汽车 | |
CN215398569U (zh) | 多功能防撞杆总成 | |
CN219584125U (zh) | 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 |
CN113978564B (zh) | 一种商用车车身的前部碰撞吸能结构及平头商用车 | |
CN221213877U (zh) | 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